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修和生活实践有效结合的研究与反思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en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和法治意识的课程,是很贴近生活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如能体现生活,调动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认知和体验,且能在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那么,学生的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就更能触及灵魂和思想,达到德法兼修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教学;情境;体验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都深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渐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道德与法治》课应当以生活(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教学要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引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迈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在发现中提升认知,在体验中领悟道德和法治准则,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培养生活实践能力,形成道德规范,提升文明素质。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如何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融,形成有效的结合呢?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以其中一个单元的内容——《我们的学校》为例展开研究和探讨。
  《我们的学校》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包括三个课目: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近我们的教师、让我们学校更美好。
  一、还原现场,在生活中教学
  有效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体验生活的机会。课堂应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设置课程,寻找资料。还要具体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执教《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的李老师,设计课前让学生画校园图,课堂上由学生共同评选出“最美校园图”。要完成家园图,学生自然要细细观察、感受,务求画出最美校园。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画校园、感受校园美,再把感受带到课堂的过程。
  在彭老师设计《走近我们的老师》的课例里,布置了一道课前作业: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日常观察、了解老师的工作日常和教学行为;以及通过申请做小老师或老师的助手,体验老师的工作和增强感受。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前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和感受想法进行分享交流。这个亲身经历的过程激活了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了体验,学生的理解就很透彻。
  在《让我们学校更美好》这一课例的设计里,学生们除了同学、教师,还谈到保安叔叔、清洁阿姨、校车司机,等等,在切切实实的校园生活中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校园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课堂上,教师把6个学生分为1小组,让学生在桌面上的抽奖箱里抽取自己要充当的角色,然后说说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自己的一些感受。把原本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转移到自己身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事例搬到课堂上,互相交流着讨论着,学生们的体验和感悟就更加真实、生动和深刻了。嘴上得来终觉浅,教师的说教十遍,不如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一遍来得真切。
  带生活进课堂,在现场还原中教学。让书本知识回归生活,使学生在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生活”中学习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树立权利义务的观念和意识。
  二、情境再现,在活动中体验
  课程提倡“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建议教学要把学生放在特定的情境中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探索,促使他们理解和产生真实的思想情感和树立正确的三观。我们认为这是道德生成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动手动脑。
  在《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的执教中,教师非常有智慧地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为了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校园,教师组织了“小导游大联盟”活动,一起为刚从外地调来的新教师介绍我们的校园。主体是学生,对象是教师,学生爱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的喜好。因此,学生们准备起来非常认真、行动起来非常勇跃。“小导游”们掘尽校园美景,甚至了解到很多相关的历史文化、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思路。这样的活动让有些学生间接认识了“新”校园,也让有些学生从“旧”景中产生新感想。
  在执教《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一课时,她让学生表演小话剧《开放书架的不幸》,讲述了“开放书架”的遭遇,直观、生动、有趣,免了啰嗦的让人厌烦的说教,学生从感情上就接受并认同要爱护公物,爱护图书,做文明的小学生。课堂还设计了给校长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的活动,让学生把信写好后投进模拟的“校长信箱”,然后,由教师再随机抽取信件念给大家听。三年级的学生写出的信是汉字加拼音,但还是可以看出学生们的真实情感和诉求,学校也请了学生代表上来抽取信件,念信件,学生都很兴奋,希望教师能请自己上台抽取信件,念信,或者希望自己写的信被抽到。总之,学生在活动中既兴奋又生动,参与的积极性都很强。
  三、突出主体,在主动中收获
  学生的主动性是指学生自发地采取积极的方式,克服障碍、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并实现目标的行为,它体现为自发、率先行动和克服困难三方面。因此,我们在课堂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活动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地活动、观察、交流、思考、操作,使学生自然地接受、生成,而不是生硬地讲解、灌输,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组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要求教师文本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一方面,可以拉近文本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道德和法治意识的自然生成。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逐渐内化,深化情感,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达到相融统一。
  在此次以课例进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和生活实践有效结合”的研究中,笔者虽有收获,也在研究中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未能解决的困惑:
  “纸上得来终觉浅”。虽然课堂没有局限于教室,但毕竟不能带学生到更加廣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感受道德源于生活。情境还原终究是一个指定的现场或是一个没有延续的片断,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和充满各种可能性的现实,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件理解道德、学习道德,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个性品质?要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一支相对专业、相对稳定的学科教师队伍是必要条件,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科目,教师都具备专业知识,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任课教师却大都是兼任的,这给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和难以取得突破,存在“教不研,研不深”的现状。
  四、结语
  有人说“研究就像一场旅行,成果不易显现,但影响却永永远远”。研究能让教者与课程走得更近,更深刻地理解“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感受”的教学理念,考虑课程“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泉”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也知道要充分运用“情境体验法”和“活动体验法”,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获得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总之,只有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才能使课堂与生活在相融中生成。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自主开发的与小学英语PEP教材相配套的同步阅读材料为案例,阐述阅读理解测试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剖析阅读连线、阅读排序、阅读填表、读后续写等测试活动;探讨如何通过测试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测试;小学英语;案例分析  一、引言  现行的小学英语PEP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通过深度阅读策略的训练与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素材、话题,加大课内外的阅读容量,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形成系列阅读策略,培养阅读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深度阅读;思维品质  阅读有浅阅读和深度阅读,所谓浅阅读,我们只简单理解了
【摘要】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西晋时,为躲避战乱,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因此,从语言方面来说,客家人不仅保留了北方汉族的语言习惯,还保留了其文化习俗。客家语言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客家方言,可以对古汉语进行研究。古汉族有很多分支氏族,陆河客家是其中一个分支。陆河县的客家方言与当今的普通话存在明显区别,其不同主要表现在语法、词义、音调等多个方面。笔者就陆河县的客家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展开研究分析。 
【摘要】班级管理的本质是师生间一种特殊、开放、动态的互动交往关系,意味着平等、对话、相互建构。而在班级管理中,适当地“留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完成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留白”留出的是智慧空间,留出的是自信空间,留出的是和谐团结的空间。  【关键词】 巧设;留白;蝴蝶效应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不仅可以营造画面的审美意境和作品氛围,体
【摘要】现阶段,伴随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兴起,体验式教学逐渐被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并由此产生了体验式作业的设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验式作业形式一般涵盖绘画、说唱以及合作等诸多类型,其中尤以绘画作业最具代表。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绘画在小学各学段英语作业中的应用状况加以阐述,并进一步分析绘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绘画;小学英语;作业新形式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作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在教学中所占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整个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让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教师运用到了问题驱动教学法,但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把问题驱动教学灵活地运用于在高中数学生态课堂上,是值得所有数学教师去深思的问题,也是本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态课
【摘要】分析混龄区域材料投放的现状,发现混龄区域材料在年龄标识、材料来源、层次性及更新情况均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现状,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丰富混龄区域年龄标识,规范标识内容;增强教师材料分析能力,多途径提高区域材料的更新频率等策略,希望能为教师进行混龄区域材料投放实践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混龄区域活动;混龄区域材料投放;投放策略  混龄编班形式下的混龄教育
【摘要】在高中阶段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还要兼顾心理教育,只有二者相互促进,才能够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关键时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心理教育往往是教师忽略的一项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的负责人,不仅要重视日常的教学工作,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真正发挥心理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应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期,因受生活环境、认知水平和心理调节能力的限制,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观念和态度,自我约束力还比较欠缺,有极大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形成不良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应抓紧小学阶段这一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想方设法做到读写与心理引导双管齐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以达到双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粤北山区群众到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而把子女留守在家乡读书。同时,他们会帮子女购买智能手机,方便与孩子视频聊天,加强沟通。然而,智能手机在留守学生的手中是把“双刃剑”,一旦缺乏有效监管,沉迷手机游戏、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无心向学,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深入剖析粤北山区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原因,并提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