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y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伴随着市场经济对多种人才的需要,迫使我们冲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摸式。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由此,国家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目标。积极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和把握素质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这一原则呢?
  一、突显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要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帮助学生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了突出政治课这一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方向性原则。教学中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并把逐步确立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贯彻始终。
  2、正面教育原则。教学中要注意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示范。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中必须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联系国内、国际时政热点和社会 问题,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及国内、国际的新问题、新变化,结合学 生的生活实际、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 , 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道理。 教育过程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
  4、科学性原则。教学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所引用的代表性人物、典型事例都应经过缜密核证。
  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启发性原则。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思考问题,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己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2、坚持知行统一原则。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实践,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我认为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因此教学中要设计一些让学生运用知识,必须展开想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石,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创新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能力的总和,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
  四、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思维模式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与知识经济时代相联系,用更丰富、更广博的知识去哺育我们的学生。可以这样说,没有超前意识、没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就无法创造中国社会发展的奉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每堂课必须先听取学生的心声,了解 学生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该不讲,哪 些内容需要补充更深、更广的资料 。 哪些需要指导学生自己去研究分析等等。
  2、创造性原则。要敢于摧陈出新,本着为学生市教学的思 想,大胆在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探索思想 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3、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武装自己的原则。在21世纪的教育中不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必然要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当今政治课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运用这一手段下载资料,制作课件,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为政治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迸,才能使其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用先进思想鼓舞人、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巨大作用。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记”,学生很少有语言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很难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不活跃,死气沉沉,从而出现学生厌学、弃学等现象,这不仅忽视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英语新课标》提出了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
期刊
【摘要】 多媒体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 多媒体;英语教学;优势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历史  多媒体英语教学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起,多媒体英语教学经历了“原始多媒体”、“初级多媒体”和“高级多媒体”三个阶段。  (一)“原
期刊
【摘要】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良师。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展现教师的激情;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优化英语课堂活动内容;注重知识之间的新旧联系,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关键词】 英语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良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
期刊
什么是体验式教学?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这词是这样解释的: 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因此我们认为“体验”就是借助过去的经历,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事物。体验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 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 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巩固学习兴趣 ;第三阶段是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期刊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重要的社会功能。运用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一个久远的话题,又是一个新的话题、唐代刘知几说;“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扬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其恶可以诚,其善可以示后。”司马光则把“善可以法。恶可以为教”作为撰写《资治通鉴》的目的之一。到了近代,历史学变成为宣传改革和革命。以救亡图强的舆论之一。梁启超曾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切要者也
期刊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化学实验能力是知识、技能和各种能力的集中表现。如何使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化学实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实验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浓郁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兴趣是学习动机中
期刊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
期刊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21世纪的重要支点。在物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意志。  “减负” 是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发展承受能力以外对开发学生智力无用的作业训练,减去过时、繁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放弃违背教育规律、简单粗暴、落后的教学方法,革除教学管理中仅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教
期刊
【摘要】 现代教育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中学物理教学也不例外,传统的物理课堂只注重教师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是信息,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变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因此,我们物理教师要想法设法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使物理课堂像块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学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应该给学生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