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取得良好育人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应该找一个能有效沟通的桥梁,而能够起到这个桥梁作用的就是因地制宜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家长学校。如何办好一个创新型的家长学校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家长学校建设上的实践与探索。
一、保证正常的设施场所、工作领导机构、课程设置、开课时间,提高家长学校的实效性
设立机构,完善制度是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前提条件。学校应该重视机构的成立和制度的完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行政领导、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参与全面管理,明确各自具体的职责分工,通过制定《学校家长章程》等章程制度,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年确保家长学校建设经费预算,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协心齐力,才能有效推进家长学校工作。
坚持正常的开课时间,让家长学校有名有实。学校可以结合家长的情况,通常安排双休日举办,上课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为宜。安排好计划,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准备等,使家长来到家长学校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备而来,有所收获。同时,课程设置上务必灵活,在辅导时间和次数上也应考虑家长实际,以不影响家长的工作为前提。
二、“请进来,走出去”,增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性
如果学校与家长的互动联系不够,对学生进行教育就缺少针对性,费时低效。因此,学校要重视与家长的互动,有助于对学生教育工作更及时更深入。那么,“请进来,走出去”可以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安排进行。
1.學校每学期安排一周或不定期安排为家长听课开放日,安排家长进课堂听课。家长可以聆听教师的课和观察孩子上课情形,参与到孩子大课间等活动中,课后可面对面地和任课教师交流。开放日的开展让家长真实地感受学校教育目的,从而更支持学校、配合教师。
2.学校重大活动,如,升国旗仪式、“六一”儿童节、元旦、运动会等,邀请学生家长和师生一起参与升国旗、文艺汇演、表彰优秀学生的活动。这能够拉近家长与学校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家长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参与者、实践者,是学校的主人,而不是学校的客人。通过参与活动,家长真切感受到学校校园文化氛围,进而认同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3.坚持“大家访”,利用课后或假期开展家访活动,每个学期至少普访一半以上学生,一个学年全部家访完。在年级或班主任的组织下,全体科任教师一齐参与,走村入户,拜访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除班主任外,科任教师的参与让家长对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得更为全面。当然,日常中教师也应和家长以联系卡及通电话的形式保持勤联系,多沟通,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无论是把家长请进来或是教师多走出去,常态的互动既密切家校联系,又加深学校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三、家长学校活动力求丰富,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不能强求让家长参与支持学校教育活动,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家长学校的开课形式上下功夫,开课内容力求丰富,让家长喜闻乐见,乐于参与,有了兴趣,自然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在创建中应该勇于创新,实现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现在,各校都能依托微信等方式建立便捷的家校联系方式。为了家长微信群更利于教师与家长沟通,学校必须加强班级微信群指导与管理,发挥家委会作用,制定群规“约法三章”,引导家长正面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并针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出谋献策,及时沟通交流,发挥群的正面作用。
2.为加强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学校适时举办讲座。除学校德育专干外,聘请知名专家给家长讲课是一个好选择。专家理论结合实际进行讲课,高屋建瓴又紧贴现实,产生良好的轰动效应。如,我们邀请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罗庆元举办“怎样做家长”为主题的讲座,讲座非常接地气,引发与会家长共鸣,效果非常好。
3.提升家长的法治意识,更好呵护学生成长。那么,教师可以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到校讲课,他们从法律专业角度,宣讲身边案例,从而引导家长懂得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到教育也需依法依规,使得家长树立好教育孩子的法治意识。
4.借用家长资源,在家庭教育上分享心得体会。年级或班级家长会,让家庭教育颇有效果的家长“现身说法”,交流育儿的做法。这样,来自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借鉴性。
5.开展好年级或班级的“亲子活动”,安排家长与孩子一块参加户外拓展活动。家长与孩子从课堂走出户外,在亲子互动游戏等活动中彼此增进亲情,让孩子体会父母的关心,使得亲子关系在活动中进一步融洽。
开展家长学校工作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集思广益,借助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家校互动,增进家校间的了解,进而提升家长教育理念,使得家长热情支持、积极配合学校,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达到家校双赢目的。
一、保证正常的设施场所、工作领导机构、课程设置、开课时间,提高家长学校的实效性
设立机构,完善制度是做好家长学校工作的前提条件。学校应该重视机构的成立和制度的完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行政领导、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参与全面管理,明确各自具体的职责分工,通过制定《学校家长章程》等章程制度,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年确保家长学校建设经费预算,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协心齐力,才能有效推进家长学校工作。
坚持正常的开课时间,让家长学校有名有实。学校可以结合家长的情况,通常安排双休日举办,上课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为宜。安排好计划,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准备等,使家长来到家长学校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备而来,有所收获。同时,课程设置上务必灵活,在辅导时间和次数上也应考虑家长实际,以不影响家长的工作为前提。
二、“请进来,走出去”,增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性
如果学校与家长的互动联系不够,对学生进行教育就缺少针对性,费时低效。因此,学校要重视与家长的互动,有助于对学生教育工作更及时更深入。那么,“请进来,走出去”可以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安排进行。
1.學校每学期安排一周或不定期安排为家长听课开放日,安排家长进课堂听课。家长可以聆听教师的课和观察孩子上课情形,参与到孩子大课间等活动中,课后可面对面地和任课教师交流。开放日的开展让家长真实地感受学校教育目的,从而更支持学校、配合教师。
2.学校重大活动,如,升国旗仪式、“六一”儿童节、元旦、运动会等,邀请学生家长和师生一起参与升国旗、文艺汇演、表彰优秀学生的活动。这能够拉近家长与学校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家长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参与者、实践者,是学校的主人,而不是学校的客人。通过参与活动,家长真切感受到学校校园文化氛围,进而认同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3.坚持“大家访”,利用课后或假期开展家访活动,每个学期至少普访一半以上学生,一个学年全部家访完。在年级或班主任的组织下,全体科任教师一齐参与,走村入户,拜访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除班主任外,科任教师的参与让家长对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得更为全面。当然,日常中教师也应和家长以联系卡及通电话的形式保持勤联系,多沟通,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无论是把家长请进来或是教师多走出去,常态的互动既密切家校联系,又加深学校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三、家长学校活动力求丰富,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不能强求让家长参与支持学校教育活动,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家长学校的开课形式上下功夫,开课内容力求丰富,让家长喜闻乐见,乐于参与,有了兴趣,自然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在创建中应该勇于创新,实现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现在,各校都能依托微信等方式建立便捷的家校联系方式。为了家长微信群更利于教师与家长沟通,学校必须加强班级微信群指导与管理,发挥家委会作用,制定群规“约法三章”,引导家长正面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并针对孩子的教育情况,出谋献策,及时沟通交流,发挥群的正面作用。
2.为加强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学校适时举办讲座。除学校德育专干外,聘请知名专家给家长讲课是一个好选择。专家理论结合实际进行讲课,高屋建瓴又紧贴现实,产生良好的轰动效应。如,我们邀请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罗庆元举办“怎样做家长”为主题的讲座,讲座非常接地气,引发与会家长共鸣,效果非常好。
3.提升家长的法治意识,更好呵护学生成长。那么,教师可以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到校讲课,他们从法律专业角度,宣讲身边案例,从而引导家长懂得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到教育也需依法依规,使得家长树立好教育孩子的法治意识。
4.借用家长资源,在家庭教育上分享心得体会。年级或班级家长会,让家庭教育颇有效果的家长“现身说法”,交流育儿的做法。这样,来自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借鉴性。
5.开展好年级或班级的“亲子活动”,安排家长与孩子一块参加户外拓展活动。家长与孩子从课堂走出户外,在亲子互动游戏等活动中彼此增进亲情,让孩子体会父母的关心,使得亲子关系在活动中进一步融洽。
开展家长学校工作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集思广益,借助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家校互动,增进家校间的了解,进而提升家长教育理念,使得家长热情支持、积极配合学校,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达到家校双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