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进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保护耕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进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千万不能突破,也不能变相突破。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耕地,将良田沃土、绿色田园永远留给子孙后代。李克强总理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住红线,保住底线。粮食安全的根基在耕地。耕地红线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2015年将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基本农田一旦划定以后,谁都不能占,对违反者要用重典。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我国国情、农情、粮情的深刻把握。现就新时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浅谈几点看法。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概念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第二条,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这就是法律规定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特殊保护,在规划期内必须得到严格保护,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
随着“四化”同步推进,现在加上“绿色化”,是“五化”同步了,尤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内涵和功能进一步丰富,它不仅仅是为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要适应多元目标和功能的需求:保数量、保质量、保生态“三位一体”,保资源、保节约、保权益“三保并重”。从生产功能看,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划定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是保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从空间功能来看,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不得随意调整、占用,这条红线将引导各地走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防止城市无序扩张;从生态功能来看,永久基本农田是自然生态特别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湿地、绿地、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此外,划定、管好、建好、保住永久基本农田也是维护农民权益、传承农耕文化的迫切需要。
对此,守住耕地红线,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和命脉,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严格划定、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强化城市发展的边界约束,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可以倒逼节约集约用地,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推进基本农田落地到户,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这些既对新时期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这项工作更多更丰富的内涵。
二、新时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步骤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协同推进,规划调整完善前,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按照上级核定下达的任务和要求,先行完成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城市(镇)周边、交通沿线优质耕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地方依据上级下达的初步任务,运用最新的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和县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开展调查摸底、核实举证,确保城市周边优质耕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省级以上国土、农业部门对地方上报的核实举证情况进行论证,核定并下达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
规划调整完善后,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按照布局基本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要求,依照空间由远及近、耕地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及时划定城市(镇)周边以外的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调整完善后规划确定的市(县)域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全部上图入库、落地到户。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同步推进,进一步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城市(镇)用地空间的刚性约束,切实发挥永久基本农田对优化城市(镇)空间形态的促进作用,更好引导城市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发展。
三、新时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特点
(一)是划定要求更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进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对新时期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中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耕地红线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
(二)目标定位多元
新时期划定好永久基本农田,是保护优质耕地,夯实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形态,推动城市开发边界落地的基础工具;是发挥城市周边耕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同时也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传承农耕文明,记住乡愁的物质支撑。
(三)划定任务艰巨
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对已有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查时发现,一些地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与中央的要求、法律规定存在差异,各地工作进展不一;一些地方规划建设用地与优质耕地的重叠度较高,城鎮周边、交通沿线还有不少优质耕地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一些地方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现象等。此次划定工作重点是把全国优质的、易被占用的耕地优先保护起来,将该划进的划进来,将不符合要求的划出去,任务非常艰巨。
作者简介:胡源,贵州省纳雍县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站。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概念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第二条,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这就是法律规定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特殊保护,在规划期内必须得到严格保护,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擅自占用和改变。
随着“四化”同步推进,现在加上“绿色化”,是“五化”同步了,尤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内涵和功能进一步丰富,它不仅仅是为满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要适应多元目标和功能的需求:保数量、保质量、保生态“三位一体”,保资源、保节约、保权益“三保并重”。从生产功能看,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划定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是保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从空间功能来看,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不得随意调整、占用,这条红线将引导各地走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防止城市无序扩张;从生态功能来看,永久基本农田是自然生态特别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湿地、绿地、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此外,划定、管好、建好、保住永久基本农田也是维护农民权益、传承农耕文化的迫切需要。
对此,守住耕地红线,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和命脉,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严格划定、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强化城市发展的边界约束,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可以倒逼节约集约用地,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推进基本农田落地到户,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这些既对新时期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这项工作更多更丰富的内涵。
二、新时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步骤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协同推进,规划调整完善前,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按照上级核定下达的任务和要求,先行完成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城市(镇)周边、交通沿线优质耕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地方依据上级下达的初步任务,运用最新的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和县域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开展调查摸底、核实举证,确保城市周边优质耕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省级以上国土、农业部门对地方上报的核实举证情况进行论证,核定并下达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
规划调整完善后,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按照布局基本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要求,依照空间由远及近、耕地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及时划定城市(镇)周边以外的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调整完善后规划确定的市(县)域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全部上图入库、落地到户。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与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同步推进,进一步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城市(镇)用地空间的刚性约束,切实发挥永久基本农田对优化城市(镇)空间形态的促进作用,更好引导城市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发展。
三、新时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特点
(一)是划定要求更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进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对新时期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中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耕地红线既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
(二)目标定位多元
新时期划定好永久基本农田,是保护优质耕地,夯实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形态,推动城市开发边界落地的基础工具;是发挥城市周边耕地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同时也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传承农耕文明,记住乡愁的物质支撑。
(三)划定任务艰巨
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对已有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查时发现,一些地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与中央的要求、法律规定存在差异,各地工作进展不一;一些地方规划建设用地与优质耕地的重叠度较高,城鎮周边、交通沿线还有不少优质耕地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一些地方存在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的现象等。此次划定工作重点是把全国优质的、易被占用的耕地优先保护起来,将该划进的划进来,将不符合要求的划出去,任务非常艰巨。
作者简介:胡源,贵州省纳雍县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