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敢于说“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的教育中,儿童常常因其年龄与认知的局限性而成为老师眼里被质疑、被否定的对象,“教育应当平等、尊重……”师生交往中,教师应确立儿童立场,让儿童真正拥有主体地位,拥有独立的人格,真正享有说话的权利。
  关键词:师生关系; “儿童立场”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67-001
  【案例】
  午休时,我批完美术作业,看到六年级的贝尔正巧从办公室前面经过,我远远地喊住她:“贝尔,帮我把这叠本子发给同学们吧!”如果是以前,贝尔应该很愿意帮我的忙,可是今天,她却很有礼貌地说:“李老师,我中午要去舞蹈室彩排,下午要参加大合唱比赛,不能帮您的忙了!”我连忙说:“好吧,过会儿我办完事自己去发……”
  看着贝尔远走的背影,旁边贝尔的班主任看不过去了,对我说:“这孩子真是的,就是有事,也应该把老师交代的事情做完了再去啊!回头我来说说她!”我连忙摆手,不同意班主任的做法,这事在办公室里引发了老师们的讨论……
  【分析】
  这则案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该如何确立儿童立场?该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儿童立场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其特质与核心是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只有真正认识儿童和发现儿童,才能坚守儿童立场。作为教师,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于是认为儿童是“小大人”。陈鹤琴先生早就作了揭露:“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缪,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我们为什么觉得老师吩咐的事情儿童必须要做到呢?显然,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就不可能有儿童立场的建立,也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这么判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是基于教师对儿童的认识的儿童立场。
  当学生真的很忙,无法分身来帮助老师,学生婉言拒绝老师的做法是对的。学生在老师面前应该有自我。而作为老师如果以此认为受挫,认为自己自尊心受损,觉得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受到影响,那是因为缺乏儿童立场才会有的想法。相反,老师应尝试着用平等的心态去倾听,尝试着用尊重去爱,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在这样的尝试中,我们“走近”儿童,从而“走进”儿童。
  莫将儿童当“成人”
  记得曾经有人问过:儿童是什么?答道:是人。于是乎老师真把儿童当“成人”了,把成人的想法强加在儿童身上,而儿童必须是儿童,儿童也必须真正像儿童,我们要让儿童有真正的自由。
  案例中的贝尔同学,老师需要她帮忙,她却很坦然地跟老师说“不”时,说明她是一位自主的学生,一位有思想,懂得把握时间的学生。作为老师应该要学会欣赏她,只有懂得欣赏,你才是真正站在儿童立场的老师,你的学生在你面前才是平等的、自由的、灵动的。
  儿童是儿童,只有给儿童平等对话的机会,儿童的心中也才会有你,你的话她才能够听进去。在平时的师生交往中,当我们偶尔让自己变的“小”一些,让我们和儿童一样高,也许你会发现孩子会比平时更快乐,更自信。“真将儿童当成人”,要尊重儿童、倾听儿童。
  蹲下身子爱儿童
  陶行知先生说:“一个人不懂孩子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 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会蹲下身子爱儿童。
  作为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把真诚的爱倾注于学生,热爱是教师育人的甘露。热爱学生是消除对学生某些偏见的基础,是建立儿童立场的前提。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才容易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爱,才能使学生和老师的思想发生共振。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也说过: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对学生的爱。案例中的老师没有爱心的话,贝尔同学对老师的拒绝,往往会使老师恼羞成怒,进而受到严厉批评,可能会利用老师手中的权力硬是要求学生来完成她的要求。而案例中的老师并没有那样做,她非常善意地接受学生的拒绝,选择理解学生,我想这就是师爱使然。
  懂得爱学生的老师才是睿智的老师。“蹲下身子爱儿童”,愿意爱儿童的一切。
  换位思考做儿童
  “换个位置做儿童”就是换位思考,就是指一方作出涉及另一方的决策时,不但考虑到己方的情况,而且还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有时想想自己就是那个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中午要彩排,下午还要大合唱,回来后大堆的作业等着补上的学生,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能够理解,就是一种宽容,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儿童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共通。
  案例中的老师当听到班主任老师想教育贝尔时连忙摆手,不同意班主任的做法,其实她已经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了,作为班主任,在抱怨学生不懂事的时候,是否也应该试着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内心呢?我们总说儿童做错事情总有理由,那么就让我们好好耐心听听那些儿童的道理,好好分析,她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这么想?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想想,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已经有什么、还想要什么……换个位置做儿童,敢像儿童那样说、那样想。
  站在儿童的立场,教师要学会尊重,要学会换位,要让学生敢于说“不”,只有真正进入儿童的生活,去认识儿童生动多彩的精神世界,按照儿童的本性实施儿童喜爱的教学,这样才能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促使儿童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地处常州城西北城郊结合部,近70%的生源是外来民工、流动人员子女,就是这样一所常州教育“金边”学校,却走出了一条让科学教育“常态化”、“平民化”的道路,使一群科学素养几近于零的外来工孩子感受教育的公平,体验科技的魅力,走进了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关键词:科学教育; 纪实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04-001
摘 要: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笔者记录了身边的案例,并对它们进行思考和探究,总结出英语课堂中应该注意的“四协调”方针,即协调好书本和阅读理解,协调好深度和广度,协调好方法和结果,协调好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关键词:协调;难度; 深度和广度; 方法和结果;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05-001要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应该协调
摘 要:本文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为例,探索如何在师生对话中利用概念图策略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关键词:概念图; 师生对话; 细胞核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18-002概念图最早是由诺克瓦教授基于奥苏贝儿的有意义学习及概念同化理论提出的一种用于教学的技能与策略。学生制作概念图的同时,会对头脑中相关的概念进行组合、连接,主
摘 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以此获得并巩固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无缝对接,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依据教材质的规定性和学生学的灵活性,以问题为导向,层层深入的达成教学目的。在昆山市教育局“百节优秀课展示活动”中,本人开设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教学公开课,该课教法核心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指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巩固知识,效果尚可。关键词:问题情境; 问题导学;
摘 要:美国教育家威廉·格拉瑟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读书,任何处罚都无法逼他们就范,所有的动机都源自于内心,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得不好,是因为他在学校里没有找到令他努力学习的动力。”换句话说,他没有找到他的需求。关键词:农村初中; 信息技术; 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30-001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创新精神
摘 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一个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培养需要一定的步骤,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适合做班干部,因此班干部的选择是首要任务,必须民主与专制相结合,其次班干部需要培训,让每个班干部认清职责,签下协议,最重要的是需要让班干部在班集体中树立威信,班主任需要巧设情境,以便班干部群体能更好地协助班主任管理班集体,所以即使是再优秀能力再强的学生,也需要班主任管理技巧的帮助,好药还需有“良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品德课堂开始活跃起来,教师的教学花样多了,课堂也热闹,可是师生对话有多少实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却很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从对话的“十忌”,阐述了如何有效提升师生对话的实效,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想说话、能说话、说真话,促使教师在课堂上摆正角色,善于提问,适时点拨,准确评价……能够和学生开展实实在在的有效对话。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对话中图分类号:G623.1
摘 要:巴甫洛夫关于课堂上数学练习的时间有过详细的论述。数学老师如能在课堂上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并进行讲评,那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如果新授结束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练习的时间,就只能留到课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质量就不过关。因此,怎样才能保证数学课堂独立练习的时间呢?关键词:数学课堂; 独立作业时间; 思考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
摘 要:“疑是思之始”。课堂中的小小疑问的产生,凝聚了教师无限的智慧,启发了学生无限的思维,是一门大的学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启发学生产生疑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语文课堂; 设疑启疑; 技巧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
摘 要: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途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朗读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热爱语文,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美,体验美,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品质的提升。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65-001《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对低年级的朗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