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看《柳青》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栋写《柳青》
  突然接到唐栋来信,说他的话剧本《柳青》完稿后,会很快发到我的邮箱,希望我能提些意见,并能如是转告李星。我喜欢话剧,自然更会喜欢《柳青》的,从此便天天期盼着……
  于是,我在期盼中常常想起唐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文学上为我党我军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是1969年入伍的。曾任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团长、广州军区文工团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剧协理事,又任广东省作协、剧协副主席。他还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早年的小说《兵车行》,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为电视剧,哄动一时。自“冰山系列”小说完成后,他换笔主写戏剧,其主要作品有话剧《天籁》《红帆》《共产党宣言》《杜甫》《麻醉师》《国际歌》等40余部以及歌剧《达坂城的姑娘》《天下黄河》、舞剧《三家巷》《沙湾往事》、电视剧《爱人.同志》等多部。作品多次获得曹禺剧本奖、文华剧作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其中连续四次获得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文华大奖。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
  从家乡观念讲,我们都是岐山作家的一员,但我与他比,自愧不如。不过我相信岐山作家如能像唐栋那样努力创作,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冒出可与其比肩的作家,能超过这个“高标杆”,像唐栋那样,给文坛增光添彩。
  当唐栋从网上传来的《柳青》和西安话剧院的排演本《柳青》向我双双走来时,我热情地拥抱了他们。先睹为快的我,想向柳青的粉丝说,这是一个很成功的话剧本!你等着瞧舞台演出吧!你会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民作家柳青,你会看到一个伟大的作家和一部伟大的巨著是怎样炼成的。
  在习主席大力提倡“人民作家”“人民文学”的大背景下,我以为《柳青》这个典型形象的现实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它的社会效益(应包括娱乐情趣)和票房价值都会令人敬叹不亦!
  《柳青》和《创业史》
  当我拿上剧本《柳青》,就想,唐栋是怎样处理《柳青》和《创业史》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这对剧本的作者太重要了,实在关乎剧本《柳青》的成败。
  柳青离不开《创业史》,《创业史》离不开柳青。《创业史》开头有《题序》,《柳青》开场有《序幕》。《题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寡夫改嫁写婚书的场面使人久久难以忘怀;《序幕》的內容核心有两个,老先生“一句一顿地”念他写的寡夫改嫁的婚书;柳青烧书稿,犹如凤凰自焚要新生。
  当我读完这些文字,我知道了,唐栋把《柳青》和《创业史》有机地、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有融和,又有区别中,唐栋要创造属于他自己的话剧《柳青》了。
  今后,读者在话剧《柳青》里看到的王三就是小说《创业史》里的梁三,但又不完全是。以此类推,王家斌与梁生宝亦然,彩霞与改霞亦然,类似者亦然。这是为什么?就全书而言,梁三、梁生宝等人是柳青塑造的典型,王家斌、王三等人是唐栋为塑造一代新的作家典型形象柳青,而创作的“互助组”时代的思想、行为相异的父与子,用来陪衬柳青的。
  柳青焚稿这一小节,象征柳青要重新创作一部传世之作《创业史》的决心。从结构上来看,也为全剧写作畅开了一条“丝绸之路”。
  从买稻种到分稻种的转换
  柳青对“梁生宝买稻种”是精雕细刻的,唐栋却避开这一章,另择一幕,他精雕细刻了“王家斌分稻种”。这一买一分,中心人物就大有讲究了,王家斌让位于柳青。柳青不再仅仅是生活的采访者、观察员,而是“互助组生活中离不开的一员”了。
  面对分稻种最后的复杂场面,分不下去了,矛盾一下集中在这里。处理得好,争取了人心,可巩固扩大互助组;处理得不好,便不利于互助组的巩固与扩大。年轻的王家斌百爪挠心,失手无策,气得关了门躺在炕上。他是“闭门思过”吗?也许有一点。而他肯定是意识到了这个严重性,就是还没有找到他开这把锁的钥匙。他还有些嫩,问题也太新太现实了。他是需要一个政策水平高的高人给他指点迷津。在这场戏中,他第一次认识了柳青,也第一次请栁青解惑“拿主意”。柳青是一个老革命,又有过《种谷记》的实践经验,在皇甫村也有了初步的根基,于是在王家斌放弃个人利益(不买自己那一份稻种)的支持下,在柳青的智慧引导下,一河水开了,分稻种的方案大受群众欢迎。最后的效果是把群众觉悟提高了,互助组当场就扩大了。这一章从主体事件的选择与安排,从戏剧冲突的组合到解决,都可看出一个剧作家唐栋的艺术匠心的独运。
  终南山中的“山民”柳青
  话剧《柳青》第五场,是写柳青上山割竹子。
  小说《创业史》大篇幅地写过梁生宝进山割茅竹,那段山中生活是写得相当精彩的,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柳青去过吗?割过茅竹吗?不知道。《柳青》的第五场,唐栋安排柳青跟互助组真进山割茅竹了。有人问:这情节是真的吗?
  记得我当年读《创业史》时,对梁生宝们上山割竹子很佩服,也很向往那种新奇的山中生活。没料文革中,村里回来了5、6个像我一样的“逍遥派”。他们是高中生,我是高中教师。我于无聊赖中,组织他们背了铺盖、锅碗米面,并特意带了本《创业史》,步行三天,到了太白山里,目的是要挖药。我在后来的文章中,这样写到,“山坡上有五六个用茅竹搭建的人字形茅庵间,空无一人。我立即大声吆喝,‘这是梁生宝割茅竹住过的地方’!”“地上那约略半尺高的竹茬,如想象中的野猪的牙齿,可怕地向上呲列。我们的脚,小心地拣着竹茬间的空隙走着……”这就是我亲历的秦岭山中割茅竹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住下,生活了一个月。
  所以,以我看,即是柳青没进过终南山,没有割过茅竹,唐栋仍然可以这样虚构。其理由一,柳青彼时进山割茅竹,按其当时的身体状况还是可以承受的。二,唐栋家乡的人,进太白山很方便,割茅竹扎扫帚,在历史上是全岐山县扫帚的主要供应地。他从小听过见过的这类事情,会使他的虚构有用之不尽的素材。三,柳青要跟王家斌一伙来山里,一起做山民,受大苦。这正是一个人民作家的人民性的顽强表现,更是一个党员作家党性最可宝贵的地方。   柳青到了这里,一些难题也跟着他到了这里。比方竹茬把郭安成“右脚掌都快扎透了”,他冲柳青,嘴一张,“都怪你!”“我要是不听你的话,不入合作社……就不会上山割竹子遭这罪!”吆喝着要退社。使柳青一时陷入难堪。柳青的面前,并非只有光明。
  《创业史》中栓栓的脚掌被竹茬扎透的情景亮在了我的眼前……我忽然心生疑窦,柳青进山割竹子是真还是假?我终于在心里说,柳青进山,我宁愿相信它是真的,不愿相信这是唐栋的虚构。
  梁生宝与改霞,王家斌与彩霞的爱情婚姻
  不论男女老少,谁读《创业史》,都会关注梁生宝和改霞这两个年轻人,除了他们的事业、学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关注点,即他们的爱情婚姻。
  传统婚姻讲“郎才女貌”,新社会讲自由恋爱,讲“情投意合”,不论从哪个观点看,这一对有情人都应该很快步入婚姻殿堂的。然而,直到《创业史》第一部完,心硬的柳青还没让他俩结婚。唐栋则不然,让王家斌和彩霞及时地结了婚。
  其实还是柳青从中撮合,促成他们的结合。自从柳青发现彩霞帮王家斌分稻种,他就注意了这对年轻人。“见婚姻说合”,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柳青不是那种“忙张口”,他摸清了双方的“底牌”,在彩霞将要进城招工去的节骨眼上,才很艺术地谈到火候上,说“既然这样,你俩为啥不把这层窗糊纸捅破,把关系确定下来?”经柳青拉扯以后,彩霞给王家斌做了一双“订亲鞋”,送到他割竹子的山中。关于梁生宝和改霞的事,柳青说,他在第二部里才会有个交代。而王家斌和彩霞,在第一部结束前,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两者的不同,我想,既有着柳青、唐栋两个作家气质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更有着《创业史》和《柳青》各自版本的独立性。
  “新人”黄文海的意义
  《柳青》中有几个“新人”,黄文海便是一个,从《创业史》中找不出相对应的人物。他是柳青的崇拜者,一心要当作家。唐栋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全新”的人物呢?
  (一)这个人物对柳青是一个很好的陪衬角色。他听了点土改故事,就写长篇小说,又急功近利要出版,而柳青为写长篇,从北京下到长安,再从县上下到村里,走到群众心里,泡在群众生活里。就是他的妻子马葳,也做了帮他收集资料的好帮手;(二)从黄文海的身上,使人能读出今天某些青年作者的浮躁情绪来,故这个人物很有他的现实意义。因为唐栋面对的现实毕竟不是柳青那时的现实了;(三)有黄文海这个人物,给柳青创造了一个阐发他创作思想的平台。我们过去听说的关于柳青“三个学校”的创作思想,在《柳青》中,被唐栋概括为“三方面的积累”:“一是知识积累”,“二是生活的积累”,“三呢,是思想的积累”。柳青知道了黄文海华而不实的创作实际后,才讲了他的这个创作体会。这三条就是人民作家柳青创作思想的高度概括。
  黄文海这个人物的意义当然还不至这些。在《创业史》中,改霞要进纺纱厂,是上中农郭振山给做后台出主意的。在《柳青》中,彩霞要进城去当纱女儿,却是黄文海给报信息催促的。但黄文海意在“来即我谋”,这一点作者把握得很好。这样的低素质“作家”在文革中捞到了个“文艺官”,却出卖了栁青,后来也有良心发现,是一个矛盾着的角色。
  《创业史》的成功出版与马葳之死
  皇甫村人亲眼看到了《创业史》的出版。他们街谈巷议,从小说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影”,他们找到了“谁像谁”。说明这本小说的诞生确实有着深厚的人民生活的根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了一方作家和一方小说。
  柳青自己费尽心血五、六年,多次排斥极左思潮的干扰,妻和子女也跟着他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最后,忍着家庭的艰难,把稿费又捐给公社办了机械厂。
  《创业史》给柳青带来的是什么呢?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昔祸福。再发展下来,如天惊雷,马葳自尽了!话说在陕西作协,我只算个晚辈。80年代,我才听“老作协”说,当时马葳找不见了,几天后,有社员报告浇地时,发现水里有女人的头发。这一重要线索,才证实马葳是跳井自尽的。
  作为话剧的作者唐栋,他要追求艺术的真实。他紧紧地抓住马葳的“忧郁”去写。她为什么忧郁?《创业史》被打成“黑书”,柳青被打成“黑作家”关进了牛棚。马葳在牛棚见到柳青后说了一段催人泪下的话,“老汉,我不跟你划清界限,不跟你离婚;我就是死了,也还是你的鬼。”我们可以想见,这几句结论是马葳在别人的威逼下,死不动摇的誓词。这几句词儿不知折磨了她多少个不眠之夜。马葳的嘴里第一次出现了一個“死”字。柳青立即敏感到了,“咱不许说‘死’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马葳说,“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害怕孤独,我感觉好像掉进了一口井,一口深井,四周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但《创业史》已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的柳青,他牵挂它的第二部,他还要燃烧他的生命。他劝害怕孤独的马葳,“说明你还没有和你自己成为朋友……(拉起马葳的手)你看窗外那棵正在开花的腊梅树,其实人跟树一样,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在柳青一步一步的开导下,两人终于以拥抱而别。当时的现实太残酷了!在雷电声中,这个“胆小软弱的人”,使可怕的预感还是变成了无情的可怕的现实……
  但是这一切不幸没能压倒作家柳青,因为他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
  1977年金秋时节,《创业史》第二部出版了。《创业史》完整了,柳青的生命也完整了。柳青蹲在皇甫村的土地上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幸福就是一辈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指脚下)。”
  柳青,一个杰出的人民作家的幸福就是写《创业史》,安放灵魂最适当的位置就是皇甫土地。他的高大形象永远活在作家和人民大众的心中。
  责任编辑:柳江子
  作者简介:徐岳,国家一级作家,曾任《延河》主编。已出版200多万字作品。有儿童小说《山羊和西瓜的故事》在上海《文汇报》获奖后,被天津电视台拍摄为电视剧《铁蛋》,获飞天电视剧奖。
其他文献
小时候,村里有一个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的老兵,有些疯疯癫癫,我们一堆小屁孩没事就围着他,听他讲战场上的事,尤其是夏天的夜晚,天热,都拿了一个席片子,铺到打麦场上,头顶月明星稀,偶尔有风吹过来,送来丝丝凉意。月亮晃得我们睡不着觉,就撺掇他讲故事,讲他在朝鲜战场打仗的那些故事,他总是目光定定地看我们一阵,其实我们知道他根本不是在看我们,也许是透过历史的烟云看那场惨烈的战争,然后拉了一句拖腔“那可是保家卫国
期刊
故里  水库上的林子里还有许多鸟在鸣叫,啾啾唧唧,但看不见它们的身影。从沙石的路面行走,好几里仍不见一个人影。一处老屋早已人去屋空,场院上杂草疯长,蒲公英开了花,绒毛在空中悄悄地飞。记得这里原有一个老人,冬天里常常不停歇地咳嗽,但见了人来,便扬起憋胀得通红的脸,用带泪的眼光冲你笑。现在屋子西侧的斜坡上,他的墓碑上的字迹已被风雨剥蚀得看不清了。  四周的林木现在又郁郁葱葱了。矮身的松树、壮硕的老核桃
期刊
高密这地方  高密是个好地方!高密,是能给人带来诱惑,令人向往的地方。  起先不大留意,总觉着“他”不起眼地蜗居山东胶莱平原一隅,甚至觉着他和我的家乡———陕西富平相比,那可真是差远了。我出此诳语,并非因为好儿不嫌母丑,认为属于我的穷乡僻壤赛得过天下任何金窝银窝。我的家乡确有许多令人骄傲和神往之处,仅“富平”这名儿,就让人们对她有了富庶太平的美誉。地灵,人更灵,千古风流,人物辈出:黄帝铸鼎于荆山,
期刊
林喜乐的这两个短篇渗透了生活的血和泪,让人不忍卒读。他为我们讲述了几乎永远处于社会边缘的苦难者的生活与情感。这些社会边缘者包括但不限于农民工、下岗工人、留守妇女老人、小商贩、小服务员等人物,他们是在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以往的文学典型形象如“多余人”“工农兵”等都无法容纳这些新的人物形象。因此,对他们的书写势必会有鲜明的历史性和当下性。这种书写被论者称为底层书写,或者是底层叙事。  近十
期刊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影响下,小说创作是以逐渐渗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这其中,作为推动当代文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根基深厚的传统乡土小说创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突破。以陕西地区为代表的西部小说创作,以其特色的乡土历史及民间文化样态的书写,涌现了贾平凹、红柯、陈忠实、路遥等一大批著名作家。以他们为代表的陕西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地突破,使得西部的乡土小说焕起勃勃的生机,获得了瞩目的创作实绩。
期刊
是的,我只得走了。  上面一句,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过客”中,过客回答老翁的话。  而且,在过客谢绝了女孩的布施和老翁劝其休息一会儿的好意之后,老翁又问道,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过客立即回答说,是的,还是走好。于是,主客互道平安。过客向野地里踉跄地闯过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从开始明白应该读鲁迅先生的书,到如今几十年过去,在那些還没有被世故缧绁的残酷损掉棱角的忆念之中,这句话是我反复咀嚼回味的精粹。而
期刊
一  琼儿比我小一岁,是邻家的一个女孩。  要说我比琼儿幸运,是因为我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着。琼儿只有爷爷和爸,没有奶奶和妈。  听大人们说,琼儿奶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得痨病死的,她妈是在琼儿三岁的时候跟一个收废品的男人跑了。因此,我们同村的几个娃儿就常常背着大人欺负她,有时是在上学的路上把她围住揍一顿,故意在她的身上脸上洒几滴墨水,用石灰在墙壁上写上“田秀的妈跑河南”。琼儿并不像她爸爸那么懦弱,
期刊
一  面对你们,我无力于一切解释说道,因为我并不知晓,爱与责任,哪个更为重要,哪个可以使人长久持守。  你的猝然离去,成就了我责任的最终担负,默念着你的名字,突然发现其实我并不明白,你跟我之间是什么关系。  还记得那秋后的黄昏吗?我们挽着手漫步在公园的小道上。走着走着,你突然停下了脚步,默默的看着我。  “知道那里吗?”顺着你指的方向,我看到了隐隐出现的小灵山。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记得葬我在
期刊
第三台话筒  男孩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而父母在数百里外的家乡,亲情的交流靠信件,慢慢地,电话普及了。男孩帮父母装了一台固定电话。  每个周末,男孩都要撥打家里的号码。  “谁啊?”父亲用浓重的关中西府口音问,每当这时,亲切的乡音让男孩内心暖流涌动。电话总是父亲先接起来,因为卖冰糖葫芦的父亲,业务多。  “爸爸,是我。”男孩轻声说。  “老婆子,接电话。”父亲在电话的彼端高声喊,男孩知道:母亲或许正
期刊
摘 要: 为了解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特征与发展趋势,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Ⅴ,梳理2012年以来CNKI中社区治理研究文献,发现城市社区治理研究集中于东中部地区高校,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和本土化特征,研究内容经历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蜕变,社区党组织通过整合政府行政力量和社会自治力量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提出构建结构—过程视角下党组织嵌入城市社区治理的逻辑分析框架,旨在为新时代党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