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而培养“有效预习、认真倾听、及时质疑补充、科学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语文;学习习惯;高效课堂;策略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美国哲学家罗索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决定性因素。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深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地位比较重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业获得成功的保证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主倾向性, 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 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是一种学习动力、冲击力、人生内涵的定型。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学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引导孩子长期实践和应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可使他们形成稳固的语文学习行为。
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明确语文课堂常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语文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灵活、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高效的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能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从“教”的角度而言,高效课堂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手并用,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从“学”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也是让每个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而要真正实现高效的教学,就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解放。学生只有养成课前有效预习,课堂上认真倾听、勤于动脑,课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着力构建高效课堂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讲,要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以下几个学习习惯:
1.主动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让学生学会自学,学生获得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主动性得到提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教师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在预习课文时,要在课前发放精心制作的“导学案”,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利用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通览全文,初步感知;独立完成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内容;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自行解决“导学案”中“自主探究”里的所有问题;以自己的习惯、情趣朗读课文,提升对文本的领悟程度等。
为了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在方法上可先扶后放。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逐渐放到课后由学生独立进行,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有成就感。还可以把竞争引入到预习活动中,在课堂上进行适时的评价激励,同时合理设计不同教学内容下的学案,低起点,分层次,适合不同学生预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为了巩固指导的成果,教师要长期坚持督导,及时检查督促学生按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每学期可组织学生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帮互学,互相督促,促使学生形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2.互助合作的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是有效合作的前提。教师要做出表率,首先要成为一名主动的倾听着,并以身作则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对学生提出倾听的要求:专心、耐心、虚心、用心。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求学生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心无旁骛。 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倾听同学的发言也是参与,边听边想,欣赏同学思维的闪光点,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
二要培养适时质疑补充的习惯。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了有疑惑的地方或者有不同的见解时,要及时站起来加以质疑,对于自己想到而同学们没想到的,要勇于补充,这样才会使合作学习更加深入。
3.及时复习的习惯
语文教学中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比如可结合“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制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复习的具体要求,使他们逐步形成习惯,并达到规定要求。
在具体实施中,应坚持以“导学案”为载体,以书上的基本知识点为依托,每节的“导学案”均设定“自我检测”环节,每节课的后五分钟进行基础知识测试,当堂完成任务。当堂未过关的同学课后继续学习,直至过关为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做”的良好学习习惯 。每周五针对本周所学知识以背诵、默写、做试卷等形式进行检测,让学生达到再次复习巩固的目的。要求学生对每月的知识点进行阶段性复习,以月考的形式进行检测,在月考之后让学生进行试卷分析,认真自我剖析,查到不足之处,再及时复习巩固。这样,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就能逐渐形成,学习效率就能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的提高,而且能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不断地学习,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语文;学习习惯;高效课堂;策略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美国哲学家罗索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决定性因素。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深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地位比较重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业获得成功的保证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主倾向性, 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 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是一种学习动力、冲击力、人生内涵的定型。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学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引导孩子长期实践和应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可使他们形成稳固的语文学习行为。
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明确语文课堂常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语文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灵活、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高效的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能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从“教”的角度而言,高效课堂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手并用,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从“学”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也是让每个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而要真正实现高效的教学,就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解放。学生只有养成课前有效预习,课堂上认真倾听、勤于动脑,课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着力构建高效课堂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讲,要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以下几个学习习惯:
1.主动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让学生学会自学,学生获得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主动性得到提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教师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在预习课文时,要在课前发放精心制作的“导学案”,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利用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通览全文,初步感知;独立完成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内容;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自行解决“导学案”中“自主探究”里的所有问题;以自己的习惯、情趣朗读课文,提升对文本的领悟程度等。
为了激发学生预习兴趣,在方法上可先扶后放。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逐渐放到课后由学生独立进行,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有成就感。还可以把竞争引入到预习活动中,在课堂上进行适时的评价激励,同时合理设计不同教学内容下的学案,低起点,分层次,适合不同学生预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为了巩固指导的成果,教师要长期坚持督导,及时检查督促学生按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每学期可组织学生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帮互学,互相督促,促使学生形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2.互助合作的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是有效合作的前提。教师要做出表率,首先要成为一名主动的倾听着,并以身作则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对学生提出倾听的要求:专心、耐心、虚心、用心。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求学生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心无旁骛。 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要让学生明确并不是发言才是参与,倾听同学的发言也是参与,边听边想,欣赏同学思维的闪光点,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充实自己。
二要培养适时质疑补充的习惯。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了有疑惑的地方或者有不同的见解时,要及时站起来加以质疑,对于自己想到而同学们没想到的,要勇于补充,这样才会使合作学习更加深入。
3.及时复习的习惯
语文教学中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比如可结合“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制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复习的具体要求,使他们逐步形成习惯,并达到规定要求。
在具体实施中,应坚持以“导学案”为载体,以书上的基本知识点为依托,每节的“导学案”均设定“自我检测”环节,每节课的后五分钟进行基础知识测试,当堂完成任务。当堂未过关的同学课后继续学习,直至过关为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做”的良好学习习惯 。每周五针对本周所学知识以背诵、默写、做试卷等形式进行检测,让学生达到再次复习巩固的目的。要求学生对每月的知识点进行阶段性复习,以月考的形式进行检测,在月考之后让学生进行试卷分析,认真自我剖析,查到不足之处,再及时复习巩固。这样,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就能逐渐形成,学习效率就能逐步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的提高,而且能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不断地学习,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