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的动手操作,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动手操作可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是数学学习的“法宝”。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这样,学习效率也会有显著地提高。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动手操作的内容,也迎合了小学生爱玩的特点。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先让学生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圆,接着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制作的圆周长和直径分别是多少,再算一算它们的比值是多少?经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计算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记住了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进一步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故事。这样,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自然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探索数学规律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开展“在做中学”活动是改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学生在认识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之后,我拿出了一张长方形照片,我说,如果要给这张照片镶金边,那需要多长的金边呢?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实际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我把同照片一样的长方形卡纸发到学生手里,进一步问“那怎样求它的周长呢?”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几分钟后学生演示自己的做法:有同学测量了四次,算式8 8 10 10=36厘米;有同学只测量了两次(长l0厘米,宽8厘米),算式8x2 10x2=36厘米;有同学测量了两次,(长10厘米,宽8厘米),算式(8 10)×2=36厘米。学生在演示自己做法的同时并较好地表达了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的理解:第一种即长 长 宽 宽;第二种即长×2 宽×2;第三种即(长 宽)×2。对此,我给予学生很高的评价:你们就是小科学家,简直就是在研究长方形的周长。在这节课的总结处,我说:“你们想不想研究正方形的周长呢?应该怎样做呢?课下试一试。”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先测量,再计算,从而总结方法。”’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儿童是学习的主动者、活动者、实践者,可见杜威倡导“在做中学”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适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数学;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有—个亲身经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心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充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后,有这样一题“在一张长为50厘米,宽为4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能剪下多少半径是5厘米的圆形纸片?”对于这道题,学生得两个以下不同的答案:⑴50x40÷(3.14x5x5)≈25.4=24(个)
⑵50÷(5 x 2)=5(个),40÷(5 x 2)=4(列)
5x4=20(个)
面对学生两种不同的答案,我没有立即给予评价,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纸上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试一试,过了一会,学生满脸笑容争先恐后地说:答案(1)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张长方形纸一点儿都没有浪费,利用率达到了100%,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2),因为在这张长方形纸上,长的一面只能剪下:50÷(5×2)=5(个),宽的一面只能剪下40÷(5x2)=4(列),因此能剪下圆形纸片的个数只能为:5x4=20(个),这一过程不正是诠释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实践化的道理吗?
四、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和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当学生动手操作时,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多区域都得到训练,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花。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可以较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这样,学习效率也会有显著地提高。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动手操作的内容,也迎合了小学生爱玩的特点。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先让学生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圆,接着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制作的圆周长和直径分别是多少,再算一算它们的比值是多少?经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计算后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记住了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进一步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故事。这样,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自然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探索数学规律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开展“在做中学”活动是改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学生在认识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之后,我拿出了一张长方形照片,我说,如果要给这张照片镶金边,那需要多长的金边呢?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实际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我把同照片一样的长方形卡纸发到学生手里,进一步问“那怎样求它的周长呢?”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几分钟后学生演示自己的做法:有同学测量了四次,算式8 8 10 10=36厘米;有同学只测量了两次(长l0厘米,宽8厘米),算式8x2 10x2=36厘米;有同学测量了两次,(长10厘米,宽8厘米),算式(8 10)×2=36厘米。学生在演示自己做法的同时并较好地表达了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的理解:第一种即长 长 宽 宽;第二种即长×2 宽×2;第三种即(长 宽)×2。对此,我给予学生很高的评价:你们就是小科学家,简直就是在研究长方形的周长。在这节课的总结处,我说:“你们想不想研究正方形的周长呢?应该怎样做呢?课下试一试。”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先测量,再计算,从而总结方法。”’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儿童是学习的主动者、活动者、实践者,可见杜威倡导“在做中学”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适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做”数学;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有—个亲身经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心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充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后,有这样一题“在一张长为50厘米,宽为4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能剪下多少半径是5厘米的圆形纸片?”对于这道题,学生得两个以下不同的答案:⑴50x40÷(3.14x5x5)≈25.4=24(个)
⑵50÷(5 x 2)=5(个),40÷(5 x 2)=4(列)
5x4=20(个)
面对学生两种不同的答案,我没有立即给予评价,而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纸上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试一试,过了一会,学生满脸笑容争先恐后地说:答案(1)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张长方形纸一点儿都没有浪费,利用率达到了100%,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2),因为在这张长方形纸上,长的一面只能剪下:50÷(5×2)=5(个),宽的一面只能剪下40÷(5x2)=4(列),因此能剪下圆形纸片的个数只能为:5x4=20(个),这一过程不正是诠释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实践化的道理吗?
四、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和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当学生动手操作时,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多区域都得到训练,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花。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可以较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