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由于阅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而且,学生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也与阅读息息相关,语文是生活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学科之一,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途径。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为重视的课题。本文就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策略进行简单的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阅读教学;改革探思
前言
小学作为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升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以此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目标与追求。
1.革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巩固语文阅读教学成果,首先要对教学理念进行革新,从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上着手。一直以来,制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的良好地阅读习惯,而仅仅只是依靠课堂上几十分钟的阅读,显然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小学生正处于特殊的成长时期,他们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能清晰的知道阅读对个人的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灌输一些大道理,反而适得其反。并且阅读本身就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效阅读的前提是阅读意識和阅读习惯的建立和培养。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显然不具备很好的吸引力。基于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应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在结合学生的平均水平基础上,也要考虑到个别理解能力不足的同学的困难,比如,制定阅读教学计划时可以采取分层阅读的形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且能够理解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唤醒孩子们的好奇心,利于老师更因势利导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除了在课堂上开展阅读之外,还要积极联合家庭的力量,通过家校联手,来打造书香家庭,让学生将课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阅读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除此之外,也可以号召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亲子间的交流。
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渐深。基于此,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和时代发展的变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如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展示一些阅读素材,比如历史性质的阅读素材,虽然历史是初、高中阶段才需要学习的科目,但是许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选取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片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或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很好地参与进来,比如将课本素材上的内容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是一些名著,如果不借助外物的辅助,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读名著,很显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还过于深奥了些,但如果换一种途径,在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利用多媒体配合声音、画面,使得阅读活动的氛围更浓厚,而学生为了更好的呈现角色效果,必然会进行深度的阅读,并就阅读内容进行研究和拓展,比如某个人物、某个场景,可以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诠释,从而以全新的形式来展现语文阅读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3.利用趣味阅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因为,老师无法左右学生课堂之外的时间,更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但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其自发自愿自觉的进行阅读,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基于此,就需要语文老师结合当下学生的思维与行为特点,通过开展趣味阅读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开展读一本好书的阅读竞赛活动,开展阅读主题班会活动等,以多样化的阅读教学形式,来打造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小学生都有从众心理,且表现欲极强,在投入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乐趣与成就感,就能激发其主体性,促进其自觉的投入到阅读之中。比如,设计阅读成果展示,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复述文本,以推动学生归纳概括及理解能力的提升,或是设计书写“读后感”环节,激励学生用文字形式展示自己的感受,以巩固阅读成效,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当下电子产品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思维特征,在周末或是假期时,鼓励学生利用手机APP进行阅读,或是有声阅读,比如喜马拉雅小程序等,里面都有十分丰富的阅读内容,而且可以通过打卡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一方面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语文阅读的自信心,从而更好的提升阅读的能力与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意义,并且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为落脚点,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探索阅读教学的创新途径,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与要求,以更符合学生喜好的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朱柯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探思[J].新课程(上).2019(19):125-125.
[2]卢珍. 探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7, 000(012):259.
[3]黄素云[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 学苑教育, 2018(15).
[4]李晓彦.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31):67.
[5]尹君.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 000(007):8-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友协第三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阅读教学;改革探思
前言
小学作为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升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以此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目标与追求。
1.革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巩固语文阅读教学成果,首先要对教学理念进行革新,从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上着手。一直以来,制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的良好地阅读习惯,而仅仅只是依靠课堂上几十分钟的阅读,显然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小学生正处于特殊的成长时期,他们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能清晰的知道阅读对个人的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灌输一些大道理,反而适得其反。并且阅读本身就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效阅读的前提是阅读意識和阅读习惯的建立和培养。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显然不具备很好的吸引力。基于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应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在结合学生的平均水平基础上,也要考虑到个别理解能力不足的同学的困难,比如,制定阅读教学计划时可以采取分层阅读的形式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且能够理解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唤醒孩子们的好奇心,利于老师更因势利导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除了在课堂上开展阅读之外,还要积极联合家庭的力量,通过家校联手,来打造书香家庭,让学生将课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阅读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除此之外,也可以号召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促进亲子间的交流。
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渐深。基于此,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和时代发展的变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如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展示一些阅读素材,比如历史性质的阅读素材,虽然历史是初、高中阶段才需要学习的科目,但是许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选取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片段,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或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很好地参与进来,比如将课本素材上的内容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是一些名著,如果不借助外物的辅助,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读名著,很显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还过于深奥了些,但如果换一种途径,在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利用多媒体配合声音、画面,使得阅读活动的氛围更浓厚,而学生为了更好的呈现角色效果,必然会进行深度的阅读,并就阅读内容进行研究和拓展,比如某个人物、某个场景,可以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诠释,从而以全新的形式来展现语文阅读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3.利用趣味阅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因为,老师无法左右学生课堂之外的时间,更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但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其自发自愿自觉的进行阅读,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基于此,就需要语文老师结合当下学生的思维与行为特点,通过开展趣味阅读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开展读一本好书的阅读竞赛活动,开展阅读主题班会活动等,以多样化的阅读教学形式,来打造趣味课堂,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小学生都有从众心理,且表现欲极强,在投入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乐趣与成就感,就能激发其主体性,促进其自觉的投入到阅读之中。比如,设计阅读成果展示,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复述文本,以推动学生归纳概括及理解能力的提升,或是设计书写“读后感”环节,激励学生用文字形式展示自己的感受,以巩固阅读成效,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当下电子产品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思维特征,在周末或是假期时,鼓励学生利用手机APP进行阅读,或是有声阅读,比如喜马拉雅小程序等,里面都有十分丰富的阅读内容,而且可以通过打卡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一方面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语文阅读的自信心,从而更好的提升阅读的能力与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意义,并且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为落脚点,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探索阅读教学的创新途径,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与要求,以更符合学生喜好的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朱柯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探思[J].新课程(上).2019(19):125-125.
[2]卢珍. 探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7, 000(012):259.
[3]黄素云[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 学苑教育, 2018(15).
[4]李晓彦.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31):67.
[5]尹君.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 000(007):8-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友协第三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