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个体,请不要吝啬等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hank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完满的活动,但教师行为中的三个“但”反映了教师的“吝啬”:教师看到了俊俊的情况,但没有作任何回应:教师发现俊俊很不愿意离开桌子,但还是要求他回到小椅子上坐好;教师看到俊俊把杯子藏在了身后,但仍坚持要求他把杯子展示出来。我们不妨进行如下设想:
  假如孩子遇到困难,他一定希望老师鼓励他:再试试?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换个办法试试?
  假如孩子不遵守规则,他一定是有原因的,并希望老师了解他的情绪与想法,问一问:怎么了?为什么不回到座位上?你是不是还想……
  假如孩子活动后还对未成功的实验耿耿于怀,他一定希望老师不仅安慰他,而且支持他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尝试与探索。
  面对成长中的个体,老师,请不要吝啬。俊俊需要您停下脚步,需要您给他善意理解的微笑,需要您亲切关怀的话语,需要您调整预设,接过他抛来的“球”。
  
  教师的引导要有层次
  夏方
  
  对小班幼儿来说,比较性观察是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所以教师要逐步增加材料的种类,有层次地促进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就拿这个活动来说,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猜一猪糖、奶粉等放到水里会怎么样,然后让幼儿通过操作去验证。在幼儿报告自己的发现后,教师可以及时总结:糖、奶粉放到水里不见了,这种现象叫“溶化”。接下来,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想一想生活中还见过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也会溶化(咖啡、果珍等),以帮助幼儿理解、巩固刚学的“溶化”概念。如果想拓展“不是所有东西放到水里都会溶化”这一概念,可以增加橘子、小石子、豆子等材料供幼儿进一步探究。假如俊俊想搅出橘子汁,教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供相关工具,但必须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让他明白这种现象不叫“溶化”。
  
  两个建议
  柯玲
  
  首先,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无疑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事实上,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渴望成为一个成功的魔术师。俊俊也是如此,他以为今天的魔术就是把杯子里的东西变没。当他搅了半天没看到变化时,就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榨果汁。由于活动中教师使用了暗示性、情景性的引导语,以至于俊俊把关注点转移到了怎么把橘子变没。而忘记了活动的真正目的:看看哪些东西能溶于水。哪些东西不能。建议教师用“水宝宝做客”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边操作边发现“水宝宝”碰到不同的“主人”会出现什么状况。
  其次,教师奖给俊俊小红花,同时把所谓的目标融入表扬,实质上这仍然是教师本位的表现。对于幼儿来说,他只知其“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并不能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更别说获得成功的体验。建议教师不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而针对当时的情况,结合幼儿自身的体验给予鼓励,如:“今天俊俊很认真地用自己的方法‘榨’出了橘子汁,还发现橘子汁在水里也溶化了,对吗?来,老师跟会想办法的俊俊拥抱一下吧!”
  
  在充分的探索交流中获得发展
  孙琴干
  
  值得肯定的是,本案例中的教师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没有横加干涉,不足之处是没能让幼儿充分交流、讨论。我认为,教师的提问不应局限于“你有没有变出魔术”“魔术变得怎么样”等,而应以“你有什么发现”“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等问题,引导幼儿自由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当仔细倾听幼儿的表述,从而对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过程、认知方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以及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给予有效的指导。
  
  因势利导
  袁新新
  
  我们发现在探索过程中。俊俊是有认知上的冲突的,但是教师并没有把握好这个契机,有些操之过急,比较在意知识点的传授和预设的步骤,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生成的问题。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处理:首先,面对俊俊的疑问,我可以暂时不作回应,给予俊俊充分探索的时间。其次,如果俊俊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不成功的魔术,我不会强迫他。再次,在俊俊说出自己的结果和困惑的基础上,我可以给他继续探索的机会,以帮助他获得新的认识。
  
  三言两语
  向晓燕等
  
  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常常将关注点放在幼儿知识的学习上,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在案例中,教师不仅没有察觉俊俊的沮丧情绪并给予引导。反而“心中窃喜”,借着他的实验结果引出知识点。其实,俊俊此刻最需要的不是小红花,而是继续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关注的不是实验的成败,而是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发现。尤其是对表面上“失败”的幼儿,教师更要给予关注、支持和鼓励,以满足其继续探索的需要,帮助他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经验。
  (江苏南京 向晓燕)
  蒙台梭利说过:“成长源于活动而不是知性的理解。”在科学教育中,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真知的最佳途径和根本方法,教师要注重幼儿科学活动的实践过程。正确对待幼儿的实践结果。不要因为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得出结论,就认为活动没有成功;不要自得于幼儿的操作结果出现了自己预想的错误答案,而忽略了对幼儿的兴趣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
  (江苏江阴 董新伟)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更多关注如何让幼儿学会思考,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给一个答案:橘子是不能溶化在水里的,更何况这个答案值得商榷。皮亚杰曾提出:“每当过早地教幼儿那种他能自己发现的东西时,就抑制了幼儿自主发现它的机会,也就抑制了对它的完全理解。”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引导幼儿乐于观察、思考,主动发现、探讨,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切忌形成因为简单引导、机械操作而让科学教育活动停留在形式上的现象。
  (江苏大丰 卞冬艳)
  我们常常看到某些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冷漠地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探究活动。我曾在我园好多班级做过调查,得知:遇到失败时,95%的幼儿会觉得很难过,很不开心。85%的幼儿希望老师在他们还没有完成操作任务的时候,能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有的幼儿还说,希望老师可以温柔地对待那些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如果我们能多留一些时间给幼儿,让幼儿在“不追赶”的环境中生活,有充分的时间探索万物,相信幼儿的感受力会逐渐增强,他们的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江苏扬州 佟彩华)
  在这个案例中,事实上俊俊已形成了另外一个探究主题,即如何把不能溶于水的东西进行分解,但教师只注重预设内容,忽视了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导致幼儿探究中断。我认为,教师应该及时捕捉俊俊的操作情况,并对俊俊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可以引导俊俊尝试搅拌其他物品,然后观察发现有的东西能溶化,有的东西不能溶化:也可按照俊俊的意图帮助他把橘子捣碎,让他获得相应的体验,发现有的物品兼具可溶化和不可溶化的特点,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上海 李卫东)
  如果真正从幼儿的角度考虑,教师就不会以牺牲幼儿的探究兴趣来传递知识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不妨把俊俊的发现视为一个有价值的亮点,引发幼儿已有经验和现有问题之间的认知冲突,鼓励俊俊说说以前是怎么榨出橘子汁的,或者有条件的话和幼儿一起榨一榨橘子汁,再在以后的活动中组织幼儿进行“五彩的蔬果汁”的探索,等等。
  (江苏盐城 徐静)
  从原方案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教师将溶化现象与融化现象混淆了。融化是指因温度变化引发的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溶化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中扩散的过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橘子的投放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橘子汁是可以溶解在水中的。我认为组织此次活动只需投放可溶解且现象明显的糖、盐、奶粉和不可溶解的豆子、小石子即可。
  (福建德化 郑安娜)
其他文献
炊事因危险、繁杂而被视为成人的专利,而如今它正在逐渐走进幼儿的生活。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家庭和幼儿园都纷纷向年幼儿童开放厨房,我国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尝试将炊事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以下简称苏园)和珠海市蓝天小耶鲁幼儿园(以下简称珠园)已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炊事活动之所以进入幼儿园课程,不仅是因为它符合幼儿的兴趣,更是因为它蕴含着促进幼
同伴互动学习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社会建构主义所主张的,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地相互作用。一方面,幼儿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另一方面,幼儿处在向社会开放的系统之中,通过与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进行学习。本文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同伴互动的方式及教师的支持策略。    案例1 纸牌游戏    天天教贝贝和乐乐玩“找6”的纸牌游戏。
幼儿园食谱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将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为了解当前幼儿在园膳食和营养的现状,我们搜集了本市五所全日制幼儿园近13周以来的65份食谱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一、幼儿园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素全面吗  营养素是支持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一般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产热营养素,在幼儿每日摄取的食物中这些营养素占
2006年4月,我区被确定为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验区。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在学习兄弟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发挥优势,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解决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为重点,以教育现场为研究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加强了推进区域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点、园本个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质量园本教研机制,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设计思路:  12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时候“时间”往往成为孩子们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于是我抓住这一切入臼设计“迎新年”的系列活动。“共同度过2007”便是其中之一。在组织本次活动前,我先通过创设环境“新年倒计时”来激发幼儿对新年的期盼。其中我提供了2007年和2008年的月历,让孩子们借助月历来了解、记录离新年还有几天,引发幼儿产生使用月历的需求。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活动“共同度过2007”。
设计意图:  将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面对生活情境中产生的矛盾,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平时特别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但也常常因分得不公平而找教师帮忙。为帮助幼儿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我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设计了“狗熊分饼”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教”狗熊学本领的游戏方式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记录环节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巩固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猜想与操作结果进行对比,以便回顾与总结;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对自己的实验过程加以分析并进行修改;通过记录,幼儿可以更加有意识地观察,学会如实表达,等等。    案例背景    基于记录在科学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我们开始探索在不同类型的科学活动中设计不同的记录形式,以充分发
近来在网上看到一则名叫“太难了”的视频,内心颇为难受。视频的内容是:一个看上去像是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女孩在奶奶的“指导”下背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四十五。”一旁的奶奶厉声呵斥道:“三五一十五,记住点!”小女孩一边重复“三五一十五”,一边抹起了眼泪。接着,奶奶又教小女孩背“三五”“四五”“五五”“五六”。小女孩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背着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三十五……”这时,奶奶提高
从害怕被家长视为“爱国学校”却步不前、不敢悬挂国旗到今天鼓励孩子们高唱国歌;从初中三﹑四年级的程度未经师资培训便可担任幼儿园教师到今天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已达到中学会考两科合格或拥有大专毕业文凭,这十年来香港幼儿教育的突飞猛进与殖民地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十年前,笔者曾在《幼儿教育》杂志上撰文《香港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展望》。其中写道:  “为了香港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孩子,笔者有以下一些祈望:  1.希望
设计意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脚下的路也越修越美。于是我设计了“漂亮的路”的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路,欣赏路面上铺设的图案,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然后组织幼儿自主为小动物“铺路”,启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  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路,欣赏路面上铺设的图案,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  2.积极参与铺路游戏,自主表达对漂亮的路的感受。  准备:  1.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到广场、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