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组稿 陈 莹 杨 巍 林更生
60年,对于一个人而言,也许是意味着从呱呱坠地到不断成熟,进而步入花甲;对于一个战后获得新生的国家而言,意味着从百废待举到百业兴旺。无论是人,还是国家,在其成长或是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是荆棘遍布、艰难重重的,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对于拥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和旺盛生命力的茶业而言,这个定律自然也是不二法门。
回首60年来的新中国茶业,筚路蓝缕地一路走来,每一个深深的脚印都清晰地记载了国家、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步入21世纪以后,更是呈现出了勃勃生机。这正好应验了当代茶圣吴觉农20年前一个充满豪情的预言:“中国茶叶如睡狮一般,一朝醒来,决不至于长落人后,愿大家努力罢。”
一个甲子的筚路蓝缕
从上个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的前10年,正好是一个甲子。在这既短暂又漫长的60年中,新中国茶业在战后惨淡经营的基础上开始重建,其成长轨迹与年轻的共和国是同步的,在茶叶的生产、流通与消费领域以及产业和市场结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经历了嗷嗷待哺、羽翼渐丰到展翅高飞这个3个变革过程,步步为营地实现着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第三产业的逐级跃升,虽然每一步都举步维艰,但这一历程却是曲折向上的。
嗷嗷待哺期(1949~1978)
中国自近代(1840~1949)以来,内忧外患,战事频仍,茶叶的产销就逐渐呈现出颓势,其间虽有一些令国人值得骄傲的事件,然而经济的低迷、社会的动荡、技术的落后,使茶业一度一蹶不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这一古老产业的恢复发展带来了重生。
建国之初,人们刚刚摆脱了剥削与压迫,国家也号召全民开展生产和建设,修复这个千疮百孔的“巨人”。当时,茶业只是作为农业的一小部分,这个时期就如同一只嗷嗷待哺的雏鸟,急需营养和呵护。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投入了人、财、物等“养分”,使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开始提高,但是规模还是很小,供销失衡。据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茶园种植面积为15.47万公顷,而全国茶叶的产量只有41050吨。其后,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对私营改造的深入,国家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如1954年的毛茶预购政策、1957年的派购政策以及1958年颁行的《关于农副产品、食品、畜产品、丝绸等商品分级管理办法》等,逐步地将茶业纳入了国家计划,使生产面积和产量都有较大的增长。1959年,全国茶园面积扩大到了40.13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也升至152350吨,且单产也相应地有所提高。
3年的不测天灾使茶业这只羽翼未丰的幼鸟饱受摧残,再度“营养不良”,好在有祖国母亲的襁褓,使它不至于夭折。风雨过后,母亲抚平了幼鸟身上的伤痕,而幼鸟也变得更加坚强。在政府的扶掖下,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茶叶生产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其间又经过10多年的稳步发展,至上世纪70年代末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国家对茶业的集中管理与运营,茶叶的内销市场仍然无法在供销的两端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羽翼渐丰(1979~2000)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昭示着中国改革开放春天的来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神州大地风风火火地推行开来,春风的遍拂令中国茶业的羽翼也渐渐丰满起来,开始从幼小步入成熟,发展晋级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1979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05.1万公顷,茶叶总产量达到了277150吨。1980年全国茶园面积虽基本与1979年持平,但是茶叶总产量却大有提升,达到了303700吨。茶叶供应量的增加,民众的需求亦在增长,先前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产业政策已无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茶叶产销与流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1984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的意见的报告》,确定了将茶叶内销市场与外销市场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边销茶实行派购,而收购计划与收购价格也由指令性转变成指导性,这份文件对于长期在计划经济轨道下运行的中国茶业而言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除“束缚”以后,茶叶流通环节不断增多,内销与出口茶叶的销售量虽有一些波动,但总体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技术的革新,使中国茶产业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供不应求逆转成为供过于求,茶类结构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渐趋多样,茶叶品质也日臻提高。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1998年8月10日外经贸部发文不再实行茶叶出口统一联合经营,由具备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自行成交,使中国茶叶的出口量及出口额占世界的总量和金额的比重有了稳步攀升,1991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为18.8万吨,2000年达到249.9万吨,10年间,增长了32.4%,但国家对茶叶出口仍然实行计划配额和出口许可证管理。
展翅高飞(2001至今)
进入新千年,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国家对茶业发展支持的力度日益加大,而且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消费也日益追求多样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产茶省积极投入发展茶叶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在生产、消费和流通领域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尤其是2001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茶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之发有得更加健全,由此与时俱进,展翅高飞,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生产领域,政策的大力扶持、农业科技的长足进步,加速了茶叶产量的大幅提升。2002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了70.48万吨,2003年增长至71.93万吨,尤其是2005年以来,全国茶园面积以每年近10万公顷的速度激增。据国家农业部统计,2008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60万公顷,茶产量124万吨,占到世界总量的1/3,位居全球首位。此外,国内外对食品安全健康的诉求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茶叶品质的提高,六大茶类所分布的各产茶省都在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以及有机茶等优质茶,而且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优茶,并且在生物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茶叶产品也由单一的农业产品逐步扩大到工业产品。
在消费领域,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已不再是单纯为了解渴消困,而是更多地对饮茶时尚、健康等的诉求。因而,国内的茶叶消费量较之改革开放之初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茶叶内销量约为18万吨,人均消费量约0.12千克,2000年提高至45.6万吨和0.36千克,2006年达到66万吨和0.45千克。在国外消费市场,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也是在以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据统计,2008年中国茶叶出口29.7万吨,出口金额6.82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
在流通领域,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经贸、文化、科技往来日益密切,港台地区以及国外一些新颖、时尚的观念正和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给内地茶区茶农以及茶业企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在各产茶区,从前以茶农为主体的组织形式。 正在向企业+基地、基地带农户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转变,产业化模式日趋合理。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茶业企业,则改头换面,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探索品牌建设之路,借助强大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开展资本运作,发展连锁经营,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有些企业还将旅游业嫁接茶业,开展体验式营销与服务。此外,在全国各茶叶产地和消费市场也纷纷涌现了一批规模不一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较好地解决了茶叶产销矛盾,并为业者提供了丰富的销售渠道和产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完善,使茶叶这一农业时代的产品一跃进入网络时代,应运而生了茶叶网络商城,开展茶叶电子商务,使买卖双方交易更加便捷。
中国茶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茶业会展经济的繁荣、茶文化与科研的鼎盛,特别是随着海峡两岸的茶业交流和往来的频繁,更是为中国茶产业的腾飞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地方茶业走过60年
从60年新中国茶业发展历程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跳动的时代脉搏和鲜活的生命力。这60年来所取得的瞩目成就,犹如一曲华彩乐章,是各产茶省凭借自身的地域优势、种质资源优势、茶类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及一代代辛勤耕耘的茶业工作者精心谱写的。这些产茶省,都与新中国茶业同呼吸、共命运,一路披荆斩棘,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0年。
浙江,良种绿茶的地培育地
建国初,浙江省农业厅在绍兴设立平水区茶叶改进所,推动平水区绿茶改制红茶工作,共建红茶初制所486个茶改工作干部和复旦大学茶叶专科师生等共170余人,参加宣传动员、组织和训练改制人员等工作。1953年8月,浙江省杭州茶厂建成投产,厂房面积9.47万平方米,占地13.8万平方米,职74000余人年生产能力1.5万吨,主要加工外销眉茶,是全国最大的茶叶精制厂。2年后,浙江省三界茶厂研制成功伞式珠茶匀堆机,是我国最早的匀堆机械。1958年,浙江省“58型”成套绿茶初制机械通过鉴定,投入批量生产,开始向全国推广应用。茶叶机械科研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几年后,杭州市人民委员会农林办公室组织成立杭州地区茶机试验组,在“浙江58型”茶机基础上,设计成功“浙茶67型”炒青绿茶初制成套机械,并在全国主要炒青茶区推广使用。
上世纪80年代,杭州茶叶机械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茶叶机械专业科研机构。紧接着,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持的“茶树新品种——浙农12”研究取得成效。该品种以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为原始材料,历时16年,经系统选育、无性繁殖而育成,单产高,适制性广,制成茶叶品质好。1990年,浙江肖山黄山林场首次采用塑料大棚覆盖茶园,使早春龙井茶开采期提早半个月左右。大棚茶的出现,对名优茶提早上市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福建,乌龙茶香飘四海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闽茶在栽培技术领域提高最明显的是品种改良。新中国初期福建仍然栽培着传统品种,自从培育出“福云6号”后才获得改观。“福云6号”。茶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1987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33号(GSCT33)”。1992年,福建省农业厅主持,安溪、福鼎、福安、建瓯等17个县参加协作的“大面积茶园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取得成效。参加试验的17个县,共有茶园4.8万公顷,通过改造树冠、推广良种、模式栽培、开发名茶等技术措施,从1990年开始,历时3年,平均每公顷产量由546公斤上升到738公斤(亩产由36.4公斤上升到49.2公斤),提高35%。
传统制作的铁观音称“浓香型铁观音”,香浓,微苦,“七泡有余香”。1987年,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的技术鉴定。该课题研究解决了在环境控制条件下乌龙茶做青工序的机械化、连续化问题,使品质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为国内首创。随着人们对饮茶的新认识及受到台湾茶叶加工的影响,于20世纪末,福建省创新了“清香型铁观音”的制作,现今几乎覆盖所有的铁观音茶厂。
湖南,黑茶黄茶比翼双飞
上世纪50年代,湖南省公私营茶厂召开联席会议,决议扩大红茶生产,成立3个联营机构,合组长沙联合办事处。会议接受国营公司提出关于“以销定产”的方针和扩大红茶生产的发展方向。随后,湖南省农林厅和湖南省茶业公司联合组成绿茶改制工作队,以原老青茶产区临湘县为试点,指导采制炒青绿茶技术,试制成符合出口眉茶要求的炒青毛茶,以后又在省内其它产区推广。
建国后几十年,湖南省的黄茶与黑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制成的黄茶与黑茶深受茶人喜爱。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君山岛,属黄茶类,由君山茶叶示范场试制君山银针成功,并正式定名。而后,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将产销100余年的花卷茶改制成花砖茶。花卷茶是以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紧压茶,改制成长方形的花砖茶,每片净重2公斤,砖面色泽黑褐。香气纯正,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安徽,茶叶技术创新的标兵
1951年,为推动休宁、郎溪、广德等县改制红茶进程,安徽省皖南区成立祁红推广委员会,抽调干部并招聘祁门茶农数百人,组成工作队,分赴上述各县指导改制工作。1955年,祁门茶叶试验站(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改进设计。研制成功木质四桶水力揉捻机,工效比人工揉茶提高3.8倍。1957年,安徽省祁门茶叶试验站研制成功手摇卷帘式萎凋架。比原有萎凋架提高工效27%,降低成本10%。
1962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正式定名,所址设在安徽省祁门县,该所主要任务为研究发展安徽省茶叶生产的应用技术。到了上世纪末,安徽省十字铺茶场主持的“皖南垦区茶园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措施的应用研究”取得成效。这套综合技术措施经3年推广,茶园面积达8666公顷。
四川,走进茶叶的轻装时代
1954年12月,川藏公路全线通车后,销西藏的南路边茶可用原篾条包装直运昌都、拉萨,结束了自清朝以来在康定改换牛皮包装的历史。(清朝时,四川供应西藏的南路边茶用篾制条包包装,简称篾条包装,先用人力由雅安背至康定,然后改换牛皮包装,再用牦牛驮运入藏。牛皮包装能避免运输途中因受碰撞而损坏包装。)
1963年,四川邛崃茶厂经多年研试,采用偏心轮夹板提梆原理,制成茯砖茶双梆筑包机,每台机日产茯砖7000片(每片3公斤),从而结束四川省历来用手工筑砖茶的笨重劳动。到了上世纪70年代,四川省雅安茶厂研制康砖茶联装自动压砖机获得成功,该机从输送配料、秤茶、蒸茶、压砖、冷却、出砖等全程流水作业,由此四川省的制茶技术开始实现高效率的机械化。
云南,世界茶树之王的诞生地
云南,是世界茶树王的诞生之地。1963年,在云南省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密林中发现特大野生大茶树,据考证,树高32 1米,树干胸围直径约1米,围粗3米多,叶片为14厘米×6厘 米,树龄为1700多年,被称为世界茶树之王。1996年,哀牢山发现世界最古老大茶树。在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腹部海拔2100~2500米处发现野生古茶树群落,有乔木茶树22株,其中最古老一棵茶树树龄2700年。
建国初期,云南省思茅茶叶机械厂成立,生产40型、60型茶叶揉捻机,供应全省制茶需要。1983年11月,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临沧地区研究所、凤庆茶厂协作,研制成功6CJR-20型挤揉式转子揉切机。转子上采用半球形体,增强对茶叶挤揉与切碎能力,制成的红碎茶,颗粒重实,浓强度高。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第9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云南茶叶获得金像奖。
山东、,处处是新式茶园
早在1952年、1959年山东省即开始试种茶树,仅青岛公园种植成活。1966年,先在五莲县试种。随后扩大到青岛、淄博、泰安、蓬莱、日照、崂山、文登等16个市县,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采取一系列适合山东省种植的有效技术措施,终于试种成功。以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山东东南沿海地区、鲁中南地区、胶东半岛建成成片新式茶园。到1993年,山东省有茶园2000公顷,年产茶叶750吨。
中国茶业60年大事记
关键词:恢复茶叶生产
1949年12月,中国茶叶公司在北京成立,吴觉农任经理,属贸易部、农业部双重领导,统管茶叶生产、收购及内外销业务。
1952年3月,农业部、外贸部发出关于1952年茶叶生产、收购联合指示:要求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普遍垦复荒芜茶园,发放贷款,预付收购定金等。
1954年,农业部、外贸部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召开了全国茶叶专业会议,确定“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方针,并提出“以开展互助合作为中心,积极整理现有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迅速垦复荒芜茶园,有计划地在山区丘陵地带开辟新茶园,改进产制技术,提高茶叶质量”的指导思想。
1958年,农业部于3月5日~14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茶叶生产会议”,讨论拟订了10年茶叶生产发展规划意见。
1963年,农业部于2月22日~3月2日召开了“全国蚕、茶生产会议”,总结了“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恢复茶叶生产的措施。
1966年,国务院农林办和财贸办联合召开茶叶专业会议,号召发扬大寨精神,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方针,正确处理粮茶关系,大搞样板地,并研讨了“三五”发展规划。
关键词:茶叶出口
1955年4月,国务院批转全国茶叶会议报告。茶叶业务实行内外贸分家,中国茶叶公司改为中国茶叶出口公司,专营出口业务,收购、内销、调拨、加工、出口货源供应均由农产品采购部茶叶管理局管理。
1960年,成立“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实行茶叶内外贸业务统管。
1964年,我国首次出口大型绿茶初、精制成套茶机,以供给几内亚、马里等国家。
1978年10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出“关于发展茶叶生产、增加出口和内销几项措施意见”。
1982年3月,中国第一次专业性“茶叶出口交易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全国10个口岸公司参加贸易洽谈,先后接待欧、美、澳、亚四大洲外商150多人,采取看样成交方法,交易会成交总额超过预定指标60%,促进了贸易,增强了友谊。
1984年,全国茶叶出口量达13.93万吨,建国以来第一次超过了1886年的历史最高纪录。
1989年,全国茶叶出口量达到20.46万吨,本世纪以来第一次超过斯里兰卡(20.33万吨)而居世界茶叶出口量第2位。
关键词:培育茶叶良种,提高茶叶品质
1958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杭州成立。
1956年,全国茶叶有关单位共同成立工作组,先后在沪、汉两地研制外销红绿茶加工标准样,并于1957年复评审定后分发实施,以稳定茶叶品质。
1974年3月,农林部、商业部、外贸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茶叶会议。17个省(市)276位代表到会。会议强调努力提高茶叶品质,加速生产机械化,提高单产,加强生产领导等问题。
1978年,商业部在浙江杭州筹建了茶叶加工研究所。
1984年11月,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在福建厦门召开茶树品种审定会议,认定通过了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供各地引种推广。
1987年,在浙江杭州建立了“全国茶叶质量检测中心”。11月,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浙江杭州召开茶树品种审定会议,认定通过了22个国家级茶树良种,推荐各地引种推广。
关键词:五年计划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茶园面积发展到494.2万亩。总产11.16万吨。
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全国茶园面积1307.8万亩,产茶21.05万吨。
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全国茶园面积1561.1万亩,产茶30.37万吨。
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全国茶园面积1567.3万亩,产茶43.23万吨。
关键词:茶文化
1964年8月,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学术年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茶叶学会创办的学术性刊物《茶叶科学》,由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刊名,出版发行。
1990年8月,“中华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大会通过了联谊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它将团结中华茶人,为振兴华茶作出贡献。10月,国家设立在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基本建成。
1992年5月,《中国茶经》一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内分茶史、茶性、茶类、茶技、饮茶、茶文化及附录等7部分,共140万字。
199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成《话说茶文化》18集电视系列片。拍摄组从1994年开始,专车行程14省3万公里,实地采访各地各民族茶事、茶文化活动场面和茶人说茶等内容。
寄语中国茶业
新中国的60年亦是新中国茶业的60年,在谈及60年来新中国茶业走过的历程时,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中华茶人们无不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他们中有的已过耄耋之年,有的恰与新中国同龄,有的还正值青壮年,他们都见证了新中国茶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嬗变过程。时值普天同庆祖国60华诞之际,他们对未来中国茶业的发展前景都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们是这样说的:
张天福无(中国茶界泰斗)
新中国的60年,可以说是中国茶业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60年,这60年的时间把茶叶从过去一种简单的农产品,变为了今天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
我希望中国茶业在下一个6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能以建立高标准的有机茶生态茶园为目标,用标准化的生产和稳定的品质,让全世界都来认识中国茶、了解中国茶,这样中国茶业才能健康地持续发展下去。
寇丹(中日韩三国茶道咨问 著名茶文化专家和壶艺鉴赏家) 建国60年来,中国的茶叶及它承载着的民族文化,正形成一条前所未有的国际间茶的交流大道。中国的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正由一叶一芽的芳香浸润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传递着深情的友谊。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茶的功能上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升华。
名优特的中国茶正被赋予科技化的重任。在纺织、医药、化工等领域被发现、发挥、发展它为人类服务的功能。茶山长绿,茶人长青,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的茶。
同一个世界,同饮一杯芳香。
范增平(台湾著名茶文化学者 “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
海峡两岸本来就是文化同根,茶香同源,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60年中的前40年,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大陆的茶产业,也没有办法分享大陆的茶香韵味。直到1988年之后,我们才有机会逐渐准确而完整地认识到我国茶叶,享受祖国新茶香和唐山老韵味,这是何等的温馨和幸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这个福份。
“两岸品茗,一味同心”是我于1989年在北京参加“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时的说法。20年过去了,记忆犹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茶香。在今天享受新茶香、老韵味之时,应该更加努力地把这份茶的温馨和幸福带到全国的每一个家庭。
蔡荣章(国际无我茶会创始人)
古老的中国,到了它清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国势的衰弱,人们对传统的文化起了怀疑,一面倒地学习西方的现代文明。直到新中国成立,开始认真地讨论传统文化的得失,并重拾了优秀的部分加以发扬。茶文化就这样被复兴了起来。
复兴之初,当然从温故知新开始,然而由于流失太久,又得在没有信心的基础之上重建,难免茫茫然。现在30年的反省期与30年的重建期已经过去,茶人们已经摸清楚了方向,正以务实与创新的思维与手段为中国的茶产业开创新的茶文化,这个时期我们称它为茶的文艺复兴时代。
茶文化的复兴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必须有符合当代生活要求的具体做法,必须有主导世人往更美好境界前进的素质。这是往后30年创造茶文艺复兴效应的三大方向。
木霁弘(云南大学茶马道研究所所长 “茶马古道”命名者)
茶的始祖在云南,茶是云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这种优势联通古今,茶马古道上的美丽、神奇、文化、艺术和它的无尽奥秘,必将成为云南的特色、亮点和主题。
王旭烽(著名茶文化作客)
中华文明最初的根,从大地原野上生长,中华传统文化基于农耕生产,民族情感的源头也就在这里。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茶,因为它的农耕性,所以为我们的先祖所喜爱,这是顺理成章的。世界无限,宇宙无垠,为什么中华民族最富饶美丽的一块土地成为茶的发源地呢?尽管科学已经给我们解释了一切,我们依然觉得神奇,因为这是上天赋予我们中华民族的神来之品。
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都是需要被滋润出来的。中国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悠久的文明,是谁滋润了我们?是茶!茶渗透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当我们品饮茶的时候,难道我们不也正是在品饮中国吗!
60年,对于一个人而言,也许是意味着从呱呱坠地到不断成熟,进而步入花甲;对于一个战后获得新生的国家而言,意味着从百废待举到百业兴旺。无论是人,还是国家,在其成长或是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是荆棘遍布、艰难重重的,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定律。对于拥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和旺盛生命力的茶业而言,这个定律自然也是不二法门。
回首60年来的新中国茶业,筚路蓝缕地一路走来,每一个深深的脚印都清晰地记载了国家、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步入21世纪以后,更是呈现出了勃勃生机。这正好应验了当代茶圣吴觉农20年前一个充满豪情的预言:“中国茶叶如睡狮一般,一朝醒来,决不至于长落人后,愿大家努力罢。”
一个甲子的筚路蓝缕
从上个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的前10年,正好是一个甲子。在这既短暂又漫长的60年中,新中国茶业在战后惨淡经营的基础上开始重建,其成长轨迹与年轻的共和国是同步的,在茶叶的生产、流通与消费领域以及产业和市场结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都经历了嗷嗷待哺、羽翼渐丰到展翅高飞这个3个变革过程,步步为营地实现着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第三产业的逐级跃升,虽然每一步都举步维艰,但这一历程却是曲折向上的。
嗷嗷待哺期(1949~1978)
中国自近代(1840~1949)以来,内忧外患,战事频仍,茶叶的产销就逐渐呈现出颓势,其间虽有一些令国人值得骄傲的事件,然而经济的低迷、社会的动荡、技术的落后,使茶业一度一蹶不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这一古老产业的恢复发展带来了重生。
建国之初,人们刚刚摆脱了剥削与压迫,国家也号召全民开展生产和建设,修复这个千疮百孔的“巨人”。当时,茶业只是作为农业的一小部分,这个时期就如同一只嗷嗷待哺的雏鸟,急需营养和呵护。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下,投入了人、财、物等“养分”,使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开始提高,但是规模还是很小,供销失衡。据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茶园种植面积为15.47万公顷,而全国茶叶的产量只有41050吨。其后,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对私营改造的深入,国家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如1954年的毛茶预购政策、1957年的派购政策以及1958年颁行的《关于农副产品、食品、畜产品、丝绸等商品分级管理办法》等,逐步地将茶业纳入了国家计划,使生产面积和产量都有较大的增长。1959年,全国茶园面积扩大到了40.13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也升至152350吨,且单产也相应地有所提高。
3年的不测天灾使茶业这只羽翼未丰的幼鸟饱受摧残,再度“营养不良”,好在有祖国母亲的襁褓,使它不至于夭折。风雨过后,母亲抚平了幼鸟身上的伤痕,而幼鸟也变得更加坚强。在政府的扶掖下,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茶叶生产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其间又经过10多年的稳步发展,至上世纪70年代末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国家对茶业的集中管理与运营,茶叶的内销市场仍然无法在供销的两端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羽翼渐丰(1979~2000)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昭示着中国改革开放春天的来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神州大地风风火火地推行开来,春风的遍拂令中国茶业的羽翼也渐渐丰满起来,开始从幼小步入成熟,发展晋级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1979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05.1万公顷,茶叶总产量达到了277150吨。1980年全国茶园面积虽基本与1979年持平,但是茶叶总产量却大有提升,达到了303700吨。茶叶供应量的增加,民众的需求亦在增长,先前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产业政策已无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茶叶产销与流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1984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的意见的报告》,确定了将茶叶内销市场与外销市场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边销茶实行派购,而收购计划与收购价格也由指令性转变成指导性,这份文件对于长期在计划经济轨道下运行的中国茶业而言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解除“束缚”以后,茶叶流通环节不断增多,内销与出口茶叶的销售量虽有一些波动,但总体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技术的革新,使中国茶产业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供不应求逆转成为供过于求,茶类结构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渐趋多样,茶叶品质也日臻提高。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1998年8月10日外经贸部发文不再实行茶叶出口统一联合经营,由具备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自行成交,使中国茶叶的出口量及出口额占世界的总量和金额的比重有了稳步攀升,1991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为18.8万吨,2000年达到249.9万吨,10年间,增长了32.4%,但国家对茶叶出口仍然实行计划配额和出口许可证管理。
展翅高飞(2001至今)
进入新千年,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国家对茶业发展支持的力度日益加大,而且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消费也日益追求多样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产茶省积极投入发展茶叶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在生产、消费和流通领域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尤其是2001年中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茶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之发有得更加健全,由此与时俱进,展翅高飞,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生产领域,政策的大力扶持、农业科技的长足进步,加速了茶叶产量的大幅提升。2002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了70.48万吨,2003年增长至71.93万吨,尤其是2005年以来,全国茶园面积以每年近10万公顷的速度激增。据国家农业部统计,2008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60万公顷,茶产量124万吨,占到世界总量的1/3,位居全球首位。此外,国内外对食品安全健康的诉求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茶叶品质的提高,六大茶类所分布的各产茶省都在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以及有机茶等优质茶,而且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优茶,并且在生物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茶叶产品也由单一的农业产品逐步扩大到工业产品。
在消费领域,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已不再是单纯为了解渴消困,而是更多地对饮茶时尚、健康等的诉求。因而,国内的茶叶消费量较之改革开放之初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茶叶内销量约为18万吨,人均消费量约0.12千克,2000年提高至45.6万吨和0.36千克,2006年达到66万吨和0.45千克。在国外消费市场,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也是在以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据统计,2008年中国茶叶出口29.7万吨,出口金额6.82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
在流通领域,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经贸、文化、科技往来日益密切,港台地区以及国外一些新颖、时尚的观念正和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给内地茶区茶农以及茶业企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在各产茶区,从前以茶农为主体的组织形式。 正在向企业+基地、基地带农户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转变,产业化模式日趋合理。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茶业企业,则改头换面,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探索品牌建设之路,借助强大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开展资本运作,发展连锁经营,建立起庞大的销售网络。有些企业还将旅游业嫁接茶业,开展体验式营销与服务。此外,在全国各茶叶产地和消费市场也纷纷涌现了一批规模不一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较好地解决了茶叶产销矛盾,并为业者提供了丰富的销售渠道和产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完善,使茶叶这一农业时代的产品一跃进入网络时代,应运而生了茶叶网络商城,开展茶叶电子商务,使买卖双方交易更加便捷。
中国茶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茶业会展经济的繁荣、茶文化与科研的鼎盛,特别是随着海峡两岸的茶业交流和往来的频繁,更是为中国茶产业的腾飞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地方茶业走过60年
从60年新中国茶业发展历程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跳动的时代脉搏和鲜活的生命力。这60年来所取得的瞩目成就,犹如一曲华彩乐章,是各产茶省凭借自身的地域优势、种质资源优势、茶类优势和技术优势以及一代代辛勤耕耘的茶业工作者精心谱写的。这些产茶省,都与新中国茶业同呼吸、共命运,一路披荆斩棘,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0年。
浙江,良种绿茶的地培育地
建国初,浙江省农业厅在绍兴设立平水区茶叶改进所,推动平水区绿茶改制红茶工作,共建红茶初制所486个茶改工作干部和复旦大学茶叶专科师生等共170余人,参加宣传动员、组织和训练改制人员等工作。1953年8月,浙江省杭州茶厂建成投产,厂房面积9.47万平方米,占地13.8万平方米,职74000余人年生产能力1.5万吨,主要加工外销眉茶,是全国最大的茶叶精制厂。2年后,浙江省三界茶厂研制成功伞式珠茶匀堆机,是我国最早的匀堆机械。1958年,浙江省“58型”成套绿茶初制机械通过鉴定,投入批量生产,开始向全国推广应用。茶叶机械科研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几年后,杭州市人民委员会农林办公室组织成立杭州地区茶机试验组,在“浙江58型”茶机基础上,设计成功“浙茶67型”炒青绿茶初制成套机械,并在全国主要炒青茶区推广使用。
上世纪80年代,杭州茶叶机械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茶叶机械专业科研机构。紧接着,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持的“茶树新品种——浙农12”研究取得成效。该品种以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为原始材料,历时16年,经系统选育、无性繁殖而育成,单产高,适制性广,制成茶叶品质好。1990年,浙江肖山黄山林场首次采用塑料大棚覆盖茶园,使早春龙井茶开采期提早半个月左右。大棚茶的出现,对名优茶提早上市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福建,乌龙茶香飘四海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闽茶在栽培技术领域提高最明显的是品种改良。新中国初期福建仍然栽培着传统品种,自从培育出“福云6号”后才获得改观。“福云6号”。茶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1987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33号(GSCT33)”。1992年,福建省农业厅主持,安溪、福鼎、福安、建瓯等17个县参加协作的“大面积茶园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取得成效。参加试验的17个县,共有茶园4.8万公顷,通过改造树冠、推广良种、模式栽培、开发名茶等技术措施,从1990年开始,历时3年,平均每公顷产量由546公斤上升到738公斤(亩产由36.4公斤上升到49.2公斤),提高35%。
传统制作的铁观音称“浓香型铁观音”,香浓,微苦,“七泡有余香”。1987年,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的技术鉴定。该课题研究解决了在环境控制条件下乌龙茶做青工序的机械化、连续化问题,使品质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为国内首创。随着人们对饮茶的新认识及受到台湾茶叶加工的影响,于20世纪末,福建省创新了“清香型铁观音”的制作,现今几乎覆盖所有的铁观音茶厂。
湖南,黑茶黄茶比翼双飞
上世纪50年代,湖南省公私营茶厂召开联席会议,决议扩大红茶生产,成立3个联营机构,合组长沙联合办事处。会议接受国营公司提出关于“以销定产”的方针和扩大红茶生产的发展方向。随后,湖南省农林厅和湖南省茶业公司联合组成绿茶改制工作队,以原老青茶产区临湘县为试点,指导采制炒青绿茶技术,试制成符合出口眉茶要求的炒青毛茶,以后又在省内其它产区推广。
建国后几十年,湖南省的黄茶与黑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制成的黄茶与黑茶深受茶人喜爱。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君山岛,属黄茶类,由君山茶叶示范场试制君山银针成功,并正式定名。而后,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将产销100余年的花卷茶改制成花砖茶。花卷茶是以黑毛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的紧压茶,改制成长方形的花砖茶,每片净重2公斤,砖面色泽黑褐。香气纯正,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安徽,茶叶技术创新的标兵
1951年,为推动休宁、郎溪、广德等县改制红茶进程,安徽省皖南区成立祁红推广委员会,抽调干部并招聘祁门茶农数百人,组成工作队,分赴上述各县指导改制工作。1955年,祁门茶叶试验站(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改进设计。研制成功木质四桶水力揉捻机,工效比人工揉茶提高3.8倍。1957年,安徽省祁门茶叶试验站研制成功手摇卷帘式萎凋架。比原有萎凋架提高工效27%,降低成本10%。
1962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正式定名,所址设在安徽省祁门县,该所主要任务为研究发展安徽省茶叶生产的应用技术。到了上世纪末,安徽省十字铺茶场主持的“皖南垦区茶园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措施的应用研究”取得成效。这套综合技术措施经3年推广,茶园面积达8666公顷。
四川,走进茶叶的轻装时代
1954年12月,川藏公路全线通车后,销西藏的南路边茶可用原篾条包装直运昌都、拉萨,结束了自清朝以来在康定改换牛皮包装的历史。(清朝时,四川供应西藏的南路边茶用篾制条包包装,简称篾条包装,先用人力由雅安背至康定,然后改换牛皮包装,再用牦牛驮运入藏。牛皮包装能避免运输途中因受碰撞而损坏包装。)
1963年,四川邛崃茶厂经多年研试,采用偏心轮夹板提梆原理,制成茯砖茶双梆筑包机,每台机日产茯砖7000片(每片3公斤),从而结束四川省历来用手工筑砖茶的笨重劳动。到了上世纪70年代,四川省雅安茶厂研制康砖茶联装自动压砖机获得成功,该机从输送配料、秤茶、蒸茶、压砖、冷却、出砖等全程流水作业,由此四川省的制茶技术开始实现高效率的机械化。
云南,世界茶树之王的诞生地
云南,是世界茶树王的诞生之地。1963年,在云南省勐海县巴达大黑山密林中发现特大野生大茶树,据考证,树高32 1米,树干胸围直径约1米,围粗3米多,叶片为14厘米×6厘 米,树龄为1700多年,被称为世界茶树之王。1996年,哀牢山发现世界最古老大茶树。在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腹部海拔2100~2500米处发现野生古茶树群落,有乔木茶树22株,其中最古老一棵茶树树龄2700年。
建国初期,云南省思茅茶叶机械厂成立,生产40型、60型茶叶揉捻机,供应全省制茶需要。1983年11月,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临沧地区研究所、凤庆茶厂协作,研制成功6CJR-20型挤揉式转子揉切机。转子上采用半球形体,增强对茶叶挤揉与切碎能力,制成的红碎茶,颗粒重实,浓强度高。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第9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云南茶叶获得金像奖。
山东、,处处是新式茶园
早在1952年、1959年山东省即开始试种茶树,仅青岛公园种植成活。1966年,先在五莲县试种。随后扩大到青岛、淄博、泰安、蓬莱、日照、崂山、文登等16个市县,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采取一系列适合山东省种植的有效技术措施,终于试种成功。以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山东东南沿海地区、鲁中南地区、胶东半岛建成成片新式茶园。到1993年,山东省有茶园2000公顷,年产茶叶750吨。
中国茶业60年大事记
关键词:恢复茶叶生产
1949年12月,中国茶叶公司在北京成立,吴觉农任经理,属贸易部、农业部双重领导,统管茶叶生产、收购及内外销业务。
1952年3月,农业部、外贸部发出关于1952年茶叶生产、收购联合指示:要求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普遍垦复荒芜茶园,发放贷款,预付收购定金等。
1954年,农业部、外贸部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召开了全国茶叶专业会议,确定“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方针,并提出“以开展互助合作为中心,积极整理现有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迅速垦复荒芜茶园,有计划地在山区丘陵地带开辟新茶园,改进产制技术,提高茶叶质量”的指导思想。
1958年,农业部于3月5日~14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茶叶生产会议”,讨论拟订了10年茶叶生产发展规划意见。
1963年,农业部于2月22日~3月2日召开了“全国蚕、茶生产会议”,总结了“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恢复茶叶生产的措施。
1966年,国务院农林办和财贸办联合召开茶叶专业会议,号召发扬大寨精神,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方针,正确处理粮茶关系,大搞样板地,并研讨了“三五”发展规划。
关键词:茶叶出口
1955年4月,国务院批转全国茶叶会议报告。茶叶业务实行内外贸分家,中国茶叶公司改为中国茶叶出口公司,专营出口业务,收购、内销、调拨、加工、出口货源供应均由农产品采购部茶叶管理局管理。
1960年,成立“中国茶叶土产进出口总公司”,实行茶叶内外贸业务统管。
1964年,我国首次出口大型绿茶初、精制成套茶机,以供给几内亚、马里等国家。
1978年10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出“关于发展茶叶生产、增加出口和内销几项措施意见”。
1982年3月,中国第一次专业性“茶叶出口交易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全国10个口岸公司参加贸易洽谈,先后接待欧、美、澳、亚四大洲外商150多人,采取看样成交方法,交易会成交总额超过预定指标60%,促进了贸易,增强了友谊。
1984年,全国茶叶出口量达13.93万吨,建国以来第一次超过了1886年的历史最高纪录。
1989年,全国茶叶出口量达到20.46万吨,本世纪以来第一次超过斯里兰卡(20.33万吨)而居世界茶叶出口量第2位。
关键词:培育茶叶良种,提高茶叶品质
1958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杭州成立。
1956年,全国茶叶有关单位共同成立工作组,先后在沪、汉两地研制外销红绿茶加工标准样,并于1957年复评审定后分发实施,以稳定茶叶品质。
1974年3月,农林部、商业部、外贸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茶叶会议。17个省(市)276位代表到会。会议强调努力提高茶叶品质,加速生产机械化,提高单产,加强生产领导等问题。
1978年,商业部在浙江杭州筹建了茶叶加工研究所。
1984年11月,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在福建厦门召开茶树品种审定会议,认定通过了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供各地引种推广。
1987年,在浙江杭州建立了“全国茶叶质量检测中心”。11月,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浙江杭州召开茶树品种审定会议,认定通过了22个国家级茶树良种,推荐各地引种推广。
关键词:五年计划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茶园面积发展到494.2万亩。总产11.16万吨。
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全国茶园面积1307.8万亩,产茶21.05万吨。
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全国茶园面积1561.1万亩,产茶30.37万吨。
1985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全国茶园面积1567.3万亩,产茶43.23万吨。
关键词:茶文化
1964年8月,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学术年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茶叶学会创办的学术性刊物《茶叶科学》,由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刊名,出版发行。
1990年8月,“中华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大会通过了联谊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它将团结中华茶人,为振兴华茶作出贡献。10月,国家设立在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基本建成。
1992年5月,《中国茶经》一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内分茶史、茶性、茶类、茶技、饮茶、茶文化及附录等7部分,共140万字。
1995年,中央电视台拍摄成《话说茶文化》18集电视系列片。拍摄组从1994年开始,专车行程14省3万公里,实地采访各地各民族茶事、茶文化活动场面和茶人说茶等内容。
寄语中国茶业
新中国的60年亦是新中国茶业的60年,在谈及60年来新中国茶业走过的历程时,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中华茶人们无不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他们中有的已过耄耋之年,有的恰与新中国同龄,有的还正值青壮年,他们都见证了新中国茶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嬗变过程。时值普天同庆祖国60华诞之际,他们对未来中国茶业的发展前景都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们是这样说的:
张天福无(中国茶界泰斗)
新中国的60年,可以说是中国茶业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60年,这60年的时间把茶叶从过去一种简单的农产品,变为了今天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
我希望中国茶业在下一个6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能以建立高标准的有机茶生态茶园为目标,用标准化的生产和稳定的品质,让全世界都来认识中国茶、了解中国茶,这样中国茶业才能健康地持续发展下去。
寇丹(中日韩三国茶道咨问 著名茶文化专家和壶艺鉴赏家) 建国60年来,中国的茶叶及它承载着的民族文化,正形成一条前所未有的国际间茶的交流大道。中国的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正由一叶一芽的芳香浸润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灵,传递着深情的友谊。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茶的功能上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升华。
名优特的中国茶正被赋予科技化的重任。在纺织、医药、化工等领域被发现、发挥、发展它为人类服务的功能。茶山长绿,茶人长青,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的茶。
同一个世界,同饮一杯芳香。
范增平(台湾著名茶文化学者 “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
海峡两岸本来就是文化同根,茶香同源,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60年中的前40年,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大陆的茶产业,也没有办法分享大陆的茶香韵味。直到1988年之后,我们才有机会逐渐准确而完整地认识到我国茶叶,享受祖国新茶香和唐山老韵味,这是何等的温馨和幸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这个福份。
“两岸品茗,一味同心”是我于1989年在北京参加“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时的说法。20年过去了,记忆犹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茶香。在今天享受新茶香、老韵味之时,应该更加努力地把这份茶的温馨和幸福带到全国的每一个家庭。
蔡荣章(国际无我茶会创始人)
古老的中国,到了它清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国势的衰弱,人们对传统的文化起了怀疑,一面倒地学习西方的现代文明。直到新中国成立,开始认真地讨论传统文化的得失,并重拾了优秀的部分加以发扬。茶文化就这样被复兴了起来。
复兴之初,当然从温故知新开始,然而由于流失太久,又得在没有信心的基础之上重建,难免茫茫然。现在30年的反省期与30年的重建期已经过去,茶人们已经摸清楚了方向,正以务实与创新的思维与手段为中国的茶产业开创新的茶文化,这个时期我们称它为茶的文艺复兴时代。
茶文化的复兴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必须有符合当代生活要求的具体做法,必须有主导世人往更美好境界前进的素质。这是往后30年创造茶文艺复兴效应的三大方向。
木霁弘(云南大学茶马道研究所所长 “茶马古道”命名者)
茶的始祖在云南,茶是云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这种优势联通古今,茶马古道上的美丽、神奇、文化、艺术和它的无尽奥秘,必将成为云南的特色、亮点和主题。
王旭烽(著名茶文化作客)
中华文明最初的根,从大地原野上生长,中华传统文化基于农耕生产,民族情感的源头也就在这里。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茶,因为它的农耕性,所以为我们的先祖所喜爱,这是顺理成章的。世界无限,宇宙无垠,为什么中华民族最富饶美丽的一块土地成为茶的发源地呢?尽管科学已经给我们解释了一切,我们依然觉得神奇,因为这是上天赋予我们中华民族的神来之品。
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都是需要被滋润出来的。中国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悠久的文明,是谁滋润了我们?是茶!茶渗透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当我们品饮茶的时候,难道我们不也正是在品饮中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