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牛角尖”转化为教学的生长点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到过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位老师,为了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出了这么一道古老的脑筋急转弯题:树上停了10 只鸟,猎人打死了一只鸟,树上还剩几只鸟?有一位学生站起来问:“这枪是无声的还是有声的?”答:“有声的。”问:“鸟儿中有没有聋了听不到枪声的?”“没有。”“有没有老了或伤了飞不动的?”“没有。”“有没有不怕死的?”“没有。”……“那么,如果那只被打死的鸟挂在树上,树上就还剩一只鸟;死鸟没挂在树上,那么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听了这个笑话,大家都哄堂大笑。
  虽说是个笑话,可笑过之后却令人深思:这个孩子的思维是多么缜密。如果给学生的心灵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尤其是在学生钻牛角尖的时候善待学生,那会激发出学生多大的潜能啊!
  确实,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学生由于理解上的问题,或者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新的想法而钻“牛角尖”,甚至在课堂上让你一时下不来台。如果处理不慎,学生就会对你关闭上求知的心灵,失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的思维品质。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新课标)爱钻牛角尖其实正是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有不盲从,不随众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表现。“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当我们遇到钻牛角尖的学生时,要“以情悟情,以心契心”,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牛角尖”转化为教学的生长点,使学生的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活力。
  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大家正投入地研究“泸定桥”的“险”时,爱钻牛角尖的董某突然发问:“敌人为什么不把铁索砍断呢?那样,红军不就过不了大渡河了吗?”我暗暗为他喝彩,因为在备课时,我也想到过这个问题,但因为与教学的主旨无关,就忽略过去了。怎么办?含混过去吧,孩子肯定不满意,也会挫伤孩子独立探求的积极性,可是,一下子又难以说服他。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因为敌人也要过河。”董某反驳说:“可是,书上说,敌人在对岸。”“其他的敌人也要过桥的呀。”一些同学开始争论起来,但这样的思考毕竟是浅层次的。我灵机一动,借机说:“我也觉得敌人太蠢了,连我们小学生都能想到的事,他们竟想不到。是这样吗?我们再去读读课文,讨论讨论。”一阵沉默后,学生纷纷发言:
  “课文中说,敌人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他们正等着红军去自投罗网呢。”
  “文章开头说,要渡过天险大渡河,只有夺取泸定桥。如果砍了铁索,敌人自己也没法进出了。”
  “不砍断铁索,也说明了敌人的狂妄自大和对红军的轻视。‘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敌人疯狂地向红军喊叫。他们认为红军是无法渡过大渡河的,除非长了翅膀。”
  “从这句话里还可以看出敌人气焰十分嚣张。”
  ……
  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一个被忽略的问题,竟成了教学的生长点,带领着学生深入地去理解课文,深深地体会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不仅环境险恶,更有疯狂的敌人的围追堵截,从而感悟到红军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
  当我们对学生的“牛角尖”表示宽容和理解时,常常会带来一片新天地。记得也让学生做过那道古老的脑筋急转弯,当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树上还有一只鸟,因为它聋了。”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又兴致勃勃。面对这一出格的回答,我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灵性,自己的直觉去思考。于是出现了一大堆新答案:“还有10只鸟,因为9只在给它开追悼会。”“来了一大群鸟,在集会抗议人类的滥杀行为。”“树上还有2只,是他的爸爸妈妈,悲痛过度,在哀悼自己的孩子。”……这些回答,一方面表现出孩子们的睿智,另一方面表现出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关心。只有给学生的心灵以自由,才能充分调动和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张扬个性,激发个体的生命活力,把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深深地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
  “课文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语文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王崧舟)教师的才干不仅在于学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智慧,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在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木桶”理论常被引用到企业管理,特别是团队精神的作用。如果用“木桶”理论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我倒觉得语文
期刊
所谓“本色作文”,是指习作者凭着对生命和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真实体验,用自己的语言,不拘形式、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写作活动。“本色作文”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从感情和内容层面上看,应该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从语言风格上说,应采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抒写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真实体验,并力求朴实与自然;从表达形式而言,则不拘泥于固有形式,而是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提倡自由运用各
期刊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引发了许多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努力构建一种与过去不同的有效课堂,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许多语文老师都在冥思苦想、精心设计,透过一堂堂精美的语文课,我看到了有情、有趣、有味的有效语文课堂,学生在那里充分展开了求知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一、有效的课堂包含着“有情”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情”的课堂不是有效的课堂。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情意
期刊
怎样让我们的语文学习走进孩子的生活,使他们更好地习得言语?这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在实践做了以下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从生活出发,寻找学习的乐趣    1、借助周围环境  李吉林老师认为:“在优化的情境中,借助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的印象,这种直接的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的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作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
期刊
孩子不爱读课外书,不会读课外书,写不好作文等等是摆在许多家长和老师面前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课内教师的训练与指导是一方面,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必需的另一方面。通过指导课外阅读,可更有效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有个性的,有独立思维的阅读主体。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除了应注意课外阅读的内容外,还要考虑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落实。    一、课外阅读的内容——“趣”“泛”“适”  
期刊
语文包括“语”和“文”两个方面。“语”即口头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文”即书面语言,是人类传播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其鲜明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这就意味着语文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的能力。而这些素养的形成,跟语感关系十分密切。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语言素养,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
期刊
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每一次走进课堂,总会有那么一种喜悦袭上心头:老师变了,孩子变了,一切都变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引领着老师们的教学行为。老师们特别珍视孩子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用多种方式对孩子的言行进行鼓励。  然而,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表扬由最初的开心变得无动于衷了,对老师的“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不再在乎了,孩子们的积极状态消失了,刚萌发的自信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阅读教学的对话,其实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一种心灵相约,这种相约不仅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而且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我们既不能把阅读教学的对话简单地理解为“问答”或“对答”,也不能认为这种对话因充满个性化的感悟就高深莫测,难以把握。我以为,既然是对话,就必须有一个切入点:“话题”。 建构贴近学生的阅读话题,就有可能收到
期刊
一、读出“语文味”    课堂中,学生饱含深情地读,全神贯注地读,多元感悟地读,个性飞扬地读,融会贯通地读,读出了技艺,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兴趣,读出了韵味,读出了神采。这样的阅读课堂才叫做有“阅读味”。我们的课堂要充满读书味,其关键就是让学生产生“读”的情绪,“读”的需要,“读”的饥饿感。孩子在阅读前,非常期盼;在阅读时非常享受——以读为美,以读为乐,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情浸其中,有滋有味。因而,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包蕴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但有些文章因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很难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如《无私的爱》《梅花魂》等。就拿《梅花魂》来说,讲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从而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但学生很难把“梅花魂”与“中国心”联系起来。所以如何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此类文章的内涵,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笔者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