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叙事曲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钢琴体裁,作为该体裁的先驱,肖邦不但提高了它的表现力,并赋予了其全新的意义,同时也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本文从钢琴叙事曲的诞生和发展谈起,就肖邦钢琴叙事曲中所呈现出来的民族性艺术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肖邦 钢琴叙事曲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一 钢琴叙事曲的含义和发展
叙事曲,顾名思义,就是讲述故事或阐明事理,最初是一种声乐体裁,德国和法国的一些游吟诗人,经常伴以舞蹈来演唱这种歌曲。到了19世纪,有着“歌曲之王”之称的舒伯特,对声乐叙事曲进行了改良,使之具有了艺术歌曲的面貌,创作出了《鳟鱼》和《魔王》等脍炙人口的杰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到19世纪后半叶,肖邦率先将这种声乐体裁引入到了器乐中,从而就有了钢琴叙事曲这一全新的钢琴体裁,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四部较为大型和重要的钢琴叙事曲,无论是优美的旋律还是丰富的和声,还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强烈的情感性因素,都为该体裁在今后的发展上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给钢琴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二 肖邦钢琴叙事曲中的民族性
所谓艺术的民族性,是指用本民族的艺术创作手法和形式,反映出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民族性因素是艺术作品之间相互区别的最重要的特征,也只有具备深刻民族性的艺术,才能够成为世界的艺术、永恒的艺术。肖邦的四部钢琴叙事曲,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采用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创作,从而集中体现出了波兰民族的民族生活、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将钢琴叙事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 浓郁的波兰乡土气息
(1)经典的民族文学素材
叙事一词,仅从词面上进行分析,就可以推断出,是和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叙事曲要讲故事,明事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肖邦和文学也有着很深的渊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他的启蒙老师卡米希尔·博罗金斯基就经常向他讲述一些文学古诗,使得肖邦对波兰历史和民间传说等充满了兴趣。后来在欧洲游离的过程中,他又和密茨凯维支、巴尔扎克等人成为密友,更加深了他对文学的感悟,直接导致了钢琴叙事曲的诞生。首先是诗歌素材的运用。诗歌是欧洲文化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形式,很多风格和流派都是从诗歌开始的。肖邦是密茨凯维支忠实的推崇者。《第一叙事曲》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浪漫主义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第二叙事曲》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魔湖》,《第三叙事曲》则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水妖》。之所以选用密茨凯维支的诗歌作为创作的素材,除了肖邦对其作品的推崇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密氏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杜马”的内容,即叙述波兰民族爱国英雄的一些民歌。肖邦的创作情感和密氏的诗歌,以及诗歌中体现出的“杜马”内容,三者既巧合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造成了肖邦对诗歌素材的偏爱。另一个是密氏的诗歌中,有很多对民间传说故事的运用,这也是肖邦十分喜爱的。例如,《水妖》讲述的就是一个负心的青年猎人,因为背叛了爱情的诺言,而被仙女拖入湖底的传说,肖邦在密氏的诗歌中听说了这些故事,然后将其运用到叙事曲的创作中去,使之成为创作的重要素材。
(2)浓郁民族民间特色
肖邦的几部钢琴叙事曲中,和波兰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十分善于对这些素材的加工和利用,抓住其最基本的风格进行提炼和发展。首先是民间音乐手法的运用。在旋律上,肖邦叙事曲中所表现出来的旋律特点,如宽广、优美和富于歌唱性,和波兰民歌中热情、真挚、柔和等特点都是一致的。在节奏上,波兰民族民间音乐大多都是三拍子,节奏十分灵活,常常带有波兰舞蹈节奏的特点。在《第一叙事曲》中,除了引子和尾声之外,肖邦以六四拍和八六拍贯穿始终,使作品充满了一种动感和活力。在速度上,很多演奏者抱怨肖邦叙事曲的演奏速度十分难以把握,殊不知这种速度设置也是和波兰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的。波兰民歌中经常使用随意速度,但这种随意并不是真正的随意,而是在开始的时候先将速度放慢,但是在结尾时候,这些前面慢下来的速度还要再“找回来”,肖邦的叙事曲中经常使用的“自由速度”就是如此,所以,在演奏中需要按照波兰民歌的这种特点来处理,很多演奏者不明就里,自然觉得难以把握。
其次是典型的民间音乐风格。在波兰民族民间音乐中,歌唱和舞蹈是不分家的,几乎所有的歌曲都可以用来伴舞,所以这种歌唱性和舞蹈性的结合就成为了波兰民族民间音乐最大的特色之一。肖邦在每一首叙事曲中,几乎都有一个歌唱和舞蹈融合的主题。如《第一叙事曲》中的第一、二主题,肖邦用两手相隔八度同音上行的手法,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游唱歌手,一边拨弄着六弦琴,一边讲述着故事,他面前舞蹈者轻盈的舞姿,带给人们无尽的瞎想。同时,波兰民族民间音乐还有着热情、真挚、柔和等特点,而肖邦的叙事曲风格也是如此,他善于在自然音阶进行和民间调式的基础上,将旋律表达得如歌如泣,感觉像是歌唱者娓娓道来,但是耳边传来的却是钢琴的音色,肖邦的创作功力可见一斑。
(3)不变的家园情怀
尽管肖邦的一生只有短短39年,但是没有人否认肖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即便是身处异乡,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都让他魂牵梦绕,充满一种不变的故国家园情怀。首先是故土情结。1831年之前,肖邦整体的创作风格是热情明朗的,体现出了浪漫主义充满热情瑰丽的想象和憧憬快乐幸福的风格。但是,波兰首都华沙沦陷之后,他的音乐风格发生了陡然的变化,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性的因素,也第一次出现了英雄主义的音乐形象和爱国主义情感。故土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其音乐风格的变化。后来肖邦的音乐风格又回归到了年轻时代的风格,并不是他对故乡不在眷恋,而是他找到了一种所谓的解脱方式。他在法国的时候,他经常前往一些乡村,当他置身于田野中,看到那些篱笆、干草、树林和小溪的时候,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开朗起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回到了那片自己深深眷恋的土地。《第三叙事曲》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田园的生活故事,就是肖邦思念家乡的表现。不管在外的生活多么颠沛流离,他的这种思归情感始终没有过任何的动摇,即便是客死他乡,也不忘嘱咐家人,要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这种强烈的思乡情结,伴随着这位钢琴诗人的一生。 2 自觉的民族忧患意识
波兰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曾经屡次遭受过外族的入侵,但是英雄波兰人民,面对外族侵略和凌辱,始终都没有屈服,那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就是最好的见证,特别是一些波兰文学家,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表达对民族独立自主强烈愿望,给了少年时期的肖邦以极大的影响,使得一种自觉的民族忧患意识贯穿于一生的创作之中。
(1)悲壮的民族义愤
肖邦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兰,但是在祖国遭到侵略的时候,却只有无奈的离开祖国,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他唯有拿起手中的笔,将这种壮志难酬写到一个个音符之中。所以说,祖国的命运和他个人的命运、生活和情绪,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他的叙事曲为什么能够体现出浓重悲剧性因素的原因,也只有借助于音乐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之后,他的内心才会得到片刻的安宁。如《第一叙事曲》的创作背景是华沙起义爆发之后,肖邦恨不能投身于起义之中,于是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中来。开头引子部分十分严肃,充满了疑问和叹息,有一种“山雨欲来的风满楼”的气势和气氛,这正是华沙起义之前,波兰的真实写照。进入主部之后,开始的旋律和和声都比较灰暗,这其实是一种力量的积累,为后面的爆发进行准备。接下来的连接部,像是这种情绪已经不能再被压制,急于要抒发出来,那类似喘息的休止和八度低音相呼应,像是一个极度膨胀的气球,急于要爆发。而到了高潮部分,一个上下奔腾的动机连续了四次,终于迎来了火山般的爆发。与之相对应的是,副部却是十分柔美和舒展,像是在帮助人们唤起美好的回忆,用一种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这种悲壮的民族义愤。
(2)深沉的民族情节
肖邦对自己的祖国,始终都充满了一种无奈之情,眼看着自己的祖国就要沦陷,自己却不得不远走他乡,离开这片自己熟悉的土地,后来虽然身处他乡,但是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使得他一生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怀。前文提到,肖邦早年的钢琴创作,是较为简单和明朗的,音乐风格华丽优雅,思想层面也较为单纯,但是华沙起义爆发之后,这种风格发生了陡然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既表现出他对祖国不幸的悲愤,同时也坚信祖国一定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还是《第一叙事曲》中,从106小结开始,肖邦使用了浓重的低音和声和密集的高音和弦,同时采用三次上行音阶的攀升,营造出了一种黑暗中寻找光明和自由的氛围。而到了124小节,音阶突然从最高点滑落,像是一把利剑一样划破了这种黑暗,然后紧接着是圆舞曲一般的音调和活泼舒展的节奏,充满了希望和热情,那三次连续的五连音,像是在大声的歌唱,唱出了波兰人民必胜的信念和决心,显示出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到206小节,全曲迎来了最高潮,一连串自上而下的平行六度和弦,像是排山倒海一般,将这种热情升华为了一种壮美。正如密茨凯维支在《青春颂》中写到的:“一起前进吧,年轻的朋友们,那些光荣牺牲的人们,铸就了我们通往荣誉之城的阶梯,胜利永远属于那些奋不顾身的人们。”
(3)坚定的民族气节
肖邦离开华沙来到巴黎的之初,为了站稳脚跟生存下去,不得不和巴黎上层社会的各种任务交往,并且凭借自己的演奏,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和尊重。但是在肖邦的内心,对这种个人成功的状况是不满意的,因为他的祖国正处于外族的入侵之中,无论个人获得怎样的赞赏和肯定,也无法慰藉一位流亡者的痛苦心灵。而且每天仍然要穿着燕尾服在巴黎的上层社会中抛头露面,强颜欢笑。这对于肖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他时常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坐在钢琴前想念自己的祖国。和波兰同胞在一起的时候是肖邦最快乐的时光,当他听说波兰著名的小提琴家利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的时候,他积极的为其做好了一切筹备工作,并且请求利平斯基能够为身在巴黎的波兰人开一场音乐会,但是利平斯基却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到自己在俄国的演出,拒绝了肖邦的请求。肖邦对此是决不能容忍的,愤然拒绝了和他的友谊。1837年,俄国驻法国大使为了拉拢肖邦,欲授予他“俄皇陛下首席钢琴演奏家”的称号,并表示这是对肖邦没有参加华沙起义的嘉奖。这被肖邦看作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他表示,自己没有参加华沙起义,是因为自己太年轻,但是自己的心是始终和那些革命者联系在一起的。显示出了肖邦坚定的民族气节。
综上所述,作为西方音乐史上的扛鼎巨匠,肖邦的地位和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创造并发展了钢琴叙事曲这一题材,就是其重要的贡献之一。不管是研究还是演奏肖邦的钢琴作品,其钢琴叙事曲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因为在肖邦的钢琴叙事曲中,集中体现出了肖邦的人生追求和音乐追求,充分体现出了肖邦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以及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肖邦对现代钢琴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国际上最高水平的钢琴比赛就是以肖邦的名字命名,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其艺术成就,特别是他的民族气节,却值得我们一生去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君:《肖邦叙事曲创作的基本特征》,《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 杨秦生:《关于肖邦和他的钢琴叙事曲创作的探析》,《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第4期。
[3] 刘亦楠:《浅析肖邦〈F小调第四钢琴叙事曲〉》,《理论界》,2006年第10期。
[4] 王晓宏:《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探析》,《艺术百家》,2006年第6期。
作者简介:李芳,女,1979—,山东栖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工作单位:郑州大学。
关键词:肖邦 钢琴叙事曲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一 钢琴叙事曲的含义和发展
叙事曲,顾名思义,就是讲述故事或阐明事理,最初是一种声乐体裁,德国和法国的一些游吟诗人,经常伴以舞蹈来演唱这种歌曲。到了19世纪,有着“歌曲之王”之称的舒伯特,对声乐叙事曲进行了改良,使之具有了艺术歌曲的面貌,创作出了《鳟鱼》和《魔王》等脍炙人口的杰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到19世纪后半叶,肖邦率先将这种声乐体裁引入到了器乐中,从而就有了钢琴叙事曲这一全新的钢琴体裁,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四部较为大型和重要的钢琴叙事曲,无论是优美的旋律还是丰富的和声,还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强烈的情感性因素,都为该体裁在今后的发展上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给钢琴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二 肖邦钢琴叙事曲中的民族性
所谓艺术的民族性,是指用本民族的艺术创作手法和形式,反映出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民族性因素是艺术作品之间相互区别的最重要的特征,也只有具备深刻民族性的艺术,才能够成为世界的艺术、永恒的艺术。肖邦的四部钢琴叙事曲,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采用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创作,从而集中体现出了波兰民族的民族生活、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将钢琴叙事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1 浓郁的波兰乡土气息
(1)经典的民族文学素材
叙事一词,仅从词面上进行分析,就可以推断出,是和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叙事曲要讲故事,明事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肖邦和文学也有着很深的渊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爱好者。他的启蒙老师卡米希尔·博罗金斯基就经常向他讲述一些文学古诗,使得肖邦对波兰历史和民间传说等充满了兴趣。后来在欧洲游离的过程中,他又和密茨凯维支、巴尔扎克等人成为密友,更加深了他对文学的感悟,直接导致了钢琴叙事曲的诞生。首先是诗歌素材的运用。诗歌是欧洲文化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形式,很多风格和流派都是从诗歌开始的。肖邦是密茨凯维支忠实的推崇者。《第一叙事曲》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浪漫主义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第二叙事曲》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魔湖》,《第三叙事曲》则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水妖》。之所以选用密茨凯维支的诗歌作为创作的素材,除了肖邦对其作品的推崇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密氏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杜马”的内容,即叙述波兰民族爱国英雄的一些民歌。肖邦的创作情感和密氏的诗歌,以及诗歌中体现出的“杜马”内容,三者既巧合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造成了肖邦对诗歌素材的偏爱。另一个是密氏的诗歌中,有很多对民间传说故事的运用,这也是肖邦十分喜爱的。例如,《水妖》讲述的就是一个负心的青年猎人,因为背叛了爱情的诺言,而被仙女拖入湖底的传说,肖邦在密氏的诗歌中听说了这些故事,然后将其运用到叙事曲的创作中去,使之成为创作的重要素材。
(2)浓郁民族民间特色
肖邦的几部钢琴叙事曲中,和波兰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十分善于对这些素材的加工和利用,抓住其最基本的风格进行提炼和发展。首先是民间音乐手法的运用。在旋律上,肖邦叙事曲中所表现出来的旋律特点,如宽广、优美和富于歌唱性,和波兰民歌中热情、真挚、柔和等特点都是一致的。在节奏上,波兰民族民间音乐大多都是三拍子,节奏十分灵活,常常带有波兰舞蹈节奏的特点。在《第一叙事曲》中,除了引子和尾声之外,肖邦以六四拍和八六拍贯穿始终,使作品充满了一种动感和活力。在速度上,很多演奏者抱怨肖邦叙事曲的演奏速度十分难以把握,殊不知这种速度设置也是和波兰民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的。波兰民歌中经常使用随意速度,但这种随意并不是真正的随意,而是在开始的时候先将速度放慢,但是在结尾时候,这些前面慢下来的速度还要再“找回来”,肖邦的叙事曲中经常使用的“自由速度”就是如此,所以,在演奏中需要按照波兰民歌的这种特点来处理,很多演奏者不明就里,自然觉得难以把握。
其次是典型的民间音乐风格。在波兰民族民间音乐中,歌唱和舞蹈是不分家的,几乎所有的歌曲都可以用来伴舞,所以这种歌唱性和舞蹈性的结合就成为了波兰民族民间音乐最大的特色之一。肖邦在每一首叙事曲中,几乎都有一个歌唱和舞蹈融合的主题。如《第一叙事曲》中的第一、二主题,肖邦用两手相隔八度同音上行的手法,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游唱歌手,一边拨弄着六弦琴,一边讲述着故事,他面前舞蹈者轻盈的舞姿,带给人们无尽的瞎想。同时,波兰民族民间音乐还有着热情、真挚、柔和等特点,而肖邦的叙事曲风格也是如此,他善于在自然音阶进行和民间调式的基础上,将旋律表达得如歌如泣,感觉像是歌唱者娓娓道来,但是耳边传来的却是钢琴的音色,肖邦的创作功力可见一斑。
(3)不变的家园情怀
尽管肖邦的一生只有短短39年,但是没有人否认肖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即便是身处异乡,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都让他魂牵梦绕,充满一种不变的故国家园情怀。首先是故土情结。1831年之前,肖邦整体的创作风格是热情明朗的,体现出了浪漫主义充满热情瑰丽的想象和憧憬快乐幸福的风格。但是,波兰首都华沙沦陷之后,他的音乐风格发生了陡然的变化,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性的因素,也第一次出现了英雄主义的音乐形象和爱国主义情感。故土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其音乐风格的变化。后来肖邦的音乐风格又回归到了年轻时代的风格,并不是他对故乡不在眷恋,而是他找到了一种所谓的解脱方式。他在法国的时候,他经常前往一些乡村,当他置身于田野中,看到那些篱笆、干草、树林和小溪的时候,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开朗起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回到了那片自己深深眷恋的土地。《第三叙事曲》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田园的生活故事,就是肖邦思念家乡的表现。不管在外的生活多么颠沛流离,他的这种思归情感始终没有过任何的动摇,即便是客死他乡,也不忘嘱咐家人,要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这种强烈的思乡情结,伴随着这位钢琴诗人的一生。 2 自觉的民族忧患意识
波兰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曾经屡次遭受过外族的入侵,但是英雄波兰人民,面对外族侵略和凌辱,始终都没有屈服,那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就是最好的见证,特别是一些波兰文学家,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表达对民族独立自主强烈愿望,给了少年时期的肖邦以极大的影响,使得一种自觉的民族忧患意识贯穿于一生的创作之中。
(1)悲壮的民族义愤
肖邦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兰,但是在祖国遭到侵略的时候,却只有无奈的离开祖国,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他唯有拿起手中的笔,将这种壮志难酬写到一个个音符之中。所以说,祖国的命运和他个人的命运、生活和情绪,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他的叙事曲为什么能够体现出浓重悲剧性因素的原因,也只有借助于音乐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之后,他的内心才会得到片刻的安宁。如《第一叙事曲》的创作背景是华沙起义爆发之后,肖邦恨不能投身于起义之中,于是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中来。开头引子部分十分严肃,充满了疑问和叹息,有一种“山雨欲来的风满楼”的气势和气氛,这正是华沙起义之前,波兰的真实写照。进入主部之后,开始的旋律和和声都比较灰暗,这其实是一种力量的积累,为后面的爆发进行准备。接下来的连接部,像是这种情绪已经不能再被压制,急于要抒发出来,那类似喘息的休止和八度低音相呼应,像是一个极度膨胀的气球,急于要爆发。而到了高潮部分,一个上下奔腾的动机连续了四次,终于迎来了火山般的爆发。与之相对应的是,副部却是十分柔美和舒展,像是在帮助人们唤起美好的回忆,用一种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这种悲壮的民族义愤。
(2)深沉的民族情节
肖邦对自己的祖国,始终都充满了一种无奈之情,眼看着自己的祖国就要沦陷,自己却不得不远走他乡,离开这片自己熟悉的土地,后来虽然身处他乡,但是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使得他一生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怀。前文提到,肖邦早年的钢琴创作,是较为简单和明朗的,音乐风格华丽优雅,思想层面也较为单纯,但是华沙起义爆发之后,这种风格发生了陡然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既表现出他对祖国不幸的悲愤,同时也坚信祖国一定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还是《第一叙事曲》中,从106小结开始,肖邦使用了浓重的低音和声和密集的高音和弦,同时采用三次上行音阶的攀升,营造出了一种黑暗中寻找光明和自由的氛围。而到了124小节,音阶突然从最高点滑落,像是一把利剑一样划破了这种黑暗,然后紧接着是圆舞曲一般的音调和活泼舒展的节奏,充满了希望和热情,那三次连续的五连音,像是在大声的歌唱,唱出了波兰人民必胜的信念和决心,显示出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到206小节,全曲迎来了最高潮,一连串自上而下的平行六度和弦,像是排山倒海一般,将这种热情升华为了一种壮美。正如密茨凯维支在《青春颂》中写到的:“一起前进吧,年轻的朋友们,那些光荣牺牲的人们,铸就了我们通往荣誉之城的阶梯,胜利永远属于那些奋不顾身的人们。”
(3)坚定的民族气节
肖邦离开华沙来到巴黎的之初,为了站稳脚跟生存下去,不得不和巴黎上层社会的各种任务交往,并且凭借自己的演奏,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和尊重。但是在肖邦的内心,对这种个人成功的状况是不满意的,因为他的祖国正处于外族的入侵之中,无论个人获得怎样的赞赏和肯定,也无法慰藉一位流亡者的痛苦心灵。而且每天仍然要穿着燕尾服在巴黎的上层社会中抛头露面,强颜欢笑。这对于肖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他时常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坐在钢琴前想念自己的祖国。和波兰同胞在一起的时候是肖邦最快乐的时光,当他听说波兰著名的小提琴家利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的时候,他积极的为其做好了一切筹备工作,并且请求利平斯基能够为身在巴黎的波兰人开一场音乐会,但是利平斯基却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到自己在俄国的演出,拒绝了肖邦的请求。肖邦对此是决不能容忍的,愤然拒绝了和他的友谊。1837年,俄国驻法国大使为了拉拢肖邦,欲授予他“俄皇陛下首席钢琴演奏家”的称号,并表示这是对肖邦没有参加华沙起义的嘉奖。这被肖邦看作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他表示,自己没有参加华沙起义,是因为自己太年轻,但是自己的心是始终和那些革命者联系在一起的。显示出了肖邦坚定的民族气节。
综上所述,作为西方音乐史上的扛鼎巨匠,肖邦的地位和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创造并发展了钢琴叙事曲这一题材,就是其重要的贡献之一。不管是研究还是演奏肖邦的钢琴作品,其钢琴叙事曲都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因为在肖邦的钢琴叙事曲中,集中体现出了肖邦的人生追求和音乐追求,充分体现出了肖邦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以及他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肖邦对现代钢琴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国际上最高水平的钢琴比赛就是以肖邦的名字命名,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其艺术成就,特别是他的民族气节,却值得我们一生去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赵君:《肖邦叙事曲创作的基本特征》,《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 杨秦生:《关于肖邦和他的钢琴叙事曲创作的探析》,《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第4期。
[3] 刘亦楠:《浅析肖邦〈F小调第四钢琴叙事曲〉》,《理论界》,2006年第10期。
[4] 王晓宏:《肖邦〈第一叙事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探析》,《艺术百家》,2006年第6期。
作者简介:李芳,女,1979—,山东栖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工作单位: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