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ing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突出的情感性。语文教学如果能以美感动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驱动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把课堂设计成一种良好的“情感场”,让每位学生自始自终地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发展;课堂的教学的智力也得到提高。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导入新课时渗透情感,以情引情,拨动心弦
  新颖独特的导入语可以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课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识的“火药”能使学生焕发出机器强烈的学习愿望。它是机房学生情感的关键性的一环。优美奇妙的导语,往往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教学环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我的母亲》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唐诗中有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这首诗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而这种爱心有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母亲的爱,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我们一片光明。是雨天里的一把伞,给我们一方晴空。这世上,还有谁比妈妈让人牵挂?弯弯山路口,那是一声叮咛;脉脉斜晖中,那一声声呼唤……你们听到了吗,那殷切的呼唤正从小巷深处传来……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胡适先生一起走进《我的母亲》,聆听一段关于母爱的动人故事……如在讲《春》一课的导语是“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春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古往今来,多少是人曾用彩笔描绘出春天迷人的景色。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家熟悉的。”像这样的导语,既能描绘出文章的内容,又把学生诱导到作者对春赞美之情中去的作用。
  二、挖掘教材内涵,移情动情,体悟真情,陶冶学生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都属情文并茂的精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已不同程度地或明或暗地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使课堂“情绪激昂”“寂静无声”“兴高采烈”“悲凉凄苦”,一次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特定的刺激情境中产生自己的主观体验,进而陶冶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作者自己的血和泪凝聚集而来的,是情感的海洋。冰心说过:“文章写到了有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他所描述的人、物、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他的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浓厚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语言。”(《关于散文》)在水一般清澈的冰心的散文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火一样的炽烈的感情波涛?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极富感情的内容,引导学生经历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他们的心理,陶冶他们的性情,叩开他们的情感之门。在教学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一课时,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情感“ 熔 ”于一体,产生共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 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袄黑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我引导学生分析:诗中作者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感情层层深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及作者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如《爸爸的花落了》中的骨肉情,《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斑羚飞渡》中的团结合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些都使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了一定的教学载体,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健康人格个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心灵,激发情感
  古人云:“情乎于辞。”语文作为语言文学课,它始于情终于情,因而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饱含热情,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绘声绘色,绘情绘景,生动而形象地传达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语青”中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他们对作品的情趣,这时,学生的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会再把语文课只看作是教师满堂灌,而是一种享受。良好的教学语言,是触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也最有利于学生口头能力的提高和书面表达能力迁移。因此,教师应尽量用新颖、优美、恰当、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汇结合自己的语言,力求新鲜、丰富、生动、洗练,既有情有味,又有艺术性。这样,学生就爱学乐学,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氛围中,自觉地溶入到语文教学情景之中,情感也就必然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语言还包括许多的方面,如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简单的会意,只要是包含着教师的感情的,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用教学语言,以富有感情的、生动形象的、美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觉得课堂生动有趣,喜欢学、愿意学,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也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依据初中英语新教材及农村初中英语的特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某些不足之处,运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一套协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协同教学理论;合作学习  现代社会进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类面临全新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的二十一世纪,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地结合,形成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
期刊
摘 要: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而从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因此,本文首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引言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能否加强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摘 要: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施政治新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弊端;意见  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必须思
期刊
学校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而速度训练又是训练的重点。在速度训练中,当速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会出现停滞不前,难以提高的现象—速度障碍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训练不科学的主观因素。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看,这是由于训练中没有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而使运动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停滞不前,就会出现速度障碍。  一、速度障碍形成的原因  1.训练方法和内容单一、陈旧,使学生跑进中形成习惯步频、
期刊
摘 要:如今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以是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人们的关爱心理逐步走向残疾不能健康成长,长此以往必会危及社会。因此我们应主动帮助他们,用“爱”去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用爱去浇灌他们幼小的心田,让他们从经济,从心理,从人生观等方面得到改变,得以正常发展,让他们残疾的心理不再扭曲,把内心的悲愤化成学习的动力,从而让他们健康成长,将来用“爱”回报祖国。  关键词:用“爱”帮助;让留守
期刊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一、重新认识数学  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素材,只要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并积极从其他书报上收集相关材料,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加强双基;不失时机;德育渗透教育  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本质上即为师生间交互作用、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学离不开师生间的交往。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互动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机械操练变成灵活应用的过程,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课后学生的学习注入动力,从而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
期刊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化学科考试说明》的规定,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共有100多个知识点,而且这部分知识多数是描述性的,内容零碎、分散和繁杂,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难以掌握和运用。根据高考化学试题的要求,针对该专题知识点多的特点,下面谈谈复习元素化合物这一大专题的基本思路。我们在学习元素及化合物性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靠基本理论为指导,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