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被称为“诗词的国度”,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拥有多如繁星的诗词名家,那些隽永流畅,意境深远,文采飞扬的诗词作品,在厚重的中国文学史中,占据了辉煌、灿烂的一页。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中重要的环节,而诗词在文章写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好诗词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诗词运用;意境
一位穿着得体的美女走在街上总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样,鲜活灵动、辞采飞扬的文章也总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眸,让老师不由自主地打出“高分”。那么怎样才能从我们的笔端流淌出鲜活灵动、辞采飞扬的语言呢?我现在结合自身作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拙见。
初中三年我们共学习了百多首古诗词,加上小学学过的,合在一起就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片辽阔的草原,那么引用或化用诗词佳句就能把语句点成一匹匹奔腾的骏马。
首先我们来谈谈引用诗词。引用诗词可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比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这种属于直接引用。这种引用属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这种引用让人觉得幼稚,没有深度可言。对于初中生,我们应该多学习后一种引用方法。何为间接引用?就是在诗词后面加上主观的阐述。
这种阐述可以是引用诗词表现的优秀品德。比如这样一段话,我们可以把它诗词化,让人过目不忘。“生命是一种不顾自我安危,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远大理想。生命是一种不顾个人生死,把清白名誉留给后人的浩然正气。生命是一种燃烧自己牺牲自我也要照亮他人的献身精神。”我们可以用诗词这样装扮: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献身精神。这种引用关键是要把握表现人物品质的诗词和诗词所表达的优秀品德。
这种阐述也可以是引用诗词的意境。我们还是用“生命”为主题引用诗词写一段话。生命就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与气概。生命就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进取。生命就是苏轼“谁道人生不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旷达。对诗词的意境理解大多数是遵循传统的认知,但现在我们提倡个性张扬,对诗词的感悟只要合情合理,往往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也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在。
这种阐述还可以是其它方面的。引用的需要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词后面的表述的内容是无法确定的,它完全可以根据主旨的需要和作者的感悟,千变万化任我用。比如:有一篇学生作文《幸福是什么》中这样写道:幸福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就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引用诗词是套用别人现成的东西,是属于基础范畴。化用诗词是引用诗词的升华,是把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话: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美就是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茫远。这属于引用诗词,现在我们用化用诗词法来装扮这段话: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美就是那莽莽苍苍凝露为霜的蒹葭。如此装扮,古诗词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展示在我们眼前,古诗词里的动物植物复活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还有一种化用诗词的方法,就是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给古诗词改头换面,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惊喜感。比如:有一个学生在写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作文时,就改写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牧的《清明》。“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这些化了装的诗词是对环境污染辛辣的讽刺,机智中不失幽默,讥讽中发人深省。这样的化用如能幸手拈来,恰到好处,何愁不能成为文章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认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和诗词这们绝世的舞娘相识,近十年的相知会让我们不知不觉中爱上她。因为她用她绝美的舞姿演绎了世间百态;因为她用她头上的珍珠照亮了历史的光茫;因为她用她的心灵作底片,拍下了一张张没有冲洗的照片。想一想有多少古典的“照片”等待我们去冲洗?看一看有多少历史的“美丽”需要我们去透视?把她当作望远镜,去再现真实的历史风景,掌握好“冲洗”底片的技巧,呈现舞娘美仑美奂的靓丽。
文章不是写不美,而是没有掌握表现美的技巧。让我们在作文教学与诗词仙子携手共舞,让她浪漫的意境陶治我们的情操,让她深邃的智慧丰富我们的心灵。蓦然回首,原来她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呈现如此与众不同的美丽。
参考文献
[1] 周易.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在具体情境中开展作文教学[J].辅导员,2010(15)
[2] 孙建忠.中学作文——对话的教学[J].开放潮,2008(01)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诗词运用;意境
一位穿着得体的美女走在街上总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样,鲜活灵动、辞采飞扬的文章也总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眸,让老师不由自主地打出“高分”。那么怎样才能从我们的笔端流淌出鲜活灵动、辞采飞扬的语言呢?我现在结合自身作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拙见。
初中三年我们共学习了百多首古诗词,加上小学学过的,合在一起就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片辽阔的草原,那么引用或化用诗词佳句就能把语句点成一匹匹奔腾的骏马。
首先我们来谈谈引用诗词。引用诗词可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比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这种属于直接引用。这种引用属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这种引用让人觉得幼稚,没有深度可言。对于初中生,我们应该多学习后一种引用方法。何为间接引用?就是在诗词后面加上主观的阐述。
这种阐述可以是引用诗词表现的优秀品德。比如这样一段话,我们可以把它诗词化,让人过目不忘。“生命是一种不顾自我安危,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远大理想。生命是一种不顾个人生死,把清白名誉留给后人的浩然正气。生命是一种燃烧自己牺牲自我也要照亮他人的献身精神。”我们可以用诗词这样装扮: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献身精神。这种引用关键是要把握表现人物品质的诗词和诗词所表达的优秀品德。
这种阐述也可以是引用诗词的意境。我们还是用“生命”为主题引用诗词写一段话。生命就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与气概。生命就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进取。生命就是苏轼“谁道人生不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旷达。对诗词的意境理解大多数是遵循传统的认知,但现在我们提倡个性张扬,对诗词的感悟只要合情合理,往往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也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在。
这种阐述还可以是其它方面的。引用的需要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词后面的表述的内容是无法确定的,它完全可以根据主旨的需要和作者的感悟,千变万化任我用。比如:有一篇学生作文《幸福是什么》中这样写道:幸福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就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引用诗词是套用别人现成的东西,是属于基础范畴。化用诗词是引用诗词的升华,是把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话: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美就是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茫远。这属于引用诗词,现在我们用化用诗词法来装扮这段话: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美就是那莽莽苍苍凝露为霜的蒹葭。如此装扮,古诗词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展示在我们眼前,古诗词里的动物植物复活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还有一种化用诗词的方法,就是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给古诗词改头换面,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惊喜感。比如:有一个学生在写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作文时,就改写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杜牧的《清明》。“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这些化了装的诗词是对环境污染辛辣的讽刺,机智中不失幽默,讥讽中发人深省。这样的化用如能幸手拈来,恰到好处,何愁不能成为文章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认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和诗词这们绝世的舞娘相识,近十年的相知会让我们不知不觉中爱上她。因为她用她绝美的舞姿演绎了世间百态;因为她用她头上的珍珠照亮了历史的光茫;因为她用她的心灵作底片,拍下了一张张没有冲洗的照片。想一想有多少古典的“照片”等待我们去冲洗?看一看有多少历史的“美丽”需要我们去透视?把她当作望远镜,去再现真实的历史风景,掌握好“冲洗”底片的技巧,呈现舞娘美仑美奂的靓丽。
文章不是写不美,而是没有掌握表现美的技巧。让我们在作文教学与诗词仙子携手共舞,让她浪漫的意境陶治我们的情操,让她深邃的智慧丰富我们的心灵。蓦然回首,原来她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呈现如此与众不同的美丽。
参考文献
[1] 周易.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在具体情境中开展作文教学[J].辅导员,2010(15)
[2] 孙建忠.中学作文——对话的教学[J].开放潮,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