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语文活动课冲破了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搞活语文教学,创设最佳的语文环境,本文结合临床教学实验,阐述了语文活动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的艺术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目标设计 艺术性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评估教学水平的准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可以使教师驾驭教材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
1.注重思想性
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负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因此,在进行语文活动课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但要注意它的知识传授,而且要注意思想性,使学生通过活动,情感受到陶冶,思想觉悟有所提高。例如97年的香港回归前夕,我们结合语文活动课,举办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即席演讲比赛》,其操作过程是:第一步,限时快速写好演讲稿;第二步,每组派出代表抽签先后演讲;第三步,各组可派人补充、提高;第四步,由学生评分,并谈感受,总结优缺点;第五步,公布分数结果,按名次颁奖,并给参赛人员发放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紫荆花”的纪念卡片。通过活动,学生纷纷谴责英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侵占香港的罪行。我们还联系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史实,强化了教育效果,从而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寓于语文活动课之中。
2.注重精巧性
所谓“精巧性”,就是形式“精致”,内容“集中”,“巧”,就是结构“巧妙”、“新颖”,语文活动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是要克服传统教学那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弊端,集中精力,采取新颖的活动形式,解决一、两个难题或重点的问题,使之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进而解决新的问题,做到常学常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积累词语,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开展《猜谜语》活动,内容可涉及字谜、画谜、哑谜、灯谜……每种形式,不要多,在于“精”,体现“巧”,使学生动手、动脑,学到知识,陶冶思想,增加情趣,举一反三。又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加強语文基础知识和活动课的结合,做到“温故而知新”,可以设计《文字医院——纠正错别字》比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以引起对错别字问题的重视,加强中学生文字的基本功,培养正确书写与运用汉字的能力,减少或消灭错别字。不管哪类内容,拟题都要突出“巧妙”两字,或推理、或判断,或动口、或动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课内到课外,多层次,全方位,充分体现出语文活动课“大语文课”自由空间的特点,达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目的。
3.注重趣味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乌申斯基又从另一角度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而语文活动课教学所创设的生动形象、民主参与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去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其做法主要有:首先,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好“动”好“奇”,喜欢热闹,厌恶平淡呆板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以其“生动”、“形象”的优势,最能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其中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更能增强活动的“游戏”色彩,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 中学,从而又“快”又“乐”地学到语文知识。其次,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多年教学活动实践比较,最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莫过于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运用于语文活动课之中。因为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声色兼美、动静结合等优点,可把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由单一到复杂,由静态到动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加强对事物的理解,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活动,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次,通过投放赏析影视片断。平时学生处于紧张状态,需要一些“节目”来调节,也叫做“换换脑筋”,我们把语文活动课比作“多味瓜子”吧,那么每一种活动形式,都有它的特别“风味”。因此,有目的地选择投放一些影视片断,能丰富活动内容,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提高其对影视的赏析能力,达到设计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语文活动课确实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结构模式,属“大语文教育”的范畴之一,是常规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虽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已初步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为了使语文活动课取得更明显的效果,我们认为,一定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做到具有“思想性”、“精巧性”和“趣味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松泉,徐正.全国语文板书研究论文选[C].大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关键词]语文教学 目标设计 艺术性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评估教学水平的准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可以使教师驾驭教材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
1.注重思想性
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负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因此,在进行语文活动课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但要注意它的知识传授,而且要注意思想性,使学生通过活动,情感受到陶冶,思想觉悟有所提高。例如97年的香港回归前夕,我们结合语文活动课,举办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即席演讲比赛》,其操作过程是:第一步,限时快速写好演讲稿;第二步,每组派出代表抽签先后演讲;第三步,各组可派人补充、提高;第四步,由学生评分,并谈感受,总结优缺点;第五步,公布分数结果,按名次颁奖,并给参赛人员发放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紫荆花”的纪念卡片。通过活动,学生纷纷谴责英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侵占香港的罪行。我们还联系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史实,强化了教育效果,从而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寓于语文活动课之中。
2.注重精巧性
所谓“精巧性”,就是形式“精致”,内容“集中”,“巧”,就是结构“巧妙”、“新颖”,语文活动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是要克服传统教学那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弊端,集中精力,采取新颖的活动形式,解决一、两个难题或重点的问题,使之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进而解决新的问题,做到常学常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积累词语,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开展《猜谜语》活动,内容可涉及字谜、画谜、哑谜、灯谜……每种形式,不要多,在于“精”,体现“巧”,使学生动手、动脑,学到知识,陶冶思想,增加情趣,举一反三。又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加強语文基础知识和活动课的结合,做到“温故而知新”,可以设计《文字医院——纠正错别字》比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以引起对错别字问题的重视,加强中学生文字的基本功,培养正确书写与运用汉字的能力,减少或消灭错别字。不管哪类内容,拟题都要突出“巧妙”两字,或推理、或判断,或动口、或动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课内到课外,多层次,全方位,充分体现出语文活动课“大语文课”自由空间的特点,达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目的。
3.注重趣味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乌申斯基又从另一角度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而语文活动课教学所创设的生动形象、民主参与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去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其做法主要有:首先,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好“动”好“奇”,喜欢热闹,厌恶平淡呆板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以其“生动”、“形象”的优势,最能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其中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更能增强活动的“游戏”色彩,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 中学,从而又“快”又“乐”地学到语文知识。其次,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多年教学活动实践比较,最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莫过于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运用于语文活动课之中。因为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声色兼美、动静结合等优点,可把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由单一到复杂,由静态到动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加强对事物的理解,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活动,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次,通过投放赏析影视片断。平时学生处于紧张状态,需要一些“节目”来调节,也叫做“换换脑筋”,我们把语文活动课比作“多味瓜子”吧,那么每一种活动形式,都有它的特别“风味”。因此,有目的地选择投放一些影视片断,能丰富活动内容,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提高其对影视的赏析能力,达到设计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语文活动课确实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结构模式,属“大语文教育”的范畴之一,是常规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虽然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已初步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为了使语文活动课取得更明显的效果,我们认为,一定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做到具有“思想性”、“精巧性”和“趣味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松泉,徐正.全国语文板书研究论文选[C].大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