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不少学生普遍厌学成风,要将他们慵懒的“学习激情”跟“畅饮无限、魅力无穷”的可乐饮品等同起来,在很多视课堂教学为畏途的教师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世事无绝对,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紧紧抓住学生对地理的新鲜感,围绕“地理兴趣培养”来组织教学,就有可能收到“可乐效应般”的教学效果。
一、拆卸地球仪,让学生从教具学起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记得我读初一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学校教具紧缺的缘故,教师是绝对不允许学生触摸一下地球仪的,从当时流行至今的经典话语是:“这么金(珍)贵的东西,万一弄坏了谁赔?”这个不成理由的理由造成了许多学生、甚至教师至今都说不清地球仪的结构,更不要说拆卸、组装了,学习中师生们只能对着地球仪“看图说话”:“哦,那东东就叫地球仪!”
为打破“教具不能乱碰”的固有思维,剔除人为涂抹在教具上的“神秘色彩”,在“地球仪”教学中,我总是尽可能多地将数个地球仪带入学生中间,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通过拆卸方法了解地球仪的构造——地球仪通常是由地球模型、弧形支架和底座三部分组成。地球模型是按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制作的球体,制作材料通常是厚纸板或塑料,材料的优点是轻便;地球模型的主色调是蓝色,那是广阔海洋的颜色,因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是海洋,这跟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一模一样;地球仪上有海有陆,它们是地球海陆分布的缩影;地球仪上有很多垂直相交的弧线或圆圈,有的是经线,有的是纬线,它们各有自己的刻度,经线和纬线构成经纬网,通过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弧形支架是一段半圆弧,上面等分标明一些刻度,正中间为0度,依照上北下南原则,向北向南各分为90度,每一个刻度都能与地球仪上的重要纬线吻合;弧形支架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胶,前者坚固,后者轻便。地球仪底座通常用铸铁或塑胶制作,作用是用来支撑、固定地球模型。
正确组装的地球仪能灵活转动,支架的上端旋转点为北极,下端旋转点为南极。我们使用地球仪时要养成自西向东徐徐轻旋“阅读”的良好习惯。
通过拆卸、组装、触摸、旋转、应用,学生们大多数能对地球仪“兴趣浓厚、了如指掌、娓娓而谈”——当将地球仪旋转到索马里海盆时,很多学生会不约而同说:“哇!索马里海盗出没的地方!”而当地球仪旋转到美洲时,许多学生就会展开联想说:“南、北美洲就像一对双胞胎,中美地峡好比是脐带!”看着学生的那个满足感,仿佛是他们发现了世界。
二、化繁为简,引导学生用土豆切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新教材是一套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目标的、图文并茂的好教材。但玉不掩瑕,教材中的某些设置并非尽善尽美,它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改进、勇于探索,找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最佳切入点来提升教学。以“等高线与地形图”为例,教材在通过“活动”强化“绝对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概念之后,花整页版面设置了“用土豆制作等高线示意图”活动。
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个设置新颖、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对于城市(实验室设施良好,透明玻璃水盆比土豆容易找到)学生来说,确实既新鲜又秀气,但对于农村(土豆满地扔,却不知透明玻璃盆为何物)学生来说,想自己动手做实验就未免有点难度了。另外,若非积极实践,认真钻研,还真难发现活动方案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常识性错误。按照“活动”图文说法:对半切开的土豆能在透明玻璃盆里“描绘”出0、2、4、6、8厘米的等高线,依此类推,那么这个土豆的“半径”应当说不低于9~10厘米,其“直径”则在18~20厘米之间,差不多有小皮球那么大,这叫通常只有拳头大小(直径约8~10厘米)的土豆怎么办?师生们到哪里找如此巨大的“大土豆”来做实验?
在教学中,我结合本地区实际,及时将“活动”调整如下:1. 每两位学生自备大土豆(直径约10厘米)一个,小切刀一把,干毛巾一条(干碎布也可),小棒(筷子等)一根;2. 用小刀将土豆对半切开,每人一半;3. 用小木棒由顶至底在半个土豆上垂直扎两个孔(要求垂直于已有切面);4. 按1厘米厚度将土豆等分切成若干块,要求切面与原有切面平行;5. 用干布、毛巾吸干切片水分;6. 通过原有切片小棒眼在纸上画点定位(两个点),并绘出切片轮廓;7. 以两点定位,依次画出其余切片的轮廓;8. 按1厘米代表若干的标准标明各条闭合曲线的“海拔”,在图下方注明“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三、开动脑筋,用透明塑胶板演示南、北极上空所见地球自转方向
众所周知,地球是个悬浮于浩瀚太空中的巨大天体,因而论及其运转需要具有非凡的空间想象力。借助地球仪,学生们非常快就掌握了“从侧面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但是谈到“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说:“想像不出,理解不了!”尽管我用地球仪做了多次演示,解说至口干舌燥,还是有很多学生领会不了。我冥思苦想了两天,通过试验,想出用透明塑胶板演示南北极观看地球自转的方法:即在透明塑胶板正、反面分别标明南极或北极,然后以“极点”为中心,在其中一面绘上环形箭头,代表相应的地球自转方向——选用南极一侧时,按顺时针方向;选用北极一侧时,则按逆时针方向。演示时,我将满怀好奇的学生分成南、北两大组,一组在“南极上空”,另一组在“北极上空”。随着“地球缓缓自转”,“南极上空”的学生大喊“顺时针”,“北极上空”的学生则高声说“逆时针”。等到双方调换位置再观察时,南、北双方都默不作声了,因为他们观看到与刚才截然相反的结果。
四、巧用他物,引导学生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导学生如何读图、用图。要读懂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其中有指向标的地图看似简单,学生们却常常判断出错。为帮助学生掌握要领,我引导学生借用他物,如笔、小棒、手等,方法是将笔(或他物)压在地图指向标上,笔尖指示北方,然后转动地图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式,方法简便易掌握,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它轻松判段出“正确方向”。
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我们虽然很难节节课“挖空心思、穷尽心智”来“哄”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但能多动点脑筋、讲究点艺术,也是一种吸引。
责任编辑罗峰
一、拆卸地球仪,让学生从教具学起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记得我读初一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学校教具紧缺的缘故,教师是绝对不允许学生触摸一下地球仪的,从当时流行至今的经典话语是:“这么金(珍)贵的东西,万一弄坏了谁赔?”这个不成理由的理由造成了许多学生、甚至教师至今都说不清地球仪的结构,更不要说拆卸、组装了,学习中师生们只能对着地球仪“看图说话”:“哦,那东东就叫地球仪!”
为打破“教具不能乱碰”的固有思维,剔除人为涂抹在教具上的“神秘色彩”,在“地球仪”教学中,我总是尽可能多地将数个地球仪带入学生中间,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通过拆卸方法了解地球仪的构造——地球仪通常是由地球模型、弧形支架和底座三部分组成。地球模型是按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制作的球体,制作材料通常是厚纸板或塑料,材料的优点是轻便;地球模型的主色调是蓝色,那是广阔海洋的颜色,因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是海洋,这跟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一模一样;地球仪上有海有陆,它们是地球海陆分布的缩影;地球仪上有很多垂直相交的弧线或圆圈,有的是经线,有的是纬线,它们各有自己的刻度,经线和纬线构成经纬网,通过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弧形支架是一段半圆弧,上面等分标明一些刻度,正中间为0度,依照上北下南原则,向北向南各分为90度,每一个刻度都能与地球仪上的重要纬线吻合;弧形支架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胶,前者坚固,后者轻便。地球仪底座通常用铸铁或塑胶制作,作用是用来支撑、固定地球模型。
正确组装的地球仪能灵活转动,支架的上端旋转点为北极,下端旋转点为南极。我们使用地球仪时要养成自西向东徐徐轻旋“阅读”的良好习惯。
通过拆卸、组装、触摸、旋转、应用,学生们大多数能对地球仪“兴趣浓厚、了如指掌、娓娓而谈”——当将地球仪旋转到索马里海盆时,很多学生会不约而同说:“哇!索马里海盗出没的地方!”而当地球仪旋转到美洲时,许多学生就会展开联想说:“南、北美洲就像一对双胞胎,中美地峡好比是脐带!”看着学生的那个满足感,仿佛是他们发现了世界。
二、化繁为简,引导学生用土豆切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新教材是一套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目标的、图文并茂的好教材。但玉不掩瑕,教材中的某些设置并非尽善尽美,它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改进、勇于探索,找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最佳切入点来提升教学。以“等高线与地形图”为例,教材在通过“活动”强化“绝对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概念之后,花整页版面设置了“用土豆制作等高线示意图”活动。
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个设置新颖、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对于城市(实验室设施良好,透明玻璃水盆比土豆容易找到)学生来说,确实既新鲜又秀气,但对于农村(土豆满地扔,却不知透明玻璃盆为何物)学生来说,想自己动手做实验就未免有点难度了。另外,若非积极实践,认真钻研,还真难发现活动方案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常识性错误。按照“活动”图文说法:对半切开的土豆能在透明玻璃盆里“描绘”出0、2、4、6、8厘米的等高线,依此类推,那么这个土豆的“半径”应当说不低于9~10厘米,其“直径”则在18~20厘米之间,差不多有小皮球那么大,这叫通常只有拳头大小(直径约8~10厘米)的土豆怎么办?师生们到哪里找如此巨大的“大土豆”来做实验?
在教学中,我结合本地区实际,及时将“活动”调整如下:1. 每两位学生自备大土豆(直径约10厘米)一个,小切刀一把,干毛巾一条(干碎布也可),小棒(筷子等)一根;2. 用小刀将土豆对半切开,每人一半;3. 用小木棒由顶至底在半个土豆上垂直扎两个孔(要求垂直于已有切面);4. 按1厘米厚度将土豆等分切成若干块,要求切面与原有切面平行;5. 用干布、毛巾吸干切片水分;6. 通过原有切片小棒眼在纸上画点定位(两个点),并绘出切片轮廓;7. 以两点定位,依次画出其余切片的轮廓;8. 按1厘米代表若干的标准标明各条闭合曲线的“海拔”,在图下方注明“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三、开动脑筋,用透明塑胶板演示南、北极上空所见地球自转方向
众所周知,地球是个悬浮于浩瀚太空中的巨大天体,因而论及其运转需要具有非凡的空间想象力。借助地球仪,学生们非常快就掌握了“从侧面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但是谈到“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说:“想像不出,理解不了!”尽管我用地球仪做了多次演示,解说至口干舌燥,还是有很多学生领会不了。我冥思苦想了两天,通过试验,想出用透明塑胶板演示南北极观看地球自转的方法:即在透明塑胶板正、反面分别标明南极或北极,然后以“极点”为中心,在其中一面绘上环形箭头,代表相应的地球自转方向——选用南极一侧时,按顺时针方向;选用北极一侧时,则按逆时针方向。演示时,我将满怀好奇的学生分成南、北两大组,一组在“南极上空”,另一组在“北极上空”。随着“地球缓缓自转”,“南极上空”的学生大喊“顺时针”,“北极上空”的学生则高声说“逆时针”。等到双方调换位置再观察时,南、北双方都默不作声了,因为他们观看到与刚才截然相反的结果。
四、巧用他物,引导学生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导学生如何读图、用图。要读懂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是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其中有指向标的地图看似简单,学生们却常常判断出错。为帮助学生掌握要领,我引导学生借用他物,如笔、小棒、手等,方法是将笔(或他物)压在地图指向标上,笔尖指示北方,然后转动地图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方式,方法简便易掌握,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它轻松判段出“正确方向”。
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我们虽然很难节节课“挖空心思、穷尽心智”来“哄”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但能多动点脑筋、讲究点艺术,也是一种吸引。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