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学生求职就业的重要能力之一。根据需求分析理论,文章以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其英语应用情况,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需求分析;高职毕业生;英语应用情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4-0105-03
Abstract: A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career-oriented,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meet future post requirements.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job-hunting. Based on needs analysis theory, this paper initiates a survey and interview on English application status among MICE graduates as it seeks to promot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vocational higher institutions.
Keywords: needs analysis;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English application situation
一、概述
高等職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而就业与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再者高职院校大多为地方院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必须密切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是毕业生在本区域的就业状况。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地方经济结构、自身专业背景和综合能力有密切联系。作为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之一的英语应用能力,对其求职、就业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工作中的英语应用情况对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是一种检验和反馈,将为改进教学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因此,课题组通过高职毕业生发放问卷、访谈,进行调查,以深入了解高职毕业生的实际英语应用情况、企业的需求,为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教学提供思路和依据。
二、调查设计和实施
调查设计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而需求分析本质上是一种高度基于本土情境、讲究实用的活动(Schutz & Derwing 1981:31)[1]。高职院校专业多样,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应用情况不同,彼此不可代表。不同区域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也不相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本调查没有选择很多专业,而是集中于京津冀地区高职院校的一个专业——会展专业为调查对象。课题组向所在学院管理工程系的会展专业3届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份。调查采用了问卷和访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英语在工作中的使用情况、英语学习情况和对英语教学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98%的毕业生在北京地区工作,87%的毕业生在专业会展公司或公司的会展部门工作,35%的公司有国际业务。在会展公司工作的毕业生,25%的人员从事会展销售工作,18%的人员从事会展现场执行,11%的从事前台文秘行政工作,6%的人员从事策划工作。以上数据表明,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绝大多数人员进入了北京地区的会展公司,能够学以致用。由于刚毕业,工作时间不长,大部分人在会展行业的工作是会展公司的基础岗位工作。
(二)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情况
1. 使用英语的频率
毕业生使用英语的频率依次为7%每天都有、13%很多、15%比较多、41%有一些、24%完全没有。以上数据表明,2/3毕业生在工作中要用到英语,1/3的毕业生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机会比较多。公司业务的国际化程度和个人工作岗位性质决定英语使用的频率,这也和前文提到的35%的公司有国际业务相一致。
2. 使用英语的场景和方式
毕业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场景排序依次是,接待陪同外国客户15%,收发英文电子邮件13%,填写表单9%,搜索了解最新行业信息9%,阅读英文资料9%,接打外国客户电话7%,与外国同事共事交流4%,网络即时沟通4%,到国外出差2%。此外,28%的毕业生表示工作中完全用不到英语。毕业生在职场中主要以口头交流为主,辅以简答书面交流。
3. 最重要和最需要提高的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
67%的毕业生表示对其最重要的技能是英语口语,其次是翻译技能15%,同时英语口语和翻译技能也被认为是最难的两项技能。主要原因是英语在中国是一门外语,学生口头运用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在校期间和工作中接受的知识和信息主要是通过汉语获取输入,而在和外国客户交流时需要用英语表达输出。口头交流是最快捷的方式。无论是以面对面、电话还是网络即时通讯,都是口头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在交流中需要转换语言,因此口语和翻译也就显得重要。
毕业生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主要困难分别是,词汇量不足50%,发音不标准26%,不会组词造句20%,英语文化礼仪习俗不了解4%。可见英语文化礼仪知识学生们并不欠缺,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礼仪课和文化通识类的课程了解一些。毕业生们最主要的困难还是语言方面的,其中词汇量不足是最大的问题。发音和组词造句的问题其实也蕴含在词汇学习之中,这三个问题本质上是词汇问题的三个方面。学习英语首先要学习好发音,读准单词的音,记住单词意思,熟悉搭配。单词量,尤其是积极词汇的量,对流畅准确的口头表达至关重要。没有词汇什么也表达不了。工作性质决定语域范围,因此扩大英语词汇量要靠掌握自学单词的方法,注重日常积累和使用。 4. 所用英语难易程度和英语水平胜任度
关于在工作中所用英语的难易程度,认为非常容易的为24%、比较容易的为22%、一般的为41%、比较难的为13%。而对自身英语水平是否胜任本职工作,毕业生认为绰绰有余的占11%、正好能满足的占7%、基本能满足的占37%、基本不能满足的占35%、完全不能满足的占10%。通过分析发现,认为绰绰有余的毕业生其实在工作中很少用到英语。认为正好能满足和基本能满足的是在校期间英语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且工作对英语要求不高。认为基本不能满足的毕业生在校期间英语较好但所做工作涉外业务多要求高。认为完全不能满足的多是英语水平很低的同学。对比两组数据发现,尽管认为难度一般的为41%,但觉得水平基本不能满足的为35%,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比较努力,倾向将问题归于自身努力不够的内因。
5. 英语对求职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关于英语证书对求职是否有帮助,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30%、有点儿帮助30%、帮助一般24%、帮助较大7%、帮助很大9%。总体上看,认为有大帮助的为16%,而认为几乎没什么帮助的60%。这说明,高职毕业生在期间会考取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对找工作直接作用不大。相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社会知名度小、企业认可度低。企业更注重毕业生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考试可作为教学的一种促进和检验手段,但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来进行。
关于英语对薪资和晋升等职业发展的影响,毕业生认为影响很大的占7%,影响较大的占15%,认为影响一般的占41%,有点儿影响的占13%,没有影响的占24%。同时,毕业生认为在其公司英语好的员工会有更多机会45%、更高薪资20%、更好业绩9%、更高职位2%,而认为没有任何区别的为24%。这两组数据有内在一致性,相互印证。
(三)工作中英语学习情况和问题解决方式
学生毕业后,无论之前英语水平高低,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无法完全应对工作需要,这点在词汇量上的表现尤其明显,这些都需要毕业生继续学习英语,尤其是自学英语。工作后学习提高方式主要是,手机安装一些英语学习应用软件34.78%、业余看英语电影电视剧 30.43%、根据工作需要自己看相关书籍19.57%、英语网站和网络课程 8.7%、参加社会机构的英语培训班4.35%、报名参加英语等级考试2.17%。
毕业后学习英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原有基础不好34.78%、没时间和精力19.57%、坚持不下来26.09%、不知如何自学13.04%、没人指导6.52%。
毕业生做需要用到英语的工作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式是,网络搜索67.39%,求助同事28.26%、求助以前的同学2.17%、求助以前的老师2.17%。
(四)毕业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和英语学习的反思
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较好9%、一般32%、较低48%、很低11%。反思以前的英语学习,觉得非常后悔当时没好好学48%、非常庆幸当时的努力13。英语自我评价较好的毕业生会庆幸上学期间的努力。现在提高英语的愿望,非常强烈28%、比较强烈28%、一般26%、有一点儿13%、没有4%。由于工作需要,一半毕业后愿意继续提高英语,这和前文提高工作中使用英语的频率有关系。
四、调查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毕业生英语应用情况调查的结果让我们对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高职毕业生的英语使用场景、方式、频率、困难、解决方式等有了更多的了解,为高职院校分析英语教学的内容、方法、重点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一)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要求教学应注重英语基础
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既需要面向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发展需要,又要面对高职生源的实际水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在某个行业中进行专业交流,以实现职场的成功和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英语课程应包含专业行业英语和职场沟通交际英语。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学面对的事实是,高职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基本技能特别单词拼读能力没掌握,基本知识尤其是词汇量非常有限,基本语法规则没有掌握。基础不扎实的这种学情限制其英语学习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职英语课程中的还应需包含英语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而公共英语可发挥打基础的作用。在整个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读训练、构词法、词汇记忆法等。调查显示,50%的学生表示在用英语的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是词汇量不足。48%的学生最想提高的英语知识是扩大词汇量。52%认为高职英语院校英语教学应该加强的英语知识是词汇。词汇是英语基础的基础。
(二)工作需要要求加强基于工作内容的英语教学
高职学生就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岗位,要求英语教学注重实际运用。因此公共英语、专业英语和职场英语,各有侧重,有序衔接。在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后,要迅速进入到专业英语和职场英语的学习阶段,加强基于专业内容和工作岗位的英语教学。一方面从毕业后的职场需要看,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基于工作内容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能力。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需要能够就工作内容与外国客户或同事进行面对面、电话英语口头交流,看懂相关英文资料,撰写相应的文件,收发英文邮件和运用社交软件进行网络交流。虽然,每个学生毕业后所进入到的工作单位不同,工作岗位不同,但身处同一行业,还是有很多的共同内容,这就是开展专业和行业英语教学和职场英语的现实基础,使其变得可能。另一方面从在校的英语教学看,从注重基于工作内容的英语教学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际用处,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習兴趣和积极性,更快地进入到职场人的角色。学生毕业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工作要求和应对挑战,提升职场自信心。学了就能用得上,用了就能带来收益。专业英语和职场英语教学一改学生过去公共英语学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遇到真实场景的尴尬境地。 (三)不断变化的职场要求加强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教学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毕业后其英语学习面临困难。主要表现为不知如何自学,坚持不下来。这是因为在校期间学生无论学习多少知识都是不足以帮助学生应对所有职场问题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学除了加强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外,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教学,也就是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工作和个人发展需要和语言学习规律,自己制定学习策略并采取正确方法学习英语的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源的多样性要求实行分级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应以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前提。高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入学前和在校期间往往学习兴趣不高。调查显示,反思以前的学习,48%的毕业生表示很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学,37%的毕业生表示以前没有目标和动力,只有6%的毕业生表示庆幸当时的努力。高职英语教学面对生源日益多样复杂的现实,要实行分级教学。在学生入学后设计诊断性试题,按英语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将学生编入不同班级进行教学。学生分完层之后明要明确细化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难度過低,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原地踏步,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难度过低,学生会望而生畏,容易产生挫折感。根据目标的不同,设计采用灵活处理适用学生水平的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的步骤和节奏,使英语教学能够符合Krashen的i+1难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让学生觉得英语易学、有趣、有用。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注重模拟情景和真实情景结合。
五、结束语
本文根据需求分析理论,以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英语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客观、有力的反馈信息。会展专业毕业生工作对口率达90%,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机会较多,要求较高。学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词汇量不足、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弱、不知如何自学等。本文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的行业和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其英语应用情况和需求情况需逐一调查并具体分析,绝不可以偏概全,然后再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经常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Schutz, N. & B. Derwing. The problem of needs assess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A].In R. Mackay &J. Palmer (eds.).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Program design and evaluation[C].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1: 29-44.
[2]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3]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125-130.
[4]李水春.新媒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5(18):178-179.
[5]梅雪.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会展英语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18):104-105.
[6]曾建兰.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高教学刊,2017(13):171-173.
[7]陈岚.高职会展英语课程任务型教学模式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
关键词:需求分析;高职毕业生;英语应用情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4-0105-03
Abstract: A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career-oriented,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meet future post requirements.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job-hunting. Based on needs analysis theory, this paper initiates a survey and interview on English application status among MICE graduates as it seeks to promot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vocational higher institutions.
Keywords: needs analysis;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English application situation
一、概述
高等職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而就业与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再者高职院校大多为地方院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必须密切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其是毕业生在本区域的就业状况。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地方经济结构、自身专业背景和综合能力有密切联系。作为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之一的英语应用能力,对其求职、就业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工作中的英语应用情况对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是一种检验和反馈,将为改进教学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因此,课题组通过高职毕业生发放问卷、访谈,进行调查,以深入了解高职毕业生的实际英语应用情况、企业的需求,为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教学提供思路和依据。
二、调查设计和实施
调查设计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而需求分析本质上是一种高度基于本土情境、讲究实用的活动(Schutz & Derwing 1981:31)[1]。高职院校专业多样,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应用情况不同,彼此不可代表。不同区域其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也不相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本调查没有选择很多专业,而是集中于京津冀地区高职院校的一个专业——会展专业为调查对象。课题组向所在学院管理工程系的会展专业3届毕业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份。调查采用了问卷和访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英语在工作中的使用情况、英语学习情况和对英语教学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98%的毕业生在北京地区工作,87%的毕业生在专业会展公司或公司的会展部门工作,35%的公司有国际业务。在会展公司工作的毕业生,25%的人员从事会展销售工作,18%的人员从事会展现场执行,11%的从事前台文秘行政工作,6%的人员从事策划工作。以上数据表明,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绝大多数人员进入了北京地区的会展公司,能够学以致用。由于刚毕业,工作时间不长,大部分人在会展行业的工作是会展公司的基础岗位工作。
(二)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情况
1. 使用英语的频率
毕业生使用英语的频率依次为7%每天都有、13%很多、15%比较多、41%有一些、24%完全没有。以上数据表明,2/3毕业生在工作中要用到英语,1/3的毕业生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机会比较多。公司业务的国际化程度和个人工作岗位性质决定英语使用的频率,这也和前文提到的35%的公司有国际业务相一致。
2. 使用英语的场景和方式
毕业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场景排序依次是,接待陪同外国客户15%,收发英文电子邮件13%,填写表单9%,搜索了解最新行业信息9%,阅读英文资料9%,接打外国客户电话7%,与外国同事共事交流4%,网络即时沟通4%,到国外出差2%。此外,28%的毕业生表示工作中完全用不到英语。毕业生在职场中主要以口头交流为主,辅以简答书面交流。
3. 最重要和最需要提高的英语技能和英语知识
67%的毕业生表示对其最重要的技能是英语口语,其次是翻译技能15%,同时英语口语和翻译技能也被认为是最难的两项技能。主要原因是英语在中国是一门外语,学生口头运用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在校期间和工作中接受的知识和信息主要是通过汉语获取输入,而在和外国客户交流时需要用英语表达输出。口头交流是最快捷的方式。无论是以面对面、电话还是网络即时通讯,都是口头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在交流中需要转换语言,因此口语和翻译也就显得重要。
毕业生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主要困难分别是,词汇量不足50%,发音不标准26%,不会组词造句20%,英语文化礼仪习俗不了解4%。可见英语文化礼仪知识学生们并不欠缺,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礼仪课和文化通识类的课程了解一些。毕业生们最主要的困难还是语言方面的,其中词汇量不足是最大的问题。发音和组词造句的问题其实也蕴含在词汇学习之中,这三个问题本质上是词汇问题的三个方面。学习英语首先要学习好发音,读准单词的音,记住单词意思,熟悉搭配。单词量,尤其是积极词汇的量,对流畅准确的口头表达至关重要。没有词汇什么也表达不了。工作性质决定语域范围,因此扩大英语词汇量要靠掌握自学单词的方法,注重日常积累和使用。 4. 所用英语难易程度和英语水平胜任度
关于在工作中所用英语的难易程度,认为非常容易的为24%、比较容易的为22%、一般的为41%、比较难的为13%。而对自身英语水平是否胜任本职工作,毕业生认为绰绰有余的占11%、正好能满足的占7%、基本能满足的占37%、基本不能满足的占35%、完全不能满足的占10%。通过分析发现,认为绰绰有余的毕业生其实在工作中很少用到英语。认为正好能满足和基本能满足的是在校期间英语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且工作对英语要求不高。认为基本不能满足的毕业生在校期间英语较好但所做工作涉外业务多要求高。认为完全不能满足的多是英语水平很低的同学。对比两组数据发现,尽管认为难度一般的为41%,但觉得水平基本不能满足的为35%,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比较努力,倾向将问题归于自身努力不够的内因。
5. 英语对求职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关于英语证书对求职是否有帮助,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30%、有点儿帮助30%、帮助一般24%、帮助较大7%、帮助很大9%。总体上看,认为有大帮助的为16%,而认为几乎没什么帮助的60%。这说明,高职毕业生在期间会考取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对找工作直接作用不大。相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社会知名度小、企业认可度低。企业更注重毕业生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考试可作为教学的一种促进和检验手段,但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来进行。
关于英语对薪资和晋升等职业发展的影响,毕业生认为影响很大的占7%,影响较大的占15%,认为影响一般的占41%,有点儿影响的占13%,没有影响的占24%。同时,毕业生认为在其公司英语好的员工会有更多机会45%、更高薪资20%、更好业绩9%、更高职位2%,而认为没有任何区别的为24%。这两组数据有内在一致性,相互印证。
(三)工作中英语学习情况和问题解决方式
学生毕业后,无论之前英语水平高低,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无法完全应对工作需要,这点在词汇量上的表现尤其明显,这些都需要毕业生继续学习英语,尤其是自学英语。工作后学习提高方式主要是,手机安装一些英语学习应用软件34.78%、业余看英语电影电视剧 30.43%、根据工作需要自己看相关书籍19.57%、英语网站和网络课程 8.7%、参加社会机构的英语培训班4.35%、报名参加英语等级考试2.17%。
毕业后学习英语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原有基础不好34.78%、没时间和精力19.57%、坚持不下来26.09%、不知如何自学13.04%、没人指导6.52%。
毕业生做需要用到英语的工作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式是,网络搜索67.39%,求助同事28.26%、求助以前的同学2.17%、求助以前的老师2.17%。
(四)毕业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和英语学习的反思
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较好9%、一般32%、较低48%、很低11%。反思以前的英语学习,觉得非常后悔当时没好好学48%、非常庆幸当时的努力13。英语自我评价较好的毕业生会庆幸上学期间的努力。现在提高英语的愿望,非常强烈28%、比较强烈28%、一般26%、有一点儿13%、没有4%。由于工作需要,一半毕业后愿意继续提高英语,这和前文提高工作中使用英语的频率有关系。
四、调查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毕业生英语应用情况调查的结果让我们对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高职毕业生的英语使用场景、方式、频率、困难、解决方式等有了更多的了解,为高职院校分析英语教学的内容、方法、重点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一)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要求教学应注重英语基础
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既需要面向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发展需要,又要面对高职生源的实际水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在某个行业中进行专业交流,以实现职场的成功和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英语课程应包含专业行业英语和职场沟通交际英语。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学面对的事实是,高职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基本技能特别单词拼读能力没掌握,基本知识尤其是词汇量非常有限,基本语法规则没有掌握。基础不扎实的这种学情限制其英语学习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职英语课程中的还应需包含英语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而公共英语可发挥打基础的作用。在整个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读训练、构词法、词汇记忆法等。调查显示,50%的学生表示在用英语的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是词汇量不足。48%的学生最想提高的英语知识是扩大词汇量。52%认为高职英语院校英语教学应该加强的英语知识是词汇。词汇是英语基础的基础。
(二)工作需要要求加强基于工作内容的英语教学
高职学生就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岗位,要求英语教学注重实际运用。因此公共英语、专业英语和职场英语,各有侧重,有序衔接。在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后,要迅速进入到专业英语和职场英语的学习阶段,加强基于专业内容和工作岗位的英语教学。一方面从毕业后的职场需要看,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基于工作内容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能力。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需要能够就工作内容与外国客户或同事进行面对面、电话英语口头交流,看懂相关英文资料,撰写相应的文件,收发英文邮件和运用社交软件进行网络交流。虽然,每个学生毕业后所进入到的工作单位不同,工作岗位不同,但身处同一行业,还是有很多的共同内容,这就是开展专业和行业英语教学和职场英语的现实基础,使其变得可能。另一方面从在校的英语教学看,从注重基于工作内容的英语教学会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际用处,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習兴趣和积极性,更快地进入到职场人的角色。学生毕业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工作要求和应对挑战,提升职场自信心。学了就能用得上,用了就能带来收益。专业英语和职场英语教学一改学生过去公共英语学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遇到真实场景的尴尬境地。 (三)不断变化的职场要求加强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教学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毕业后其英语学习面临困难。主要表现为不知如何自学,坚持不下来。这是因为在校期间学生无论学习多少知识都是不足以帮助学生应对所有职场问题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学除了加强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外,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教学,也就是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工作和个人发展需要和语言学习规律,自己制定学习策略并采取正确方法学习英语的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源的多样性要求实行分级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应以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前提。高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入学前和在校期间往往学习兴趣不高。调查显示,反思以前的学习,48%的毕业生表示很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学,37%的毕业生表示以前没有目标和动力,只有6%的毕业生表示庆幸当时的努力。高职英语教学面对生源日益多样复杂的现实,要实行分级教学。在学生入学后设计诊断性试题,按英语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将学生编入不同班级进行教学。学生分完层之后明要明确细化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难度過低,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原地踏步,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难度过低,学生会望而生畏,容易产生挫折感。根据目标的不同,设计采用灵活处理适用学生水平的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的步骤和节奏,使英语教学能够符合Krashen的i+1难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让学生觉得英语易学、有趣、有用。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紧密结合、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注重模拟情景和真实情景结合。
五、结束语
本文根据需求分析理论,以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英语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客观、有力的反馈信息。会展专业毕业生工作对口率达90%,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机会较多,要求较高。学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词汇量不足、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弱、不知如何自学等。本文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的行业和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其英语应用情况和需求情况需逐一调查并具体分析,绝不可以偏概全,然后再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经常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Schutz, N. & B. Derwing. The problem of needs assess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A].In R. Mackay &J. Palmer (eds.).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Program design and evaluation[C].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1: 29-44.
[2]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3]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125-130.
[4]李水春.新媒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5(18):178-179.
[5]梅雪.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会展英语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5(18):104-105.
[6]曾建兰.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高教学刊,2017(13):171-173.
[7]陈岚.高职会展英语课程任务型教学模式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