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WEI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太原成成中学成立80余年的今天,我们深深地怀念我们的父亲、成成中学的主要创办人之一、首任董事长张聘珍,怀念他50余年为中学教育事业默默耕耘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
  
  终生从事中学教育事业,始终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生命不息,教学不止,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
  
  父亲张聘珍,名崇儒,1901年1月(旧历1900年12月)生,山西榆次东阳镇上丁里村人。1911年至1915年在榆次城内两等学校上学并毕业,1915年至1919年在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并毕业,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现北京师范大学)英语部,1923年毕业。曾赴日本考察、学习。
  此后,即开始在我省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曾在忻县中学、成成中学、平民中学、进山中学、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国民师范、太原女师、阳兴中学、太原公立女中(太原女中前身)等校任教。1925年至1928年担任成成中学训育主任及教务主任,1928年至1932年担任山西省第一中学教务主任及代理校长,1932年至1937年任太原阳兴中学校长。1931年起,兼任山西省教育会常务理事。
  1937年冬,日寇占领山西之前,他于11月3日离家南下西安(太原11月8日沦陷)。1938年在甘肃天水任国立甘肃中学(后改为国立五中)初中部主任,后赴陕西洋县任战区中小学教师山西服务团(后改第七服务团)团务委员兼主席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太原,1946年至1948年在太原师范学校任英语教员。
  后又赴成都,1948年至1952年任四川省立女子中学英语教员,并曾代理训育主任及总务主任。
  1952年冬调回山西,被分配至武乡县中学参与创建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一直担任外语教研组组长。在教师缺乏的情况下,还担任数学、语文、植物以及体育等课程教员,一直到1977年(时已76岁)才退休。从教50余年。
  父亲终生从事教育,献身于中学教育,不为名、不为利、不贪权、不贪财,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对学生高度负责,对事业绝对忠诚,即使有改行或调入“理想”单位之机,也不为所动,仍坚守教育岗位。事实上教育事业已融入他的血肉,化为他的灵魂,这也凸现了他矢志不移的、终生为之献身的可贵品性。
  父亲不论在何时何地何所学校任教,都是勤勤恳恳,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改进教学,因而广受学生的欢迎,于是各校皆争相延聘,抗战前已是誉满全省的名师。父亲主持阳兴中学期间,以校为家,日夜操劳,积极延聘名师任教,数年时间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太原教育志》称:“当阳兴中学濒临解散之际,公推其(张聘珍)出任阳兴中学校长,未逾三载,使阳兴中学再次步入先进中学之列。”
  父亲一生倾其心力,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他一生从事中学教育工作50余年,亲自教导过数以千计的学生,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不少的革命家、科学家等国家栋梁,如张连奎(原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任之恭(华裔著名物理学家)、赵宗复(教育家,原太原工学院院长)、阎丽川(画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多人。
  在父亲从事中学教育的一生中,他从不计较社会地位的高低,有时还遭受不名的掣肘和打击,甚至忍辱负重,然而始终乐此不疲,确可称之为生命不息,教学不止。甚至在他76岁退休之后,为提高武乡县各中学英语教学水平,还应邀举办英语教师培训班,虽已80高龄,仍亲自主讲,风雨无阻,按时授课。一次,风雪交加,为不耽误上课,遂手持拐杖,由老伴搀扶准时前往,从不缺课。1985年教师节,武乡县还特地举行了庆祝张聘珍老师从教50周年纪念活动,表彰他终生从事教育,尤其是30余年来对老区教育事业的贡献,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这一消息。
  1985年冬,父亲因病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12月25日,武乡县在武乡中学操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参加追悼大会的逾千人,有有关领导、机关干部、教师和学生,更有远道赶来的老学生和自发前来的周围的农民乡亲。父亲把后半生的心血以至生命抛洒在太行山上,完全贡献于武乡县的中学教育事业,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太原教育志》、《榆次教育志》、《晋中历史人物》均为他立传以志。2005年4月13日《文化时代》报以《人民教育家——张聘珍》为题,介绍了他的事迹。
  
  为太原成成中学的筹建、初创尽心尽力,支持并维护共产党对成成中学的领导,保证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1923年至1924年间,一些北京高等师范(现北京师范大学)的山西籍校友,共同发起创办私立中学,父亲积极地参与了这一筹建工作。他主动与校友张武成、常俊生、张士心、王右章等人联系,并广泛联系省内的北师大校友,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创办私立中学,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用人才,以达到国家强盛,人民富足之目的。他们的倡议得到了北师大校友的广泛响应和大力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于1924年春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均为北师大校友,且为山西籍。会议决定校名为“成成中学”,取《中庸•自成章》中“成己成人”之义为办学宗旨。大家一致公推父亲为首任董事长(时年24岁),张佩铭为副董事长。董事会为成成中学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校长的任免和学校其他重大事务。董事会推选首任校长为萧澄(字静庵),并经省教育厅核准。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日常工作。1924年9月,成成中学正式创办开学,招收新生两个班,以租赁西缉虎营的民房为校舍,开始了它任重道远的历程。
  成成中学建校初期,困难重重,诸如资金缺乏,校舍不足等等。作为董事长的父亲,通过和董事们的努力,经几年时间,这些问题大都逐步得到了解决。在资金方面,父亲提出要开源节流,学校经费除董事的筹资和学生的学费和保证金外,要争取社会人士的捐助,取得社会上的支持。在开支方面,则尽量节约,学校教职员大多为北师大校友,创办初期,大都为义务或半义务服务,如有的教师是靠在外校上课养家碦口,在成中则不领薪金,表现了一种为了教育事业的可贵的奉献精神。在资金条件改善的情况下,1925年学校迁入坝陵桥新址,教学环境和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保证了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确立的自立勤俭、严格管理、重视教学的原则,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成中学董事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推选校长人选。而校长人选的任命,是矛盾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1933年成成中学的“驱段(丽卿)”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据《成成中学校史》记载,1933年1月,成成中学第二任校长武新宇(共产党员、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被阎锡山政府通缉,匆匆出走。阎锡山当局乘机把已离开成中的“青年救国团”(阎锡山反动组织)骨干份子段丽卿(炎离)派回成中担任第三任校长。段一上台,就表现出反共立场,压制进步力量,辞退进步教师,培植个人势力,禁止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等,激起了广大师生的不满,纷纷要求驱段。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山西特委和太原市委对成中的情况也非常关心,他们指示在成中的共产党员刘墉如(曾任财政部副部长)等人,要团结教师,争取学生,把大多数学生发动起来,力争驱段成功。同时他们指出,驱段要师出有名,最好由校董事会出面,必须取得成中董事会中有影响人士的支持,这首先就是作为董事长的父亲的支持。当刘墉如找到父亲时,得到了父亲的积极支持。他认为段丽卿担任成中校长对于办好成成中学,对成成中学的发展是不利的。为此父亲主动做成中董事会有影响人士之一张武成的工作。当时我家与张武成家相邻而居。驱段也得到了张武成的积极支持。另,《成成中学校史》第11页对此事称:“其中有影响的人如国民党员张聘珍”,此说有误,父亲当时并非国民党员。
  1933年5月上旬的一天,初二年级二班发动罢课,要求驱段,得到全校学生的热烈响应,接着学生自治会宣布全校总罢课,组织了纠察队,关上校门,贴出了“打倒段炎离”的标语,刘墉如也向教育厅打电话报告驱段学潮的消息。这时,由父亲、王右章邀请的张武成、张封甫等几位有影响的董事,早已在校外集合。他们于11点左右进入校内,当即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在大会上由作为董事长的父亲代表董事会宣布:段丽卿担任校长,未经董事会选聘是非法的,现由董事会维持校务,委托刘墉如、焦国鼐(曾任山西省副省长)二位老师负责日常工作,希望同学们早日复课。父亲的讲话,得到了成中师生的拥护和支持。这场驱段斗争以段丽卿出走,刘墉如担任代理校长而胜利结束。
  成成中学是20世纪30年代共产党在太原惟一掌握了领导权(担任校长)的学校。这主要是指1932年初至1933年初,共产党员武新宇担任第二任校长和1933年6月至1937年10月,共产党员刘墉如担任第四任校长。对这两任校长,父亲都是积极支持的,父亲和刘墉如的私交也很好。20世纪50年代,刘墉如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书记时,父亲曾让在北京工作的子女去看望他。刘墉如对父亲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也非常关心。20世纪30年代,共产党员在成成中学担任校长一事,阎锡山当局是非常不满意的,这对于具有推选、任命校长权力的董事长的父亲来说,是承受着巨大压力的,但他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各种关系,沟通省教育厅及阎锡山当局有关人士,使这一状态保持到抗战开始(1937年10月)。他很好地完成了作为成成中学董事会首任董事长从1924年学校创办到1937年抗战开始的历史使命。
  成成中学创办第二年(1925年)8月,父亲担任成成中学训育主任,至1927年春改任教务主任至1928年7月。父亲亲自参加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在成成中学创办初期,为树立重视教学、严格管理的优良校风奠定了基础,使成成中学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父亲在担任教学行政工作的同时,在1925年8月到1928年7月及1930年8月到1931年7月,还担任成中英语教员,亲自为学生讲课,由于他学识丰富,教学认真负责,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成成中学从筹建、初创到发展为一所教学兼优的知名中学,是许多热心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多年奋斗的结果。我的父亲只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积极参与创办太原平民中学和榆次魏榆初级职业学校
  
  1、参与创办太原平民中学
  1922年,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现北京师范大学)热心社会教育事业的山西籍学生发起创办太原平民中学。父亲积极参与了这一工作,其他发起人还有北京大学李汇征、苗培成、北京高等师范张武成等人。父亲一直担任太原平民中学董事会董事。
  太原平民中学创办之后,学校稳步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成绩优良的私立中学。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学校停办,后在陕西城固复校。在台湾亦曾复校办学。平民中学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和建设人才。在20世纪90年代,平民中学又在太原挂牌复校,继续为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做出贡献。
  2、创办榆次私立魏榆初级职业学校(亦称魏榆职业中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城乡破产。榆次邻近太原,地处交通要道,但教育事业落后,全县没有一所中学。缘此,父亲和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榆次大张义村宋启秀(字纯如,时任山西省商业联合会主席),共同倡议并邀集在太原的榆次同乡20多人商讨在榆次创办中学事宜。当时宋启秀自愿承担筹建资金及常年经费。随即成立由宋启秀、张聘珍、要士先、常俊生、常戟门、赵寿祺、张超群等七人为董事的董事会。公推宋启秀为董事长兼校长,父亲为常务董事兼管校务。同时,由董事长宋启秀回榆次选定校址,筹建校舍,延聘教师,常务董事张聘珍进行立案登记及筹备办学招生事宜。1931年冬,按普通中学性质招收初中一年级一个班,暂在城内龙王庙街以龙王庙屋宇为临时校舍开学上课。嗣因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暂不准增设普通中学,只可办职业学校”的限制,乃根据榆次当时急需工商人才的情况,决定创办商业科职业学校。后迅即申请省教育厅转报教育部获准备案并颁发“山西私立魏榆初级普通商业科职业学校”铃记。1932年春夏间获准立案,1932年秋招收第一班新生正式开学。此前招收的普通中学班学生,大部分并入新招第一班继续学习。1933年初,学校迁至北关粮店街宋氏市房院上课。同年9月,羊毫街校舍落成,始迁入新址。1933年,魏榆初级职业学校附属两级小学校成立,占用龙王庙校舍。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其中进步教师史子谦、范新三等人在教学中分外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30代抗日救亡运动中,师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为适应抗日救国的需要,学校开展了军事训练。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魏榆职业学校许多师生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积极投入了抗日救亡斗争。1937年10月,首批参加抗日工作的有史子谦(1942年牺牲)、范新三(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长)等人。
  榆次职业学校于1937年10月日寇侵入榆次之前停办,办学六年中,为榆次地方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榆次教育事业的成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为他的子女的我们,从父亲平凡艰辛的一生所感悟的是:教育事业是值得一生孜孜以求、苦心经营的纯净至洁的事业;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必须倾毕生精力和心血,献出全部智慧,坚忍不拔,不计得失,方可有所收获;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生,必然是默默无闻的淡泊人生。
  
  (责编雷蕾)
其他文献
与人类历史上一切类型的政治制度相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无疑是最具生命力和最富有优越性的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它不仅第一次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还引领人们向着更高的理想世界——共产主义社会大踏步迈进。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建立后就已经完美无缺、无需变革了。事实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仅在党内最早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对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作了许多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探
期刊
编者按:康溥泉,山西保德人,20岁起投身党的新闻事业,曾聆听过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为党的新闻事业辛勤奉献60余载。他一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赤诚待人。2006年7月22日因病不幸去世后,他的许多生前故交、同事等纷纷撰文追忆怀念。本刊特选发一二,以纪念这位平凡的新闻工作者。      去年秋天,老康把他出版的四卷作品赠我,我对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的敬业精神和写作热情非常敬佩。  
期刊
大寨是位于太行山深处的一个不大的村庄,曾经是全国农业的一面红旗。围绕着它,发生过许多对新中国的历史影响深远的事情。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沧桑,许多往事已被我们淡忘,但关于大寨的记忆却历久弥新。因为,那段如火如歌的经历曾经让我们激动,也曾让我们感伤。    组织起来的大寨人,一年又一年地奋战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重新安排了家乡的山山水水    大寨曾以粮食的稳产高产著称于全国,但它的自然环境原本很差。山高
期刊
2006年8月8日是仓夷烈士在大同就义60周年纪念日。仓夷带着青春的朝气,冒着枪林弹雨所写就的生动的历史实录,给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寇的华美篇章。今天,我们重读《仓夷文集》及其战友对他的回忆,深为其人品和战地文章所震撼。学习仓夷的道德文章,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仅以此文,告慰先烈,昭示后人,同时也可以此净化我们的灵魂。      归国抗战      仓夷,原名郑贻进,1921年出生在新加坡,祖
期刊
父亲极其不爱说话,我自小就觉得父亲十分陌生。一直到父亲晚年患病住院的日子里,才和父亲有了更多的语言交流。特别是我帮助父亲编辑出版了他一生心血的结晶《报坛六十年耕耘录》后,才算真正了解了父亲。   父亲不爱说话,一旦开口,就爱说真话,写文章更是如此。   父亲说他一生得到了两个好“老师”,一个是晋绥边区政府办的干部学校——晋绥二中,一个是《晋绥日报》。他16岁报考晋绥二中后,17岁就成为这个学校第一
期刊
在60年前的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是国共三大决战中战斗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经过65昼夜的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共歼敌55万余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蒋家王朝的统治。  陈毅元帅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粟裕将军也说过:华东战场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炮弹。山东人民的小推车自不必说,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民有700
期刊
在《党史文汇》做编辑工作十多年,结识了很多好作者,萧岛泉先生是其中之一。2000年春,新华社山西分社原社长马明老师转来一份关于抗战时期杨献珍在山西的稿件,并告,作者萧岛泉曾是杨献珍同志的秘书。《党史文汇》历来重视亲闻亲历的来稿,老主编郄智特将这组稿件交我处理。这组文章内容翔实,背景材料比较丰富,符合我刊“可信、可读、可鉴、可存”的标准,很快就被列入“专题史话”栏目的重点选题,连载八期,社会反响良好
期刊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山西人民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由张国祥研究员精心编著的《山西抗日战争图文史》(以下简称《图文史》)。这是一部全面创新的史学力作,开了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法来治史之先河,为全社会提供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真实、形象、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教科书。其突出特点,至少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图文并重,图文并茂。传统的史书,都
期刊
历史上的复杂原因,使得祖国的宝岛台湾分裂在外。然而,那浅浅的海峡阻挡不住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阻挡不住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两岸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往来。  1990年11月21日,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以及推行有限的大陆政策,台湾当局成立了“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并于1991年3月9日正式挂牌工作。这是以民间团体身份出现的半官方机构,直属于“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任务是接受“陆委会”的
期刊
正确对待西方的思想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一个重要条件。  诚然,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批判地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批判地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成果,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不过,有一个根本的事实是不能忽略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的思想。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资本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