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童的短篇小说《茨菰》的矛盾集中在人情关系的冷与暖上,其中交织着世故又单纯、热切又冷漠的色彩。在彩袖的命运中有许多人的帮助,但这些人从始至终都只是看客。作者对“救赎”的不信任感也由此体现,其不但否定了他人的救赎,也认定自我救赎的艰难。本文将从多人场景描写与叙述视角两个层面分析《茨菰》中的“看客”形象。
【关键词】茨菰;苏童;看客形象;文化融合;救赎
苏童对人性的探索之路是复杂的,他所创作的世界是“善与恶构成的人性世界,虚与实构成的想象世界,残酷与温暖构成的美学世界”。而他自己也曾说过:“我们仍在人性的黑洞中探索。”在他近乎零度的笔调下,关切与冷漠之间的两元转变也显得十分尖锐。
《茨菰》讲述的是乡村姑娘彩袖因为逃避“换亲”而经历的出走城市、辗转各家、被拐失踪、回到顾庄、妥协结婚、怀孕自杀的故事。其中的矛盾,不仅局限于城市与乡村,而更多集中在人际关系之上。小说中的人物面相上展现出共同特质——“热切”的看客形象,从带着她离开又将她推回绝境的巩爱华再倒关怀时毫无遮拦撕开彩袖伤疤的姐姐。他们的关心如妇联人员有时居高临下,恰如祥林嫂的看客们热切地听完了故事后,拎起凳子退场一般,后者则出于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有时又真诚却置身事外如巩爱华,他们关注的不是彩袖的处境,而是“主义”。热切的背后是对他人命运的沉默,因此,一场帮助变成了闹剧。
不仅如此,这种冷漠不仅局限于他人,而且还有一种自视的冷漠。彩袖的最后一个看客正是她自己。一开始的“无知”的彩袖,愿意为牺牲自己。但这种全然没有划出“我的权益”的心态,也正是她赤子之心的体现。但到后来,哪怕怀孕也要喝毒药赴死的彩袖绝不是最初会寻个道理的她了,而是对自己的归途和去处也默不吭声的人。彩袖的悲剧,也最终止于她对自己生命的沉默。
在他人和自我间,彩袖的悲剧在两重注视下产生了,她的死是富有深刻含义的。“当着好多人的面”,在别人理所当然以为“喝水”的语境下,彩袖喝下了半桶农药。
苏童没有一味地去展现世情中冷的一面,而是冷热交杂,在亲疏远近、热情冷漠的反复转变中,体现出人与人关系的脆弱。
1、多人场景的描写
热闹的开端来源于长寿来要人,这就给小说添上了冷漠的底色。哥哥只考虑传承血脉,而从不考虑妹妹的未来,甚至将彩袖的抗拒视作不孝不义的行为,亲人之间的隔膜由此产生。而热闹不仅局限于亲人之间,从最开始姑妈等人要把彩袖送走是一家人的热闹,到彩袖哥哥长寿到“我”家来要人和父亲的帮手等起了冲突表现出波及了邻里亲朋的热闹,最后到彩袖在妇联门口迷路时路人们纷纷围上来时众人的热闹,作者开始描写群像其中还夹杂着一对互相谩骂的闹离婚的男女。后来,便是她在铁狮子桥上时,茶摊的主人等完全不相干的人也被席卷进了热闹里。
可越热闹,也越残酷。第一处热闹后,彩袖被送离了安定之所,像被扔麻袋一样扔给了别人。第二处的残酷,没有人真的在意彩袖的兄妹矛盾,她也不被巩爱华家接受又要转送去别处了。残酷也同样体现在长寿的身上,长寿也跟那只解放鞋一样被扔得远远的。第三处的残酷击垮了彩袖,陌生人表面的好心将她最终深深推向了泥淖。
2、叙述视角:孩子
同时,《茨菰》采取了特殊的视角,在第一人称叙述的渲染之中,作者拉近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而这个“我”不是姑妈,姑妈的角色要在旁人清醒的眼光下更能看出虚伪;不是巩爱华,她只是小说中的影子与象征;“我”是一个凡事都要听人转述,但却看到了彩袖最真实一面的小孩。
孩子是善良的,但孩子的善良也带着让人不设防的刺。“我”因为糖对彩袖恶毒的诅咒,来源于“我”并不能理解嫁给一个没有舌头的患羊角风的老男人是多么大的悲剧。“我”对于彩袖的斤斤计较,在于“我”不能够宽容一个少女卑微的欲望。“我”的不理解,源于年龄上的鸿沟,源于不能。而“我”之外的众人的不理解,源于不肯。
苏童想要把“人的面貌从时代和社会的标签下剥离出来”,孩子真实的视角,正是最好的选择。
喧嚣是表面的,每个城里人都在对彩袖的经历大谈特谈,发着议论,而沉默是其内核,每个城里人将彩袖如同扔麻袋一般扔来扔去。这种脆弱背后隐藏的正是作者对所谓“救赎”的巨大而牢固的不信任感。伪善,从不是善。倘若要“救赎”成功,要反抗成功,首先必要跨越这种鸿沟,将“理解”不再拘于“主义”、“道理”,而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着想。不然,永远都只是热议着彩袖的悲剧,大谈特谈她的哥哥多么没良心,村人多么迂腐,风俗多么落后,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去体验他们的悲哀。那个妇联女工作人员恰恰是我们的缩影,安心地听着,安心地沉默着。
我们都要抛去这种喧嚣,看看内里的沉默的可怕,如同漩涡。否则,当别人看客的时候,不小心可能就做了自己悲剧的看客。
参考文献:
[1]苏童.《茨菰》[M].第1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2]蘇童.《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A].凤凰网文化频道.《有可奉告》.第1版.[C]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23
[3]周新民,苏童.《打开人性的皱折——苏童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4.2:25-35
[4]高小弘.《描摹“世界两侧”的表情——读苏童的小说》[J].《当代文坛》.2012.3:75-77
【关键词】茨菰;苏童;看客形象;文化融合;救赎
苏童对人性的探索之路是复杂的,他所创作的世界是“善与恶构成的人性世界,虚与实构成的想象世界,残酷与温暖构成的美学世界”。而他自己也曾说过:“我们仍在人性的黑洞中探索。”在他近乎零度的笔调下,关切与冷漠之间的两元转变也显得十分尖锐。
《茨菰》讲述的是乡村姑娘彩袖因为逃避“换亲”而经历的出走城市、辗转各家、被拐失踪、回到顾庄、妥协结婚、怀孕自杀的故事。其中的矛盾,不仅局限于城市与乡村,而更多集中在人际关系之上。小说中的人物面相上展现出共同特质——“热切”的看客形象,从带着她离开又将她推回绝境的巩爱华再倒关怀时毫无遮拦撕开彩袖伤疤的姐姐。他们的关心如妇联人员有时居高临下,恰如祥林嫂的看客们热切地听完了故事后,拎起凳子退场一般,后者则出于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有时又真诚却置身事外如巩爱华,他们关注的不是彩袖的处境,而是“主义”。热切的背后是对他人命运的沉默,因此,一场帮助变成了闹剧。
不仅如此,这种冷漠不仅局限于他人,而且还有一种自视的冷漠。彩袖的最后一个看客正是她自己。一开始的“无知”的彩袖,愿意为牺牲自己。但这种全然没有划出“我的权益”的心态,也正是她赤子之心的体现。但到后来,哪怕怀孕也要喝毒药赴死的彩袖绝不是最初会寻个道理的她了,而是对自己的归途和去处也默不吭声的人。彩袖的悲剧,也最终止于她对自己生命的沉默。
在他人和自我间,彩袖的悲剧在两重注视下产生了,她的死是富有深刻含义的。“当着好多人的面”,在别人理所当然以为“喝水”的语境下,彩袖喝下了半桶农药。
苏童没有一味地去展现世情中冷的一面,而是冷热交杂,在亲疏远近、热情冷漠的反复转变中,体现出人与人关系的脆弱。
1、多人场景的描写
热闹的开端来源于长寿来要人,这就给小说添上了冷漠的底色。哥哥只考虑传承血脉,而从不考虑妹妹的未来,甚至将彩袖的抗拒视作不孝不义的行为,亲人之间的隔膜由此产生。而热闹不仅局限于亲人之间,从最开始姑妈等人要把彩袖送走是一家人的热闹,到彩袖哥哥长寿到“我”家来要人和父亲的帮手等起了冲突表现出波及了邻里亲朋的热闹,最后到彩袖在妇联门口迷路时路人们纷纷围上来时众人的热闹,作者开始描写群像其中还夹杂着一对互相谩骂的闹离婚的男女。后来,便是她在铁狮子桥上时,茶摊的主人等完全不相干的人也被席卷进了热闹里。
可越热闹,也越残酷。第一处热闹后,彩袖被送离了安定之所,像被扔麻袋一样扔给了别人。第二处的残酷,没有人真的在意彩袖的兄妹矛盾,她也不被巩爱华家接受又要转送去别处了。残酷也同样体现在长寿的身上,长寿也跟那只解放鞋一样被扔得远远的。第三处的残酷击垮了彩袖,陌生人表面的好心将她最终深深推向了泥淖。
2、叙述视角:孩子
同时,《茨菰》采取了特殊的视角,在第一人称叙述的渲染之中,作者拉近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而这个“我”不是姑妈,姑妈的角色要在旁人清醒的眼光下更能看出虚伪;不是巩爱华,她只是小说中的影子与象征;“我”是一个凡事都要听人转述,但却看到了彩袖最真实一面的小孩。
孩子是善良的,但孩子的善良也带着让人不设防的刺。“我”因为糖对彩袖恶毒的诅咒,来源于“我”并不能理解嫁给一个没有舌头的患羊角风的老男人是多么大的悲剧。“我”对于彩袖的斤斤计较,在于“我”不能够宽容一个少女卑微的欲望。“我”的不理解,源于年龄上的鸿沟,源于不能。而“我”之外的众人的不理解,源于不肯。
苏童想要把“人的面貌从时代和社会的标签下剥离出来”,孩子真实的视角,正是最好的选择。
喧嚣是表面的,每个城里人都在对彩袖的经历大谈特谈,发着议论,而沉默是其内核,每个城里人将彩袖如同扔麻袋一般扔来扔去。这种脆弱背后隐藏的正是作者对所谓“救赎”的巨大而牢固的不信任感。伪善,从不是善。倘若要“救赎”成功,要反抗成功,首先必要跨越这种鸿沟,将“理解”不再拘于“主义”、“道理”,而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着想。不然,永远都只是热议着彩袖的悲剧,大谈特谈她的哥哥多么没良心,村人多么迂腐,风俗多么落后,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去体验他们的悲哀。那个妇联女工作人员恰恰是我们的缩影,安心地听着,安心地沉默着。
我们都要抛去这种喧嚣,看看内里的沉默的可怕,如同漩涡。否则,当别人看客的时候,不小心可能就做了自己悲剧的看客。
参考文献:
[1]苏童.《茨菰》[M].第1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2]蘇童.《我们仍然在人性的黑洞里探索》[A].凤凰网文化频道.《有可奉告》.第1版.[C]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1-23
[3]周新民,苏童.《打开人性的皱折——苏童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4.2:25-35
[4]高小弘.《描摹“世界两侧”的表情——读苏童的小说》[J].《当代文坛》.2012.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