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谣是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既可以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又能培养幼儿口头语言、记忆、理解等能力,还能体验童谣所表达的情感。苏州存有大量的传统童谣,通过传唱童谣,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对苏州地方方言的热爱,从而上升到热爱家乡和家乡文化的情感。苏州的童谣更是非常有趣,也蕴含着苏州的语言特色,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说普通话,导致苏州话都不太会讲了。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开展了一系列的童谣活动,接下来我结合本学期对此课题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
一、运用多种形式,学习苏州童谣
(一)运用图片来解释部分苏州童谣的内容
童谣的很多话语和普通话相差还是蛮远的,而幼儿喜欢看图,对于图片的理解能力也很不错。为此,有一些童谣,我们就利用了图片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童谣《阿二头》、《小山歌》时,可以找一些与童谣内容相关的图片,教师与幼儿先看图片,然后用苏州话来说一说。通过教师的解释、翻译,再加上图片内容的添入,幼儿便能更快地理解童谣内容,学好童谣。
(二)学习童谣时,加入适量的动作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在童谣的教学过程中,完全靠死记硬背是非常枯燥的。所以我在教学中把动作融入童谣学习中去,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孩子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一旦忘记,不需要老师的语言提示,只要一个动作,孩子们就能想起童谣的内容,同时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童谣的兴趣。如《拍大麦》:“一箩麦,两箩麦, 三手拍大麦,劈噼啪,劈噼啪, 大麦熟,大麦香,磨面做馒头,馒头熟,馒头香,雪白馒头请先生。”学习这首童谣时,我就让两幼儿相互配合,用彼此做动作的方式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时不时地用动作来提醒对方,还增加了趣味,孩子们念得很带劲,一会儿就掌握了这首童谣。
(三)运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习苏州童谣
众所周知,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为此,在学习童谣《跳皮筋》的时候,我用真的皮筋进行导入,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皮筋,说一说皮筋的游戏玩法。在幼儿边摸皮筋、边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开始童谣的学习。当幼儿基本掌握童谣内容时,我们则与幼儿一起来边念童谣,边玩游戏。在户外活动时,幼儿也总喜欢几个小朋友手拉手,一起邊念童谣《编花篮》边玩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复习童谣的机会,加深了幼儿对于童谣的喜爱。
(四)家园合作,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苏州方言的趣味性
《纲要》强调了:“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而童谣的学习仅仅在幼儿园进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希望家长能在家里也和孩子说一说苏州童谣,并能在家多与孩子用苏州话交流。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本地小朋友,家里的爷爷奶奶看到我们教授幼儿苏州童谣,也非常开心。在没事的时候,也经常会带着孩子来念一念,玩一玩。孩子的爸爸妈妈虽然有很多也是本地的,可是平时说普通话比较多,自己对苏州方言说得也不是很好。当看到我们这样的课题活动,家长也觉得很有意义。而一些外地的家长,虽然自己不会说苏州话,但是听着自己的孩子说着不太熟练的苏州童谣,家长也觉得很有趣,也非常支持。
二、童谣的学习,为幼儿多面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一)童谣的学习,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虽然小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些口语交往的能力,但表述还是断断续续的,所以他们的表达能力仍需继续培养。而童谣的句式简单,又具有一定的音律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通过对童谣的朗诵,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童谣的学习,提高幼儿的知识积累
简短、押韵、朗朗上口的童谣,让孩子们非常喜爱,在婴幼儿语言的训练、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对于孩子,长篇大论的说教让他们很难理解,也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可是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或者童谣却让小孩子很乐于接受。所以,幼儿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也是受启发、受教育的过程,也让孩子在学念童谣的过程中增加一些知识的积累。就如童谣《苏州园林》,让幼儿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增加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三、学校里仍应该创设更加浓厚的童谣学习氛围
经过本学期苏州童谣的学习,我班大部分幼儿都学会了苏州童谣。但在课余时间孩子都在讲普通话,没能将苏州方言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为幼儿创造更多想说、可说的环境,为幼儿与同伴增加说一说苏州方言的机会,为幼儿增加念一念苏州童谣的机会。让幼儿在更多“说一说、念一念”的时间里爱上苏州的传统方言。比如,我们在晨间谈话时,可以尝试与幼儿一起用苏州话来进行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增加幼儿对苏州话运用的机会。
总之,在这一年童谣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童谣有了更多了解,对苏州传统方言有了更多喜爱,也更愿意在生活中说苏州方言了,从而不断弘扬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
一、运用多种形式,学习苏州童谣
(一)运用图片来解释部分苏州童谣的内容
童谣的很多话语和普通话相差还是蛮远的,而幼儿喜欢看图,对于图片的理解能力也很不错。为此,有一些童谣,我们就利用了图片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童谣《阿二头》、《小山歌》时,可以找一些与童谣内容相关的图片,教师与幼儿先看图片,然后用苏州话来说一说。通过教师的解释、翻译,再加上图片内容的添入,幼儿便能更快地理解童谣内容,学好童谣。
(二)学习童谣时,加入适量的动作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
在童谣的教学过程中,完全靠死记硬背是非常枯燥的。所以我在教学中把动作融入童谣学习中去,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孩子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一旦忘记,不需要老师的语言提示,只要一个动作,孩子们就能想起童谣的内容,同时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童谣的兴趣。如《拍大麦》:“一箩麦,两箩麦, 三手拍大麦,劈噼啪,劈噼啪, 大麦熟,大麦香,磨面做馒头,馒头熟,馒头香,雪白馒头请先生。”学习这首童谣时,我就让两幼儿相互配合,用彼此做动作的方式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时不时地用动作来提醒对方,还增加了趣味,孩子们念得很带劲,一会儿就掌握了这首童谣。
(三)运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习苏州童谣
众所周知,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为此,在学习童谣《跳皮筋》的时候,我用真的皮筋进行导入,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皮筋,说一说皮筋的游戏玩法。在幼儿边摸皮筋、边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开始童谣的学习。当幼儿基本掌握童谣内容时,我们则与幼儿一起来边念童谣,边玩游戏。在户外活动时,幼儿也总喜欢几个小朋友手拉手,一起邊念童谣《编花篮》边玩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复习童谣的机会,加深了幼儿对于童谣的喜爱。
(四)家园合作,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苏州方言的趣味性
《纲要》强调了:“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而童谣的学习仅仅在幼儿园进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希望家长能在家里也和孩子说一说苏州童谣,并能在家多与孩子用苏州话交流。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本地小朋友,家里的爷爷奶奶看到我们教授幼儿苏州童谣,也非常开心。在没事的时候,也经常会带着孩子来念一念,玩一玩。孩子的爸爸妈妈虽然有很多也是本地的,可是平时说普通话比较多,自己对苏州方言说得也不是很好。当看到我们这样的课题活动,家长也觉得很有意义。而一些外地的家长,虽然自己不会说苏州话,但是听着自己的孩子说着不太熟练的苏州童谣,家长也觉得很有趣,也非常支持。
二、童谣的学习,为幼儿多面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一)童谣的学习,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虽然小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些口语交往的能力,但表述还是断断续续的,所以他们的表达能力仍需继续培养。而童谣的句式简单,又具有一定的音律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通过对童谣的朗诵,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童谣的学习,提高幼儿的知识积累
简短、押韵、朗朗上口的童谣,让孩子们非常喜爱,在婴幼儿语言的训练、知识的丰富、视野的开拓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对于孩子,长篇大论的说教让他们很难理解,也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可是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或者童谣却让小孩子很乐于接受。所以,幼儿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也是受启发、受教育的过程,也让孩子在学念童谣的过程中增加一些知识的积累。就如童谣《苏州园林》,让幼儿在学习童谣的过程中,增加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三、学校里仍应该创设更加浓厚的童谣学习氛围
经过本学期苏州童谣的学习,我班大部分幼儿都学会了苏州童谣。但在课余时间孩子都在讲普通话,没能将苏州方言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为幼儿创造更多想说、可说的环境,为幼儿与同伴增加说一说苏州方言的机会,为幼儿增加念一念苏州童谣的机会。让幼儿在更多“说一说、念一念”的时间里爱上苏州的传统方言。比如,我们在晨间谈话时,可以尝试与幼儿一起用苏州话来进行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增加幼儿对苏州话运用的机会。
总之,在这一年童谣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童谣有了更多了解,对苏州传统方言有了更多喜爱,也更愿意在生活中说苏州方言了,从而不断弘扬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