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性教学策略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86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高中教育中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任。其作为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载体,所要教授的内容一直以来都十分受人们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政治生活的内容愈加丰富,所扮演的政治角色也多种多样,对学生进行政治核心素养的教学,不仅是完成中学教育规定的任务,也是学生成长初步社会化的需要。本文且从政治核心素养中的四个内容入手,浅谈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以期能对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有所补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教学;实践性对策
  引言:
  政治虽说是一门理论性的学说,可是只偏重于理论是万万行不通的,忽略实践的政治无异于纸上谈兵,空无一用。所以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现实,做到理论实践相互印证,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政治核心素养的四个重要内容
  1、国家认同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内容与日俱增,我们每个人在政治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纳税人、选举人等等。但是参与政治生活最基本的,一定是我们作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我们作为中国公民,享受着国家带给我们的安定和福利,必须坚定不移的认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港独等腐烂观点,这是最重要的政治认同。而政治认同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们有共同的精神寄托,有着同样的爱国情怀,愿意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奋斗,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个目标是带有政治性。人们的实践是由意识决定的,只要人们在意識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那做什么事都一定是易如反掌。政治认同往大了说很大,关乎国家存亡;往小了说也很小,就是一个共同的信念。但是不论是大的政治认同还是小的政治认同,都影响着我们的政治行为,都是我们所不能够忽视的一点。
  2、理性精神
  理性,顾名思义就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带有个人色彩,不被个人的情绪所左右。理性精神就是说人们在政治生活中要保持的充分理智,不被自己的个人情感所控制,从而做出不客观的决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随波逐流的现象,看见很多人买同一款衣服,就觉得这种衣服一定也适合自己,丝毫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件衣服是否适合自己的条件,只是被心中的欲望所支配,这就是非理性的表现,当然这和我们所说的理性精神是完全相悖的。在政治生活中同样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结合实际做出判断,尽力做到消费理性、学习理性、比赛理性等,让理性精神贯穿政治生活。
  3、法治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是一个高度法治的社会,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方针。法律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最基本的准则,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公民的行为,这就要求公民首先知道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清楚法律的不可侵犯地位。法律规范公民的同时也赋予公民一定的义务和权利,但是必须通过遵守法律才能履行。众所周知,高考作弊要承担刑事责任,这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要求,学生要通过学习政治来了解和自己有关的法律,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4、公共参与
  在高中生的政治生活中,需要公共参与的事情很多,比如选举,小到班级选班委,大到国家选总统,都要求公民参与。同时,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公民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反映,这也是公共参与的一种表现。
  二、提高政治核心素养的实践性策略
  (一)多方联系,综合教学
  在当下的时代,任何东西和周围的事物都是存在联系的,政治虽是一个整体,但也断不是独立在外的。它和经济、文化、军事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所以教政治但不能只教政治,对它所折射的经济、文化现象也理应加以分析,这样对政治的来源以及影响才能有个透彻的理解,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理解力。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刚开始发展的,它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历史,而且其好处也不言而喻。有很多闻名遐迩的理论成果都和这一方法有关。高中的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去应试,更多的是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公民最基础的政治生活是怎样的,政治世界里的人和人关系是如何的,从而让学生对责任义务有个基本的了解,这也是毕业步入社会所必备的。
  (二)结合实际,情景教学
  政治教学中常常出现因为环境限制,或者缺乏条件,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现象。对于这类问题,我建议在政治教学时要充分的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不能盲目死板的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强行教学,没有条件非要强行教授,这样往往没什么效果,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其次,在进行某些受限于环境而无法做到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灵活变通,创造对应的情景,例如某些假如你是某某的命题,可以鼓励同学们展开想象,真正把自己当成那个身份的人,将自己代入到问题里的角色,设身处地的想,这样往往会收获不错的成绩。
  (三)引导加鼓励,趣味教学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高中生作为不太成熟的一类群体存在,兴趣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往往很多偏科行为的出现,或多或少都和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关系,即便每个老师惯用的教学方式不同,但是趣味教学一定是受孩子喜欢的,高中生的课业繁重,学习生活可谓十分枯燥,如果面对的政治老师是冷冰冰的、严苛的,会无限的增加高中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很有可能会压迫的喘不过气,从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戴惠,唐凤林.论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02)
  [2]刘红梅.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
其他文献
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哈里斯说过:“建筑是如何体现其本质的呢?它必须把那些人们容易想当然或忽略的自然成分彰显出来,这样才能体现其本质。”在中国,最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建筑莫过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建国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整修扩建,占地44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现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周围组成了包括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在内的公共建筑
期刊
【摘要】我国虚拟产业的迅速发展,让虚拟财产的保护备受关注。为此更需要建立完善的虚拟财产民法保护体系,推动我国构建更完善的网络法治环境。  【关键词】虚拟财产;民法保护  虚拟财产是网民重要的财产,网络的迅速发展也导致虚拟财产纠纷不断增多,虚拟财产纠纷的种类也繁多复杂,影响到我国网络市场的稳定。本文将依据众多学者对虚拟财产研究的思想,从民法角度分析我国在保护虚拟财产的不足之处,提出对虚拟财产保护的建
期刊
【摘要】当前,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尤其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信息传播迅速、快捷,发布、阅读随时随地,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这些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适时应用新媒体技术开辟宣传“新阵地”,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已成为国企宣传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宣传;探索  一、新媒体应用在国企宣传中的重要
期刊
【摘要】本文是笔者对毕业创作《金色年华》的解析。笔者从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创作感悟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关于创作过程,笔者从光线的选择、构图、边线的处理、色彩的处理、作画步骤、创新点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析。在创作过程中,笔者融入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思想与西方的油画艺术相融合,并借鉴了西方多位艺术大师绘画的精髓,将前人伟大的艺术成果加以改造和运用。 
期刊
【摘要】城市文明的发展基于国家的经济文化成就,以唐代为例,经济发达且思想意识形态开化,重视文化建设,国家制定开化文明的宗教政策,促使各宗教思想得以在城市之中传承发展融合,促进居民的文明建设同时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习惯。宗教文明作为思想文化,在服装配饰,吃穿用度,建筑形式,图形装饰,城市建设,规划布局等方面中影响居民,也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本文将以敦煌为例,分析宗教的传入对长安和敦煌的城
期刊
【摘要】中国的工笔画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体现了东方绘画艺术的物质形态,还表现了中国的文化精髓。本文就中国工笔画的意境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意境;研究  一、中国工笔画意象造型的表现形式  1.线条韵律的装饰美  中国画中的线,是作者的造型能力、笔墨功力、涵养、理解与感觉的结合,是对主观物象的意象造型,而不是反映式的描绘、不可能像体面造型那样细腻地再现物象的拘泥变化。因此
期刊
【摘要】罗甸布依族土布以恬淡、素雅流传于世,更以良好的透气性、保温性等性能深受广大布依族同胞的喜爱。本文以罗甸布依族土布作为研究对象,在通过田野调查和翻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旨在深入、系统的研究其制作工艺、内涵和色彩特征,并结合传统手工技艺利用现代设计语言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布艺作品,并进行探讨。  【关键词】罗甸;布依族土布;纹样;再设计  一、选题背景  贵州土布的生产,历史悠久,早在魏晋南北朝
期刊
【摘要】建筑环境由不同的色彩组成,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是不一样的。对于建筑外装饰来说,色彩颜色的调和起重要作用,它是影响人们第一印象的重要元素,能对人的心理及建筑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色彩颜色的差异会从心理和情感上给人们不同的感触,也能影响周围人的情绪。现代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色彩颜色的运用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色彩在建筑外观装饰设计中越来越具個性化和创新性。  【关键词】色彩;建筑外观;装饰设计;运用 
期刊
【摘要】苏童的短篇小说《茨菰》的矛盾集中在人情关系的冷与暖上,其中交织着世故又单纯、热切又冷漠的色彩。在彩袖的命运中有许多人的帮助,但这些人从始至终都只是看客。作者对“救赎”的不信任感也由此体现,其不但否定了他人的救赎,也认定自我救赎的艰难。本文将从多人场景描写与叙述视角两个层面分析《茨菰》中的“看客”形象。  【关键词】茨菰;苏童;看客形象;文化融合;救赎  苏童对人性的探索之路是复杂的,他所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群众舞蹈作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进行自我娱乐,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文章主要对群众舞蹈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并就群众舞蹈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群众舞蹈;群众文化;影响  引言:  舞蹈能够通过外在的肢体动作生动表达舞者的內心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