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不仅对大学生个体,而且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存在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环境恶化、队伍成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这要求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环境,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政治观的自我教育,来实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观 教育
作者简介:阿剑波,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221-02
一、前言
政治观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把社会所提倡的主导政治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品德,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政治品德和政治行为。”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凭借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把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政治观进行“内化——外化”的整个过程。“政治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一直以来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现实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素质包括体力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 ,这些素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综合素质。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政治是非面前和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观点、政治态度” ,培养大学生面对复杂政治形势和政治新问题时的政治鉴别力、敏锐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民主政治的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少不了大学生正确政治观支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与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科学政治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确保大学生能够铲除政治生活领域的封建陈腐思想,树立现代政治意识,造就新型民主政治生活风尚 。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有利于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为大学生提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需的理论知识,为大学生有效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做好铺垫。
(三)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任何政治观都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 政治观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具有导向性和决定性影响,只是不同阶级的政治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其价值导向有所不同。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有序进行,同时有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科学的政治观,能把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引向进步和积极的方向,能被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这样也凸显了其在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至关重要性。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
三、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意义重大,但当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问题也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滞后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和手机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改变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学生可以凭借电脑和手机迅速获取极具开放性和多样化的知识,并且不受时空限制进行知识交互,而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还是以教科书上的知识为主,教科书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政治观教育者为了“省事”,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实时更新,来更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使政治观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对政治观教育的排斥,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方法单一
当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方法主要还是以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主,这些方法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长期的理论灌输会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效果。虽然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采用实践锻炼法、榜样教育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也未发挥应有的效用,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也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在实践中并没有锤炼好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榜样示范的作用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方法单一。
(三)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环境恶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击和意识形态渗透仍然将长期存在,这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大环境。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能够用电脑和手机获取信息的环境更加开放,大学生在依托电脑和手机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信息“传播主体——信息——受众”构成的多元化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环境支撑,同时信息交互双方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参差不齐容易导致信息交互环境的恶化,大学生也易受“自由、民主、平等”充斥的舆论环境的消极影响。
(四)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辅导员队伍素质不高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要素之一,实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目标,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的有效配合,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其素质高低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成效。高校的扩招使辅导员队伍的需求量增加,导致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辅导员甚至不知道自己要肩负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重任,辅导员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只专职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忽视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辅导员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四、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为了克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效果,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进行几点思考: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的首要前提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的一元指导地位,坚持政治观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导向原则,唱响主旋律 。采用多种渠道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融入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之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巩固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主旋律。
(二)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说理引导法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依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它基本方法一起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不仅要运用“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 等基本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方法的影响,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库法、信息隐蔽法、主体交互法、虚拟现实法、网上网下教育结合法” 等方法,综合现有的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新方法。
(三)优化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环境
面对日趋多样化具有极强隐蔽性的网络环境和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合理吸收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将消极因素转变成积极因素,让网络和新媒体环境成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的作用。在网络环境、新媒体环境优化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协调配合,在“加大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靠政府行为和社会动员、优化社会宏观环境,营造育人氛围、建设社会微观环境” 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通过环境因素的优化与有效利用、努力营造促进人们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以增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政治观教育中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要着重加强政治观教育中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选聘辅导员时要明确聘用条件,规范选聘标准,注重选聘对象的综合素质考察;对于已经录用了的辅导员,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具备与辅导员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相关理论素养,让他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检测评估,对于表现优异的辅导员给予物质激励,为他们提供职位竞升空间,辅导员也要增强意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
(五)加强大学生政治观的自我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指能够自主自觉的获取知识,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养,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政治观的自我教育能力,争取达到“不教”的理想状态。“自我教育并不是在接受教育,它在本质上是教育,” 培养大学生政治观的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可以借助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实践锻炼平台,自行组织形式多样,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意义突出的政治观教育实践活动,让自己在“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的政治观教育实践中提升政治观的自我教育能力。
五、结语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其他素质起着支配、决定性影响,分析和思考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实际,对于提升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效果的路径研究,实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王玄武主编.政治观教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15,1,26,30.
骆郁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9,91,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3.
葛翠茹.略论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286.
李智栽.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难点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8(8).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2.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0-225,162,160,255.
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2.176.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观 教育
作者简介:阿剑波,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221-02
一、前言
政治观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把社会所提倡的主导政治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品德,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政治品德和政治行为。”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是指教育主体凭借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把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政治观进行“内化——外化”的整个过程。“政治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一直以来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现实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素质包括体力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 ,这些素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综合素质。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在政治是非面前和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观点、政治态度” ,培养大学生面对复杂政治形势和政治新问题时的政治鉴别力、敏锐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
(二)促进民主政治的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少不了大学生正确政治观支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与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科学政治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确保大学生能够铲除政治生活领域的封建陈腐思想,树立现代政治意识,造就新型民主政治生活风尚 。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有利于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为大学生提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需的理论知识,为大学生有效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实践做好铺垫。
(三)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任何政治观都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 政治观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具有导向性和决定性影响,只是不同阶级的政治观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其价值导向有所不同。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有序进行,同时有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科学的政治观,能把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引向进步和积极的方向,能被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这样也凸显了其在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至关重要性。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
三、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意义重大,但当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问题也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滞后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和手机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改变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学生可以凭借电脑和手机迅速获取极具开放性和多样化的知识,并且不受时空限制进行知识交互,而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还是以教科书上的知识为主,教科书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政治观教育者为了“省事”,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实时更新,来更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使政治观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对政治观教育的排斥,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方法单一
当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方法主要还是以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主,这些方法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长期的理论灌输会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效果。虽然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采用实践锻炼法、榜样教育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也未发挥应有的效用,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也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在实践中并没有锤炼好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榜样示范的作用也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方法单一。
(三)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环境恶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击和意识形态渗透仍然将长期存在,这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大环境。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能够用电脑和手机获取信息的环境更加开放,大学生在依托电脑和手机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信息“传播主体——信息——受众”构成的多元化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环境支撑,同时信息交互双方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参差不齐容易导致信息交互环境的恶化,大学生也易受“自由、民主、平等”充斥的舆论环境的消极影响。
(四)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辅导员队伍素质不高
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要素之一,实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目标,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的有效配合,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其素质高低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成效。高校的扩招使辅导员队伍的需求量增加,导致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辅导员甚至不知道自己要肩负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重任,辅导员在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只专职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忽视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辅导员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四、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为了克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效果,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进行几点思考: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的首要前提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的一元指导地位,坚持政治观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导向原则,唱响主旋律 。采用多种渠道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融入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之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巩固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主旋律。
(二)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说理引导法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依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它基本方法一起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不仅要运用“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 等基本方法,而且要充分考虑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方法的影响,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库法、信息隐蔽法、主体交互法、虚拟现实法、网上网下教育结合法” 等方法,综合现有的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新方法。
(三)优化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环境
面对日趋多样化具有极强隐蔽性的网络环境和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合理吸收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将消极因素转变成积极因素,让网络和新媒体环境成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的自觉手段,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的作用。在网络环境、新媒体环境优化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协调配合,在“加大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靠政府行为和社会动员、优化社会宏观环境,营造育人氛围、建设社会微观环境” 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通过环境因素的优化与有效利用、努力营造促进人们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以增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政治观教育中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要着重加强政治观教育中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在选聘辅导员时要明确聘用条件,规范选聘标准,注重选聘对象的综合素质考察;对于已经录用了的辅导员,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具备与辅导员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相关理论素养,让他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检测评估,对于表现优异的辅导员给予物质激励,为他们提供职位竞升空间,辅导员也要增强意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
(五)加强大学生政治观的自我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指能够自主自觉的获取知识,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养,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政治观的自我教育能力,争取达到“不教”的理想状态。“自我教育并不是在接受教育,它在本质上是教育,” 培养大学生政治观的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可以借助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实践锻炼平台,自行组织形式多样,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意义突出的政治观教育实践活动,让自己在“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实践、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的政治观教育实践中提升政治观的自我教育能力。
五、结语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其他素质起着支配、决定性影响,分析和思考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实际,对于提升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效果的路径研究,实现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注释:
王玄武主编.政治观教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15,1,26,30.
骆郁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9,91,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3.
葛翠茹.略论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286.
李智栽.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难点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8(8).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2.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0-225,162,160,255.
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1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