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模式化和意识形态化积弊日久,如何挣脱陈旧落后的桎梏,还语文课堂以无限生机和张力,是广大语文教师要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这既需要我们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更需要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专业修为。
“明眼看课”栏目特约请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学长式教学”首创者、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胡明道“大学长”,“聚焦课堂”现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具体案例,对教学现场的原生态细节进行“解码”,以期在读者中引起更多的探讨、学习和交流。
“明眼看课”愿在课堂教学方面“伴你同行,在路上”。
(编 者)
【现场回放】
课堂里正在上《米洛斯的维纳斯》。当学生解读了文本的重点句子后,一学生恍然说:“哦,失去双臂后,会给人很多遐想。”教师满意地点点头:“可见残缺也是一种美呀,你能从生活中举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一阵静默后,学生遐想的火花被引爆了。
生①:残缺是一种美,比如,圆圆的月亮虽然好看,但诗人呀、歌手呀都喜欢赞美半个月亮,不是还有“弯弯的月亮”这首歌吗,可见缺了也是一种美。
师:(点头肯定)对,很好,残缺更能感动人!
生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看画要站远一点,才会美,神也不会是完美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太过完美会使人失去亲近感,有残缺才有亲近感。
生③:蒙娜丽莎也是的,看见笑是实,不笑是虚,有一种神秘感。
师:大家无形地把残缺换成了神秘,那可否换成“有缺憾不完美”呢。
生④:我想到了“千手观音”,她们在无声的世界里,不停地奋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绚丽的世界。她们的生命是“有缺憾不完美”的,但上天是公平的,让她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师:他的意思是说,正常人去舞“千手观音”也美,但邰丽华是残疾人,她舞,可以让我们想象到更多她背后的故事。
生⑤⑥等也都纷纷谈残疾人人残志不残……
【细节解码】
曾有人说“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这话说得真好,因为课堂上的任何一种教学行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情感体验、一种创造氛围无不承载着、折射着教师的基本素养及教育理念。研究“课堂”无疑是研究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聚焦课堂”既是目前教育研究的趋势,也是校本研修中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内核所在。于是,听课评课就成了教师研修的主要途径之一。我认为,评课应遵循着“精段赏析,遗憾探源,困惑求解,方案再创”的原则,不论是精彩段还是遗憾段,都应提供不加修饰的原生态的课堂细节,真实呈现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以帮助听课者、评课者形成对某个事件、某种行为的看法,即对执教者形成“第二声音”。
那么,对以上教学现场的原生态细节,该怎么评析呢。当时,我曾让听课的其他老师发表一下看法,老师们说法各异。有的说学生还是很活跃的,对文本所说的“残缺也是一种美”进行了生活的勾连;有的说后面扯得太远了,老师没把握好生成性资源;有的说我们学校是个三类校,学生底子太差了,要么不说,要么就乱说。显然,大家都已感到学生最后的“拓展勾连”远离了文本的核心理念,然而,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深入细节,解解背后的原因吧。
这一细节是由教师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残缺也是一种美”为话题组织的拓展活动,设计无可厚非。从生①到生⑥共有6个学生参与。④号学生开始谈到了千手观音,似乎是这个遗憾细节的“肇事者”。但仔细解码后,你会发现他是被教师一步步牵过去的。请看,生①说了弯月亮后,教师不仅赞许,还点拨道,“残缺更能感动人”。这里就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在“残缺”这个“属概念”里,含着很多“种概念”,这些并列概念虽有交集,但由于有各自内涵的丰富性,形成了“种差”。“弯月”属于封闭性的残缺,即它最完美的就是圆月,不可能有无尽的想象,而维纳斯的“手臂”却是开放性的残缺,它可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正如文本作者所说:“这一方面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可见,这个“残缺”之美,就美在它的不尽的“无”,而非受限制的“残美”。后面教师继续用“残缺有亲近感”“有缺憾不完美”“令我们想象到她背后的故事”等导语一步一步将学生带进了误区。显然,这一细节产生遗憾的原因仍然是教者没能准确地解读文本,没能从文本语言的背后领悟到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核心价值取向。试想,如果教师能对生①的发言进行准确判断,机智地回应道:“啊,我也很喜欢弯月。但我尽力想象也没想出除圆月以外的形态,看来它还不如维纳斯的手臂啊。”后面的交流也许就能走在研读文本的主航道上了。
【学长赘言】
从“不准确解读”到“准确解读”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提升——对当下的“我”的提升!
我们都是有缺口的圆,让我们不断修补缺口,不断圆满,不断发展,不断超越。
我愿伴你同行,在路上!
“明眼看课”栏目特约请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学长式教学”首创者、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胡明道“大学长”,“聚焦课堂”现场,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具体案例,对教学现场的原生态细节进行“解码”,以期在读者中引起更多的探讨、学习和交流。
“明眼看课”愿在课堂教学方面“伴你同行,在路上”。
(编 者)
【现场回放】
课堂里正在上《米洛斯的维纳斯》。当学生解读了文本的重点句子后,一学生恍然说:“哦,失去双臂后,会给人很多遐想。”教师满意地点点头:“可见残缺也是一种美呀,你能从生活中举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一阵静默后,学生遐想的火花被引爆了。
生①:残缺是一种美,比如,圆圆的月亮虽然好看,但诗人呀、歌手呀都喜欢赞美半个月亮,不是还有“弯弯的月亮”这首歌吗,可见缺了也是一种美。
师:(点头肯定)对,很好,残缺更能感动人!
生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看画要站远一点,才会美,神也不会是完美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太过完美会使人失去亲近感,有残缺才有亲近感。
生③:蒙娜丽莎也是的,看见笑是实,不笑是虚,有一种神秘感。
师:大家无形地把残缺换成了神秘,那可否换成“有缺憾不完美”呢。
生④:我想到了“千手观音”,她们在无声的世界里,不停地奋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绚丽的世界。她们的生命是“有缺憾不完美”的,但上天是公平的,让她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师:他的意思是说,正常人去舞“千手观音”也美,但邰丽华是残疾人,她舞,可以让我们想象到更多她背后的故事。
生⑤⑥等也都纷纷谈残疾人人残志不残……
【细节解码】
曾有人说“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这话说得真好,因为课堂上的任何一种教学行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情感体验、一种创造氛围无不承载着、折射着教师的基本素养及教育理念。研究“课堂”无疑是研究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聚焦课堂”既是目前教育研究的趋势,也是校本研修中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内核所在。于是,听课评课就成了教师研修的主要途径之一。我认为,评课应遵循着“精段赏析,遗憾探源,困惑求解,方案再创”的原则,不论是精彩段还是遗憾段,都应提供不加修饰的原生态的课堂细节,真实呈现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以帮助听课者、评课者形成对某个事件、某种行为的看法,即对执教者形成“第二声音”。
那么,对以上教学现场的原生态细节,该怎么评析呢。当时,我曾让听课的其他老师发表一下看法,老师们说法各异。有的说学生还是很活跃的,对文本所说的“残缺也是一种美”进行了生活的勾连;有的说后面扯得太远了,老师没把握好生成性资源;有的说我们学校是个三类校,学生底子太差了,要么不说,要么就乱说。显然,大家都已感到学生最后的“拓展勾连”远离了文本的核心理念,然而,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深入细节,解解背后的原因吧。
这一细节是由教师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残缺也是一种美”为话题组织的拓展活动,设计无可厚非。从生①到生⑥共有6个学生参与。④号学生开始谈到了千手观音,似乎是这个遗憾细节的“肇事者”。但仔细解码后,你会发现他是被教师一步步牵过去的。请看,生①说了弯月亮后,教师不仅赞许,还点拨道,“残缺更能感动人”。这里就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在“残缺”这个“属概念”里,含着很多“种概念”,这些并列概念虽有交集,但由于有各自内涵的丰富性,形成了“种差”。“弯月”属于封闭性的残缺,即它最完美的就是圆月,不可能有无尽的想象,而维纳斯的“手臂”却是开放性的残缺,它可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正如文本作者所说:“这一方面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可见,这个“残缺”之美,就美在它的不尽的“无”,而非受限制的“残美”。后面教师继续用“残缺有亲近感”“有缺憾不完美”“令我们想象到她背后的故事”等导语一步一步将学生带进了误区。显然,这一细节产生遗憾的原因仍然是教者没能准确地解读文本,没能从文本语言的背后领悟到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核心价值取向。试想,如果教师能对生①的发言进行准确判断,机智地回应道:“啊,我也很喜欢弯月。但我尽力想象也没想出除圆月以外的形态,看来它还不如维纳斯的手臂啊。”后面的交流也许就能走在研读文本的主航道上了。
【学长赘言】
从“不准确解读”到“准确解读”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提升——对当下的“我”的提升!
我们都是有缺口的圆,让我们不断修补缺口,不断圆满,不断发展,不断超越。
我愿伴你同行,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