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弱势群体,在“第一代城市务工人员和打工者”到新时代“第二代城市务工人员”的背后,远离父母而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发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率先提出了“留守儿童”问题,呼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后相关的文章也有论及。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方面以及身体健康方面等等都有所研究和分析。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爱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情感健康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根本目的。结合对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后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调查报告和相关资料,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社区的角度提出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改善留守儿童情感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情感健康 分析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现状分析
社会上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农村留守儿童就是父母流动到外地工作,孩子留在農村户籍所在地,不能与其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儿童大部分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才能见过父母一面,有的几年都没有见过父母一面。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意识到农村留守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关心和关爱留守儿童的情感健康问题不仅仅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健康的对策
1.政府和社会各方人士联手,确保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得到满足
贵州以及广西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贫困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基本物质生活往往很难得到保障。生活条件困苦,更不用说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孩子的基本生活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关爱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项目和计划,“免费午餐”、“农村希望小学”、“送温暖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捐赠衣物、生活用品”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别关心。但是最重要的是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最凸显当属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党员干部打响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发展经济,进行专项扶贫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贫困问题是根本。
2.发展教育资源,关爱孩子的情感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凸显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专业的调查和面对面研究分析,我们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为几个方面。例如留守儿童的性格较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内向,55%的留守儿童还有自卑心理情绪,并且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生活的留守孩子来说,他们一般会因为一些琐事或者学习、爷爷奶奶教育不当会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甚至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怨恨心理。在这其中,我们的政府和学校要主动承当责任,积极作为。教师是留守儿童的引路人和心理辅导者。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表扬为主,哟保护好学生敏感自卑的心理,既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进步,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教师要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遵循他们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关爱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安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更好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3(03).
[2]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02).
[3] 段成荣、黄颖. 就学与就业——我国大龄流动儿童状况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2(01).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翟家所镇教育管理中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情感健康 分析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现状分析
社会上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农村留守儿童就是父母流动到外地工作,孩子留在農村户籍所在地,不能与其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儿童大部分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才能见过父母一面,有的几年都没有见过父母一面。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意识到农村留守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关心和关爱留守儿童的情感健康问题不仅仅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健康的对策
1.政府和社会各方人士联手,确保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得到满足
贵州以及广西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贫困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基本物质生活往往很难得到保障。生活条件困苦,更不用说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孩子的基本生活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关爱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项目和计划,“免费午餐”、“农村希望小学”、“送温暖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捐赠衣物、生活用品”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别关心。但是最重要的是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最凸显当属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党员干部打响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发展经济,进行专项扶贫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贫困问题是根本。
2.发展教育资源,关爱孩子的情感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凸显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专业的调查和面对面研究分析,我们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纳为几个方面。例如留守儿童的性格较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内向,55%的留守儿童还有自卑心理情绪,并且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生活的留守孩子来说,他们一般会因为一些琐事或者学习、爷爷奶奶教育不当会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甚至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怨恨心理。在这其中,我们的政府和学校要主动承当责任,积极作为。教师是留守儿童的引路人和心理辅导者。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表扬为主,哟保护好学生敏感自卑的心理,既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进步,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教师要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遵循他们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关爱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安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更好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3(03).
[2] 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02).
[3] 段成荣、黄颖. 就学与就业——我国大龄流动儿童状况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2(01).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翟家所镇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