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文本的多元解读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性文本指的是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可能性,能从教材中读出作者、编者、读者的种种情趣、意图等;二是必要性,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多元解读即是对文本进行切割重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对文本作出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阐释与理解。下面我以蒲松龄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之一的《狼》(七年级下)为例,谈谈大致的操作流程。
  一、推动个体的生命体验——读透文本
  故事短小精悍,语言洗练传神,结构环环紧扣浑然天成。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叙述一晚归的屠户,途遇二狼,与其斗智斗勇,终毙二狼。结构一脉相连一气呵成: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笑狼。可是,仔细思忖、冷眼旁观,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众生百相,竟也生出千般感叹、万种哲理来。正如郭沫若在蒲松龄的故居前撰写的对联:刺贪刺虐高人一筹,写人写妖入木三分。真可谓小故事大道理,小品文大品味。
  从文章最后“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可见,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嘲讽狼不管多么奸诈、狡猾、凶残,也最终被代表正义的屠户所毁灭,它是在告诫现实中的邪恶之徒,不管再怎么老奸巨猾、费尽心机,最终也是葬送了卿卿性命,被正义的利剑斩首示众。邪不胜正是天道循环的自然之理,当年那么凶残、狠毒、奸诈的日本关东军不也在代表正义的民族独立的炮声中灰飞烟灭了吗?记住,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
  从文中“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前狼止而后狼又至”可见,这是两只凶残、饥饿、贪得无厌的狼。然而,最后“顷刻两毙”——一只被“劈首,数刀毙之”,另一只被“断其股,亦毙之”,落了个可笑、可怜、可悲的下场。告诫人们:贪婪者必无善终。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各种肮脏龌龊、卑鄙庸俗、简单下流、贱卖人格大行其道。名、利、权、色,一个个对你露出了罂粟花的媚笑、吐着七步蛇的艳芯。稍有不慎,轻则让你声败名裂,重则身陷囹圄,甚至葬送了身家性命。
  二、 解读文本的思维方法——生活解读
  狼的本性是贪婪的、凶残的,一味地对它妥协、退让,往往有违初衷、适得其反。“投以骨”的结局只能是“前狼止,而后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时的屠户急中生智,“顾野有麦场,苫蔽成丘”便“奔倚其下”,以免腹背受敌。妥协的迷梦幻灭后终于激发出了本能的求生勇气——“弛担持刀”。
  当“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冥,意暇甚”时,屠户及时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暴起,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取得了暂时的胜利。机警的屠户这时也狐疑:另一只狼哪儿去了?须知斩草除根、除恶务尽啊。故“转视积薪后”,果见“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断其股,亦毙之”。屠户的勇气与智慧在这里已是彰显无遗。也正是凭着勇气与智慧,才保全了自身性命、取得了“顷刻两毙”的辉煌战果。所以,现实中对于邪恶与丑陋,千万不要妥协、退让,不仅要斗狠、斗智,更要敢斗、善斗。如果屠户不是背靠柴堆、持刀相向,抓住时机、各个击破、斩草除根,恐怕这个故事的结局又将是扑朔迷离、生死难卜了吧。
  屠户在初遇狼时,常人的懦弱、胆小溢于行表,“惧,投以骨”,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勾起了狼更大的贪欲,“前狼止,而后狼又至”,造成了更大的生存危机,“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好在能及时亡羊补牢、悬崖勒马,激发出求生潜能“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后寻机“暴起、劈狼首、断其股”,而致两狼皆成屠户刀下之冤魂,赢得了个人生存的机会。可见,面对危险唯有自救,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三、多种形式的对话交流——巧寻角度
  一个见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屠户,也许是五大三粗、虎背熊腰、一手油污、满脸杀气的样子,却被两只狼吓懵了,节节退让,幻想施以小恩小惠以求自保“投以骨;复投之”。可惜,欲壑难填,对手岂是三瓜两枣就能打发得了的,紧追不舍,“骨已盡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看起来肯定是强大的、恐怖的。战斗还是逃跑,生存还是死亡,橫亘在了屠户面前。最终理智战胜了恐惧,正义战胜了邪恶,他选择了坚强,持刀相向,寻机两毙了二狼。由此可见,面对危机一定要沉着冷静,唤醒慧眼慧心,拨开云雾见阳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先从心理上战胜对手,战略上轻视,战术上重视,积极谋求化解之法。
  当然,言尽于此,启迪却远远不止。正似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感谢蒲松龄,虽然时隔一百多年却仍能给予我们人生的智慧、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作者单位:四川省通江县田家炳中学(636700)
其他文献
许多教师认为探究学习应该是科学家的工作,而不应应用在学生身上。这样的看法主要源自于他们对探究性学习的误解,他们把探究学习与科学探究完全等同起来。所以要解开这个结,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科学探究,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是人们对各类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根据确定的课题,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对问题的模型进行假想与推测,并进行实验,同时根据实验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自己的假想,直至正确
期刊
自从《羚羊木雕》被选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有关于这篇文章的争论,一直停留在对错是非之上。我们似乎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很多人将造成这样的矛盾的原因归结为父辈和儿女之间没能相互沟通,造成误会,最终造成了“我”和万芳之间的尴尬。但真的是沟通不畅造成了这种不和谐吗?经过反复研读之后,发现这篇文章之所以那么扣人心弦,另有其原因。  一、两个矛盾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到了两个矛盾。第一个是,爸爸妈妈
期刊
一、整体设想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上海二期课改实验版七年级第一册中的重点篇目,也是经典篇目。上海语文二期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性。以此为指导思想,笔者尝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发现”,深入感知文本内容。  笔者为《背影》一课定的授课原则是: 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尽可能以激发学生学
期刊
初中语文有一篇文章为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篇文章就叫《香菱学诗》。曹雪芹先生虽然在作品中阐述的是一个学诗的过程,其实他何尝不是在语文的学习上给我们进行了一番详细地指导呢?语文能力的提升就跟文本中的香菱一样,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品读的文章,让其在品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在感悟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这样,在阅读和写作上就可以顺利实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一、品读积累  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经
期刊
《荷塘月色》是篇经典美文,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鉴赏此文必须“披文以入情”,即通过朗读文章,体味文章的语言来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不能像过去那样死扣时代背景,先给文章下定论,或是急于把前人的评述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思维上的定势。我们强调的是让阅读主体——学生,充分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因此,对《荷塘月色》的课堂教学不妨做一些改变 。  一、 让学生反复吟诵  教师可
期刊
本课教学以各种形式的诵读为前提,以疏通文意为基础,抓住一个“痴”字解读张岱。他的痴行显示了他的遗世独立和孤高情怀;他眼中的冬景悠远脱俗,天人合一;他心中的故国情则是深扎心底的永远的伤痛。  教学目标 :  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3.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读懂张岱,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导入新
期刊
教育的真谛在于授人以渔,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灵感启迪智慧,而不仅仅是教给知识。新课程教学强调师生的交流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要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但更应重视适时的点拨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所谓“点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点,二是启发。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语文教育家蔡澄清是这样
期刊
文本的阅读延伸是在教学文本的同时,须要拓展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这种方法来全方位地审视文本,经过品味鉴赏、总结归纳,求得融会贯通的效果。拓展的文本可以来源于课内,也可以是课外,这样既可以通过对文本的补充和丰富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情感,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一、相同作者文本拓展  例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上阕主要抒发苏轼对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
期刊
《故乡》是经典文本,总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种情感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学生初读或许并不喜欢,可是在将来,也许他们以后离开故乡或者回归故乡时会想起《故乡》和他们心中的“闰土”,或者在他们将来的某种情境中朦朦胧胧地感受到鲁迅的《故乡》在他们心底留下的痕迹。  一、一“句”一世界  用一句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的句子带动全篇情感的脉络,暗合“故乡”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作文能力既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目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构想。  一、阅读——徜徉盎然书园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像“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