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门高度抽象化和严密逻辑性的一门学科对于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是非常枯燥乏味并且感到十分困难的。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心智和年龄的发育的不成熟是比较缺乏自律性的,因而在数学课堂上,他们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也不爱动脑筋独立思考如果再加上缺乏兴趣,那么这种情况就会更加严重,并且想要学好数学就会更加困难。所以,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去学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老师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兴趣 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142-01
对于缺乏自律性而仍处在他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是驱动他们主动去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他们“自愿”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去学习好数学的欲望。这样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后,老师所针对他们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才有用武之地。相反,如果小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是被老师强行牵引着去学,那么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而且老师的教学活动也十分艰难。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所以,本文就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为出发点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1.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老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占据完全主导性的说教者的角色。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老师对于课堂的控制度会更强,但同时会增加學生对于老师的疏离感和陌生感。这样往往就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小学数学老师所应该做的主要有两点。其一,要学会进行角色的转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个相关部门已经越来越强调在课堂学习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因此就要求慢慢把角色从主导性的说教者过渡到一个客观性的引导者,更好地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他们的数学课堂参与度。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和自由的数学课堂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以此来鼓励他们的课堂活跃性和参与度。只有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将他们的思维发散至最大,对数学的兴趣提升至最高,这样才是引导他们去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2.联系实际生活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会发现,一些学生之所以会对数学没有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数学的抽象性太强,而且学生不能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觉得内容太离地。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的内容讲解中,老师应该多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例子,并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能及时的理解和反馈到所学的知识点。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以后,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并且体会到其真正的概念。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之前有一个一年级的女孩子,她的加法学得很好,可是减法理解却很差,告诉她加法就是两个数目相加,而减法就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但是她就是没有办法理解。后来给她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她妈妈买了10个苹果,现在被她吃掉了5个,问她还剩多少个。告诉她妈妈原本买苹果的个数就是减数,而被她吃掉的个数就是被减数。后来她自然而然就理解到了减法就是求解被“吃掉剩下的那一部分”。也就掌握了减法的运算。因此,从这个案例以后,我就更加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概念通常是复杂和枯燥的,如果强行让他们去背去记忆那些概念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压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把这些数学概念生活化,从他们熟悉的角度去让他们理解的话,他们反而会愿意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借助多媒体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趣味
正如前文所讲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注意力不容易在一件事上长时间集中,并且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因此针对这一点,老师们在小学数学课堂里将多媒体教学融入进教学方式中。利用网络搜索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图片,动画和音频,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同时也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改变对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
4.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只有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和课堂产生了兴趣,他们才有学习的欲望,才能爱学、乐学。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2]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3.
[3]苏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上),2017(01)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兴趣 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142-01
对于缺乏自律性而仍处在他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是驱动他们主动去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他们“自愿”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去学习好数学的欲望。这样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后,老师所针对他们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才有用武之地。相反,如果小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是被老师强行牵引着去学,那么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而且老师的教学活动也十分艰难。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所以,本文就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为出发点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1.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老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占据完全主导性的说教者的角色。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老师对于课堂的控制度会更强,但同时会增加學生对于老师的疏离感和陌生感。这样往往就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小学数学老师所应该做的主要有两点。其一,要学会进行角色的转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个相关部门已经越来越强调在课堂学习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因此就要求慢慢把角色从主导性的说教者过渡到一个客观性的引导者,更好地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他们的数学课堂参与度。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和自由的数学课堂氛围,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以此来鼓励他们的课堂活跃性和参与度。只有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将他们的思维发散至最大,对数学的兴趣提升至最高,这样才是引导他们去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2.联系实际生活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会发现,一些学生之所以会对数学没有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数学的抽象性太强,而且学生不能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觉得内容太离地。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的内容讲解中,老师应该多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例子,并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能及时的理解和反馈到所学的知识点。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以后,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并且体会到其真正的概念。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之前有一个一年级的女孩子,她的加法学得很好,可是减法理解却很差,告诉她加法就是两个数目相加,而减法就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但是她就是没有办法理解。后来给她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她妈妈买了10个苹果,现在被她吃掉了5个,问她还剩多少个。告诉她妈妈原本买苹果的个数就是减数,而被她吃掉的个数就是被减数。后来她自然而然就理解到了减法就是求解被“吃掉剩下的那一部分”。也就掌握了减法的运算。因此,从这个案例以后,我就更加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概念通常是复杂和枯燥的,如果强行让他们去背去记忆那些概念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压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把这些数学概念生活化,从他们熟悉的角度去让他们理解的话,他们反而会愿意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借助多媒体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趣味
正如前文所讲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注意力不容易在一件事上长时间集中,并且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因此针对这一点,老师们在小学数学课堂里将多媒体教学融入进教学方式中。利用网络搜索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图片,动画和音频,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同时也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改变对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
4.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只有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和课堂产生了兴趣,他们才有学习的欲望,才能爱学、乐学。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2]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3.
[3]苏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上),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