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乡土地理案例 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556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土地理,了解和学习的是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是熟悉的,也是有兴趣的,但教师却必须做到精选典型案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在课堂和课外等方面,针对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合理途径,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课程资源;乡土地理;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6-02
  一、课堂展示,合作探究
  新课程强调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合作等活动凸显出来。乡土案例因其鲜活、熟悉、综合的特点,恰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首选载体。虽然素材丰富多样,但必须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呈现。
  1.案例展示。韩江之旅——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设置情景:由学生课前准备,把拍摄的韩江照片给大家欣赏并简述韩江的自然景观。(将学生置于发现探索者的位置,结合图片给学生视觉冲击,增强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提出问题:①描述该区域植被、河流、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的特征。②尝试解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讨论的要点:①正确表述自然地理特征,如植被类型、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气候类型与特点以及土壤类型等。②举例说出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例如气候湿润,所以河流水量大、植被茂盛等。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一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韩江下游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拍成照片,并带回了一些土壤样本。教师提供文字材料。材料:韩江属粤东地区的战略性重要水源地,地处粤东多雨中心(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上中游所流经的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广东省河源市、梅州市、潮州市等地区,山区面积大,溪流陡,现有河道泄洪能力仍然不足……韩江流域水资源、水力资源亦丰富,但天然径流丰枯不均,制约了本区域的工农业生产……上中游修建水电站之后,发现下游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破坏……提出问题:a.面对“韩江的尴尬”,该怎么保护韩江的美丽又合理开发水资源?b.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土壤成分进行粗略测定。(第2个问题需要实验室作为课堂环境支撑)。学生讨论的要点:a.大坝蓄水使下游及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b.上中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对下游(农田灌溉、生活饮用水、海水倒灌)产生那些影响?c.通过实验室测定韩江土壤样本,分析气候、植被、地形、水文等条件对其的影响。d.开发韩江的水电资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原理建模:将乡土地理案例引入课堂是为了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思考,发挥其反射验证作用。但乡土案例的缺点是不具普遍性,难以抽取普适性的原理、规律。师生协同对楠溪江之旅的案例进行概括与提取,从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引出整体性的三个表现以及资源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案例选用原则。①综合性。乡土材料的选择应在承载地理原理、规律功能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内容上体现优势组合,形式多样,在展示过程中体现多角度、多层次,不能生搬硬套,尽量做到一例多用。使教学过程既直观又概括,才能更有效地为地理教学活动服务。②时效性与开放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资源要与时俱进,切忌选用老掉牙的材料,最好联系最近发生的新闻热点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新奇去体验、探索。选取的案例应当保持开放性,结果不要预先设定,让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问题,为地理教学注入活力。③可操作性。乡土案例没有地理教材知识的支撑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乡土资源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必须寻求平衡点。乡土资源的拓展既要能够补充、丰富既有的教材内容,又能以地理的观点赋予乡土资源课程意义。材料的选择难度要适中,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太直白对学生则没有挑战性。环境支撑要符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课外拓展,转化提升
  “心动、脑动、行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地理学科研究人地关系的优势,挖掘乡土资源中有研究价值和适宜学生研究的内容开展学科小课题或者其他多种多样的活动,既有教材原理的支撑,又源于生活,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学科原理去研究发生在身边的地理问题,并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针对上述案例,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活动:
  1.韩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探究角度:韩江是广东第二大江,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学生可选取其中一类进行开发方案研究、开发情况调查报告、保护措施等多个角度的活动。如大埔三河坝韩江源景区、潮州韩江湘子桥景区、汕头中山公园景区等。
  2.韩江修建引水工程的利与弊。探究角度:潮州韩江东西溪水利枢纽工程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对其有赞同和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课堂探究时间太短,可以让学生深入调查,成果展示可以用辩论赛的形式展示。
  3.韩江流域两岸采石场布局的利与弊。探究角度:通过采石场选址的合理性、采石场附近的生态环境调查等角度剖析其布局的利弊。
  4.韩江流域土壤性质研究。探究角度:测定土壤成分的实验、土壤退化情况调查报告、土壤与农业类型的关系。
  5.韩江流域传统聚落景观调查研究。探究角度:流域传统聚落(潮汕传统民居——“下山虎”“四点金”)建筑的特征及成因分析、传统聚落的现状、聚落的演变历程探究以及传统聚落的开发与保护。针对教材设置的不同章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可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发掘,充分利用乡土资源,逐步形成主题研究系列,并且将这些资源分类整理积累成库,可为今后开发校本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课外拓展中教师对研究过程的指导要贯穿始终,学生在研究中出现新情况时,指导他们及时对预定方案进行改进,并根据课题要求有重点地搜集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等,在资料分析处理环节要培养学生对资料的价值判断与分析、筛选、归类的方法,最后形成完整的课题或其他形式的资源。
  三、师生合作,共同成长
  教师在乡土案例教学中充当组织者与引导者,激励学生参与活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在组织引导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挖掘学生的经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力所能及的内容教师要避开,力所“难”及的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利用教师的智慧结构、知识水平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探究中获得知识、形成经验。实质上,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就是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师生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
  乡土地理的学习,因为其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感知、体验、探索地理的奥秘与神奇,能够自主选择家乡地理环境某些要素开展综合或专题的研究,这对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无疑是极为有益的。通过这样的地理实践,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在考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多方面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卞鸿翔,李晴.地理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刘庆英.千里韩江[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成功讲授,得益于对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及教学各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讲授,受到了授课主体(教师)、授课对象(学生)、授课时空条件(授课时间、授课场所)、授课后勤保障机制(图书馆、教材、教具、教辅)等各种因素的限定和制约。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兼顾统筹各种教学要素、优化配置各类教学资源,并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原则,在教学
摘要:看过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的人,都会被魏敏芝的执着所感动,对于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因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有很多张慧科们。由于家庭教育模式的不同,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心理上都存在一些缺陷或者说是依赖,他们自尊心很强,但禁不起挫折,有着渴望被认可、被接受的想法,但却不敢面对现实,其实在他们的心里都有着一个梦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都会说因材施教,可真正操作起来却很难,我们的
世纪80年代以来,在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具有“分水岭”之称的著作《沉思音乐:音乐学面临的挑战》{1}的带动下,美国音乐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它更强调将音乐放在大的文化语境中加以诠释。受其影响,一种被称为“新音乐学”(New Musicology)的研究大行其道,其中坚人物如劳伦斯·克莱默(Lawrence Kramer)、里奥·特莱勒(Leo Treitler)、理查德·
为一个潜动力和主动力并存的空间,这个场域亦是一个充满斗争的领域,意图将不同力量间的配置转化或呈现出来。”  ——布尔迪厄  过去的几十年,科技深深地植根于现代年轻人的音乐生活,年轻人是音乐科技、大众传媒和产品科技的高端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在校外数字音乐受到的熏陶和影响,互联网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正式与非正式学习{1}的情境中,多样音乐创造力与科技手段的关系改变了人们眼中的文
摘要:本文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通过具体的过程记述和工作感想,以亲身经历和感受讨论了当前高校学生创新项目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实践使大家真实地体会了科学研究的苦辛与快乐,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主动对问题的好奇、探究以及对未知的执着追求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科研实践;成长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
摘要:介绍了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一些做法,即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校企合作冠名班实现专业全覆盖、引入企业资源,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打造就业实习双选会平台,提前谋划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得出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四点认识,即构建以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基础,健全培养
摘要: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常用的互动交流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小学英语教师思考与研究的问题。美国Gillian Brown教授曾说过:“教师的提问如果引起了全体学生的思考,这便是成功的提问。”本文详细阐述了有效提问所具备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小学英语;提问;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摘要:“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关键词:英语课堂;“提问”教学;目标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195-02  一、明确“提问”教学的目标性  1.能启发学生思维。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所谓启发式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情境并不神秘,是学生生活范围中所感受到的
心一生挚爱音乐,众目可睹。漫步在浙江木心美术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展厅内不断循环播映的影像,画面中先生“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向来者倾吐:他最喜爱的艺术终究是音乐……木心为世人留下了无数让人伏案叫绝的文字、画作,然而他的音乐创作却鲜有人知。直到先生杳然谢世后,或是以臻木心艺术的完整,他一生中从未示人的乐谱手稿得以公布于众,并经由作曲家、钢琴家高平先生的整理编创,最终于2016年12月21日即木心先生逝
2017年12月22日,冬至,由沈阳音乐学院倾力打造的歌剧《星星之火》主创团队在参加完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劇节展演之后,回到沈阳。此时正值辽宁省艺术类统考的最后一天,清早的沈音校园,《星星之火》的优美旋律仍未散去,东北的寒冷、艺考生们年轻的脸庞,使我忘却了满身的疲惫,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鲁艺-沈音,冬季-星火。  一、老鲁艺 新沈音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