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潺潺听水流,峭石碧潭湫。山外峦坡岰,颜开泛绿洲。”一日午后,潘国光先生一如往常边临诗边作画,走近一看,原来他临的是自己父亲题画的一首回文诗。于是乎,他神秘地拿出三本小集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诗词,他说这是父亲潘承基的作品手稿。翻开品鉴,足见潘老遣词造句、磨洗韵律之功深。在友人的助力下,潘国光将父亲的诗词汇拢集于一册,出版了这本《潘承基题画诗词集》,完成了父子两代人的夙愿。
旧时明月,生生不息
潘承基老先生(1913—1985年),生于江苏靖江,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曾任靖江县立中学国文教师、美术教师。自1958年起就职于苏州市吴门画苑,直至退休。潘承基年少时上过私塾,所以他对古文化、文字学钻研深厚,这方面颇有建树。
后来举家迁居到苏州亲戚家里,也是缘于潘老对苏杭一直很依恋与向往。苏州的潘家人也不少,且大多过着文人学者的风雅生活。潘承基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笔下不能无所顾忌,作诗填词能给人于无意中惹来太多风波是非。题画诗是他找到的托物言志、荡涤心胸的方式,难怪他诗中自称“吟风弄月一诗翁”。
在这本诗集中,收集了潘老300多首诗词,诗词大多明月清风,轻灵又质朴。其中山水四季题画诗一百首,含春夏秋冬四季山水景色各二十五首,抒发了潘老的内心感受。题画词一百阕,涵盖山水、花鸟、仕女图等,另有杂诗若干首。
尤其让人惊叹的,是一百首回文诗,均是格律体诗,有七言、五言、六言,内容题材是题画山水、花鸟、仕女人物、走兽等。回文诗,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独特体裁,正读倒读,都能成诗。集子中的回文诗,全部遵循潘老手稿原貌(包括顺序和注释)呈现。仔细品读,让人喟叹。他把寂寞化为趣味,写进这百首回文诗里,读来犹如穿街走巷,深不可测。
潘老之所以能够写出这么多好的诗词,正是他吃透了阴阳二元,诗词是平仄,也是阴阳,回文诗是阴阳回旋,生生不息。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过:“对称支配自然”,在无际无涯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所构成的宇宙对称律,可能是百亿年来自然形成的最宏大的现象。回文诗亦如此,失去对称便失去平衡,物无以立、人无以生、天地无以存。中国语言文字的骈俪之美,早已达到了极致。骈俪,几乎成为中国文字语言优秀的遗产基因,它是哲学的——阴阳二元;它是本然自在的——对称与对称破缺;它是诗意的——可兴、可观、可群、可怨;它渗透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之中,成为全世界任何民族不可阶升而上的语言峰巅。
诗心承继,笔墨修行
父亲对潘国光的期望很高,从小他就在家学熏陶下,将绘画、习字当成自己的终生爱好和追求。年轻时便跟着父亲带艺进吴门画苑,期间,他看到了许多上海老画家如:陆俨少、贺天健、沈子丞等画家作品,大开眼界,更有花鸟画家张辛稼先生经常到画苑上课,传授技艺。这些他从中得益匪浅。
“10多岁时,我常常看到父亲在家里吟诗,十分投入。有一句诗词我依稀记得,‘黄江东海一盅浇,且把怒山当笔描’,父亲逐字逐句推敲着诗意。那个年代很少有这么多诗词汇集,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上的财富,这些诗词就是他一生的宝贝。他曾经对我说,你要帮我把这些诗词藏好,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印出来。”潘国光回忆过往,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些题画诗词,在潘国光眼中就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虽无惊人之语,气息却淡然从容,能读出作者不焦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情思。
我们常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与画是不同形式的意境追求、感情抒发却一致的艺术。潘国光这些年来体悟到,中国画与诗词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中国画的好有两个“韵”,即笔墨韵与诗韵,加在一起成就一幅好画。这也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调为最高境界,须有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皆臻妙谛。在潘国光笔下,那些传统山水的绘画技法化繁为简,天真稚拙的云山,随性而为的屋舍,平和舒放的树木等,相对于许多人的精心构置而言,全是不经意的。他笔下有其师张辛稼先生的神气,又有个人的风格,一图一境,一境一意,法度与灵气兼备。他作画有个习惯,读一会诗,特别是翻阅父亲的诗词,让他豁然开朗,灵感迸发。父亲在世时,也经常为潘国光的画题诗作词,他也以父亲的诗意作画。如今,灵岩山上的寺院里,还收藏着两幅潘国光的画,上面有父亲为他题的诗,弥足珍贵。
“一个画家不但要体味诗人的原作,更要有自己的独特创造,要发挥想象力。绘画若停留在视觉表象,便失去了画意,更谈不上诗意。黄庭坚说过‘凡书画当观韵’,‘韵’虽是各门艺术共有,但首先是诗的特征。所以我们可以把绘画要有诗意看作普遍性的要求。”潘国光认为。
吴门文脉在潘家流传至今,正是吴门一片诗心在当中流转不息。潘国光承继着这份诗心、墨韵和阴阳的互生互长的精神内在。
微访谈
《现代苏州》:父亲的这些题画诗词已成为他的精神寄托,您一定深深感触到了这点。
潘国光:父亲生病期间,上衣口袋里一直装着他的这些珍贵诗集,平常他总是反复拿出来看看写写。在那个年代,父亲全靠这些诗词顽强地过活,其中的精神价值给予父亲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让我把画画专业专下去,好好传承和光大吴门画派。当时年少的我,未懂得父亲的踌躇满志,也不曾理解父亲于无余中寻找有余的乐趣。时光荏苒,才渐渐读出父亲诗词中的密码。
《现代苏州》:谈谈您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的理解?
潘国光:中国画与笔墨之间唇齿相依,笔墨是中国哲学和传统人文精神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有个传统,说笔墨同源,书画同一。“以书入画”的写意笔法,有着“内美”。这种内美,我想是敛气凝神,心无旁骛。这些内美,也让我看到了作为画家的本心,返璞归真。筆墨的高级不在于技巧的繁复,而在于没有自我的执念。
潘承基题画诗词赏析——
《题月夜山水图》——沙矷落水近楼台,北岸傍舟有客来。赊望清风摇影绿,华明朗月照窗开。
《题仕女玩月图》——苔苍迹砌步新花,竹翠摇风清歘斜。台上月明琴韵雅,开颜玉烛映红纱。
《春》——吴山绿韵长,无处不悠扬。邓尉灵岩崨,游人笑语芗。
《冬》——荒山雪景幽,古涧叠泉流。落木凋零了,诗翁赏老楸。
《调寄望江南》——烟雾淡,极目总青山。渡得悬崖通绝壁,岭南峰绕着仙寰。人住白云间。
旧时明月,生生不息
潘承基老先生(1913—1985年),生于江苏靖江,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曾任靖江县立中学国文教师、美术教师。自1958年起就职于苏州市吴门画苑,直至退休。潘承基年少时上过私塾,所以他对古文化、文字学钻研深厚,这方面颇有建树。
后来举家迁居到苏州亲戚家里,也是缘于潘老对苏杭一直很依恋与向往。苏州的潘家人也不少,且大多过着文人学者的风雅生活。潘承基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笔下不能无所顾忌,作诗填词能给人于无意中惹来太多风波是非。题画诗是他找到的托物言志、荡涤心胸的方式,难怪他诗中自称“吟风弄月一诗翁”。
在这本诗集中,收集了潘老300多首诗词,诗词大多明月清风,轻灵又质朴。其中山水四季题画诗一百首,含春夏秋冬四季山水景色各二十五首,抒发了潘老的内心感受。题画词一百阕,涵盖山水、花鸟、仕女图等,另有杂诗若干首。
尤其让人惊叹的,是一百首回文诗,均是格律体诗,有七言、五言、六言,内容题材是题画山水、花鸟、仕女人物、走兽等。回文诗,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独特体裁,正读倒读,都能成诗。集子中的回文诗,全部遵循潘老手稿原貌(包括顺序和注释)呈现。仔细品读,让人喟叹。他把寂寞化为趣味,写进这百首回文诗里,读来犹如穿街走巷,深不可测。
潘老之所以能够写出这么多好的诗词,正是他吃透了阴阳二元,诗词是平仄,也是阴阳,回文诗是阴阳回旋,生生不息。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过:“对称支配自然”,在无际无涯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所构成的宇宙对称律,可能是百亿年来自然形成的最宏大的现象。回文诗亦如此,失去对称便失去平衡,物无以立、人无以生、天地无以存。中国语言文字的骈俪之美,早已达到了极致。骈俪,几乎成为中国文字语言优秀的遗产基因,它是哲学的——阴阳二元;它是本然自在的——对称与对称破缺;它是诗意的——可兴、可观、可群、可怨;它渗透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之中,成为全世界任何民族不可阶升而上的语言峰巅。
诗心承继,笔墨修行
父亲对潘国光的期望很高,从小他就在家学熏陶下,将绘画、习字当成自己的终生爱好和追求。年轻时便跟着父亲带艺进吴门画苑,期间,他看到了许多上海老画家如:陆俨少、贺天健、沈子丞等画家作品,大开眼界,更有花鸟画家张辛稼先生经常到画苑上课,传授技艺。这些他从中得益匪浅。
“10多岁时,我常常看到父亲在家里吟诗,十分投入。有一句诗词我依稀记得,‘黄江东海一盅浇,且把怒山当笔描’,父亲逐字逐句推敲着诗意。那个年代很少有这么多诗词汇集,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上的财富,这些诗词就是他一生的宝贝。他曾经对我说,你要帮我把这些诗词藏好,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印出来。”潘国光回忆过往,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些题画诗词,在潘国光眼中就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虽无惊人之语,气息却淡然从容,能读出作者不焦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情思。
我们常说,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与画是不同形式的意境追求、感情抒发却一致的艺术。潘国光这些年来体悟到,中国画与诗词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中国画的好有两个“韵”,即笔墨韵与诗韵,加在一起成就一幅好画。这也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
中国画以意境、气韵、格调为最高境界,须有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皆臻妙谛。在潘国光笔下,那些传统山水的绘画技法化繁为简,天真稚拙的云山,随性而为的屋舍,平和舒放的树木等,相对于许多人的精心构置而言,全是不经意的。他笔下有其师张辛稼先生的神气,又有个人的风格,一图一境,一境一意,法度与灵气兼备。他作画有个习惯,读一会诗,特别是翻阅父亲的诗词,让他豁然开朗,灵感迸发。父亲在世时,也经常为潘国光的画题诗作词,他也以父亲的诗意作画。如今,灵岩山上的寺院里,还收藏着两幅潘国光的画,上面有父亲为他题的诗,弥足珍贵。
“一个画家不但要体味诗人的原作,更要有自己的独特创造,要发挥想象力。绘画若停留在视觉表象,便失去了画意,更谈不上诗意。黄庭坚说过‘凡书画当观韵’,‘韵’虽是各门艺术共有,但首先是诗的特征。所以我们可以把绘画要有诗意看作普遍性的要求。”潘国光认为。
吴门文脉在潘家流传至今,正是吴门一片诗心在当中流转不息。潘国光承继着这份诗心、墨韵和阴阳的互生互长的精神内在。
微访谈
《现代苏州》:父亲的这些题画诗词已成为他的精神寄托,您一定深深感触到了这点。
潘国光:父亲生病期间,上衣口袋里一直装着他的这些珍贵诗集,平常他总是反复拿出来看看写写。在那个年代,父亲全靠这些诗词顽强地过活,其中的精神价值给予父亲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让我把画画专业专下去,好好传承和光大吴门画派。当时年少的我,未懂得父亲的踌躇满志,也不曾理解父亲于无余中寻找有余的乐趣。时光荏苒,才渐渐读出父亲诗词中的密码。
《现代苏州》:谈谈您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的理解?
潘国光:中国画与笔墨之间唇齿相依,笔墨是中国哲学和传统人文精神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有个传统,说笔墨同源,书画同一。“以书入画”的写意笔法,有着“内美”。这种内美,我想是敛气凝神,心无旁骛。这些内美,也让我看到了作为画家的本心,返璞归真。筆墨的高级不在于技巧的繁复,而在于没有自我的执念。
潘承基题画诗词赏析——
《题月夜山水图》——沙矷落水近楼台,北岸傍舟有客来。赊望清风摇影绿,华明朗月照窗开。
《题仕女玩月图》——苔苍迹砌步新花,竹翠摇风清歘斜。台上月明琴韵雅,开颜玉烛映红纱。
《春》——吴山绿韵长,无处不悠扬。邓尉灵岩崨,游人笑语芗。
《冬》——荒山雪景幽,古涧叠泉流。落木凋零了,诗翁赏老楸。
《调寄望江南》——烟雾淡,极目总青山。渡得悬崖通绝壁,岭南峰绕着仙寰。人住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