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单元主题图”形同虚设

来源 :学习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中出现了“单元主题图”,以一定的完整的主题场景为背景,利用画面呈现本单元的数学教学内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忽视了对“单元主题图”的教学。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利用“单元主题图”。
  关键词:单元主题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前言:主题图作为新教材的一大特色,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一般可分为“单元主题图”、“例题主题图”和“习题主题图”。所谓的“单元主题图”是指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在每单元的前面,以半页、整页或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的“主题图”或一幅与数个例题有关的“主题图”。
  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其他一些老师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教材中的“例题主题图”和“习题主题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挖掘和利用。而对“单元主题图”的使用却存在着“弃之不用或一笔带过”的问题。尤其当一幅幅“例题主题图”情景与“单元主题图”情景联系不密切时,“单元主题图”更容易被老师们忽视。如二年级上册44页“表内乘法(一)”的单元主题图出示的是游乐场的场景,而出现的三幅“例题主题图”却分别以摆小棒,数气球和数鸭子为情景的。数学教学的课时又往往是根据例题来安排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想到用同一个情景来贯穿整单元内容的学习。许多教师为了能给学生带去新鲜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每一例题时,都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这样更容易导致把“单元主题图”弃之一边。也有不少教師认为“单元主题图”只不过是引入新课的“开场白”,没有多大作用,在课堂上花费宝贵的时间不值得。这使得“单元主题图”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单元主题图”主要以一个完整“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能激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这些“单元主题图”都是由编者精心挑选,目的性很强。我们应深刻理解“单元主题图”所表示的内涵,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单元主题图”。
  正文:单元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有着四种功能:资源性、整体性、指向性和思想性。并且这四种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整体和几种功能联合起来发挥作用的。如何利用这四种功能,最有效的利用“单元主题图”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把握“单元主题图”的整体性,充分发挥先行组织者角色。
   “单元主题图”与“例题主题图”,“习题主题图”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整体性。“单元主题图”中的信息,通常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和部分内容。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当人们在接触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从已知的较一般的整体中分化出细节,要比从已知的细节中概括出整体容易一些。根据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顺序,教材的呈现也遵循由整体到细节的顺序。因此,新教材的“单元主题图”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信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即将来临的材料中最重要的内容。如三年级上册34页《四边形》,以学校操场为背景,汇总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图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一些已经学过的图形。此“单元主题图”不仅能引出新课要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能激起学生对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知识的回忆。又如二年级上册第8页呈现的是某学校二年级全体学生排队等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其中汇总了本单元要学习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在教学中,应把握整体,向多个局部发展。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这幅“单元主题图”是大课间时学校操场上学生活动的情景,其例题主题图是单元主题图的一部分。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后提问:他们在操场上做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教师一一板书出来。这些活动包含了例1、例2、例3三个情境。这样把复杂的单元主题图分解成几个板块,省时、高效,进入例题主题图教学自然是水到渠成。例1主题图是决定谁先发球,例2主题图是击鼓传花,例3主题图是石头剪子布。而例4、例5的主题图情景在“单元主题图”中并未呈现出来。所以问学生他们在操场上做什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对单元主题图进行拓展,补充一些项目,如例4掷沙包,例5跳远。这样解决了单元主题图与例题主题图游离的矛盾,更好地发挥了“单元主题图”的作用。
  二、利用“单元主题图”提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主题图”它承载培养学生从复杂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双重任务,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教材的“单元主题图”设置了具有熟悉性、趣味性、激发性、目的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通过提供的问题情境,用于引入新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页“单元主题图”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提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从而引起学生提出其他的问题:如“1班和2班共有多少人?”,“2班和3班共有多少人?”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可以由“单元主题图”引入新课内容,并回归单元主题图。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单元主题图教学。这个“单元主题图”是以学校操场为场景的,从中包含着许多的图形。“单元主题图”为单元内容教学提供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情景。教学时由于“单元主题图”是新单元教学的开始,学生难以把主题图中的情境与要学习的知识建立联系。因此教师要先通过主题图顺利引入教学内容“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如当学生找出一些已经学过的图形后,有人发现有四条边的图形,从而顺利引出四边形。接着在学生建立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以后,让学生回头观察“单元主题图”,找一找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而且体会到自己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的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充分挖掘“单元主题图”中的德育思想,渗透德育。
  单元主题图都具有思想教育与数学知识统一的特点。它不单纯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单元主题图”是一幅“可爱的校园”画面。这幅“单元主题图”一方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给初入学的学生,有助于他们了解学校的生活;另外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人和物,让学生初步感知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并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道理。另一方面,通过画面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还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激起学生对老师的喜爱,更能激起他们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发挥“单元主题图”的资源性,创造性地应用“单元主题图”。
  “单元主题图”无论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为背景的精彩镜头,还是以童话为背景的卡通情境,都是为学习这个单元提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学资源。但教材的编写者他们关注的是学校的共性,忽视了地方的特色和具体的学校情况,不能适合所有学校的学生。教师是主题图资源的运用者,更是主题图资源的开发者,可以对“单元主题图”作出适当的调整,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而富有创造性地应用“单元主题图”。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不难发现它的编排更贴近于城市里的学生。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出示的“单元主题图”是大城市里行人过马路时的情景。这一场景对于城市里孩子再熟悉不过,可是对于农村里的孩子(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孩子)而言是陌生的。教师如果教学中依旧按照教材中提供的内容来创设情境,显然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可以结合山里孩子的生活环境创设新的情境,如农忙时节,农民们忙着赶去地里干活的情景,这些是农村孩子比较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让“单元主题图”在复习课中发挥作用。
  “单元主题图”贯穿于整个单元始终,从时间上来说,分散在各个课时里。从内容上来说,交融在各个课时的内容里。在每单元结束时,教师们要上复习课,复习是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整合性。“单元主题图” 它蕴涵了本单元的所有信息。借助“单元主题图”能刺激学生回忆起本单元学习的所有知识,有利于系统复习,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表现不像新授课那样有兴趣、有激情,教学气氛比较沉闷。要上好复习课,课始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单元主题图”有效导入复习课,让学生们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复习,改变了传统的以枯燥乏味的习题练习为主要方式的复习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从复杂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一个质的飞跃。
  
  结论:“单元主题图”比“例题主题图”和“习题主题图”少的多,但是它在教材中往往起到高层建瓴的作用。在教学时不能忽视“单元主题图”的教学。以上是笔者的几点想法,目的是希望引起大家对“单元主题图”的重视。作为教师要切实了解编写者编写“单元主题图”的意图,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充分运用和挖掘“单元主题图”应有的教育和教学功能,指导好学生用好教材,学好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当作教学的重点,探索性学习是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本文正是基于此,围绕初中数学中如何开展探索性教学进行研究,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索精神,不断提高初中數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探索性教学;初中数学;意义;应用    为了迎合新课标中探究精神这一核心理念,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已将探索性教学融入到教学当中,
期刊
摘要:数学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在初中科学课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认为在初中科学可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应该遵循主动建构、循序渐进和全面渗透三大原则。  关键词:初中科学 数学思维方式 渗透式教学  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通过现场观察、调查研究法深入了解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再现真实情景初中数学课堂互动的基本情况,探讨互动式教学现状和影响。实践证明,通过师生在教学中的共同参与、互动、体验、感悟,使数学教学体现民主性、开放性和互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数学实践的能力。    关键字:互动教学;数学教学;学生互动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体验式学习这一教学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并体现出了较高的教学价值。本文正是基于此,围绕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开展探讨,旨在为今后相关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体验式学习;思考;新课标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经验累积,发现体验式学习方式能够显著
期刊
【摘 要】通过空间供给能力与开发保护的需求相匹配,实现昆明市空间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协调;通过空间之间分工协作,形成经济社会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的物品及活动的最优空间配置,实现昆明市空间供需总体平衡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空间配置模式,是本选题的研究所在。  【关键词】城市发展;空间均衡;昆明城市发展    一、昆明城市发展中的空间不均衡现状  (一)经济不均衡  昆明的经济现状的不均衡体现为两个方面:一
期刊
【摘要】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但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常常笼罩着沉闷的气氛,着实令人堪忧。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精心创设导语,注重情景设置;有效设问,积极引导;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管理民主化;融入生活,纵横延伸。  【关键词】 创设导语有效设问积极评价多样民主融入生活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是最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是如何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而进行的尝试。  关键词:课堂效率、主体作用、教学分组、民主环境、暗示教育    为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对如何上好体育课,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积极参与下,全面實现教学任务的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教与学的统一双边活动的教育过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地追求。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小学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
期刊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它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据几年来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个人理解,所谓“科学事业”,主要是以正确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教育工作,是一个宏观的范围、方向。而“艺术事业”则应突出教师个人的因素,侧重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技巧,是微观的、具体的内容,这个方面直接关系到我们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成效。这里,仅谈谈自
期刊
【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本,进行师生互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形成技术促进身心健康的过程。本文以问题为基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以合作学习为手段,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加强课后实践,拓宽自主探索思路;以探究为方式,体现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問题;合作;探究    一、以问题为基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问题是研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