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诗人情感跳动的脉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t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由此可见,情境体验对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古诗是用精练含蓄且跳跃性极大的“诗家语”所写,反映的是古代的生活和古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对于当今的初中生而言,欲在古诗的情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近乎“痴人说梦”。因此,探讨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入境,便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高古诗文教学成效,必须面临的现实课题。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入境的策略。
  一、知人论世——以“人”入境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因此,要了解作者,先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例如,在教学《泊秦淮》一诗中,可先让学生了解杜牧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唐朝虽不是末落,但已经开始衰败。当朝官员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沉迷于花天酒地。作为一位有学识且有正义感的杜牧,在秦淮河畔目睹当朝者的腐化堕落场面,感叹于国之将亡。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以一首诗来表现对唐王朝亡之隐忧。在这样的背景之中,把学生带入这首诗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二、看诗初悟——以“题”入境
  题目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在赏析诗歌时,应当提醒学生揣摩诗题。具体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展开联想,培养能力。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提出的要求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联想和想象是初中阶段需要培养的能力目标之一。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在古诗文教学中,也有必要让学生由作品的题目展开联想和想象。
  比如: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诗的题目是游山西村,也就是去山西村游玩,那么去一个地方游玩,联系我们平时学过的游记文章,作者大概会在文章中写什么,抒发什么感情呢?同学们很快回答,所见,所闻,所感。那么诗人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如何?学生一听,“哦!好简单”,马上信心十足地去诗中寻找。这样,让学生在联想中进入诗的情境,从而有效地学习。
  (二)有效引领,激发兴趣。兴趣对人的活动有重要作用,兴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很好地进入诗的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所以,要想引领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能够有效入境,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笔者对学生提示:“我们要离开朋友,或送朋友离开,一般会抒发什么情感呢?”学生回答:“依依不舍之情”。笔者接着问:“既然依依不舍,那说明两人的友情怎样?”“深厚”,学生不假思索的异口同声地回答。“而此处作者是和谁告别呢?”学生很快(因课文写作背景有注解)回答“和蜀中的山水”。“那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对蜀中山水的依依不舍之情。”就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感觉到:不用看诗歌内容,就凭标题就可以把握住诗歌的主旨。这样学生有了自信心,从而慢慢地培养了他们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当然乐于对诗歌情境的感受和体验。
  三、吟诵悟情——以“意”入境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歌境界。当客观事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了解读这首诗词的一把金钥匙。
  中国古典诗歌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事物成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例如:明月象征思乡怀人,柳树象征别离等。不了解这些意象,读起来可能会不知所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多介绍典型意象的文化内涵,并让学生有意识地多积累。
  例如,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在讲到“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时,笔者介绍了“为什么要用大雁代表书信、思乡怀人呢?”这源于一个典故,《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十九年,后来汉使者对匈奴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打到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有帛书,帛书上写着苏武在匈奴何处,这样,匈奴单于才放苏武回到汉朝。大雁是候鸟,每年秋天要飞到南方过冬,因为这个习性,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期望通过大雁来传送书信。随着《苏武传》中“鸿雁传书”故事的流传,越来越多的诗人在诗歌中用大雁象征书信,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大雁也就称为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了。
  经过以上几种策略的运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具体方法,甚至笔者还会教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学会有感而发,捕抓意象,用诗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只有授予学生以“渔”,才有可能让学生自己走进那虚幻的诗歌艺术空间,去触摸到诗人情感跳动的脉搏,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精深,去品味到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魅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有效入境。
  参考文献
  [1]张振环.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2]刘思明.初中古诗教学的三个基本步骤[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02)
  [3]朱新敏,苏凯,胡双全,朱仲莉.以经典文本为依托构建立体高效的古诗教学范式[J].中学语文教学,2008,(09)
其他文献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老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觉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程。  语文的自学能力靠什么养成,怎样培养呢?我认为语文习惯的养成需要多种条件,其方法之一是让学生开动脑筋预习。预习的主要好处有四个:1.预习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作文批改一直是因循守旧、高耗低效、没有突破,致使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此,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而究竟如何落实新课标的上述精神呢?下面谈谈本人肤浅的做法。  一、批语提示修改法。  有个学生写爸爸关怀他教育他,结尾处写爸爸赠书给他。赠书是由妈妈转交的。赠书为什么由妈妈转交,妈
【项目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KJ2012Z394)  【项目基金】宿州学院校级教研项目(课题编号:szxyjyxm201142)  【项目基金】宿州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1yyb06)  【摘要】线性代数是工科学生本科阶段基本的核心课程,也是考研大纲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不仅是中学数学的延拓,也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本文主要讨论大学工科类线性代数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
【摘要】现阶段我市小学课时结构的基本现状为周课时2节,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一个班级的两节美术课还可能有一节安排在周一,一节安排在周五。本人从教四年,有三年时间担任低年段的美术教师,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课堂表现活跃,学习兴趣高昂,但由实际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美术40分钟的课时安排,大部分学生不能当堂完成美术作业,如果带回家完成的话,少部分学生会记得完成作业并带回交给教师,如果放在下次课完成,又会因
【摘要】本文就笔者所在的学校甘孜州雅江县八角楼中心小学为个案,初步探究双语教学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思考,提出进一步推进藏汉双语教学的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藏汉双语教学改革  民族双语教学是搞好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的民族教育中,双语教学是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文字相结合实施的一种教育,藏族聚居地的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的教学都属于双语教学的范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的确,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小学低年级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进行高效的识字教学,对整个语文的学习,影响都很大。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由此可见,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度。而小学低年级学生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的确,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小学低年级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进行高效的识字教学,对整个语文的学习,影响都很大。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由此可见,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度。而小学低年级学生正
一、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学生  任何时候一堂成功的课,必定要考虑到学生他们的理解力和情感世界。在课前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相互间存在的差异,在授课时就能清楚学生的“思维”走向,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我四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过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学习英语语法方面,我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过很多种教学方法。课是备的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也随之出现不少情况。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留守学生”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有的放任自流,有的流向社会,有的受到侵害,有的监护不力,留守学生的现状令人忧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不容忽视的话题,他们的不良情绪、情感的形成已不单纯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为此,对“留守学生”
摘要:目前,只有把把高校体育功能本身的特征与新时期教学管理的特点相结合,才能做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 体育 教学 管理  体育教育是人才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高校是国家培养素质人才的第一基地,而要培养出全面而优秀的人才,体育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做好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  一、体育教学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  体育教学工作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