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发展必须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的过程中呈现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仍然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教学情况往往是:教师费了很大的精力备课、讲课,但一节课结束后,学生的吸收量很低。其原因是学生只是被动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应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出一切能使学生主体作用形成的因素。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课中学生如果缺乏兴趣,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沉重负担。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兴趣享受中愉快地得到他们所要掌握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所学习的一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过去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所发生的真实情况,本身就有引人入胜之处,加上现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投影、课件、影像等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上册中的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先放一段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录像,立即就会把学生带入战火纷飞、群雄争战的境地。因为大部分学生看过此剧,或多或少知道三国中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立即进入了角色。在学到赤壁之战时,放一段火烧赤壁的镜头,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拥有雄兵百万,为什么会落到败走华容道的局面?由于激发了学习兴趣,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争先发言。当然,除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还可以用艺术性的语言,配合教材内容进行生动的讲述,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起学习兴趣,从而获得真实历史事件的再现。
二、调控情绪,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要以良好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绪,利用我们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努力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到适宜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理性地克服因其它事件而导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平静愉悦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和爱心带入教学中,避免任何一位同学出现精神压抑或情绪低落。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基础,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和条件,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氛围。在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平等、包容、共享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地配合,达到和谐一致。在这种氛围中,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和学才能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激活他们的创新欲望。
三、扩大反馈面,提高参与意识
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扩大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面,而且更主要的是中等生和后进生;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通过学生或小组之间的互查、互比等,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于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提高参与意识,要求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和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为此,可先让部分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再由其他同学去讨论。讨论可通过邻桌、小组、竞答等方式,此间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并特别注意后进生的发言;同时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是离奇古怪、错误的见解。对敢于质疑的同学要提出表扬。学生讨论后,如有必要教师再作补充、更正和点评。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时,有这样一个问题:隋唐时期我国艺术为什么会出现百花争艳的局面?这是一个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我没有急于把自己归纳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后进行发言,其结果比我自己整理的答案还要多出几点。当然,在同学们发言中出现了错误的认识,我及时进行了点评。
四、延缓判断,留出“空白”
延缓判断的原则,是国外著名学者奥斯本提出的,它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提出的观点、意见或看法不立即作出判断,鼓励学生萌发出更多的想法,以数量求质量。对学生的观点或答案过早地评价判断,容易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遵循延缓判断的原则。要遵循这一原则,必须给学生一片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可在提问后留出“空白”,在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留出“空白”,在概括结论前留出“空白”,出现错误或疑难问题时留出“空白”。
五、总结规律,授之以法
初中历史知识,内容繁多,时空跨度大,学生学时容易记时难。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必须找出内在的规律,将其归类,找出异同点。要鼓励学生自己找规律,这样既能准确地记住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只告诉学生某一历史现象,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其结论,这样的学习既累又效率低。如果通过分析某一具体的历史史实,教给学生某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学生即可举一反三,逐步学会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将大大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将使学生受益一生。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课中学生如果缺乏兴趣,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沉重负担。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兴趣享受中愉快地得到他们所要掌握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所学习的一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过去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所发生的真实情况,本身就有引人入胜之处,加上现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投影、课件、影像等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上册中的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先放一段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录像,立即就会把学生带入战火纷飞、群雄争战的境地。因为大部分学生看过此剧,或多或少知道三国中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立即进入了角色。在学到赤壁之战时,放一段火烧赤壁的镜头,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拥有雄兵百万,为什么会落到败走华容道的局面?由于激发了学习兴趣,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争先发言。当然,除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还可以用艺术性的语言,配合教材内容进行生动的讲述,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起学习兴趣,从而获得真实历史事件的再现。
二、调控情绪,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要以良好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绪,利用我们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努力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到适宜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理性地克服因其它事件而导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平静愉悦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和爱心带入教学中,避免任何一位同学出现精神压抑或情绪低落。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基础,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和条件,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氛围。在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平等、包容、共享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地配合,达到和谐一致。在这种氛围中,既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和学才能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激活他们的创新欲望。
三、扩大反馈面,提高参与意识
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地扩大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面,而且更主要的是中等生和后进生;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通过学生或小组之间的互查、互比等,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于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提高参与意识,要求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和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为此,可先让部分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再由其他同学去讨论。讨论可通过邻桌、小组、竞答等方式,此间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并特别注意后进生的发言;同时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是离奇古怪、错误的见解。对敢于质疑的同学要提出表扬。学生讨论后,如有必要教师再作补充、更正和点评。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时,有这样一个问题:隋唐时期我国艺术为什么会出现百花争艳的局面?这是一个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我没有急于把自己归纳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后进行发言,其结果比我自己整理的答案还要多出几点。当然,在同学们发言中出现了错误的认识,我及时进行了点评。
四、延缓判断,留出“空白”
延缓判断的原则,是国外著名学者奥斯本提出的,它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提出的观点、意见或看法不立即作出判断,鼓励学生萌发出更多的想法,以数量求质量。对学生的观点或答案过早地评价判断,容易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遵循延缓判断的原则。要遵循这一原则,必须给学生一片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可在提问后留出“空白”,在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留出“空白”,在概括结论前留出“空白”,出现错误或疑难问题时留出“空白”。
五、总结规律,授之以法
初中历史知识,内容繁多,时空跨度大,学生学时容易记时难。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必须找出内在的规律,将其归类,找出异同点。要鼓励学生自己找规律,这样既能准确地记住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只告诉学生某一历史现象,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其结论,这样的学习既累又效率低。如果通过分析某一具体的历史史实,教给学生某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学生即可举一反三,逐步学会分析同类问题的方法;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将大大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将使学生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