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双赢,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与君分享。
一、互动激趣,形成学教共同体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黄金阶段。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加之数学又是一门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建立为学习知识增添了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低段的知识“数一数”学习中,则可邀请一名学生拿一个小鼓站在讲台上敲击,另一个学生可结合敲击的次数将相应的数字写出来,这种互动模式简单易懂,而且还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学生们自然也就在玩乐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在探究《混合运算》知识点时,将普通的提问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录入进去,再采用“抽奖”的方式,确定回答问题的学生。此时,全体学生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学习热情高涨,大家就问题展开有效互动,课堂气氛高涨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位置互换、互教互学,师生间组合形成一个稳固的“学教共同体”,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畅所欲言,提升自己的思考表达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沉下去,与学生同坐,把黑板和讲台给学生,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站在讲台前,思考和解答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充分锻炼同学们的语言交际的能力,还可以展示教师的思维。在教学的角色互换中,实现师生思维的互动与交流。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语言和思维的进步阶梯。
二、良好的习惯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一是善于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我们应在培养学生上进心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但我们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如此,学生焉能不上进?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上进心也就“定向”了。二是乐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基础保障,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助推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受益,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实现师生双赢。
三、高效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中流砥柱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预习有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在预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还可以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可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还可以想一想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与老师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四、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高效學习
在进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问题或者任务的设定,要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超过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对问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避免学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
五、发挥学生的潜力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好问和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千方百计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发问时,学生往往不能说到关键之处。这时,教师应以激励为主,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发问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关键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言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高效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引领他们走向成功的终点。
一、互动激趣,形成学教共同体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黄金阶段。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加之数学又是一门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互动性教学模式的建立为学习知识增添了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低段的知识“数一数”学习中,则可邀请一名学生拿一个小鼓站在讲台上敲击,另一个学生可结合敲击的次数将相应的数字写出来,这种互动模式简单易懂,而且还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学生们自然也就在玩乐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在探究《混合运算》知识点时,将普通的提问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录入进去,再采用“抽奖”的方式,确定回答问题的学生。此时,全体学生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学习热情高涨,大家就问题展开有效互动,课堂气氛高涨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位置互换、互教互学,师生间组合形成一个稳固的“学教共同体”,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畅所欲言,提升自己的思考表达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沉下去,与学生同坐,把黑板和讲台给学生,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站在讲台前,思考和解答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充分锻炼同学们的语言交际的能力,还可以展示教师的思维。在教学的角色互换中,实现师生思维的互动与交流。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语言和思维的进步阶梯。
二、良好的习惯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一是善于培养学生的上进心。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期,我们应在培养学生上进心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但我们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如此,学生焉能不上进?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上进心也就“定向”了。二是乐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基础保障,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助推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受益,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实现师生双赢。
三、高效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中流砥柱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预习有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在预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还可以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可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还可以想一想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与老师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
四、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高效學习
在进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问题或者任务的设定,要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超过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对问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避免学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
五、发挥学生的潜力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好问和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千方百计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发问时,学生往往不能说到关键之处。这时,教师应以激励为主,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发问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关键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言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高效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引领他们走向成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