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美文》“汉风专刊”曾经发表同济大学文学院院长,留德、英、法回国青年学者叶隽撰写的一篇《怀念外公外婆》的散文,在这篇文章的文末,叶隽教授写道:“每个个体,都难免其在大时代下挣扎的命运。祖父如此,外公亦复如此。他们的生命历程,都是渺小的,在大时代的衬托下,显得那般的微不足道。我常在想,如果没有我的记录和思考,他们的生命史是否必然就如同秋日里凋零落下的一片孤叶,孑然而来,寂寞而去,不会在大历史中留下任何星点的丹青痕迹?可当我听到这样的生命史阐述时,我却怦然心动,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同情心与感伤怀,也还有史家意识的自觉和触动。”出于对叶隽教授学术的了解,当我读到此处时,我感受到的是,这篇怀念自己外公外婆的散文,乃其治学写史学术思路的延展,是從以往传统的学术史、思想史和生命史上的名人、大师,延展到其中的无名小辈,再延展到最为普通的生命个体;从宏大叙事、重大建树、伟大历程延展到普通而又普遍的情怀、心路历程甚至生活细节……
叶隽,《怀念外公外婆》这篇散文的作者介绍中这样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史与文化哲学博士生导师。曾在英、法、德等国学术机构做研究。专著有《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德国学理论初探》《异文化博弈》《主体的迁变》《另一种西学》《歌德思想之形成》《歌德学术史研究》等;学术随笔集有《大学的精神尺度》《时代的精神忧患》《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等;主编有《中德文化丛书》《民国学术丛刊》《留学史丛书》等;合译有《教育与未来》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古典文学、知识史与侨易学等。这份学术介绍中,有几处提到“侨易学”,而“侨易学”也是最能集中代表和体现叶隽教授学术成就的一个术语。那么,什么是“侨易学”?
“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对象的物质的或物理的“侨动”或位移,来把握其精神层面的“易变”规律。“侨”源自李石曾的《侨学发凡》,“易”,则来自《易经》。这也构成叶隽提出“侨易学”的两个理论依据。叶隽希望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挖掘侨易学的丰富资源,确立侨易学研究对象、核心内容、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这一方法分析学术史中的大量案例,以印证和完善这一理论。
显然,这个世界是一个侨易的世界。今年的洪堡论坛再次设立了侨易学分论坛,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人文学科的学者再次对侨易学进行了交流。这也充分说明,侨易学是一门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方法和视野,在其理论体系得以完善之后,将会出现文学侨易研究、哲学侨易研究和史学侨易研究等不同学科的侨易学研究。我本人对此非常期待并充满信心!
《美文》“汉风专刊”曾经发表同济大学文学院院长,留德、英、法回国青年学者叶隽撰写的一篇《怀念外公外婆》的散文,在这篇文章的文末,叶隽教授写道:“每个个体,都难免其在大时代下挣扎的命运。祖父如此,外公亦复如此。他们的生命历程,都是渺小的,在大时代的衬托下,显得那般的微不足道。我常在想,如果没有我的记录和思考,他们的生命史是否必然就如同秋日里凋零落下的一片孤叶,孑然而来,寂寞而去,不会在大历史中留下任何星点的丹青痕迹?可当我听到这样的生命史阐述时,我却怦然心动,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同情心与感伤怀,也还有史家意识的自觉和触动。”出于对叶隽教授学术的了解,当我读到此处时,我感受到的是,这篇怀念自己外公外婆的散文,乃其治学写史学术思路的延展,是從以往传统的学术史、思想史和生命史上的名人、大师,延展到其中的无名小辈,再延展到最为普通的生命个体;从宏大叙事、重大建树、伟大历程延展到普通而又普遍的情怀、心路历程甚至生活细节……
叶隽,《怀念外公外婆》这篇散文的作者介绍中这样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史与文化哲学博士生导师。曾在英、法、德等国学术机构做研究。专著有《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德国学理论初探》《异文化博弈》《主体的迁变》《另一种西学》《歌德思想之形成》《歌德学术史研究》等;学术随笔集有《大学的精神尺度》《时代的精神忧患》《中德文化关系评论集》等;主编有《中德文化丛书》《民国学术丛刊》《留学史丛书》等;合译有《教育与未来》等。学术兴趣现集中于德国古典文学、知识史与侨易学等。这份学术介绍中,有几处提到“侨易学”,而“侨易学”也是最能集中代表和体现叶隽教授学术成就的一个术语。那么,什么是“侨易学”?
“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对象的物质的或物理的“侨动”或位移,来把握其精神层面的“易变”规律。“侨”源自李石曾的《侨学发凡》,“易”,则来自《易经》。这也构成叶隽提出“侨易学”的两个理论依据。叶隽希望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挖掘侨易学的丰富资源,确立侨易学研究对象、核心内容、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这一方法分析学术史中的大量案例,以印证和完善这一理论。
显然,这个世界是一个侨易的世界。今年的洪堡论坛再次设立了侨易学分论坛,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人文学科的学者再次对侨易学进行了交流。这也充分说明,侨易学是一门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方法和视野,在其理论体系得以完善之后,将会出现文学侨易研究、哲学侨易研究和史学侨易研究等不同学科的侨易学研究。我本人对此非常期待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