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尘埃中再次开出花朵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剧艺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曾经辉煌一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受观众萎缩、演员断档、剧团生存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评剧艺术风光不再,但作为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评剧艺术不应该也不会消亡。只要人们认清困境与问题,重新定位剧团发展,评书艺术就会再次迎来春天。
  评剧曾在北方流传深远,百年历史,几经起伏,评剧繁荣时期,优秀的评剧剧目和演员不断涌现,为中国的戏曲艺术增添了无数光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冲击,评剧艺术的辉煌不再,面临许多困难和窘境。作为中国戏曲长河中灿烂辉煌的一种艺术形式,难道评剧艺术要就此消亡了吗?那将不仅是艺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莫大遗憾。对评剧艺术的现状深入思考,突破困境,将让评剧艺术再次从民众中走来,开出艺术之花。
  一、评剧艺术的困境
  群众基础是大多数艺术的根基,一种艺术形式失去了群众基础,就如同离开土的花一样失去生存的空间,更遑论发展。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极大丰富之前,评剧发展得红火又繁荣,原因就是存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喜爱评剧艺术,良好的群众基础促使评剧优秀的剧目不断产生,优秀的评剧演员不断成长。而评剧这些良好的发展态势会反过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喜爱它,进而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然而,经历过“文革”的重创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娱乐形式多元化的冲击,评剧艺术没有了曾经的辉煌,也不再是继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影响力急剧下降,被保留和能够继续演出的经典剧目也是少之又少,大多评剧剧团连生存都困难,评剧演员的演唱表演水平也不复当年,观众也出现断档的现象,剧团甚至出现“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尴尬局面。这使得评剧艺术的发展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如今是一个现代艺术流行的社会,人们在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之下更喜欢节奏快、不需动脑、简单的艺术形式,很多如评剧一样的传统艺术形式不再为人们所喜爱,很难走进人们的生活和视野。大多数人喜欢电影、电视艺术,喜欢蹦迪,喜欢网络文化,特别是青年人对如评剧一样的传统艺术了解得少之又少,更不可能迷恋。这也使得评剧艺术发展越来越滞后,普及程度低。客观地说,评剧艺术走入低谷,除了有演出市场不景气的原因,还有评剧演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院团生存困难不再深刻钻研评剧业务、剧本落后难以紧跟时代脈搏等因素的影响。要使评剧艺术再现辉煌,再次从尘埃中开出艺术之花,人们就应该重新培养观众群,克服体制机制带来的不利因素,扩大演出的市场及影响等。
  二、评剧艺术的振兴需要多元化的发展
  (一)评剧的发展需要新时代的“成兆才”
  什么是新时代的“成兆才”呢?简单地说,就是指那些为了写出好的剧本能够深刻探究人物内心,上了舞台即是剧中人物,能够极大满足观众需求的评剧作家,他们需要具备高尚的敬业精神,甚至“以戏为命”。他们要把人民群众视为自己所热爱工作的上帝与母亲,把能够反映时代和现实生活的作品作为创作追求。好的评剧作者,既要了解、熟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通过作品使其发扬光大,又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会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为评剧艺术所用和创新。他们还要为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要深入群众,扎根生活,从生活和老百姓的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拥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了解戏曲舞台艺术生产工作的全貌。这样的人才是评剧艺术发展的根本。
  (二)评剧的发展需要培养观众,扩大影响
  为了培养观众,扩大影响,人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让评剧艺术走进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评剧观众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多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扩大传统艺术对孩子们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可以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设评剧艺术课,让孩子们学习评剧各行当,充分体验评剧的魅力,使他们热爱传统戏曲艺术。
  二是评剧院团要与高校联合,多在高校中特别是戏曲高校中举办评剧培训班。相比中小学生,高校学生拥有更高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戏曲专业院校的学生,他们对戏曲艺术拥有更高的了解认识度。通过举办培训班,高校可以培养出专业的评剧人才,也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观众群。
  三是让评剧多下乡,多与其产生的土壤相接触。评剧诞生于北方,起源于广大民众和民间,最适合评剧生存发展的地方不是繁华的城市而是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虽然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但文化娱乐形式相对还是匮乏的,因此,让评剧多下乡,多与其产生的土壤相接触,在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评剧保留最原始的根据地。
  (三)评剧的发展需要评剧院团发展自身特色
  艺术形式具有多样性,同时各自特点鲜明。同样,评剧院团的发展也需要个性,院团的个性发展能够使其具有团结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在形式多样化的娱乐冲击下保留自身的特点和个性。纵观中国各地的评剧院团,它们都曾有过自己的高峰期,有过自己能够挑大梁的演员。例如,中国评剧院培养出演员小白玉霜、喜彩莲等;天津评剧院曾有过鲜灵霞、李文芳、六岁红等;沈阳评剧院培养出金开芳、韩少云、筱俊亭等众多名家。这些院团的台柱子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都积累下大批的脍炙人口的评剧剧目。这些剧目深深印在新老观众脑海中,使评剧迷津津乐道,因此拥有大批的评剧观众,使得人们愿意走进剧场花钱看戏。如果每个评剧院团都能够按照自己所在的城市、所处的地域、所拥有的民俗习惯等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各自的演出风格,就会培养出欣赏自己、懂得艺术、愿意走进剧场看戏的观众,进而使评剧艺术发展得更好,迎来新的鼎盛时期。
  三、结语
  评剧院团要想实现多方位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评剧作家,需要培养群众、扩大影响,需要具备过硬的院团素质,还需要扩大演出市场和合作商。就像打造了“印象”系列品牌的王潮歌所提到的那样,“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以及最新打造的“印象大红袍”,他们每一项的前期投入都是巨大的,但好在他们找到了看好“印象”系列的投资商,并在诸多曲折过后赢得了回报。评剧艺术的发展要想走得更远、更好,同样要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评剧乃至喜爱评剧。
  (锦州市评剧团)
其他文献
《五朵金花》中有非常多吸引人的元素,如浪漫的爱情、美丽的风光、动人的歌声以及欢快活泼的气氛,还有充满误会的巧合与情节的安排,五朵金花个个形象鲜明,有血有肉。《五朵金花》作为一部早期反映群众现实生活的中国电影,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心中。本片在完成政治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时代真善美的表达。在五朵金花中,人们不会觉得这些形象虚无缥缈,而会觉得这些形象就生活在自己身边,这样的融入生活本就说明了电影人物的深
期刊
《艺术》是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1881-1964)的代表作,作者结合自己对艺术独到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提出了著名的美学观点“艺术的本质属性乃是有意味的形式”,阐述了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社会、艺术创造与自由等问题。本文对克莱夫·贝尔《艺术》进行简单分析,并深入研究了第四章(基督教坡段)。  在解釋了贝尔所认为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什么之后,笔者发现,贝尔对基督教艺术中的梳理可以追溯到贝尔的
期刊
贺拉斯“寓教于乐”的艺术观点认为,作家创作的目的在于给人益处、快乐和对生活有所帮助。古今中外,诸多优秀的励志文学作品皆符合“寓教于乐”的艺术水准,作品传递给读者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中国当代文学也不乏很多优秀的励志小说。本文试以中国当代小说《青春之歌》与《杜拉拉升职记》为例,解读这两篇作品中林道静和杜拉拉的经历传递给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学习精神、工作态度、沟通艺术和女性独立等优
期刊
由刘半农作于1920年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是20世纪白话文运动兴起后广为流传的重要诗篇。关于此诗的意涵,学界有两种主要观点,一言爱国,二说相思,历来围绕着“她”的具体对象意为何物展开论述。对此,本文援引布拉克墨尔的“姿势语”相关理论,从具体文本出发,尝试对全诗做出在“她”之外的解读。此种研究方法有利于引导研究者从新的角度认识该诗,对诗歌意象做出新的评判,挖掘新的诗意,为研究者解读同类型诗歌提供另
期刊
器乐音乐演奏的声腔化艺术,是由我国著名胡琴演奏家、教育家闵惠芬先生在2006年“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二胡与胡琴音乐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之观点。从闵惠芬先生提出这个观点至今,它已经成为二胡乃至胡琴演奏艺术领域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胡琴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产物,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血脉的联系,当代二胡演奏和创作的发展是热烈而兴盛的,其流变和发展的速度成为中国弓弦乐器历史上最为快速和繁
期刊
日本茶道的本土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同化期,这一时期茶道随着佛教东传进入日本,日本贵族对茶器的态度表现为全盘接受;第二个时期为分化期,日本本国人逐渐对茶器渗入本土审美特征;第三个时期为成熟期,即是日本茶道精神的独立期,日本茶道精神的独立可以从茶器审美中反映出来;此后,本土茶道精神进一步独立发展而成就其繁荣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前面三个阶段,即探索至千礼休时期的茶道为止。  日本的茶道渊源来自于中国,起
期刊
国内声乐界对意大利古典声乐作品范畴的定义常常不够精确。这类作品在国内高规格的演唱中的运用已有苏醒之势,但其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挖掘还远远不够。本文针对意大利古典声乐作品在国内声乐教学中掣肘的主要原因进行解读并提出若干看法。  在声乐演唱以及声乐教学中,意大利古典聲乐作品通常是指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这两个时期中意大利的声乐室内乐作品。这一时期的声乐作品都具有克制中不乏激情、精简中不乏细致的音乐风格特点
期刊
动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它集合了电影、漫画、数字媒体、绘画、摄影、音乐和文学等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动画由无声变有声、黑白变彩色。动画企业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制作了形形色色的动画影片,这些影片都在后期进行了配音制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早已将原来的无声动画忘得一干二净。本文旨在呼吁人们多关注无声动画,正所谓“无声胜有声”,其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是值得学习的。  一、选题背景  动画产业
期刊
与其他社会正义运动一样,当代动物解放运动的重点是消除制度和系统的统治与压迫。笔者认为,那些致力于社会正义——减少暴力、剥削、统治、客观化和压迫的人,同样有义务考虑所有有感知生物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利益。  一、正义、统治和压迫  公平地说,在很大程度上,动物伦理学家本质上所做的就是建议人们不要不公正地行事。然而,当人们认识到正义,特别是社会正义被大多数政治哲学家解释为不仅仅是公正,更侧重于其分
期刊
陆游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江西诗派是中国诗歌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诗歌流派。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派影响,后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诗法中解脱出来,自成一家。在陆游留存至今的9 300余首诗中,示子诗有180余首,占据总数的五十分之一。在面对亲人时,人往往能袒露心迹。从陆游的示子诗创作中便可看出,即使在晚年,他也没有抛弃曾几传授给他的江西诗法,人们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