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对我来说,是厨房的门。
新鲜的牛腱子入水稍作清洗,大卸八块,冷水下锅,烧至沸腾,用汤勺撇去浮沫,等待三五分钟,将面无血色的肉捞出,用凉白开冲洗干净,刷锅,重新烧水,把那些六神无主散落盘中的八角、桂皮、香叶、甘草、白芷、茴香、姜片、白蔻不分青红皂白地塞进煲汤专用纱布袋里,摇得它们头晕目眩,趁其不备,跟惊慌失措的牛腱子一同下锅,再落井下石地淋它们一脸老抽、料酒、盐、糖,最后盖上锅盖,等待它们相濡以沫。
个把钟头过后,揭开锅盖,肉香四溢,口水直流,拿筷子轻轻一戳,牛肉被轻易击破,这便大功告成。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为这锅卤牛肉奔忙,这真是今日份的满足。
上期咱们聊到,我早早地结束假期,离开父母家,回到了重庆。我爱我的父母,但始终无法与他们长期住在一起。每年回家两次,每一次回家,都觉得自己变成了废物。除了还没睡醒就被老妈叫起来吃早饭,以及晚餐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老妈催着去睡觉,别的,我什么也不会千,也不能干,也不想干。
所以,明明可以趁着疫情多在家待些时日,我还是准时撤离了。
我像是每天那样,掏出手机拍下刚做成的卤牛肉发到家庭群里,感谢老妈指导有方,新菜式顺利达成。从老妈的声音里就听得出她有多欢喜。
是的,我明白,所有人都希望感到被需要,尤其是人上了年纪以后。所以我明明可以跟着网络教程,一声不吭地完成壮举,卻依然婆婆妈妈地问东问西,接受老妈的云指导。
在我初中时,爸妈就跟我说,等他们老了,他们会去住养老院。保持距离的亲密,这大概是属于我与父母间最舒适的相处关系。这种相处方式,在这段隔离期再次得到了印证。
今年春天的这段隔离期,很像一场关乎人生的迷你观察实验。
你不是一直好奇,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吗?其实,跟隔离期时光没什么两样——偶尔的必修课必须要去上,就像是每隔两三天必须得出门采买生活物资;大多数时间则瘫在屋里当“死宅”,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其实也没有太多话可说。
宅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大家在做的事却不一样。
大学那几年,我们寝室的四个人,谁也没能把谁兼容,起床就寝时间各异。但大家都步调一致地认真生活着。
我呢,每天下午顶着太阳去健身,晚上出门撒欢儿,凌晨写稿到天光微亮才上床,再醒来时就该吃午饭了;作息最健康的是寝室里的“土著哥”,每天七点起床,出门踢足球,晚上十点钟,总是在“哈哈哈”的笑声中猛然睡死过去;另外的两位,从大一开始就做好了考研的准备,桌上堆满了各类专业书籍,到现在,他们俩念到了博士,头毛也库存告急。我笑道,你们不是说考完研就不继续念书了吗,真是太不小心了。
我从来不爱鼓吹那种极度刻板的自律人生,但我渴望一种满足的、不空虚的人生。
宅在家的每一天,都是未来人生的微缩景观——你怎样看待学业、事业,你适合哪种亲子关系、你怎样面对如此庞大的自由,你将获得什么,又将失去什么,只需要观察你眼下的这一天就能知晓。
你怎样过一天,大概就会怎样过一生。
对我来说,是厨房的门。
新鲜的牛腱子入水稍作清洗,大卸八块,冷水下锅,烧至沸腾,用汤勺撇去浮沫,等待三五分钟,将面无血色的肉捞出,用凉白开冲洗干净,刷锅,重新烧水,把那些六神无主散落盘中的八角、桂皮、香叶、甘草、白芷、茴香、姜片、白蔻不分青红皂白地塞进煲汤专用纱布袋里,摇得它们头晕目眩,趁其不备,跟惊慌失措的牛腱子一同下锅,再落井下石地淋它们一脸老抽、料酒、盐、糖,最后盖上锅盖,等待它们相濡以沫。
个把钟头过后,揭开锅盖,肉香四溢,口水直流,拿筷子轻轻一戳,牛肉被轻易击破,这便大功告成。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为这锅卤牛肉奔忙,这真是今日份的满足。
上期咱们聊到,我早早地结束假期,离开父母家,回到了重庆。我爱我的父母,但始终无法与他们长期住在一起。每年回家两次,每一次回家,都觉得自己变成了废物。除了还没睡醒就被老妈叫起来吃早饭,以及晚餐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老妈催着去睡觉,别的,我什么也不会千,也不能干,也不想干。
所以,明明可以趁着疫情多在家待些时日,我还是准时撤离了。
我像是每天那样,掏出手机拍下刚做成的卤牛肉发到家庭群里,感谢老妈指导有方,新菜式顺利达成。从老妈的声音里就听得出她有多欢喜。
是的,我明白,所有人都希望感到被需要,尤其是人上了年纪以后。所以我明明可以跟着网络教程,一声不吭地完成壮举,卻依然婆婆妈妈地问东问西,接受老妈的云指导。
在我初中时,爸妈就跟我说,等他们老了,他们会去住养老院。保持距离的亲密,这大概是属于我与父母间最舒适的相处关系。这种相处方式,在这段隔离期再次得到了印证。
今年春天的这段隔离期,很像一场关乎人生的迷你观察实验。
你不是一直好奇,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吗?其实,跟隔离期时光没什么两样——偶尔的必修课必须要去上,就像是每隔两三天必须得出门采买生活物资;大多数时间则瘫在屋里当“死宅”,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其实也没有太多话可说。
宅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大家在做的事却不一样。
大学那几年,我们寝室的四个人,谁也没能把谁兼容,起床就寝时间各异。但大家都步调一致地认真生活着。
我呢,每天下午顶着太阳去健身,晚上出门撒欢儿,凌晨写稿到天光微亮才上床,再醒来时就该吃午饭了;作息最健康的是寝室里的“土著哥”,每天七点起床,出门踢足球,晚上十点钟,总是在“哈哈哈”的笑声中猛然睡死过去;另外的两位,从大一开始就做好了考研的准备,桌上堆满了各类专业书籍,到现在,他们俩念到了博士,头毛也库存告急。我笑道,你们不是说考完研就不继续念书了吗,真是太不小心了。
我从来不爱鼓吹那种极度刻板的自律人生,但我渴望一种满足的、不空虚的人生。
宅在家的每一天,都是未来人生的微缩景观——你怎样看待学业、事业,你适合哪种亲子关系、你怎样面对如此庞大的自由,你将获得什么,又将失去什么,只需要观察你眼下的这一天就能知晓。
你怎样过一天,大概就会怎样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