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经济社会的到来,推动着各行业发展格局的变化,尤其推动教育改革出现了新格局和新景象,而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紧密。本文通过对信息经济社会下教育方法及教师的工作变化阐述了个人的理解,并提出相关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信息经济社会;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 此文为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YBB055。
一、关于"信息经济社会"的理解
近年来,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经常用"信息经济社会"来形容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经济、科技方面的发展特征,综合来看,信息化社会的特征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战略资源,它所要求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必須是用知识信息和信息技术武装的信息化人才,依靠知识和智慧求生存、求发展。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技术革命,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量变得庞大,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更加便捷化,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能力不断改善和提高。而这一切对现代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运用,为教育和学习带来深刻的改变,特别是使学校课堂的教学模式面临重大变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对课堂知识进行重组、创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生通过现代媒体,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地学习,实现知识的重构和创造,获得学习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这正适应了当前所提倡的创新教育新要求。由此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必须具备学习、认识、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而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紧密。没有职业教育,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科学就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造就质量良好、数量充足的生产力,即能够培养大批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员、技术工和工程师等技术性人才。
二、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变化
1.终身学习者
在信息时代,知识成积数般地增长,新旧知识交换周期不断缩短,新事物、新行业都在不断地大量涌现。面对迅速老化的旧知识,要想跟上并适应时代前进的步徒,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随时都有学习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教师要想在这个信息社会中,不被淘汰,必须是个终身的学习者。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
2.信息时代的合作者
在信息时代,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再处于主体地位,而是形成了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双主关系。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一方面,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可以一起合作,在良好、和谐的合作氛围下,设计课程,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方法,学科教师还可以合作开发教学软件。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还可以以合作的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与学科的整合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信息源变成信息控制器。而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以及获取的便捷性,成为教学信息交换过程中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不但要善于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等教学媒体,而且要将信息技术、技能与教学各要素进行科学整合,特别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教会学生发现、判断、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三、信息化背景下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应以双师型的教师为主体,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新型教育工作者,既能指导专业实践,也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具备更高的双师知识、素质和能力,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既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同时拥有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首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是倒梯形知识结构,即基础文化知识面广、专业知识过硬、并拥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其次,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学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操作能力。再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拥有良好的素质结构,即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和信息素养。最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明晰与信息素养间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指定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评估标准,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再次是要强化技术培训。另外加强教师信息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帮助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间接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第一,在信息知识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除了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素养与行业交叉结合部分的应用知识,还应掌握信息源知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工具知识。
第二,在信息意识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信息素养与高职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关系,信息素养发展对于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意义。
第三,在信息伦理道德方面,作为信息的生成者,高职院校教师应选择那些有正面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与创新处理,以生成有益于社会、学生与自己的信息;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对于那些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应加以抵制;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应先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加以过滤,再传递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第四,在信息能力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组织、示范指导能力,科研方面更注重产学研结合、技术研发与行业产业贴近。除了包括一般信息传递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整合能力、创造信息能力、信息开发团队合作能力、利用信息自主学习能力,更多地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专业性,表现在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上。
关键词:信息经济社会;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 此文为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YBB055。
一、关于"信息经济社会"的理解
近年来,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经常用"信息经济社会"来形容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经济、科技方面的发展特征,综合来看,信息化社会的特征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战略资源,它所要求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必須是用知识信息和信息技术武装的信息化人才,依靠知识和智慧求生存、求发展。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技术革命,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量变得庞大,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更加便捷化,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能力不断改善和提高。而这一切对现代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运用,为教育和学习带来深刻的改变,特别是使学校课堂的教学模式面临重大变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对课堂知识进行重组、创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生通过现代媒体,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地学习,实现知识的重构和创造,获得学习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这正适应了当前所提倡的创新教育新要求。由此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必须具备学习、认识、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而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紧密。没有职业教育,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科学就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造就质量良好、数量充足的生产力,即能够培养大批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员、技术工和工程师等技术性人才。
二、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变化
1.终身学习者
在信息时代,知识成积数般地增长,新旧知识交换周期不断缩短,新事物、新行业都在不断地大量涌现。面对迅速老化的旧知识,要想跟上并适应时代前进的步徒,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随时都有学习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教师要想在这个信息社会中,不被淘汰,必须是个终身的学习者。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
2.信息时代的合作者
在信息时代,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再处于主体地位,而是形成了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双主关系。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一方面,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可以一起合作,在良好、和谐的合作氛围下,设计课程,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方法,学科教师还可以合作开发教学软件。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还可以以合作的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与学科的整合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信息源变成信息控制器。而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以及获取的便捷性,成为教学信息交换过程中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不但要善于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等教学媒体,而且要将信息技术、技能与教学各要素进行科学整合,特别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教会学生发现、判断、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三、信息化背景下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应以双师型的教师为主体,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新型教育工作者,既能指导专业实践,也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具备更高的双师知识、素质和能力,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既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同时拥有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首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是倒梯形知识结构,即基础文化知识面广、专业知识过硬、并拥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其次,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学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操作能力。再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应拥有良好的素质结构,即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和信息素养。最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明晰与信息素养间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指定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评估标准,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再次是要强化技术培训。另外加强教师信息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帮助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间接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第一,在信息知识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除了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素养与行业交叉结合部分的应用知识,还应掌握信息源知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工具知识。
第二,在信息意识方面,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信息素养与高职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关系,信息素养发展对于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意义。
第三,在信息伦理道德方面,作为信息的生成者,高职院校教师应选择那些有正面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与创新处理,以生成有益于社会、学生与自己的信息;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对于那些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应加以抵制;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应先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加以过滤,再传递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第四,在信息能力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组织、示范指导能力,科研方面更注重产学研结合、技术研发与行业产业贴近。除了包括一般信息传递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整合能力、创造信息能力、信息开发团队合作能力、利用信息自主学习能力,更多地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专业性,表现在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