跨文化视野的比较音乐学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世纪西风东渐,有关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就不绝于史,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擅胜场,这些比较与争论也发生在音乐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思想碰撞,音乐理论界开始出现了一些较为清醒的分析与学术对话的声音,对于中西音乐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中,管建华教授的著作(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包含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部分论文,作者从中西方各自文化的整体维度论述了中西方音乐的一系列问题,从多学科与前沿学科的维度,对中西音乐的价值作了较为深刻的考察,拓展了比较音乐学的理论视野和深度,并且具备全球文化的视野,进而实现了单一的、二元的音乐文化思想向多元文化音乐思想、单一学科到多学科思想的超越。作者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当代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汇与对话,为读者展现了一种精微旷远的理论天地。
  
  一、西方音乐“科学”的去圣
  
  西方专业音乐在18、19世纪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在20世纪的大半时期,许多后发展国家都认为,西方音乐是代表世界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并且自觉地选择了其模式来发展自己民族的音乐。同时,也有许多观点认为不能全面因袭西方音乐,但在以西方为指归的现代化与寻求民族进步的进程中,对中西音乐关系的认识仍然显得很单薄与苍白。在《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一书中,作者将中西方音乐放在它们各自所存在的文化语境中,从哲学、艺术、科学、人类学及后殖民文化批评等学科视野来考察,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西方音乐的境域性和相对性,它也是一种文化的“地方性知识”。作者把对中西音乐的科学阐释转向了语言的、历史的、文化的阐释。正如解释学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区分一样,作者把握住了人文学科研究的根本基础与方法。
  许多人认为,西方音乐是多声的、复音的、科学的,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上是单音体系,因此,中国音乐是落后的,中国音乐若想超过西方,必须走多声这条路子,这样,西方复音体系的作曲“四大件”也被赋予了“普遍真理”的意义。作者通过对西方音乐与其文化语境之间深层关系的研究,很好地阐释了西方音乐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个问题。西方音乐的多声(和声、复调、织体)是几何化的,这与它们的绘画透视法等因素密不可分。以数学原理为基础的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快速的发展,影响了绘画和音乐,定量记谱法就是在其影响下确立起来并成为西方主要记谱法的。另外,西洋绘画“焦点透视”的文化思维对音乐的多声、立体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焦点透视是在一幅画中的视点固定为一个点,音乐定量记谱法上的焦点透视就是“在复调与多声的进行中就是依据这样一个定点形成各声部纵横之间的‘数’的关系。”
  对于西方音乐的曲式,作者认为它是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历史产物。“奏鸣曲式的结构具有的逻辑是基于欧洲哲学中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是联系在同一概念下的两个前提,展开部就是主题的一种演绎推理,再现部是结论。”复调也是这样,赋格曲的创作逻辑和结构逻辑也是以主题、答题、对题进行逻辑演绎而论证。因此,西方音乐如同逻辑学和认识论哲学一样不是超越历史的真理体系或终极体系。
  西方音乐是在其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而西方近代的认识论哲学是其重要基础。作者认为,“在中国要对欧洲音乐中心论解构,其根本在于对认识论基础音乐学的解构。”正如西方后现代音乐如谭盾要解构音乐的理性、纯逻辑与纯音乐的概念一样。人们对于西方音乐“科学性”与“普遍性”的认识,实际上就是依据西方认识论哲学的认识。现代西方文明是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主张“客观的、普遍的和可靠的知识。说它是客观的是因为这种知识是事物客观本质的反映,不是认识者主观思辨的产物;说它是普遍的,是因为事物的本质是惟一不变的,因此对这种本质的客观反映也是惟一不变的,一旦获得就具有普遍性。”
  实际上,进入20世纪,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及其哲学的认识论基础已遭遇危机,无独有偶,西方音乐也面临着危机,这都是文化现代化的危机,它本身的技术资源和思想资源走向枯竭,而不得不向东方及世界乞灵。
  所以,作者认为,“西方传统音乐只是世界各种音乐传统中之一种,其音乐理论也不是世界音乐理论的总论,它不具有跨文化音乐研究的效度。”
  
  二、为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差异”正名
  
  中国有绵延几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随着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落后,逐渐被国人遗弃,音乐也是这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从何体现?它与西方音乐只是差距还是存在文化“差异”?如果我们在新时期对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种新的认识,如何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作者给予了积极地讨论。
  “人类各种文化的音乐是共时存在的,它们是对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的适应,不同的适应包含着人的不同能力和潜力。”音乐也是人类的一种适应性结果,中西音乐文化从一开始就在适应不同的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环境,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
  中国音乐虽然没有发展成为西方音乐那样的复音体制,但是中国音乐以旋律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线性”中包含了“音腔”运动,就像书法一样,是“气韵生动”的线条,而旋律线条中的音响的复杂性,也不逊于西方立体化的多声音乐。“作为中西曲式结构中的‘活体’,在形态上也还存在差异。中国曲式中这些‘活体’包含着一种‘可变量’(时间与音乐),而西方曲式中这些‘活体’则是‘定量’为基础(时间与音高)。”与西方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音乐思维结构不同,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传统音乐重视表意而轻于形式,没有奏鸣曲所要表现的主题对立和命运搏斗,在中国音乐中,人的精神与自然已合而为一,体现的是一种伟大的人伦美,正如孔子所讲:“兴于诗,行于礼,成于乐”,音乐已成为人的人文道德文化实践。西方音乐表现的是作曲家个人创造性的极度发挥,但音乐技术化创造的工具化,也带来了使人的音乐学习、创作也工具化的负面,而中国人或东方人在音乐形式上缺乏创新,但它更多寻求的是群体情感的智慧。这是中国音乐在文化人格、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成就模式上与西方音乐的重大差别。
  20世纪,音乐界在追求建立所谓“中国乐派”,就是将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相结合,作者认为“民族化”是在西方音乐技术结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作者反思了20世纪的音乐进程,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对于东方音乐文化发展来讲,它(民族乐派)是否应该成为普遍接受的唯一的道路和真理?东方音乐几千年的发展对未来世界音乐的贡献仅仅就是依靠民族乐派的道路?音乐的民族特征能与音乐行为方式(创作、传承、审美等)和哲学传统割裂吗?”很明显,作者比较追求的是音乐建立的文化之根本,而不简单是“音乐技艺或杂耍”的比较。
  
  三、比较音乐学的重建
  之所以会产生对中西音乐价值的误读,作者认为,原因之一是比较音乐学学科理念的不完善。比较音乐学与比较学科相比的三个明显差距:第一,没有确立与西方传统音乐在一定程度上相异的“模子”,也就没有多种音乐“模子”、多种音乐标准、多个音乐中心的理论思想支撑,无法形成东西方音乐同等的平行比较研究;第二,如何比较不同音乐标准的音乐,比较方法论有待解决;第三,音乐与其他文化门类及学科的参照比较没有展开(特别是音乐与哲学体系的参照比较)。
  长期以来,西方音乐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中国音乐以其作为自身的参照标准,造成了中国音乐的“失语”,根本无法正确地定位自身,正如萨义德所言:“他们(指欧洲)有着我称之为东方学(Orientalism)的悠久传统,这是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此外,东方也有助于欧洲(或西方)将自己界定为与东方相对照的形象、观念、人性和经验……东方是欧洲物质文明与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在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层面对此组成部分进行表述和表达,其在学术机制、词汇、意象、正统信念甚至殖民体制和殖民风格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基础。”
  所以,作者认为,重建比较音乐的最重要之点,也是不同于西方比较音乐学和音乐民族学的基点在于建立中国(东方)“自性”或“主体性”的跨文化音乐的比较研究,也就是站在中国(东方)音乐文化的立场与西方音乐对话(比较),在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中从被动的“他性”、“客体性”转向主动的“自性”、“主体性”的参与。
  作者提出了比较音乐学的思想基础:1、确立多元化的音乐标准:什么是“音乐”,这是西方当代音乐创作和音乐学都在以现代观念重新探索的定义。2、音乐是多系演化,并非直系演化:音乐是文化之一种,它有不同的标准和类型,自然也有不同的历史源流、演变方式。3、为未来音乐发展提供多种参照,当然西方音乐发展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都蕴藏着各自的危机,它们都不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仿造的现成音乐模式。比较音乐学的现代意义是面对发展,对原有的各种音乐文化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发掘各自内在的涵义和资源,通过交流与沟通获得新的价值,适应音乐文化由单向选择走向多向选择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变化的格局。
  另外,作者认为,“比较并非是为了显示所谓优劣,而是比较各自音乐的结构、功能,显示出繁简不同的音乐整合上究竟形成何种特殊的音乐形态。”重建比较音乐学有利于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谈”,同时也扩大与世界多种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交往,逐渐消解西方音乐的“中心性”,形成多元共存的开放性局面,实现中国音乐传统理论话语的重建,即在新的音乐历史语境中,对中国音乐文化传统进行新的解读,以获得中国音乐话语的现代意义。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2019年秋季,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正式启用,2019年11月,山东、海南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测试标志着为新课程实施以来的高考命题改革得到实质性的推进,2021年全国新高考卷的启用,则标志着新高考全面落地。在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作为服务学生知识获取和思维训练载体与重要工具的教辅编写何去何从?这是行业内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应对的重要课题。  依据课标,紧扣教材,凸现核心
马可(1918.6.27—1976.7.27),作曲家、音乐学家、教育家,江苏徐州人,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即投身于救亡运动,1939年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与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作与教学的艺术生涯。新中国成立后,马可“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歌舞剧院及《人民音乐》编辑部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①他以音乐为武器,宣
●故事特點  故事讲述了两个老师处理同一起“偷窃”事件所持的不同态度。两个老师之间的反差很明显,一个是宽容、体贴,顾及当事学生的脸面与感受;另外一个是严格、较真,不容学生有任何的侥幸与谎言。两位老师的性别不一样,岗位不一样,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教育方式上的分歧很可能来自各自所持的不同教育理念。从当事学生的年龄段以及两种方式的效果看,科任老师的态度与方式更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值得肯定。 
2006年4月,借中法视唱练耳交流周举行之际,中国音协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和中央音乐学院等全国九大音乐高校酝酿了一场“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教案设计大赛”。  “2006全国艺术高校视唱练耳教案设计大赛”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联合全国八大著名音乐高校(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由
收到卢广瑞君(文中称作者)惠赠的大作《〈时代与人性〉——朱践耳交响曲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已一年多了,当时我就为作者把研究朱践耳(文中称作曲家)先生十一部交响曲的创作作为自己研究课题的勇气和前瞻眼光而惊叹。1990年,朱践耳已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音乐名人录》,2001年起被列入《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大辞典》。《时代与人性》从哪里走进作曲家的心灵,从哪里走进作曲家11部交响曲作品的
笔者有幸聆听享誉世界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卢奇亚诺·帕瓦罗蒂2006年12月10日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告别舞台世界巡演独唱音乐会”感到非常激动。  年龄不饶人,由于腿不太好,坐在舞台钢琴后面演唱的帕瓦罗蒂更显出了几分的苍老感。然而,当歌声响起来时,他那迷人的男高音音色、那金属般声音的穿透力、那老道的音乐感觉顿时让人肃然起敬。特别是他那娴熟的“关闭”“控制”声音的能力,使得这位七十岁的老人歌唱家唱起歌剧
学校作业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習任务。作业研究、管理是学校、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日常研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抓手。加强作业管理,学校要坚持统筹协调,合理控制各学科基础性和弹性作业总量,不断完善学校作业管理机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工作的系统性设计。教研部门要汇聚学科教师智慧,加大优质作业资源梳理、研制力度,优化作业指导。
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25日至11月27日在广州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主办,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专家、教授与研究生共七十余人。韩国梨花大学教授、韩国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也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届研讨会共举行了三场大会,六场分组讨论会,以及两场学术报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主角阿米尔在兄弟哈桑的这句话中寻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救赎。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耿喜玲,是现实版的“心灵救赎者”,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耕耘多年,她先后被授予“全国心理辅导之星”“湖北省名师”、省市两级“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心理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心理健康工作室团队被武昌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名师工作室”。  坚守责任,做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行者  十几年来,耿
2008年1月15日晚,“顾冠仁作品音乐会”在山东剧院揭开帷幕。由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演奏,顾冠仁先生和青年指挥家马海龙担任指挥。音乐会演出六首曲目:合奏《在那遥远的地方——西部民歌主题组曲(一)》(1999);笛子、二胡、古筝三重奏与乐队《江南风韵》(2001);琵琶协奏曲《花木兰》(1979);合奏《将军令》(1984);古筝与乐队《山水》(1999);乐队协奏曲《八音和鸣》(2002)。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