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推进发展,我国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日益增强,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愈发受到重视,而道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此,道德教育正以其不容忽视重要性渐渐在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正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要把提高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本文就初中阶段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德育工作效率进行探讨。
一、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
第一,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它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它对人格的形成、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随着年龄渐长,自我意识逐渐苏醒。因此,初中阶段更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学生的良好品德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需注重保护学生个性发展,不可消极打压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闭锁和叛逆心理较为严重。心理闭锁是指学生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渐渐产生了一种心理保密的想法和能力,而随着年龄继续增长,保密的能力将呈现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初中阶段正是闭锁心理较为严重的阶段。学生与家长、教师的主动联系与沟通将呈现日益松弛的发展趋势,而对于内心真实想法的交流与倾诉,将更偏向于同龄人。同时,当客观环境与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冲突,与学生的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带有强烈抵触和逆反的心理由此产生。这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必将造成影响,对其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更高。
第三,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可塑性强。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学习能力较强的重要阶段之一。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周围事物的影响下,心理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具备极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在不断成长和渐趋成熟的过程中,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可塑性强,模仿能力较强。良好的道德教育和训练尤为重要,能对学生造成深远持久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优劣程度、班主任老师的日常行为和道德思想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第一,形式主义泛滥。初中时期学生正面临着进行中考的重要任务,中考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很多学校升学率的高低和学生成绩的优劣占据了首要位置。在初级中学的竞争中,知识教育毫无疑问是学校格外重视的问题,而与此同时,道德教育受到忽视。很多地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进行仅仅流于表面,仅仅停留在拍下的照片和视频中,真正的德育工作并未得到充分落实。同时,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学生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渐渐呈现其弊端。而道德教育在当今初中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旧保持一成不变,学生对陈旧老套的学习模式很难产生兴趣。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厌倦心理,德育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第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客观公正的德育评价机制能够评估德育目标是否达到预期,了解教学状态与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评价教学工作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对有效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绝佳助力。但当今初中阶段的道德教育,评估机制不完善,甚至缺乏评价机制都是一成不变且亟待改善的典型问题。
三、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上,转变自身教育理念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自身的思想素质对学生具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因此,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班主任自身必须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道德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将“要想成才,想学做人”的思想道德理念贯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基于此,首先,班主任需自身树立优良的榜样和形象,促进自身思想不断先进化,充分了解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班主任的日常思想工作中,需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自身健全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由以专业学习成绩为主到重视道德品质的养成过渡。
第二,重视交流溝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德育工作举足轻重的一个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获取学生信任,促进德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恶劣的师生关系不仅会造成道德教育的事倍功半,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情绪表达。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需定期与班级学生进行谈话,以平和温柔的态度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化师生为朋友,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袒优生,用一颗宽容的心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个人发展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尽量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在不生产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行思想的自由发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倾诉,对班主任吐露心声,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学生引导和支持,并积极与学生一同解决问题。师生间的情感基础是提升德育工作效率极为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宜过于枯燥乏味。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偏向于具备一定趣味性的事物和知识。过于死板的内容传输极大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德育思想的传播上,需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如宣扬真人真事,进行相关小故事讲解等。同时,在教学形式上,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组织进行的重要方式之一。班主任可组织学生进行公益活动,如清扫公园,给敬老院老人、孤儿院小孩送关爱等,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造福社会,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获得成就感,增强社会责任心。同时,班主任也可带领学生进行博物馆或当地红色旅游景点的参观,体会历史发展,了解先烈精神,鼓励学生在爱党爱国中建功立业,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紧密家校联系,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家庭教育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家庭德育的有效补充,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班主任需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构建沟通交流新渠道,建立定期的网络联系,按时召开家长会,及时反馈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联合家长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道德发展空间的同时让学生的可塑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家长亲身体会学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和环境气氛,感受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同时,班主任需定期进行家访,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以达到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给予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意见,改善家长思想中存在的弊端和错误思想,将先进的道德教育理念进行传播,促进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德育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其独特的发展特点,更是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道德教育工作举足轻重,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抓住初中学生的成长特质和阶段特点,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强化道德教育的作用,与学生、家长积极交流沟通,不断优化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为学生道德素质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尊平,王添.探讨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新课程·中学,2016(8):228-228.
[2]韦娅菊.如何利用德育管理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9(2):231.
[3]代吉文.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C].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论文集,2020:34-35.
一、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
第一,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它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它对人格的形成、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随着年龄渐长,自我意识逐渐苏醒。因此,初中阶段更是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学生的良好品德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需注重保护学生个性发展,不可消极打压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闭锁和叛逆心理较为严重。心理闭锁是指学生成长到一定阶段而渐渐产生了一种心理保密的想法和能力,而随着年龄继续增长,保密的能力将呈现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初中阶段正是闭锁心理较为严重的阶段。学生与家长、教师的主动联系与沟通将呈现日益松弛的发展趋势,而对于内心真实想法的交流与倾诉,将更偏向于同龄人。同时,当客观环境与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冲突,与学生的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带有强烈抵触和逆反的心理由此产生。这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必将造成影响,对其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更高。
第三,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可塑性强。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学习能力较强的重要阶段之一。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周围事物的影响下,心理道德素质和知识能力具备极大的提升空间,学生在不断成长和渐趋成熟的过程中,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可塑性强,模仿能力较强。良好的道德教育和训练尤为重要,能对学生造成深远持久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优劣程度、班主任老师的日常行为和道德思想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
二、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第一,形式主义泛滥。初中时期学生正面临着进行中考的重要任务,中考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很多学校升学率的高低和学生成绩的优劣占据了首要位置。在初级中学的竞争中,知识教育毫无疑问是学校格外重视的问题,而与此同时,道德教育受到忽视。很多地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进行仅仅流于表面,仅仅停留在拍下的照片和视频中,真正的德育工作并未得到充分落实。同时,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学生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渐渐呈现其弊端。而道德教育在当今初中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旧保持一成不变,学生对陈旧老套的学习模式很难产生兴趣。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厌倦心理,德育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第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客观公正的德育评价机制能够评估德育目标是否达到预期,了解教学状态与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评价教学工作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对有效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绝佳助力。但当今初中阶段的道德教育,评估机制不完善,甚至缺乏评价机制都是一成不变且亟待改善的典型问题。
三、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上,转变自身教育理念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自身的思想素质对学生具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因此,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班主任自身必须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道德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将“要想成才,想学做人”的思想道德理念贯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基于此,首先,班主任需自身树立优良的榜样和形象,促进自身思想不断先进化,充分了解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班主任的日常思想工作中,需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对于自身健全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由以专业学习成绩为主到重视道德品质的养成过渡。
第二,重视交流溝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德育工作举足轻重的一个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获取学生信任,促进德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恶劣的师生关系不仅会造成道德教育的事倍功半,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情绪表达。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需定期与班级学生进行谈话,以平和温柔的态度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化师生为朋友,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袒优生,用一颗宽容的心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个人发展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尽量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在不生产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行思想的自由发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倾诉,对班主任吐露心声,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学生引导和支持,并积极与学生一同解决问题。师生间的情感基础是提升德育工作效率极为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不宜过于枯燥乏味。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偏向于具备一定趣味性的事物和知识。过于死板的内容传输极大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德育思想的传播上,需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如宣扬真人真事,进行相关小故事讲解等。同时,在教学形式上,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组织进行的重要方式之一。班主任可组织学生进行公益活动,如清扫公园,给敬老院老人、孤儿院小孩送关爱等,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造福社会,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获得成就感,增强社会责任心。同时,班主任也可带领学生进行博物馆或当地红色旅游景点的参观,体会历史发展,了解先烈精神,鼓励学生在爱党爱国中建功立业,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紧密家校联系,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家庭教育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家庭德育的有效补充,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高尚品德的关键因素。基于此,班主任需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构建沟通交流新渠道,建立定期的网络联系,按时召开家长会,及时反馈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联合家长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道德发展空间的同时让学生的可塑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家长亲身体会学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和环境气氛,感受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同时,班主任需定期进行家访,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以达到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给予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意见,改善家长思想中存在的弊端和错误思想,将先进的道德教育理念进行传播,促进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德育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其独特的发展特点,更是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道德教育工作举足轻重,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抓住初中学生的成长特质和阶段特点,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强化道德教育的作用,与学生、家长积极交流沟通,不断优化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为学生道德素质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尊平,王添.探讨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新课程·中学,2016(8):228-228.
[2]韦娅菊.如何利用德育管理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9(2):231.
[3]代吉文.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C].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论文集,202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