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归国抗战 青春烈火永存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8月8日是仓夷烈士在大同就义60周年纪念日。仓夷带着青春的朝气,冒着枪林弹雨所写就的生动的历史实录,给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寇的华美篇章。今天,我们重读《仓夷文集》及其战友对他的回忆,深为其人品和战地文章所震撼。学习仓夷的道德文章,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仅以此文,告慰先烈,昭示后人,同时也可以此净化我们的灵魂。
  
  归国抗战
  
  仓夷,原名郑贻进,1921年出生在新加坡,祖籍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苏田村。他家庭贫苦,兄弟姐妹七人,他为兄长。全家主要靠父亲种田、拉洋车、做建筑工,还靠母亲养猪等维持生活。郑贻进童年就很懂事,常帮父母亲喂猪、种地、做零活。他先后在新加坡光洋小学、华侨中学读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努力学习之余,他还挤时间给人家打工,挣点钱补缴学费。父母、学校的教育,使郑贻进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受历代民族英雄人物事迹的熏陶,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开始形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炮声,使年仅16岁、正在念初中二年级的郑贻进震惊。他面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非常愤怒,对祖国人民遭受的苦难深感悲痛。他怀着一颗爱国心,向父母提出要求回国参加抗战。1937年,郑贻进告别父母弟妹和未婚妻朱秀金,与陈嘉庚的儿子陈元巽一起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参加抗日战争。回国后,眼见美丽富饶的祖国被日寇践踏得满目疮痍,遂改名为仓夷,以示对日寇的仇恨。
  仓夷几经辗转,由进步人士介绍,于1937年末考入了由共产党员杜心源和杜任之分别担任政治处主任和教务处主任的民族革命大学,在这段学习中,他的政治素养有了很大提高。1939年初,学习结业后,仓夷在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1940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他先后担任《救国报》和“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晋察冀日报》和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记者、新华社特派记者。
  
  面对艰苦
  
  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华北、华南、华中、华东等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的、进步的新闻事业在这里发展起来。其中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就是打着游击、“八匹骡子办报”的《晋察冀日报》,它是中外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包括仓夷在内的《晋察冀日报》社成员,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打游击办报,曾“七出七进铧子尖”、“三出三进马兰村”,辗转迂回在日寇“扫荡”、“合围”的敌人很难踏进的荒山野岭、穷乡僻壤,甚至深山幽谷,在“夹缝”中办报,在“无人区”办报,书写了这段荡气回肠的中华民族驱除日寇的斗争历史。
  其间,仓夷常深入到反“扫荡”第一线采访,和抗日军民战斗在一起,体验生活,收集第一手资料。他背着背包去采访,到百姓家吃饭,没钱,只好把身边的盐巴拿一小块出来当饭钱。他还参加晋察冀边区开办的爆破训练班,学习埋雷和爆炸技术。他曾机智勇敢地进行了一次火力侦察。1942年反“扫荡”时,报社转移到一个村子外,因无法判断村子里是否有敌人,大家不敢贸然进村,仓夷自告奋勇去进行火力侦察。他在村外打了几枪,然后卧倒在高粱地里,村子里的敌人纷纷朝他开火,枪声大作,高粱秆和叶子落得他满身都是,仓夷了解村里的敌情后,镇静地撤出,然后与战友们安全撤离。
  在艰苦环境中,在枪林弹雨中,仓夷不断地采访、写作,吃苦、受累,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为了抗战的胜利,他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86年7月,“仓夷烈士纪念碑亭”在大同落成的座谈会上,一些当年与仓夷并肩战斗过的老同志谈起了仓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王剑清称仓夷:“潇洒而富于热情,在他脸上看不见丝毫的愁苦和烦闷,总是浮现着轻松而愉快的笑容。”丁一岚说:“他讲的笑话特别多,他的性格特别开朗,到处交朋友。”
  
  作品永存
  
  仓夷在《晋察冀日报》七年,著文百篇,有近百万字,其中《仓夷文集》收入96篇。他笔伐顽敌,歌颂人民,书写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精神。那一篇篇记叙翔实、脉络清晰的通讯为我们展示了抗战军民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历史活剧。他记下了白洋淀雁翎队在芦苇荡里用鸟枪击毙敌人;记下了阜平五丈湾村民兵游击队长李勇在日军交通补给线上大摆地雷阵,村外、室内、大街小巷都埋上了地雷,以此炸死几十个日军,迫使日军爬下扫雷,寸步难行,并记下了整个敌后根据地开展学习李勇的运动;记下了抗战军民利用青纱帐和地道打击消灭敌人的机智勇敢;记下了日军实行“三光政策”形成的无人地带的惨景;记下了晋察冀边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民主;记下了晋察冀边区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情况。他的报道有的是一事一报,有的重大问题往往是连续报道组成系列,其中涉及李勇的报道就有九篇,有关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城南庄的报道就有五篇。
  他写的《平原青纱帐战斗》《平原地道战》《幸福》《婚礼》《爆炸英雄李勇》和《反扫荡》等通讯和报告文学,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战斗志。1942年“五·一”反“扫荡”后,他采访了在这场残酷战斗中最英勇的模范连队,写下了四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纪念连》。这篇作品在《晋察冀日报》上连载七天,延安《解放日报》也进行了转载,受到冀中军区首长的嘉奖,并获鲁迅文学奖。周扬称赞仓夷:“作品正如作者一样年轻活泼,充满青春朝气。”他的作品真实、生动,有历史意义、有新闻价值,具备了永存条件,曾多次被选入大学教材,作为范例指导学生采访写作。
  仓夷是晋察冀边区最年轻、最优秀的新闻记者和报告文学作者之一。抗战胜利后,他担任新华社北平分社记者。1946年8月8日,仓夷奉命从张家口前往北平军调部,专程采访“安平镇”事件,飞机途经山西省大同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扣留杀害,当时年仅25岁。仓夷壮志未酬,但他以青春的生命,唱响了为正义呐喊的音符。仓夷是为人民幸福而战的英雄,他永远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责编兴柱)
其他文献
被誉为千里眼的雷达,其实是一种特制的无线电定位装备。1936年英国科学家依据电磁波反射原理,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雷达,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先用于军事。以20多部雷达组成了英国的防空雷达网,使德国空军的大规模对英空袭屡屡受挫,为英国的防空作战取得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的雷达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从毛泽东、陈毅等第一代领导人到普通的雷达兵,都为我国雷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用忠诚、智
期刊
中国式教育乱象何时了?这一“国问”,足以让理性和良知尚存的国人出一身汗。  中国式教育乱象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举二三要者即可窥见一斑:  其一,教育收费急遽飙升,令与官家富户、名流大腕不在同一生存线上的普通民众,尤其是作为最庞大群体的农民,如牛负轭,不堪其忧。有数据表明,从改革之初到2005年的20余年间,中国的大学学费上涨了25倍。我们这个并不富裕国家的大学收费是世界最富国家的3倍;义务教育阶段
期刊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决定给时任总军械部部长的王树声建一幢住宅。按规定,房子和家具可以考究一点。但是,王树声的“意见”来了——盖成一般平房,外加“两不要”:不要独门独院,不要警卫森严。这样,王树声一家就住在当时的总军械部(现解放军报社)大院内极其普通的一幢平房里,用的是寻常的家具,没有特别的装饰,墙上的一幅“延安宝塔山”油画显得格外醒目。  随着总军械部的撤销,原机关的一些人马陆陆续续地搬走了
期刊
193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我国教育史上唯一的一所冠以“中国”名称的“中国女子大学”(以下简称“女大”)。它历时两年多,至1941年8月结束,培养了一千多名妇女干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隆重的开学典礼    抗战开始后,许多爱国青年辞别父母,千里跋涉,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其中有不少女青年。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1939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
期刊
2007年1月12日,是女英雄刘胡兰英勇就义60周年纪念日。山西省党政军领导和各界代表1800多人,在刘胡兰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全国人大、全国妇联领导出席了大会。会议强调弘扬刘胡兰精神,建设和谐社会,以慰藉刘胡兰同志,寄托人们的哀思。  但是,就在广大人民群众纪念他们心目中的巾帼英豪刘胡兰的时候,一件极不和谐、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1月12日北京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篇文章
期刊
▲13亿人口日:人口新特征、新问题引发关注    1月6日,随着第13亿位婴儿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我国迎来了13亿人口日。人口问题再次引起国人的关注和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已经少生了3亿人口,世界60亿人口日和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也因此各推迟了4年。专家认为,这是我国为世界人口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专家对中国严峻的人口形势更为关注。因为,我国在本世
期刊
一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在写作《事情正在起变化》的紧要时刻,给杨开慧青年时代的好友李淑一写了一封回信。  事由这年春节李淑一致信毛泽东索诗引起。从毛复信中有“已指出‘巫峡’,读者已知所指何处,似不必再出现‘三峡’字面”等句,可知李在信中对《水调歌头·游泳》提出修改意见。游泳词作为《旧体诗词十八首》的压轴之作,公开发表于当年1月下旬出版的《诗刊》创刊号上。因此,也可以说正是由于毛泽东诗
期刊
与人类历史上一切类型的政治制度相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无疑是最具生命力和最富有优越性的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它不仅第一次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还引领人们向着更高的理想世界——共产主义社会大踏步迈进。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建立后就已经完美无缺、无需变革了。事实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仅在党内最早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对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作了许多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探
期刊
编者按:康溥泉,山西保德人,20岁起投身党的新闻事业,曾聆听过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为党的新闻事业辛勤奉献60余载。他一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赤诚待人。2006年7月22日因病不幸去世后,他的许多生前故交、同事等纷纷撰文追忆怀念。本刊特选发一二,以纪念这位平凡的新闻工作者。      去年秋天,老康把他出版的四卷作品赠我,我对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的敬业精神和写作热情非常敬佩。  
期刊
大寨是位于太行山深处的一个不大的村庄,曾经是全国农业的一面红旗。围绕着它,发生过许多对新中国的历史影响深远的事情。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沧桑,许多往事已被我们淡忘,但关于大寨的记忆却历久弥新。因为,那段如火如歌的经历曾经让我们激动,也曾让我们感伤。    组织起来的大寨人,一年又一年地奋战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重新安排了家乡的山山水水    大寨曾以粮食的稳产高产著称于全国,但它的自然环境原本很差。山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