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钢琴叙事曲的民族性特征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叙事曲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钢琴体裁,作为该体裁的先驱,肖邦不但提高了它的表现力,并赋予了其全新的意义,同时也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本文从钢琴叙事曲的诞生和发展谈起,就肖邦钢琴叙事曲中所呈现出来的民族性艺术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肖邦 钢琴叙事曲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一 钢琴叙事曲的含义和发展
  叙事曲,顾名思义,就是讲述故事或阐明事理,最初是一种声乐体裁,德国和法国的一些游吟诗人,经常伴以舞蹈来演唱这种歌曲。到了19世纪,有着“歌曲之王”之称的舒伯特,对声乐叙事曲进行了改良,使之具有了艺术歌曲的面貌,创作出了《鳟鱼》和《魔王》等脍炙人口的杰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到19世纪后半叶,肖邦率先将这种声乐体裁引入到了器乐中,从而就有了钢琴叙事曲这一全新的钢琴体裁,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四部较为大型和重要的钢琴叙事曲,无论是优美的旋律还是丰富的和声,还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强烈的情感性因素,都为该体裁在今后的发展上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给钢琴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二 肖邦钢琴叙事曲中的民族性
  所谓艺术的民族性,是指用本民族的艺术创作手法和形式,反映出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民族性因素是艺术作品之间相互区别的最重要的特征,也只有具备深刻民族性的艺术,才能够成为世界的艺术、永恒的艺术。肖邦的四部钢琴叙事曲,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采用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创作,从而集中体现出了波兰民族的民族生活、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将钢琴叙事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 浓郁的波兰乡土气息
  (1)经典的民族文学素材
  叙事一词,仅从词面上进行分析,就可以推断出,是和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叙事曲要讲故事,明事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肖邦和文学也有着很深的渊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他的启蒙老师卡米希尔·博罗金斯基就经常向他讲述一些文学古诗,使得肖邦对波兰历史和民间传说等充满了兴趣。后来在欧洲游离的过程中,他又和密茨凯维支、巴尔扎克等人成为密友,更加深了他对文学的感悟,直接导致了钢琴叙事曲的诞生。首先是诗歌素材的运用。诗歌是欧洲文化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形式,很多风格和流派都是从诗歌开始的。肖邦是密茨凯维支忠实的推崇者。《第一叙事曲》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浪漫主义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第二叙事曲》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魔湖》,《第三叙事曲》则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水妖》。之所以选用密茨凯维支的诗歌作为创作的素材,除了肖邦对其作品的推崇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密氏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杜马”的内容,即叙述波兰民族爱国英雄的一些民歌。肖邦的创作情感和密氏的诗歌,以及诗歌中体现出的“杜马”内容,三者既巧合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造成了肖邦对诗歌素材的偏爱。另一个是密氏的诗歌中,有很多对民间传说故事的运用,这也是肖邦十分喜爱的。例如,《水妖》讲述的就是一个负心的青年猎人,因为背叛了爱情的诺言,而被仙女拖入湖底的传说,肖邦在密氏的诗歌中听说了这些故事,然后将其运用到叙事曲的创作中去,使之成为创作的重要素材。
  (2)浓郁民族民间特色
  肖邦的几部钢琴叙事曲中,和波兰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十分善于对这些素材的加工和利用,抓住其最基本的风格进行提炼和发展。首先是民间音乐手法的运用。在旋律上,肖邦叙事曲中所表现出来的旋律特点,如宽广、优美和富于歌唱性,和波兰民歌中热情、真挚、柔和等特点都是一致的。在节奏上,波兰民族民间音乐大多都是三拍子,节奏十分灵活,常常带有波兰舞蹈节奏的特点。在《第一叙事曲》中,除了引子和尾声之外,肖邦以六四拍和八六拍贯穿始终,使作品充满了一种动感和活力。在速度上,很多演奏者抱怨肖邦叙事曲的演奏速度十分难以把握,殊不知这种速度设置也是和波兰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的。波兰民歌中经常使用随意速度,但这种随意并不是真正的随意,而是在开始的时候先将速度放慢,但是在结尾时候,这些前面慢下来的速度还要再“找回来”,肖邦的叙事曲中经常使用的“自由速度”就是如此,所以,在演奏中需要按照波兰民歌的这种特点来处理,很多演奏者不明就里,自然觉得难以把握。
  其次是典型的民间音乐风格。在波兰民族民间音乐中,歌唱和舞蹈是不分家的,几乎所有的歌曲都可以用来伴舞,所以这种歌唱性和舞蹈性的结合就成为了波兰民族民间音乐最大的特色之一。肖邦在每一首叙事曲中,几乎都有一个歌唱和舞蹈融合的主题。如《第一叙事曲》中的第一、二主题,肖邦用两手相隔八度同音上行的手法,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游唱歌手,一边拨弄着六弦琴,一边讲述着故事,他面前舞蹈者轻盈的舞姿,带给人们无尽的瞎想。同时,波兰民族民间音乐还有着热情、真挚、柔和等特点,而肖邦的叙事曲风格也是如此,他善于在自然音阶进行和民间调式的基础上,将旋律表达得如歌如泣,感觉像是歌唱者娓娓道来,但是耳边传来的却是钢琴的音色,肖邦的创作功力可见一斑。
  (3)不变的家园情怀
  尽管肖邦的一生只有短短39年,但是没有人否认肖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即便是身处异乡,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都让他魂牵梦绕,充满一种不变的故国家园情怀。首先是故土情结。1831年之前,肖邦整体的创作风格是热情明朗的,体现出了浪漫主义充满热情瑰丽的想象和憧憬快乐幸福的风格。但是,波兰首都华沙沦陷之后,他的音乐风格发生了陡然的变化,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性的因素,也第一次出现了英雄主义的音乐形象和爱国主义情感。故土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其音乐风格的变化。后来肖邦的音乐风格又回归到了年轻时代的风格,并不是他对故乡不在眷恋,而是他找到了一种所谓的解脱方式。他在法国的时候,他经常前往一些乡村,当他置身于田野中,看到那些篱笆、干草、树林和小溪的时候,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开朗起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回到了那片自己深深眷恋的土地。《第三叙事曲》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田园的生活故事,就是肖邦思念家乡的表现。不管在外的生活多么颠沛流离,他的这种思归情感始终没有过任何的动摇,即便是客死他乡,也不忘嘱咐家人,要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这种强烈的思乡情结,伴随着这位钢琴诗人的一生。   2 自觉的民族忧患意识
  波兰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曾经屡次遭受过外族的入侵,但是英雄波兰人民,面对外族侵略和凌辱,始终都没有屈服,那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就是最好的见证,特别是一些波兰文学家,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表达对民族独立自主强烈愿望,给了少年时期的肖邦以极大的影响,使得一种自觉的民族忧患意识贯穿于一生的创作之中。
  (1)悲壮的民族义愤
  肖邦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兰,但是在祖国遭到侵略的时候,却只有无奈的离开祖国,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他唯有拿起手中的笔,将这种壮志难酬写到一个个音符之中。所以说,祖国的命运和他个人的命运、生活和情绪,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他的叙事曲为什么能够体现出浓重悲剧性因素的原因,也只有借助于音乐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之后,他的内心才会得到片刻的安宁。如《第一叙事曲》的创作背景是华沙起义爆发之后,肖邦恨不能投身于起义之中,于是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中来。开头引子部分十分严肃,充满了疑问和叹息,有一种“山雨欲来的风满楼”的气势和气氛,这正是华沙起义之前,波兰的真实写照。进入主部之后,开始的旋律和和声都比较灰暗,这其实是一种力量的积累,为后面的爆发进行准备。接下来的连接部,像是这种情绪已经不能再被压制,急于要抒发出来,那类似喘息的休止和八度低音相呼应,像是一个极度膨胀的气球,急于要爆发。而到了高潮部分,一个上下奔腾的动机连续了四次,终于迎来了火山般的爆发。与之相对应的是,副部却是十分柔美和舒展,像是在帮助人们唤起美好的回忆,用一种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这种悲壮的民族义愤。
  (2)深沉的民族情节
  肖邦对自己的祖国,始终都充满了一种无奈之情,眼看着自己的祖国就要沦陷,自己却不得不远走他乡,离开这片自己熟悉的土地,后来虽然身处他乡,但是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使得他一生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怀。前文提到,肖邦早年的钢琴创作,是较为简单和明朗的,音乐风格华丽优雅,思想层面也较为单纯,但是华沙起义爆发之后,这种风格发生了陡然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既表现出他对祖国不幸的悲愤,同时也坚信祖国一定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还是《第一叙事曲》中,从106小结开始,肖邦使用了浓重的低音和声和密集的高音和弦,同时采用三次上行音阶的攀升,营造出了一种黑暗中寻找光明和自由的氛围。而到了124小节,音阶突然从最高点滑落,像是一把利剑一样划破了这种黑暗,然后紧接着是圆舞曲一般的音调和活泼舒展的节奏,充满了希望和热情,那三次连续的五连音,像是在大声的歌唱,唱出了波兰人民必胜的信念和决心,显示出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到206小节,全曲迎来了最高潮,一连串自上而下的平行六度和弦,像是排山倒海一般,将这种热情升华为了一种壮美。正如密茨凯维支在《青春颂》中写到的:“一起前进吧,年轻的朋友们,那些光荣牺牲的人们,铸就了我们通往荣誉之城的阶梯,胜利永远属于那些奋不顾身的人们。”
  (3)坚定的民族气节
  肖邦离开华沙来到巴黎的之初,为了站稳脚跟生存下去,不得不和巴黎上层社会的各种任务交往,并且凭借自己的演奏,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和尊重。但是在肖邦的内心,对这种个人成功的状况是不满意的,因为他的祖国正处于外族的入侵之中,无论个人获得怎样的赞赏和肯定,也无法慰藉一位流亡者的痛苦心灵。而且每天仍然要穿着燕尾服在巴黎的上层社会中抛头露面,强颜欢笑。这对于肖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他时常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坐在钢琴前想念自己的祖国。和波兰同胞在一起的时候是肖邦最快乐的时光,当他听说波兰著名的小提琴家利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的时候,他积极的为其做好了一切筹备工作,并且请求利平斯基能够为身在巴黎的波兰人开一场音乐会,但是利平斯基却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到自己在俄国的演出,拒绝了肖邦的请求。肖邦对此是决不能容忍的,愤然拒绝了和他的友谊。1837年,俄国驻法国大使为了拉拢肖邦,欲授予他“俄皇陛下首席钢琴演奏家”的称号,并表示这是对肖邦没有参加华沙起义的嘉奖。这被肖邦看作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他表示,自己没有参加华沙起义,是因为自己太年轻,但是自己的心是始终和那些革命者联系在一起的。显示出了肖邦坚定的民族气节。
  综上所述,作为西方音乐史上的扛鼎巨匠,肖邦的地位和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创造并发展了钢琴叙事曲这一题材,就是其重要的贡献之一。不管是研究还是演奏肖邦的钢琴作品,其钢琴叙事曲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因为在肖邦的钢琴叙事曲中,集中体现出了肖邦的人生追求和音乐追求,充分体现出了肖邦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以及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肖邦对现代钢琴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国际上最高水平的钢琴比赛就是以肖邦的名字命名,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其艺术成就,特别是他的民族气节,却值得我们一生去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君:《肖邦叙事曲创作的基本特征》,《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 杨秦生:《关于肖邦和他的钢琴叙事曲创作的探析》,《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第4期。
  [3] 刘亦楠:《浅析肖邦〈F小调第四钢琴叙事曲〉》,《理论界》,2006年第10期。
  [4] 王晓宏:《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探析》,《艺术百家》,2006年第6期。
  作者简介:李芳,女,1979—,山东栖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工作单位:郑州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孟子》是记录孟子与其弟子言论的一部著作,它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散文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 论辩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当语言表达进入了一种境界,这样的作品方可称之为艺术。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孟子不愧是语言大师,《孟子》的论辩性散文也不愧是进入艺术境
期刊
摘要:陶渊明历来都受到后世诗人的景仰与接受,马祖常作为元代文坛的杰出诗人,他同样尊崇陶渊明,景仰陶渊明的人格,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受到陶渊明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田园诗,描绘了美好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及与乡友的情谊。另外,马祖常还描绘了下层百姓的苦难,寄寓着诗人的愤慨。由于他特殊的民族出身及人生经历,田园已然成为他生活的家园,而不是精神的家园。  关键词:马祖常 陶渊明 田园诗  中图分类号:I206.2
期刊
摘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木瓜”除了由《木瓜》本诗延伸出“臣子对君主、国家忠诚的象征”“男女爱情信物的象征”“朋友之间礼轻情重的象征”等意象外,还围绕自身外形与特性而形成了新的意象。概言之,主要有二:一是成为古代文人高洁品格和坎坷境遇的象征,具有典雅的意蕴;二是成为讽人华而不实和男女关系不伦的代名词,充满世俗的气息。  关键词:木瓜 意象 雅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木瓜
期刊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语言在人们心理空间中的整合,为人类认知活动提供了理论框架。中国古诗的认识是人们对众多纷繁复杂的认知活动之一,概念整合在这一认知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杜甫诗歌为研究对象,有悖以往研究角度,从认知的视角审视读者解析杜甫诗歌的认知机制,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从而窥探出杜甫与儒学的关系,并证明杜甫作品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最纯正、最深厚的儒家风范,而且超越原有儒
期刊
摘要:庄子从物我同一的观物维度出发,观照世间万物,发现“物我皆夭”,物与我皆被实用价值观所异化,丧失主体性,成为被异化的“他者”。面对这样的存在困境,他提出“无用之用”论来拯救这种异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就微观方面而言,其目的在于达物之天性,实现个体生命的延展,获得“天乐”;就宏观方面来说,主要在于提倡一种万物互为存在依据、互为前提的总体存在观。这一思想对我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
期刊
摘要:纳兰性德生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天资聪颖,博通经史,擅丹青,精于骑射,十七为储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之所以留名至今,是因为他作为横绝一代的词人,以心碎的惊艳之美出现在文坛之中。纳兰容若之词清新真挚、意象优美,将白描的抒情手法运营纯熟。那些字里行间的情感世界,或感叹或缅怀,或咏物或述边,或动或静,或悲或喜,牵动着读者内心最柔软的情思。“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鸿一瞥间
期刊
摘要:作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王筠,之所以能够在《说文》研究方面取得骄人成就,坐上“清代文字学第一把交椅”,除了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和师友的帮助等诸多因素外,亦与其家族成员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祖父王周早年的启蒙教诲,对王筠读书善疑态度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父亲王驭超的言传身教,既拓展了王筠的知识领域和体察深度,又为其从事《说文》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表祖在王筠早年接触钻研《说文》六书之学与援古
期刊
摘要: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表现方式,自出现以来,既享有赞美之声也不乏贬斥之语。众所周知,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其兴衰荣辱都与网络传播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网络传播媒介在赋予网络文学市场准入与传播自由的同时,却忽略了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自律问题。当前,中国网络传播媒介已然笼罩着一种“媚俗严重、跟风剧烈、炒作成风、竞争无序、政策博弈”的焦虑感。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网络
期刊
摘要:价值观是一种经过一定历史时间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理念,它可以对人类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为等产生支配性的影响。纵观世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宣扬的是“从恶到善”,而中国文化则坚持“从善到恶”;西方国家在人与自然方面讲究的是天人相分,而中国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主张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文化价值观主张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价值观却比较看重人与人的关系,以群体或群体取向为核心;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具
期刊
摘要:进入两汉以后,中州地区因为先进的生产方式、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优先于南方及塞上民族,华夏风俗处于正宗的地位。东汉中州的各级地方官员以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乡里,使儒家的伦理道德逐渐渗透于民间的家庭生活之中。中州士人在任职边远地区时,常能在守地崇办儒学,兴办教育,移风易俗,推广中州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文化,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大批任职郡县的中州士在东汉统一文化过程中,对促进儒家文化传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