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人类历史上一切类型的政治制度相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无疑是最具生命力和最富有优越性的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它不仅第一次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且,还引领人们向着更高的理想世界——共产主义社会大踏步迈进。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建立后就已经完美无缺、无需变革了。事实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不仅在党内最早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对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作了许多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探索,从而为后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政治制度进行变革的根本动因
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①列宁在1921年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也曾指出:“改变我们对苏维埃原则的实际运用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状况。”②他还在1923年病重期间口授写成的《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一文中指出:“我们国家机关及其改善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远未解决同时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真正革新这些机关”、“改善从上层国家机构到基层地方机构的我国国家机关的工作”,需要我们“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③。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承认社会主义制度是需要不断变革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没有直接领导无产阶级政权的经验,列宁因去世较早而领导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时间较短,所以,他们虽然也谈到过矛盾是社会变革的原因,却并没有对变革的动因作更为深入的论述。斯大林在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着矛盾,直到他逝世前一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才吞吞吐吐地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如果政策不对,调节得不好,是要出问题的。但是,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④。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变革的动因又是什么?也成为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问题。
对这些问题作出深入解答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也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他指出:“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这样,就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⑤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也要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加以调整和变革。正如他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所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我们今天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⑥这是政治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制度本身的特点及历史局限性是推动政治制度进行变革的重要动因
从制度本身的特点看,“解决制度问题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质”⑦。毛泽东在1956年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期间,在讲到本位主义时指出:“批评本位主义的文章要写,但光批评,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研究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样是那些人,实行这种制度,人民就不积极,实行另外一种制度,人民就积极了。解决生产关系问题,要解决生产的诸种关系问题,也就是各种制度问题,不单是要解决一个所有制问题。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包工包酬制度,据说二流子也积极起来了,也没有思想问题了。人是服制度不是服人的。”⑧邓小平后来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也曾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⑨。当然,制度不是万能的,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可以忽略人的能动作用。制度最终还要靠人来制定、执行和坚持,在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并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准则之前,人的作用体现得尤为重要。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时同样也多次强调过人的作用,他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0}可见,制度和人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一对范畴,缺一不可。但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今天,制度作为一种稳定的规范,与人存在的随意性等特点相比,却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毛泽东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强调制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的。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势必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惨重的损失,这就使我们不能不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保持其对现实的适应性和指导性。
每种制度都是一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而不能不带有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烙印。1957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目前而言,我们各方面的制度的确有许多还是不够完备的,有缺点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制度在制订的当时是合理的,正确的,但是,当情况发生变化之后没有及时地加以改变;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制度在制订的时候,就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因而不完全符合于客观情况,甚至是错误的。还有一些制度上的缺点,是由于学习社会主义国家先进经验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所造成的。”{11}因此,要使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对其加以改革和完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情况如何是选择变革方式的内在依据
对政治体制进行变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推翻基本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的变革;另一种是在坚持基本政治制度前提下的局部变革。这是要正确加以区分的。而区分的标准则是生产关系是否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是否基本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成为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严重障碍。毛泽东指出:“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生产力的发展一直是非常缓慢的。”{12}这时社会所需要的变革就是推翻旧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制度。正如《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所指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所抛弃。”{13}这是因为旧中国的这些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这种矛盾不可能由旧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能由彻底的革命来加以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是代表新生力量的国家制度。可这却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矛盾。为此,毛泽东指出:“在基本制度适合需要的情况下,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成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某些环节上的缺陷。这种矛盾,虽然不需要用根本性质的变革来解决,仍然需要及时地加以调整。”{14}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技术革新和社会制度革新的现象,都将是必然要继续发生的,否则,社会的发展就将停止下来,社会就不可能再前进了”{15}。周恩来也曾指出:“政治上的制度要适合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要改革,要改革成为民主集中制。”{16}但社会主义的这些矛盾,是与“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17}。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新中国的这些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18}。因此,我们所要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改国体,而是对政体的改革;也不是改基本的政治制度,而是对政治制度的某些弊端和环节进行改革;改革的方法也不是通过所谓的“休克疗法”,而主要是通过发挥社会主义自身的优越性及结构调整等方法,在坚持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总之,通过改革来促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我们具体的政治制度中不合理的“环节缺陷”和国家机构中“存在的弊端”的历史任务。
毛泽东在1956年11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被打倒了,阶级消灭了,“社会制度还要改革,还会用‘革命’这个词”{19}。后来,他又说过共产党员都应当是“立志改革的人”这样的话。他还把改革和建设并提,指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同时,还要“同党外的一切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共同工作”{20}。他甚至还提出过“共产党准备大变革”{21}的想法。刘少奇也说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的东西。有领导地改变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就是充分发挥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要这样做,就要依靠人民群众,同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习惯势力作斗争,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2}周恩来也曾指出:“我们国家基本制度的某些组织形式和运用方法,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至于“根据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所制定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制度和组织形式,更是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的。”{23}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政治体制改革。
由此可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没有使用“政治体制改革”这一概念,却是党内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首倡者和探索者。后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始逐渐使用“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正式提出了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进行改革的任务,并较为系统地阐明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等问题,这篇讲话也成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首倡者和探索者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却是永垂史册、不可磨灭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②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6页、第779-782页。
④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月27日。
⑤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6-767页、第768页。
⑦⑧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第473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333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11}{2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第339页、第338页。
{12}{18}{2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版,第214页、第213—214页、第275页。
{13}{1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第570页、第571页。
{1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第231-232页。
{16}《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17}{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年版,第214页、第43页。
{19}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5日。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第561-562页。
(责编肖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政治制度进行变革的根本动因
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①列宁在1921年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也曾指出:“改变我们对苏维埃原则的实际运用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状况。”②他还在1923年病重期间口授写成的《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一文中指出:“我们国家机关及其改善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远未解决同时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真正革新这些机关”、“改善从上层国家机构到基层地方机构的我国国家机关的工作”,需要我们“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③。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承认社会主义制度是需要不断变革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没有直接领导无产阶级政权的经验,列宁因去世较早而领导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时间较短,所以,他们虽然也谈到过矛盾是社会变革的原因,却并没有对变革的动因作更为深入的论述。斯大林在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着矛盾,直到他逝世前一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才吞吞吐吐地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如果政策不对,调节得不好,是要出问题的。但是,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④。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变革的动因又是什么?也成为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问题。
对这些问题作出深入解答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也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他指出:“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这样,就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⑤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也要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加以调整和变革。正如他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所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我们今天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⑥这是政治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制度本身的特点及历史局限性是推动政治制度进行变革的重要动因
从制度本身的特点看,“解决制度问题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质”⑦。毛泽东在1956年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期间,在讲到本位主义时指出:“批评本位主义的文章要写,但光批评,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研究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样是那些人,实行这种制度,人民就不积极,实行另外一种制度,人民就积极了。解决生产关系问题,要解决生产的诸种关系问题,也就是各种制度问题,不单是要解决一个所有制问题。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包工包酬制度,据说二流子也积极起来了,也没有思想问题了。人是服制度不是服人的。”⑧邓小平后来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也曾指出:“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⑨。当然,制度不是万能的,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可以忽略人的能动作用。制度最终还要靠人来制定、执行和坚持,在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并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准则之前,人的作用体现得尤为重要。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时同样也多次强调过人的作用,他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0}可见,制度和人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一对范畴,缺一不可。但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今天,制度作为一种稳定的规范,与人存在的随意性等特点相比,却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毛泽东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强调制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的。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势必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惨重的损失,这就使我们不能不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保持其对现实的适应性和指导性。
每种制度都是一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而不能不带有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烙印。1957年,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目前而言,我们各方面的制度的确有许多还是不够完备的,有缺点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制度在制订的当时是合理的,正确的,但是,当情况发生变化之后没有及时地加以改变;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制度在制订的时候,就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因而不完全符合于客观情况,甚至是错误的。还有一些制度上的缺点,是由于学习社会主义国家先进经验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所造成的。”{11}因此,要使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对其加以改革和完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情况如何是选择变革方式的内在依据
对政治体制进行变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推翻基本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的变革;另一种是在坚持基本政治制度前提下的局部变革。这是要正确加以区分的。而区分的标准则是生产关系是否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是否基本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成为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严重障碍。毛泽东指出:“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生产力的发展一直是非常缓慢的。”{12}这时社会所需要的变革就是推翻旧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制度。正如《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所指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上层建筑基本上不能再同它相适应。在这样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根本性质的变革。谁要抵抗这种变革,谁就会被历史所抛弃。”{13}这是因为旧中国的这些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这种矛盾不可能由旧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能由彻底的革命来加以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是代表新生力量的国家制度。可这却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矛盾。为此,毛泽东指出:“在基本制度适合需要的情况下,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成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某些环节上的缺陷。这种矛盾,虽然不需要用根本性质的变革来解决,仍然需要及时地加以调整。”{14}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技术革新和社会制度革新的现象,都将是必然要继续发生的,否则,社会的发展就将停止下来,社会就不可能再前进了”{15}。周恩来也曾指出:“政治上的制度要适合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要改革,要改革成为民主集中制。”{16}但社会主义的这些矛盾,是与“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17}。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新中国的这些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18}。因此,我们所要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改国体,而是对政体的改革;也不是改基本的政治制度,而是对政治制度的某些弊端和环节进行改革;改革的方法也不是通过所谓的“休克疗法”,而主要是通过发挥社会主义自身的优越性及结构调整等方法,在坚持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总之,通过改革来促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我们具体的政治制度中不合理的“环节缺陷”和国家机构中“存在的弊端”的历史任务。
毛泽东在1956年11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被打倒了,阶级消灭了,“社会制度还要改革,还会用‘革命’这个词”{19}。后来,他又说过共产党员都应当是“立志改革的人”这样的话。他还把改革和建设并提,指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同时,还要“同党外的一切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共同工作”{20}。他甚至还提出过“共产党准备大变革”{21}的想法。刘少奇也说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的东西。有领导地改变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就是充分发挥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要这样做,就要依靠人民群众,同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习惯势力作斗争,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2}周恩来也曾指出:“我们国家基本制度的某些组织形式和运用方法,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至于“根据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所制定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制度和组织形式,更是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的。”{23}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政治体制改革。
由此可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没有使用“政治体制改革”这一概念,却是党内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首倡者和探索者。后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始逐渐使用“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正式提出了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进行改革的任务,并较为系统地阐明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等问题,这篇讲话也成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首倡者和探索者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却是永垂史册、不可磨灭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②③《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6页、第779-782页。
④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月27日。
⑤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6-767页、第768页。
⑦⑧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第473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333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11}{2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第339页、第338页。
{12}{18}{2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版,第214页、第213—214页、第275页。
{13}{1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第570页、第571页。
{1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第231-232页。
{16}《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17}{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年版,第214页、第43页。
{19}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5日。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第561-562页。
(责编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