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命运与民族继承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所发表的小说《紫色》的节选。文中三个女性角色的性格特点、不同物品的各种象征意义都已有不少前人进行过研究,有的研究者也从文中角色以及作者本人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进行过发掘和探讨。但是目前还没有人从女性抚养哺育整个民族这个特殊的作用、女性扮演延续世代流传的民族文化的高度,来分析此文。本文将从此角度,借用对母亲、大小女儿三个角色的性格和命运的分析,解读作者沃克对黑人女性及其所属民族未来命运的忧思。
  关键词:《外婆的日用家当》 黑人女性 民族 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外婆的日用家当》节选自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1982年发表的小说《紫色》。该小说的诞生与美国黑人运动和轰轰烈烈的女性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获得了三个美国文学大奖: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使得艾丽丝·沃克成为获得普利策奖的第一个黑人女作家,同名电影片也被列入奥斯卡金像奖的候选名单。
  《外婆的日用家当》以母亲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和小女儿在家等待大女儿回家到送走大女儿及其男友的过程。这篇节选看似讲述的是一家团聚之后大小女儿争夺母亲的“日用家当”的故事,表现的是家庭温情、家长里短。此前,已有很多研究者从各个角色的性格、日用家当的象征意义等发方面发掘三个不同黑人女性角色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例如,甘文平、彭爱民(2006)对母亲多重性格的分析;李荣庆(2009)对黑人的被子遗产和继承的分析,以及徐继明(2007)从小说中尝试解读作家沃克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等。但是笔者认为,这些研究都忽视了作者创作《外婆的日用家当》的另一层深意。艾丽丝·沃克在叙述黑人女性不同性格的同时,还表现了黑人女性对家庭、民族文化的伟大贡献,深藏着她对黑人女性以及黑人民族未来的迷茫和忧虑。
  一 养育后代的黑人女性——坚强纯朴的伟大母亲
  小说的开篇就是母亲在院子里等待大女儿的到来,结尾是送走大女儿后和小女儿一起品味鼻烟,直到天色渐晚回屋睡觉。这样的开头结尾,预示着母亲生活的全部:对大小女儿的照顾。
  母性是黑人女性在美国存在的原始属性。众所周知,欧洲人发现美国新大陆之后,陆续从非洲运输黑人到美洲当白人的奴隶。黑人女性既是重劳力,又是为白人提供更多劳力的工具。作为给予世世代代美国黑人生命的黑人女性,她们身上的母性是天然的,恐怕也是当时处在奴隶生活状态下的黑人对人间真情的唯一记忆。
  母亲的一生是怎样的呢?小说发生的年代是在黑人早已取得政治独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但是母亲所生活的地方是乱糟糟的黑人聚居区,守着祖传下来的破旧房子,母亲养活了自己的大女儿和小女儿。
  首先,母亲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很多问题保持着善良人性最本色的反应。她只念到“小学二年级”,因为学校被迫关闭。母亲没有明确的抗议,只是说“别问我为什么,在1927年有色人种提出质疑远远少于当下”。白人毒死了黑人的牲畜,黑人彻夜不眠地持枪守卫,母亲走了一英里半的路程,专门去亲眼见证这样的事。这说明母亲早已意识到受到良好教育是正确的事情,白人黑人之间的争斗是常见而且激烈的事情,但是母亲并没有成为激进的独立分子,而是接受事实,成为旁观者。这种坦然接受自己权益被侵犯的态度也许是因为母亲更在意的是如何尽自己所能养活两个女儿。
  其次,她是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没有丈夫,独自抚养孩子成人,依靠的是取之不懈的体力和强大的决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大块头、大骨架的女人,有一双粗糙的干男人活的手。冬天睡觉,我穿法兰绒睡衣,白天穿工装裤。我能像男人一样毫不手软地宰猪褪毛。我身上的脂肪使我在严冬也觉得热乎乎的。我能整天都在户外干活,破冰取水洗衣服;从刚宰杀的猪体里取出热气腾腾的猪肝,在明火上烤几分钟我就能吃下。”
  母亲甚至能一锤精确地锤死小牛,在天黑前把肉清理好、挂起来。这样强的体力和劳动量是母亲心甘情愿的付出,也是没有文化、与世无争的母亲担负起养活全家重担的根本。
  再次,作为一个母亲,她有令她骄傲的大女儿,有让她怜悯的小女儿,虽然她有时偏爱大女儿,但仍然保持纯朴的理性。母亲一方面能解嘲似地意识到自己离大女儿的完美母亲的标准相差甚远,格外欣赏大女儿的漂亮、独立、勇敢和活力;另一方面,她又并未一味地依顺大女儿,而是确保最珍贵的家族遗产落入懂得传统的小女儿手中。没有文化、做体力活的母亲,不可能是大女儿心中保持好身材、好皮肤,拥有漂亮头发和谈吐的女性。这是母亲永远做不到的,也因为如此,她非常欣赏大女儿美丽的身材、前卫的装扮和张扬的个性。母亲欣赏大女儿追求不一样命运的选择,但她并没有盲目地赞同大女儿的思想转变。大女儿带回家的男朋友并没有引起母亲足够的重视,但她却关注着这位生客和怯生的小女儿的交流。母亲愿意主动去记难懂的“未来女婿”的名字,但是不理解大女儿放弃自己祖先传下来的名字;守着简陋旧房子的母亲能够慷慨地给大女儿想要的想吃的,比如准备丰盛的晚饭,送给大女儿想要的坐出臀印的条凳、外婆的黄油碟、叔叔的搅拌棒等等,但是她拒绝送给大女儿百纳被。因为母亲原本就要把百纳被送给小女儿做嫁妆,所以才不同意大女儿的请求。但是大女儿强要,母亲这才注意到小女儿对百纳被的感情,只有小女儿才真正了解百纳被所承载的家族史,所以母亲当即决定让小女儿继承这个家族遗产,拒绝了大女儿的软磨硬泡。母亲其实早已对小女儿的命运做了安排,她“就要嫁给约翰·托马斯了(他一口黄牙,面孔忠厚老实)”。可见,母亲放手让她心中的骄傲大女儿出去闯荡,并欣赏她、宠爱她,但是并没有忽视在火灾中几乎毁容的小女儿的未来。母亲知道大女儿向往的是更好的生活和未来,也支持她,但是她并没有否定自己的活法,更没有放弃让小女儿继承本族的文化。母亲并没有忘记,只有小女儿才是这个家族历史的真正守护者,百纳被只有在小女儿手里才能继续使用并传下去,而不应被大女儿拿去挂在墙上当摆设,从此失去它原本的用处和意义。
  从事重体力劳动、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与世无争的母亲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不管她多么赞赏在外闯荡的大女儿,她的内心仍然印着家族的印记。母亲守护的不是像男氏家族看重的物质财产的继承,而是世世代代黑人女性流传下来的智慧和艺术。纵观人类历史,谁能说不是母亲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黑人的同时,传送下来一个又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母性的光辉,不仅仅在于养活了下一代,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给予了下一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并自觉地保护它,留传滋养着后代。
  二 年轻一代黑人女性的不同命运——让人困惑的未来
  艾丽丝·沃克能够写出这样一部小说,笔者认为也暗含了作者本人对黑人未来的思考。这部小说不仅仅是讲述女性的生活,更是当时情境下作者对黑人不同未来的预感和困惑。如果说,母亲代表着刚刚摆脱奴隶制、仍旧靠苦劳力挣生活的一代黑人,那么母亲的大小女儿则分别代表了下一代黑人对未来的不同“选择”:大女儿象征着渴望融入整个社会的一部分黑人,他们以白人社会的一切为纲,甚至嘲笑、忘记自己的根;小女儿象征着内心自卑、所见有限,但能够承继本民族传统的那一部分黑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黑人纷纷移居城市,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水平,增强了自身的自尊和自信,开展了黑人文艺复兴运动,力图在白人社会中摆脱曾经的奴隶形象,获得白人的尊重,寻求更好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并不意味着黑人轻而易举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甚至在获得社会注意的同时,反而丢弃了自己。如同大女儿迪伊所追求的时髦穿戴、新潮的语言、给自己改名、要将家里能拿走的物什都拿走却只是把它们当成摆设以跟随正统社会的欣赏潮流。有关这些细节,很多研究者已经查证过。例如大女儿的问候“Wa su zo tean o”实际上是乌干达语;长裙确实时髦,但不是白人的首创,而是东非和穆斯林的妇女的穿着,是旅游区专门向游人出售的时髦款式;新的名字,只不过是拼错的几个东非部落的名字的组合;百纳被曾被她唾弃,因为太老太丑,但是现在只因为白人社会流行这种东西就要从妹妹手里抢过来。(胡忠青、蔡圣勤,2007)大女儿认为自己生活在“新时代”,并想尽一切办法追随主流社会、也许就是白人社会的生活规则,批评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毫不懂得“新时代”的含意,但实际上是大女儿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反而在投入社会主流的过程当中,迷失了自己。其结果就是:既不是了解自身文化的黑人,更不是主流社会的白人。
  与努力追寻社会主流但失去自身民族特性的大女儿相比,小女儿保持了本民族的特性,而且她的生活比母亲要幸福,因为她能够嫁人,有母亲的支持,有一定的继承,比如百纳被等物质精神的遗传。但是身上留有火烧的印记的小女儿,犹如刚刚从奴隶制下解放却仍旧在心灵留下创伤的黑人一样,那种自卑感、迷失感是很难摆脱的。小女儿从小都躲藏在姐姐的身影之后,非常胆怯,不敢与人交流,把姐姐当作崇拜的对象,从不争取什么东西。在小说中,小女儿唯一一次有所抗争的就是百纳被,因为这也是她对曾经爱她、教她缝制的阿姨等上一辈老人的深藏的记忆。这样软弱的小女儿,能够在关键时刻试图保护百纳被,并得到母亲的支持,是难能可贵的。但是,相对于强势的大女儿,小女儿是能真正地把家族的传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呢?还是只是继续生活在底层,也许某一天毫无声息地消失呢?
  母亲的大小女儿是未来一代黑人的母亲,她们所创造的精神物质财富将要养育下一代的黑人。大小女儿是否真的能够担负起这样的重任呢?能够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的,是已经迷失了自己,看似光鲜实则忘本的大女儿呢?还是软弱可欺,继承遗产但无力保护的小女儿呢?如果要想黑人这个民族拥有未来,就必须在辛苦一生的母亲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小女儿相比于自己的母亲,太弱;大女儿相对于自己的母亲,徒有美丽的外表却失去了独立的精神。小女儿的下一代,可能仍旧自卑、缺乏教育、无法对抗主流社会的压力;大女儿的下一代,可能非常光鲜,但是缺乏自我认同,无法真正自信地融入主流社会。
  因此,看似生活在废除了奴隶制获得重生机会的黑人们,并没有逃脱社会对其附加的精神的枷锁。大量黑人仍然被拒绝于主流社会之外,他们生活在社会边缘,没有受到多少教育,所见所知甚少。不论是大女儿向往追随主流社会的生活,还是小女儿守着传统默默无闻的生活,都是边缘化的生活,都不是好的未来。特别是大女儿的未来,并不像大女儿所想的那么乐观。美国当代黑人领袖杰西·杰克逊说过:“你属于又不属于,你自由又不自由,这是你的家园却又与之分离,你在那儿又不在那儿。在双重身份和双重负担中非常困难。”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1903年也感慨道:“别人无法感受到黑人躯体中那几乎将其撕开的双重性。是美国人,又是黑人,两个灵魂,两个思维,两个互不妥协的追求,两个互相斗争的思想。”总之,艾丽丝·沃克在《外婆的日用家当》中不仅讲述了黑人母亲的艰苦一生和伟大奉献,也表达了对大小女儿——下一代黑人的哺乳者——的未来的忧虑之心。
  
   参考文献:
   [1] 胡忠青、蔡圣勤:《〈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女性人物的象征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 甘文平、彭爱民:《〈日常家用〉中母亲多重性格评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 李荣庆:《试论〈日用家当〉中黑人的被子遗产与继承》,《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 徐继明:《从〈日用家当〉解读沃克的民族文化身份意识》,《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 Harvard Sitkoff,The Struggle for Black Equality, Harper Collions,Canada, 1993:210.
   [6] W.E.B.Du Bois,The Souls of Black Folk,New York,1969:45.
  
   作者简介:刘畅,女,1984—,湖北孝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口笔译、英美文学与文化,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艾芜早年的小说集《南行记》,是一部极具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作品,书中所涉及的流民世界,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贫苦民众的一个边缘缩影,他们身上印刻着时代与历史的痕迹,艾芜在赞叹他们原始粗朴但又顽强峥嵘的生命力、生命意志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示着他们身处异乡无处依托的痛苦和绝望,以及一直被压抑着的希望和梦想。本文以《南行记》中的具体篇章为例,从三个角度梳理《南行记》的主题脉络。  关键词:艾芜 《南行记
期刊
摘要彝族史诗《支格阿鲁》流传于滇、川、黔和桂彝区,是典型的彝族精神文化;“支格阿鲁”文化的品格认同,从原初的“智勇”层次提升为如今的“精神家园”高度,其精神只属文化的行为,要守护此史诗的品格归属即“精神家园情结”,一定要回到文化的本位:用文化的方式对待文化。  关键词:支格阿鲁 文化品格归属 精神家园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关于彝族神话英雄“支格阿鲁”的
期刊
摘要在郭沫若早期的小说创作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使他的早期小说创作带有明显的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观念,如强烈的忏悔意识、受难牺牲的救世精神、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是其早期小说创作的一个明显特征。  关键词:基督教 忏悔意识 救世精神 博爱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一方面猛烈抨击中国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引进西方文化。作为西方文
期刊
摘要奇幻文学作家尼尔·盖曼被誉为十大后现代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美国众神》深受读者欢迎,赢得了多项文学大奖。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影子身份建构的过程,揭示了英雄回归对当代人的重要意义。盖曼在神话缺失的现代人的世界里,通过影子寻求自我身份的过程恢复了人的神性,从而赋予了人的生命以新的意义、人类以新的希望,表现出作家深切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尼尔·盖曼 《美国众神》 身份建构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景观艺术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当设计师迷茫于如何寻找设计的突破时,传统的留白艺术为现代景观设计做出了很好的指引,在体现设计韵味与格调的同时,给设计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本文论述了留白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试图通过对留白设计意识的趋势分析和留白艺术手法的阐述,探寻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 留白艺术 表达手法  中图分类号:J50
期刊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理性的结合,是自然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理性精神对文学的渗透,是文学家们从价值观、感情观上向理性客观方向的靠拢,在20世纪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本文针对理性精神在多个角度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剖析了这一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及应用。  关键词:理性精神 现当代文学 科学 人文 价值 感情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社会,始终以
期刊
摘要美国当代作家E·L·多克托罗以其个人独特的风格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他在作品中将小说与音乐完美地结合,不仅展现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增强了小说的深层内涵。《拉格泰姆时代》就是小说与音乐结合的完美典范,作品利用拉格泰姆音乐隐喻了后现代社会纷繁复杂而又矛盾重重的社会状态。  关键词:拉格泰姆 音乐 小说 创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欧美
期刊
摘要黄玲君的诗歌具有独特的体验方式,她的出神之思,赋予她以透过事象与物象、暴露和揭示生命与世界的内在断裂和连续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并非专断独行,而是与对事物的深度凝视结合在一起,不是脱离事物,而是还原事物;在此基础上,她的诗歌具有弥合生命与世界的断裂、寻求超越的顽强冲动,这种冲动赋予她的诗以动人的力量。  关键词:黄玲君诗歌 围困 出神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我一直觉得
期刊
摘要多丽丝·莱辛在《屋顶丽人》中用一种独特的手法批判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被凝视的生存状态及女主人公沉默的反抗。本文试从性别二元论的角度分析作品中所反映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凝视 冷漠 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是一位多产的女作家,其作品主要关注种族隔离、两性关系、现代人心理等各方面。在她众多的短篇小说中,《屋顶丽人》以其
期刊
摘要本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探析了小说《直觉》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深入分析了小说所描述的美国社会科学界高级知识分子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出现的普遍的精神困惑和焦虑,进而从人性和心理学的角度阐明了学术造假的原因。  关键词:心理分析 自我 超我 本我 科研造假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发表于2006年的艾丽古若·古德曼的小说《直觉》,选择了一个全球性的热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