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情感,读尽悲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读:悲凉
  师: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尤其在七律方面,他的贡献最大,有“七律圣手”之美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最负盛名的七律——《登高》。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集体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师:读得有气势,但这首诗中包含作者丰富的情感,你们还没有读出来。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请同学们把阅读过程中理解有难度的词语提出来,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并讨论“常做客”、“百年多病”、“浊酒杯”等词语的诗意。
  ……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生:没有了。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意,那么谁来概括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生:这首七律,诗人通过描写登高的所见所闻的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因为身体多病和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而产生的悲苦之情。
  师:概括得很好。有人说:杜甫的《登高》是一曲绝唱的悲歌。那么谁能把这种“悲凉”之情读出来呢?
  生1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很抒情、很投入,但对情感把握不到位,没有读出“悲凉”之情。)
  师:你在声音把握上下了工夫,也有一定的感染力,不过也许你对全诗的情感把握还不是很透,没能表达出诗中丰富的情感。想不想读得更好?
  生1:想。
  二读:悲愤
  师:要想把一首诗读好,仅仅理解了诗歌表面意思不行,还必须深入体察情感。前面你们解答了自己的疑问,下面请解答老师的几个困惑。第一个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中,写“猿”的叫声为何用“啸”而不用“啼”?
  (学生思考。)
  生:用“啸”是为了表现“猿”叫声的悲哀,而用“啼”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师:古诗曰:“杜鹃啼血猿哀鸣。”用“啼”不是也能表现悲哀吗?
  生:“啸”与“啼”虽然都能表现悲哀的意思,但是“啸”与“啼”表现出来的“悲”并不完全一样。
  师:那么请你说说,“啸”表现出的是怎么样的“悲”呢?
  (学生茫然。)
  师:岳飞在《满江红》中用过“啸”,谁能背诵一下吗?
  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师:很好。结合这句你能体验到“啸”中除了“悲”还表达了什么?
  生:悲愤。
  生:悲壮。
  师:对,“啸”是“悲中有壮,悲中有愤”。既然我们揣摸出了这种情感,哪位同学把首联读一下?
  生2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主动读,且读得很悲愤。)
  师:读得很不错!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经听出了悲愤之情。你能说说为何要这样读吗?
  生2:我感觉“啸”字应该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才能读出这种悲愤情感。
  师:理解把握得很不错。可见,要把握诗句的情感,深入理解词语是关键。
  三读:悲叹
  师:我的第二个困惑是:情由景生。诗人首联写了六种景象,而第二联却只有两种景象,这对于情感抒发是不是有点舒缓、松弛?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写到了落叶无边,还写到了落叶的声音;“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写到了江水的无穷无尽,还写到了长江的气势。我觉得这对情感的抒发并没有舒缓。
  师:那么你说第二联和第一联相比,诗歌的意境是渐大还是渐小?
  生:渐大。“无边”和“不尽”都体现出这一点。
  师:对。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两句诗,诗人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茫然。)
  师:试想,如果你是杜甫,面对“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你会感觉到什么?
  生:自己的渺小。
  生:生命的短暂。
  师:是啊,这不正是感叹吗?那位同学能读出这种“悲叹”之情呢?
  (几个学生试读。)
  师:这一联有包容宇宙之意,既要读得气势开阔,将“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一气读出;又要读出悲叹之情,将“萧萧下”“滚滚来”读出余韵。请听——(教师范读)
  生3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鼓掌)
  四读:悲恨
  师:我的第三个困惑是:有人说:“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气势宏大,而后两联之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么开阔,这首诗前后境界并不吻合。”你们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生:表面上,诗人是在写自己。但“艰难苦恨”表达的是:世事的艰难,即诗人忧国忧民;“苦恨”自己历尽艰辛,却功业无成。
  师:说得很好。杜甫并非仅仅为个人而愁,更是为国运而愁,为天下苍生而愁;诗人恨自己功业无成,报国无门,这种悲恨之情更体现了诗人把天地苍生尽埋心底的丰富而深厚的情感。由此可见,三四两联宏大境界有没有缩小?
  生:没有。
  师:那么谁能读出这种丰富而深厚的“悲恨”之情呢?
  生4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读得低沉而浑厚。)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4:“悲”“常”“病”“独”重读,能加重悲苦情绪。
  师:理解得很好。看来要想读出情感,重读一定要处理好。不过我觉得你把最后一联读得还不是很到位。
  五读:悲咽
  师:哪位同学再把最后一联读一遍?
  生5读: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四字重读。)
  师:那么“潦倒新停浊酒杯”怎么读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呢?
  (学生有些茫然。)
  师:诗人为什么要登高?
  生:排遣愁绪。
  师:大家说一般如何消愁?
  生:喝酒。
  师:诗人有没有喝酒?
  生:没有。
  师:怎么看出?
  生:从“停”字可以看出。
  师:诗人为什么酒杯已到唇边而又轻轻放下了?
  生:因为他更添新愁。
  师:对。诗人不但没有借酒消愁,反而增添了更多新愁。因为他欲罢不能啊!所以读最后一句时,应该读出悲咽之声。哪位同学再把最后一句读一遍?
  (生6读,教师范读。)
  六读:“荡气回肠”之悲
  师: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的,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下面我们齐读这首诗,读出“荡气回肠”的感觉。
  (学生齐读。)
  师:读得很不错了。我们再配上音乐——(音乐响起,深情诉说)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站在长江之滨,面对悲凉的深秋,无情的江流,回想国难当头,漂泊一生,老病孤舟,无不感慨万端,悲凉之情油然而生——(齐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围绕特定目标和特定内容按一定规律展开的对话。一般来说,课堂教学对话可分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其中对话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即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的对话才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对话。教学对话主体范围的最大化,就是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对话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对话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达到教学对话主体范围的
考试大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各省命题者只能“照章行事”。我们曾经乃至现在都十分期盼和重视考试大纲,却忽视了各省考纲后的题型示例,以至很难检索到相关的文章或论文。其实,考试大纲如何在各省高考中落实到位,命题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他们没有办法对考纲进行大规模的“指手划脚”时,考纲中的“题型示例”就成了试题命制机关落实考纲表达自己意见、主张的地方,因此,题型示例是最大最好的高考信息“富矿”,解读它对高三历
摘 要: 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教学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作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内涵 作用 实施策略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
摘 要: 认知语义学兴起于二十世纪下半叶,和认知哲学的发展紧密相连。认知语义学注重分析、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意义系统在构造上的认知功能基础,主张自然语言是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本文通过比较认知语义学和传统语义学,总结认知语义学的主要理论假设,辩证地提出对认知学的评价,旨在对认知语义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认知语义学 传统语义学 理论假设    一、引言  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与现代
在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下,在新课程理念下,该用怎样的观点体现我们的新教材呢?  一、生活观——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也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课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数学搭起了一座平台。它说明了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素质,都可能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
摘 要: 服饰,是对人的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它能确切地反映出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新课标人教版第三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对主要人物的服饰和肖像描写就恰当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在品质、审美情趣和人格尊严,让我们在序幕部分就对主要人物的性格了然于胸。这当然要归功于作者曹雪芹匠心独运的设计和神来之笔的刻画。  关键词: 《林黛玉进贾府》 人物 服饰 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
摘 要: 要使得中国诗学为世界所了解,在世界诗学中发出声音,究竟要靠生动的形象打动人,还是靠严密语言和逻辑征服人?研究中西诗学的差异对中国诗学得到世界诗学的定位、认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宗教特征出发,就中西诗学差异进行展开比较。  关键词: 中西诗学差异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宗教、科学特征    “诗学”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名著《诗学》,它包含诸多内容:诗的种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不仅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是新闻、对外汉语、小学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确立自身的学科范畴之后,因其与社会现实、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从而在传播现代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文史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意识、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多元化文化为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提供了
摘 要: 学校对口语、听力训练不够,导致学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听力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本文从英语口语教学入手,提出了培养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值日生报告、英语角、角色表演等,总结出了一定的口语教学经验。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 培养方法 教学经验    “快乐大本营,上课有精神;快乐大本营,英语好心情!”这就是我每次走进教室,听到的一句集体朗诵词,这就是我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为营造轻松
摘 要: 在中学的基础教材中,学生最着迷的是游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作者从实践教学出发,应用并创新游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 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突飞猛进。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信息技术课要么照搬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要么通过“说教”完成一节课。有些教师在机房给学生上课,偶尔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