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无拘无束地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在语文习作素质训练实验的研究中,力求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突破口,以创新为切入点,在开放中探索习作教学的新策略,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突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模式,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放作文教学,让生活成为学生说话、写话和习作不绝的源源活水
从生活入手,改变传统的一味以课堂内模仿范文、套用路子、闭门造车的封闭式作文教学结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参加生活劳动、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从小课堂迈进大课堂,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获得感受;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学习实践中学会观察和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生活和语言积累,为学生习作营造氛围。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把习作训练与其它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如听音乐,根据节奏的起伏写感想和感受;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拼图写想象作文;让学生记下有趣的自然实验,写简单的科技小论文等。习作与生活、社会有机结合,克服了为文而文的倾向,学生由景生情、有感而发,习作成为了学生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
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放宽习作要求,减少习作指导过多过死的限制,拓展学生作文空间
中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练习。只有习作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限制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的需要,是生活学习的自然而然的事,才有可能对限制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在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范围后,尊重独特的审美体验,注意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同一文题多角度选材,同一中心多角度选材,同一材料多种立意,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体验,合理拓展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倡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提高习作兴趣。
3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思维特点,安排习作素质训练的训练序列,对学生习作技能的掌控,恰当分解与配置,做到循环渐进,前后连贯,有机斜接
一、二年级为基础训练阶段,以说话、写话训练为主,包括对话、看图说话、编童话、回答问题式说话写话、参加活动后说话写话、谈想象和幻想、用词语连句说话等。这一阶段,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写,引导他们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写出来,由一句话到一段话,到一篇话。不苛求每一个词语用得正确,每句话通顺。三、四年级为单项训练阶段,写作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顺利的完成说话、写话到比较独立地完成一篇写作的过渡。训练内容如人物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场面描写、动植物描写,看图写作,写童话故事,编神话,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等。这一阶段,鼓励学生以观察想象为主,写放胆文,把心理所想的、口里能说出的都尽量写出来。教师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在大量习作实践中理解、掌握叙述方法,做到心中有感,笔下能抒,初步形成叙述能力。让学生产生习作冲动,产生写的欲望,同时紧密联系阅读实践,引导他们从范文中感悟表达的方法。
高年级为综合训练阶段,以训练叙述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为主,除内容条理外,还要求扩大习作文字量,限时完成作文。这一阶段学生的习作尽量与生活联系,如让他们给远方的人写信,写身边的人和事,写读后感、观后感、儿童诗歌等。要求学生独立成文,在互相评议的基础上,完成“二次习作”
在初中阶段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习作训练活动,如办手抄报,举行作文竞赛、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针对教材在习作内容和编排上存在的不足,我们编写了《中学语文习作训练序列》,扩展了训练内容,加大了习作训练量。
4 从说到写,以说促写,说写结合,把口语与书面语融为一体,让说成为写的基础,以减轻学生初学习作产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习作质量的提高
习作之前先习说,习说是习作的准备阶段。低年级抓好说话训练,为中、高年级习作打下基础。低年级的说话训练,重在激发他们说话写话的兴趣。一年级初入学的孩子,对于有一定要求的说话有难度,我们先让学生对说话内容进行反复观察、感受,引导他们发现新鲜、感兴趣的内容,激发灵感,展开想象,营造学生希望表达的气氛,然后让他们说出来。当学生说话有困难时,教师加强引导,“下水”试说,抽学生说引导学生修改说的内容,悟出方法然后又让学生说。二年级学生合作能力增强,观察、说话能力有提高,我们把训练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说话的能力上,力求说话内容完整、有条理,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对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次说话,都让学生熟悉说话内容,让他们说,老师倾听说的情况,根据实际指导,让学生再说,在“练习——引导——练习”过程中形成说话能力。初中阶段习作训练时,先说后写,在口语表达得到规范和发展的同时,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在习作中倾吐自己的心声。这样做,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减缓了习作坡度。习作之前先习说,有效解决了阅读教学直接向习作教学跨越很难跨过去的问题。
5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以往的作文评改,教师以权威的姿态说话,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发展,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我们把评价原则定位在:尊重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特点,尊重学生原作的完整性,不大删大改,伤筋动骨。力求对学生习作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价,评价中既关注学生写作学习的结果,也关注学生在写话和习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内容既有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也有习作材料准备、口语表达能力等。同时,坚持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优秀学生提出较高要求,让他们通过习作评改在各自的基础上看到希望,確定奋斗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评改方式主要有:(1)师生平等交换,倾听学生自述作文的思维过程,交换彼此的评价和建议,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和看法;(2)小组互助,相互阅读作文,谈各自的感受和评价,学生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学会欣赏、辨析优劣,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3)质疑启发,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语言,可以不直接修改、替换,而是提出疑问,启发学生思考,从新组织语言来改正;(4)解剖示范,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带典型性的问题,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告诉学生要改些什么,怎样改,为什么这样改,然后让学生自改,独立解决自己作文中出现的同类问题。
6 大量阅读读中悟法,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学生习作的技巧,主要是学生在读、写的实践中“悟”出来的。我们在充分发挥课本范本作用的同时,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以及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借阅,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新书、好书,举办专题读书活动等形式,广开书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学课本的同时,又在课外读物中寻找合适的阅读内容,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吸取知识,开阔视野,增加积累,启迪思维,领悟习作方法,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从读的能力向写的能力发展。中年级的读,是在学生熟悉习作内容,产生写作冲动,认为习作已经成为内心需要而又不知如何表达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范文阅读,教师也可以写“下水文”让学生阅读,在读中悟法,在读中积累语言。高年级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选文阅读,阅读采取长文和短章结合、平时与假期结合的方式。平时以阅读短文为主,寒暑假以阅读中长篇、名著为主。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将例文与自己的习作比较,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悟出修改方法。
通过以上做法,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学生普遍认为习作是件乐事,喜欢习作,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开发了学生的作文潜能,使各个层次学生作文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基本上都能将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并养成习作完后主动与人交换阅读和修改的好习惯;养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发展,习作内容充分展示各自的内心世界,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善于言谈,乐于交往,养成健康个性,推动了学生各科知识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培养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
1 突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模式,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开放作文教学,让生活成为学生说话、写话和习作不绝的源源活水
从生活入手,改变传统的一味以课堂内模仿范文、套用路子、闭门造车的封闭式作文教学结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参加生活劳动、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从小课堂迈进大课堂,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获得感受;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学习实践中学会观察和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生活和语言积累,为学生习作营造氛围。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把习作训练与其它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如听音乐,根据节奏的起伏写感想和感受;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拼图写想象作文;让学生记下有趣的自然实验,写简单的科技小论文等。习作与生活、社会有机结合,克服了为文而文的倾向,学生由景生情、有感而发,习作成为了学生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
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习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放宽习作要求,减少习作指导过多过死的限制,拓展学生作文空间
中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练习。只有习作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限制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的需要,是生活学习的自然而然的事,才有可能对限制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在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范围后,尊重独特的审美体验,注意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同一文题多角度选材,同一中心多角度选材,同一材料多种立意,根据学生自己的个性体验,合理拓展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倡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提高习作兴趣。
3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思维特点,安排习作素质训练的训练序列,对学生习作技能的掌控,恰当分解与配置,做到循环渐进,前后连贯,有机斜接
一、二年级为基础训练阶段,以说话、写话训练为主,包括对话、看图说话、编童话、回答问题式说话写话、参加活动后说话写话、谈想象和幻想、用词语连句说话等。这一阶段,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写,引导他们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写出来,由一句话到一段话,到一篇话。不苛求每一个词语用得正确,每句话通顺。三、四年级为单项训练阶段,写作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顺利的完成说话、写话到比较独立地完成一篇写作的过渡。训练内容如人物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场面描写、动植物描写,看图写作,写童话故事,编神话,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等。这一阶段,鼓励学生以观察想象为主,写放胆文,把心理所想的、口里能说出的都尽量写出来。教师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在大量习作实践中理解、掌握叙述方法,做到心中有感,笔下能抒,初步形成叙述能力。让学生产生习作冲动,产生写的欲望,同时紧密联系阅读实践,引导他们从范文中感悟表达的方法。
高年级为综合训练阶段,以训练叙述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为主,除内容条理外,还要求扩大习作文字量,限时完成作文。这一阶段学生的习作尽量与生活联系,如让他们给远方的人写信,写身边的人和事,写读后感、观后感、儿童诗歌等。要求学生独立成文,在互相评议的基础上,完成“二次习作”
在初中阶段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习作训练活动,如办手抄报,举行作文竞赛、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针对教材在习作内容和编排上存在的不足,我们编写了《中学语文习作训练序列》,扩展了训练内容,加大了习作训练量。
4 从说到写,以说促写,说写结合,把口语与书面语融为一体,让说成为写的基础,以减轻学生初学习作产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习作质量的提高
习作之前先习说,习说是习作的准备阶段。低年级抓好说话训练,为中、高年级习作打下基础。低年级的说话训练,重在激发他们说话写话的兴趣。一年级初入学的孩子,对于有一定要求的说话有难度,我们先让学生对说话内容进行反复观察、感受,引导他们发现新鲜、感兴趣的内容,激发灵感,展开想象,营造学生希望表达的气氛,然后让他们说出来。当学生说话有困难时,教师加强引导,“下水”试说,抽学生说引导学生修改说的内容,悟出方法然后又让学生说。二年级学生合作能力增强,观察、说话能力有提高,我们把训练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说话的能力上,力求说话内容完整、有条理,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对感兴趣的话题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次说话,都让学生熟悉说话内容,让他们说,老师倾听说的情况,根据实际指导,让学生再说,在“练习——引导——练习”过程中形成说话能力。初中阶段习作训练时,先说后写,在口语表达得到规范和发展的同时,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在习作中倾吐自己的心声。这样做,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减缓了习作坡度。习作之前先习说,有效解决了阅读教学直接向习作教学跨越很难跨过去的问题。
5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以往的作文评改,教师以权威的姿态说话,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发展,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我们把评价原则定位在:尊重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特点,尊重学生原作的完整性,不大删大改,伤筋动骨。力求对学生习作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评价,评价中既关注学生写作学习的结果,也关注学生在写话和习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内容既有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也有习作材料准备、口语表达能力等。同时,坚持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优秀学生提出较高要求,让他们通过习作评改在各自的基础上看到希望,確定奋斗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评改方式主要有:(1)师生平等交换,倾听学生自述作文的思维过程,交换彼此的评价和建议,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和看法;(2)小组互助,相互阅读作文,谈各自的感受和评价,学生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学会欣赏、辨析优劣,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3)质疑启发,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语言,可以不直接修改、替换,而是提出疑问,启发学生思考,从新组织语言来改正;(4)解剖示范,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带典型性的问题,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告诉学生要改些什么,怎样改,为什么这样改,然后让学生自改,独立解决自己作文中出现的同类问题。
6 大量阅读读中悟法,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学生习作的技巧,主要是学生在读、写的实践中“悟”出来的。我们在充分发挥课本范本作用的同时,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以及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借阅,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新书、好书,举办专题读书活动等形式,广开书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学课本的同时,又在课外读物中寻找合适的阅读内容,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吸取知识,开阔视野,增加积累,启迪思维,领悟习作方法,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从读的能力向写的能力发展。中年级的读,是在学生熟悉习作内容,产生写作冲动,认为习作已经成为内心需要而又不知如何表达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范文阅读,教师也可以写“下水文”让学生阅读,在读中悟法,在读中积累语言。高年级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选文阅读,阅读采取长文和短章结合、平时与假期结合的方式。平时以阅读短文为主,寒暑假以阅读中长篇、名著为主。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将例文与自己的习作比较,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悟出修改方法。
通过以上做法,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学生普遍认为习作是件乐事,喜欢习作,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开发了学生的作文潜能,使各个层次学生作文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基本上都能将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并养成习作完后主动与人交换阅读和修改的好习惯;养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发展,习作内容充分展示各自的内心世界,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善于言谈,乐于交往,养成健康个性,推动了学生各科知识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在培养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