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这么说,语文是对生活的浓缩,作文是对生活的概括。因此,能够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教学主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1.作文教学方法老套。一方面,教材中没有易懂的作文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在指导写作的技巧理念也过于机械,由始至终是老师满堂灌。
2.作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学生缺乏情感体验。传统教学中,只重写作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学生还是一个有个性情感的思想者,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失去生活这个写作之源,写不出作文也在情理之中。作文对生活进行了语言表达,除了需要外部的引导因素,还需要对学生内部的刺激,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但从目前学校语文作文教学方面的状况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提不起兴趣。
二、传统作文教学需要有所改变。
1.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可以将理论、写作、批改、讲评于一体;可以让学生参与,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并互相交流、充分尊重个体、鼓励有创新的观点和见解。
2.设计形式多样的题目,让学生有兴趣,有东西可写。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定个范围自由命题。
3.在传授写作技巧、兼顾课文每个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要求的同时,可以按四大体裁的写作特点进行阶段性的强化训练。
三、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教师理念的创新
1.教师的自身修养
教师必须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还要有容纳学生不同感受和兴趣的胸怀,让学生对作文感到有趣、精彩,进行关注;教师还必须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应用各种现代电教媒体,网络媒体,多媒体资源等教育学生。
2.创设创新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在学生对文学已经具备初步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感受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这样就能从传统的、繁琐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进入一种新的教学境界,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有收获的体验。
(二)以创新性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1.挖掘教材中创新性的学习内容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修订本,其课文内容编排了相当比重的有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文章,并对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何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以为要立足教材,找到课文中创新的思想内容要素、新颖的体裁结构和独特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具体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除此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特色,认识作者的“创新”之处。学习众名家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创新成功的乐趣。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设计探索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性学习有两大基本特征,预期性和参与性。”语文教学中运用预期性特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预期性就是思维态势超前表现,预期性教育就是在于引导学生为面向未来而学习。
(三)把学生从被动中解脱出来
1.让学生参与主动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学生不能用“一把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才敢于探究和体验,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在教学时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对差生的评价要格外慎重,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探索和体验。
2.让学生乐于主动体验
卢梭说过:“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经验和感觉首先来源于亲身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3.让学生善于主动体验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他们不仅指学习的,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可以巧借生活之情,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组织主动性活动,使得学习和活动互动
对于创新性学习的参与性特征,语文作文教学也不能够忽视,它能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参与活动,培养其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性的教和学能够掌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大胆求索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性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
(五)亲近生活,拓宽作文视野
多年来,我们的作文课一般为两课时。教师当堂出作文题,先做些简单指导后,学生再构思作文,把学生“封闭”在教室中苦思冥想,最终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内容雷同,人人都觉得写作文难,使作文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所以,中学作文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培养兴趣,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的兴趣从哪里入手培养呢?按心理学的观点,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愿自觉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七)探寻和采用多向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主要是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两方面。思想评价着眼于观点、主题的评价,写作特点、文体结构、布局等技巧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着重于写作的生成后果或写作后的讲评,忽略了学生写作前后的思维、情绪、情感的评价,课程改了,但写作标准、评分标准没有多大变化。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情感经历呈现丰富多变性,传统的评价机制却相对滞后、单一、操作性不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写作实践中努力探求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标准,多角度多方面地评价学生作文,以推动作文教学的改进。此外,语文教师还应尽量最大可能寻求多种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办手抄报、编印优秀习作、开办习作展、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报道等;并给学生一定的形式多样的肯定、表扬、奖励,让学生建立写作自信心,获得成功感,并在整个作文教学中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为提高写作水平提供思想上的有力保证。
总而言之,今天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转变教师的观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教学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虚心教导学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深入、多观察、多体验、多积累、勤动笔,才能把学生带进文学的世界,创新性地提高学生语文作文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1.作文教学方法老套。一方面,教材中没有易懂的作文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在指导写作的技巧理念也过于机械,由始至终是老师满堂灌。
2.作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学生缺乏情感体验。传统教学中,只重写作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学生还是一个有个性情感的思想者,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失去生活这个写作之源,写不出作文也在情理之中。作文对生活进行了语言表达,除了需要外部的引导因素,还需要对学生内部的刺激,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但从目前学校语文作文教学方面的状况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提不起兴趣。
二、传统作文教学需要有所改变。
1.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可以将理论、写作、批改、讲评于一体;可以让学生参与,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并互相交流、充分尊重个体、鼓励有创新的观点和见解。
2.设计形式多样的题目,让学生有兴趣,有东西可写。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定个范围自由命题。
3.在传授写作技巧、兼顾课文每个单元作文训练目标要求的同时,可以按四大体裁的写作特点进行阶段性的强化训练。
三、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教师理念的创新
1.教师的自身修养
教师必须继续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还要有容纳学生不同感受和兴趣的胸怀,让学生对作文感到有趣、精彩,进行关注;教师还必须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应用各种现代电教媒体,网络媒体,多媒体资源等教育学生。
2.创设创新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在学生对文学已经具备初步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感受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这样就能从传统的、繁琐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进入一种新的教学境界,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有收获的体验。
(二)以创新性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1.挖掘教材中创新性的学习内容
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修订本,其课文内容编排了相当比重的有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文章,并对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何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以为要立足教材,找到课文中创新的思想内容要素、新颖的体裁结构和独特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具体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除此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写作特色,认识作者的“创新”之处。学习众名家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创新成功的乐趣。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设计探索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性学习有两大基本特征,预期性和参与性。”语文教学中运用预期性特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预期性就是思维态势超前表现,预期性教育就是在于引导学生为面向未来而学习。
(三)把学生从被动中解脱出来
1.让学生参与主动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学生不能用“一把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才敢于探究和体验,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在教学时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对差生的评价要格外慎重,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探索和体验。
2.让学生乐于主动体验
卢梭说过:“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经验和感觉首先来源于亲身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3.让学生善于主动体验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他们不仅指学习的,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可以巧借生活之情,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组织主动性活动,使得学习和活动互动
对于创新性学习的参与性特征,语文作文教学也不能够忽视,它能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参与活动,培养其创新能力。这种创新性的教和学能够掌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大胆求索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性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
(五)亲近生活,拓宽作文视野
多年来,我们的作文课一般为两课时。教师当堂出作文题,先做些简单指导后,学生再构思作文,把学生“封闭”在教室中苦思冥想,最终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内容雷同,人人都觉得写作文难,使作文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所以,中学作文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培养兴趣,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的兴趣从哪里入手培养呢?按心理学的观点,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愿自觉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七)探寻和采用多向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主要是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两方面。思想评价着眼于观点、主题的评价,写作特点、文体结构、布局等技巧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着重于写作的生成后果或写作后的讲评,忽略了学生写作前后的思维、情绪、情感的评价,课程改了,但写作标准、评分标准没有多大变化。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情感经历呈现丰富多变性,传统的评价机制却相对滞后、单一、操作性不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写作实践中努力探求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标准,多角度多方面地评价学生作文,以推动作文教学的改进。此外,语文教师还应尽量最大可能寻求多种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办手抄报、编印优秀习作、开办习作展、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报道等;并给学生一定的形式多样的肯定、表扬、奖励,让学生建立写作自信心,获得成功感,并在整个作文教学中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为提高写作水平提供思想上的有力保证。
总而言之,今天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转变教师的观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教学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虚心教导学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深入、多观察、多体验、多积累、勤动笔,才能把学生带进文学的世界,创新性地提高学生语文作文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