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玛格丽特的《飘》是闻名中外的传世佳作。目前大多相关研究立足于两者的宏观层面,而切入到大环境下的人物个体因素的细致探讨则相对比较欠缺。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姚木兰和斯嘉丽两位主人公家庭背景和感情观念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挖掘原著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姚木兰 斯嘉丽 家庭背景 爱情婚姻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玛格丽特的《飘》是享誉中外的传世之作。其中关于女主人公姚木兰和斯嘉丽的形象研究层出不穷,观点各异。多数学者乐于钻研两部名著的宏观层面以助精髓的整体把握,而具体到人物家庭背景和情感观念的探讨却凤毛麟角十分欠缺。文章拟从家庭细节和婚恋感情入手,旨在使读者对两位主角的綜合形象得以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家庭环境——“道家女儒家媳”对“爱尔兰女汉子”
木兰和斯佳丽的家庭背景相似。两位主人公都出身于富贵人家并都深受父亲影响。木兰的父亲是身家殷实的商人和忠实的道家信徒。斯佳丽的父亲是爱尔兰移民,是美国南方种植园主。两位主人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都是父亲最宠爱的女儿。她们早期生活无忧无虑,但养尊处优的生活随后被残酷的战争所打破。
姚木兰的父亲姚思安是道家哲学的化身,终生践行着道家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姚父洒脱开朗,送木兰上女子学堂,接受新文化新思想,还经常与木兰讨论不裹脚、男女平等、现代教育等问题。道家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木兰的整个人生,形成了木兰悠闲自然的人生态度和无为而治、超凡脱俗的乐观精神。因此,木兰的性格中既有道家的自然之美,又流露出儒家的隐忍之美。木兰的思想既有超凡脱俗的一面,也有温文尔雅的儒家做派。木兰勤劳节俭、端庄大方、善待家人、孝敬父母等传统品质无一不显示儒家思想的烙印。
斯佳丽的父亲是白手起家的爱尔兰移民,母亲是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家里拥有众多黑奴及大片土地。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天生丽质的美貌赋予斯佳丽唯我独尊的优越感,造就她骄傲自我、虚荣任性和单纯率真的性格。因为自小养尊处优,斯佳丽习惯了呼风唤雨的舒适生活。她习惯男人围绕,一切必如她愿,绝不容忍男人拒绝,因此斯佳丽在传统妇德的接受方面大大异于姚木兰。完全不同于罗比亚尔贵族出身的母亲埃伦,斯佳丽被粗犷豪放、性烈如火的爱尔兰父亲深深影响,内心对男性优于女性的说法颇有异议。她不愿服从母亲和黑嬷嬷所教的传统礼俗和妇德,不愿做一个行为举止都体现传统教养的大家闺秀。她继承了爱尔兰父亲坚强勇敢、精明能干的品格,如火一般刚烈的爱尔兰个性占据了她性格的主导地位,这使她不屈不挠、独立顽强地度过了艰难的战争岁月。由于少女时期就深受父亲的影响而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因此她为了捍卫塔拉庄园,像黑奴一样辛勤劳作、像男人一样抛头露面,成为吃苦耐劳、永不退缩的爱尔兰女汉子。
二、爱情婚姻观——“命中注定协调发展”对“勇敢执着自主生存”
在爱情和婚姻上,姚木兰和斯嘉丽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执着,都对爱情充满渴望,乐观坚强,面对真爱都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但由于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两位主人公在爱情选择和婚姻态度上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姚木兰是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交互影响的剑胆琴心,而斯嘉丽则是现代意识淋漓尽致的铿锵玫瑰。
在既定社会历史背景和看重仁义道德的传统文化中,姚木兰的爱情选择和婚姻态度是主动协调的顺应宿命型。少女时代爱上有胆有才的贫穷有志青年孔立夫却受礼教束缚未能表白仅仅默默关注。为了报恩接受命运安排嫁给曾荪亚而放弃美好爱情安心婚姻。婚后得知立夫因为撰文抨击军阀身陷囹圄而冒失贞和生命危险成功营救,但终发乎情而止于礼,对立夫的情感处理理性而到位。尽管对婚姻是宿命论态度,但木兰并非消极的对待感情生活,而是积极智慧的经营自己的婚姻。
而在感情上,斯嘉丽则是敢爱敢恨勇敢自主的爱情圣斗士,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现代意识女性。她从不被动接受男性挑选,也拒绝父亲之命的被动婚姻,情感丰富主动而矛盾。她无视礼俗,自主追求爱情,大胆表白阿希礼,屡拒屡战,爱得惊天动地,鲁莽偏执,但亦纯真坦荡。她坚守对阿希礼的承诺,在沦陷之际炮火连天的亚特兰大,仍不顾生命危险悉心照顾待产的梅兰。在战后重建时期,尽管知道工厂会赔本,她仍将工厂交予阿希礼经营以继续爱他助他维持生计。而斯嘉丽的婚姻可谓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她三度嫁人,两度守寡,子女三个。初婚负气任性出嫁,闪婚后守寡。二婚为保住塔拉庄园,霸道出嫁妹妹苏伦未婚夫,后亦守寡。三婚为物质为生存嫁给予她万千宠爱的男人白瑞德,后因幼女夭折而自己又对阿希礼念念不忘,瑞德心伤透而毅然决然离开。最后斯嘉丽恍然大悟,真爱恨晚,但仍不失重振旗鼓追求爱情的信心和勇气。可以说,斯嘉丽在爱情婚姻方面虽有自私冲动的一面,但她的精神勇敢执着,自强自立,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生存意识。
三、结语
《京华烟云》和《飘》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亦有众多视角可供大中院校师生探索和挖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应积极响应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人文素养的要求,努力研读中外名著,不断探索经典人物的层层引力,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研究出策献力。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关键词】姚木兰 斯嘉丽 家庭背景 爱情婚姻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玛格丽特的《飘》是享誉中外的传世之作。其中关于女主人公姚木兰和斯嘉丽的形象研究层出不穷,观点各异。多数学者乐于钻研两部名著的宏观层面以助精髓的整体把握,而具体到人物家庭背景和情感观念的探讨却凤毛麟角十分欠缺。文章拟从家庭细节和婚恋感情入手,旨在使读者对两位主角的綜合形象得以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家庭环境——“道家女儒家媳”对“爱尔兰女汉子”
木兰和斯佳丽的家庭背景相似。两位主人公都出身于富贵人家并都深受父亲影响。木兰的父亲是身家殷实的商人和忠实的道家信徒。斯佳丽的父亲是爱尔兰移民,是美国南方种植园主。两位主人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都是父亲最宠爱的女儿。她们早期生活无忧无虑,但养尊处优的生活随后被残酷的战争所打破。
姚木兰的父亲姚思安是道家哲学的化身,终生践行着道家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姚父洒脱开朗,送木兰上女子学堂,接受新文化新思想,还经常与木兰讨论不裹脚、男女平等、现代教育等问题。道家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木兰的整个人生,形成了木兰悠闲自然的人生态度和无为而治、超凡脱俗的乐观精神。因此,木兰的性格中既有道家的自然之美,又流露出儒家的隐忍之美。木兰的思想既有超凡脱俗的一面,也有温文尔雅的儒家做派。木兰勤劳节俭、端庄大方、善待家人、孝敬父母等传统品质无一不显示儒家思想的烙印。
斯佳丽的父亲是白手起家的爱尔兰移民,母亲是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家里拥有众多黑奴及大片土地。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天生丽质的美貌赋予斯佳丽唯我独尊的优越感,造就她骄傲自我、虚荣任性和单纯率真的性格。因为自小养尊处优,斯佳丽习惯了呼风唤雨的舒适生活。她习惯男人围绕,一切必如她愿,绝不容忍男人拒绝,因此斯佳丽在传统妇德的接受方面大大异于姚木兰。完全不同于罗比亚尔贵族出身的母亲埃伦,斯佳丽被粗犷豪放、性烈如火的爱尔兰父亲深深影响,内心对男性优于女性的说法颇有异议。她不愿服从母亲和黑嬷嬷所教的传统礼俗和妇德,不愿做一个行为举止都体现传统教养的大家闺秀。她继承了爱尔兰父亲坚强勇敢、精明能干的品格,如火一般刚烈的爱尔兰个性占据了她性格的主导地位,这使她不屈不挠、独立顽强地度过了艰难的战争岁月。由于少女时期就深受父亲的影响而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因此她为了捍卫塔拉庄园,像黑奴一样辛勤劳作、像男人一样抛头露面,成为吃苦耐劳、永不退缩的爱尔兰女汉子。
二、爱情婚姻观——“命中注定协调发展”对“勇敢执着自主生存”
在爱情和婚姻上,姚木兰和斯嘉丽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执着,都对爱情充满渴望,乐观坚强,面对真爱都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但由于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两位主人公在爱情选择和婚姻态度上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姚木兰是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交互影响的剑胆琴心,而斯嘉丽则是现代意识淋漓尽致的铿锵玫瑰。
在既定社会历史背景和看重仁义道德的传统文化中,姚木兰的爱情选择和婚姻态度是主动协调的顺应宿命型。少女时代爱上有胆有才的贫穷有志青年孔立夫却受礼教束缚未能表白仅仅默默关注。为了报恩接受命运安排嫁给曾荪亚而放弃美好爱情安心婚姻。婚后得知立夫因为撰文抨击军阀身陷囹圄而冒失贞和生命危险成功营救,但终发乎情而止于礼,对立夫的情感处理理性而到位。尽管对婚姻是宿命论态度,但木兰并非消极的对待感情生活,而是积极智慧的经营自己的婚姻。
而在感情上,斯嘉丽则是敢爱敢恨勇敢自主的爱情圣斗士,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现代意识女性。她从不被动接受男性挑选,也拒绝父亲之命的被动婚姻,情感丰富主动而矛盾。她无视礼俗,自主追求爱情,大胆表白阿希礼,屡拒屡战,爱得惊天动地,鲁莽偏执,但亦纯真坦荡。她坚守对阿希礼的承诺,在沦陷之际炮火连天的亚特兰大,仍不顾生命危险悉心照顾待产的梅兰。在战后重建时期,尽管知道工厂会赔本,她仍将工厂交予阿希礼经营以继续爱他助他维持生计。而斯嘉丽的婚姻可谓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她三度嫁人,两度守寡,子女三个。初婚负气任性出嫁,闪婚后守寡。二婚为保住塔拉庄园,霸道出嫁妹妹苏伦未婚夫,后亦守寡。三婚为物质为生存嫁给予她万千宠爱的男人白瑞德,后因幼女夭折而自己又对阿希礼念念不忘,瑞德心伤透而毅然决然离开。最后斯嘉丽恍然大悟,真爱恨晚,但仍不失重振旗鼓追求爱情的信心和勇气。可以说,斯嘉丽在爱情婚姻方面虽有自私冲动的一面,但她的精神勇敢执着,自强自立,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生存意识。
三、结语
《京华烟云》和《飘》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亦有众多视角可供大中院校师生探索和挖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应积极响应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人文素养的要求,努力研读中外名著,不断探索经典人物的层层引力,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研究出策献力。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