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创意习作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是写作的起步阶段,关注学生喜不喜欢习作,对习作有没有兴趣,研究哪些习作内容、教学方式、评价语言对学生有吸引力、能助力学生习作,比关注学生写了多少字、写得怎么样重要得多。让儿童站在习作课堂的中央,始终从儿童的角度思考习作教学,就能变“习作”为“喜作”。这既是策略,更是目标。
  一、设置让儿童感兴趣的习作内容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想象题材是中年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习作内容。我曾经把美国童书作家山姆·史沃普为三年级学生设置的一道习作命题照搬过来让学生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道习作命题是:你正在和你的父亲走在拥挤的街道上,然后,你的父母开始慢慢地改变形状。你会有哪些反应?你的父母变成了什么样子?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请你详细地描述这种变化的细节,写一篇三段式的故事,要有起始段、中间段、结尾段,每个段落至少要有六个句子,并且注意句号、逗号和分段的作用。
  犹如设置的一场奇幻之旅,这些新奇的想法、陌生化的情节,非常符合三年级学生富于冒险的心理特点。学生在类似魔幻小说的“变形记”中,天马行空地想象,尽情体验“冒险”带来的乐趣。有的学生把爸爸变成了一把伞,在雨中静静等待自己,情景温暖人心;有的学生把妈妈变成一只懒惰的大猫,从此“我”与懒猫做斗争,生活气息浓郁;有的学生把爸爸妈妈变成两只怪兽,“我”想尽办法拯救他们,颇具幽默色彩;有的学生把爸爸妈妈变成中世纪骑士,从此成为“我”的骄傲,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学生在想象的冒险中,写得无比开心和快乐。
  观察日记也是颇受中年级学生欢迎的习作形式。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充满了探索精神。特别是对植物和小动物充满着天生的好奇感、喜爱感,非常适合写连续观察日记。布置学生种一种菜,喂一喂小鸡、小鸭、春蚕、蝌蚪,鼓励他们每天观察,每天记录,把种植、喂养过程中植物、动物的每一点微小变化和自己每一点独特的感受都记录下来,比赛写《小青菜(小鸡、小鸭子、蚕、蝌蚪)的成长日记》,就养成了持之以恒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升入四年级,可以换长期观察为短期观察,把习作与自然科技结合起来,写一写大自然的笔记或调查研究报告,能够激发学生持续习作的动力,如《爬山虎“脚”的秘密》《康乃馨变色的观察报告》《我知道了让水流弯曲的秘密》《图说我的落叶画》《向你的同学描述你的房间》等另类习作。当习作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天性,契合了学生的内心需求,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克服一切困难并乐在其中。
  二、创设充满儿童情趣的习作教学方式
  学生都是爱玩乐的。让习作卸下作业负担的面具,取而代之以各种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便会视习作为一种游戏,以悦纳的态度接受它,以愉悦的心情享受它。那么,被激发出的习作兴趣就可以延长为一种良好的习作习惯,习作的生活化、常态化、自主化就可以得到保证。
  你尝试过教学生写长辫子姐姐喜欢的这样另类的儿童詩吗?如图像诗《伞》:
  太阳
  实在太大了
  我给妈妈偷偷送去
  新买的一把孝心牌遮阳伞
  没有下雨可妈妈眼角的雨滴
  打湿了伞下她的脸
  你在习作课堂上开展过这样有趣的“拼句游戏”吗?上课前,告诉学生这节习作课的内容是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写一段比较生动和具体的话。然后拿出装有“时间”“人物”“事件”“情景”“感受”大写字条的盒子,依次请五个学生随机从五个盒子里抽取一张,组成一句连贯的话。当五个学生转身面对全班同学的一刻,课堂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不信,你看——“月黑风高之夜,唐老师在很有情调的夏威夷海边被恐龙追赶,引来围观群众一阵阵喝彩。男人哭吧,不是罪!”“寒冬腊月里,猪八戒穿着四角裤蛙跳,高兴得合不拢嘴。真是我们少年儿童的榜样!”“世界末日,莫言在词坛飞将军辛弃疾的塑像前啃鸡翅膀,导致被全国通缉。生活是多么精彩!”……读着这些随意抽取的词语拼成的毫无逻辑和意义的句子,在学生们前俯后仰地笑完后,请全体学生睁大眼睛,观察被点到前台就其中某句表演的学生,那活灵活现的语言、惟妙惟肖的动作和令人忍俊不禁的神情便像在心中生根一样,让生动的语言跃然纸上也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围绕一个“蛋”,你设计过这些千奇百怪让学生脑洞大开的体验活动吗?摸蛋、护蛋、立蛋、藏蛋、找蛋、剥蛋、吃蛋、送爱心鸡蛋、用蛋壳作画、在蛋中种花、如何快速把蛋清和蛋黄分开……“蛋”的系列主题体验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习作的神奇之窗。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鸡蛋,就变成了哈利·波特的魔杖,可以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写得不知疲倦。体验对作文习得有着非同一般的宝贵价值。当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童年生活的组成部分,就会感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就会唤醒参与习作的内驱力,激发出对习作的热爱,把真实而完整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变成不同于群体特征的“这一个”,成为习作创新最宝贵的源泉。
  三、设计富于儿童理趣的习作评改模式
  习作中的“评”和“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能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切实提高习作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教师的评语有五种方式。充分鼓励——肯定型评语。如“这样的开头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争先恐后’这个词能准确表达自己当时迫切的心情,用得好!”让学生阅读评语后感受习作中某一方面的成功。充分赏识——欣赏型评语。如碰到通篇文采飞扬的优等生习作,我会批注“不久的将来,你参加作文大赛肯定榜上有名”。碰到中等生的习作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妙语佳词,我一定会写“你可真棒,连‘弱不禁风’也学会了”。碰到后进生的习作干干净净,错字少,语句比较通畅,我也会毫不吝啬地写上“写字进步了!错字变少了!句子变通顺了!我该说‘了不起’了!”这样充满赏识的评语。充分尊重——协商型评语。如学生某个词用得不准确时,我会适当点拨:“换成‘×××’,你看是否更好?”当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打架没什么”,我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学生身上而去任意修改,而是这样引导:“你看能把自己的力气用在别的事上吗?例如放学后帮忙同学摆桌椅,这样同学就不会批评你不团结了,还会表扬你热爱集体呢!”充分期待——指导型评语。如一名学生在“妈妈很关心我”这篇习作里,以题目总起,却在后文写到了妈妈打“我”,还以“妈妈真狠心”作为结尾,我的批语是:“你的习作前后矛盾。前面写妈妈关心你,后面却用‘妈妈真狠心’结尾。该怎么改?请你试一试,相信自己一定能修改成功!”充分对话——交流型评语。如一名不太听话的学生,在一次习作中写到总爱批评他的班主任帮他倒了一杯开水,他被感动了,决定从此改掉身上的毛病。我及时跟进:“老师也有错,不该总批评你,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我代这位老师向你道歉!相信大家都会改正自己的缺点。”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评语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写法上的指导,更要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引导。同时,要改变评语的方式,变理论说教为情感交流,变居高临下为平等对话。评价学生的习作,首先要做学生习作的读者,不要做板起脸来说教的先生,更不要做随时查出文章毛病的“妙手医生”。
  习作的修改可以采取多元互动修改的模式,分六步进行。第一步,自我检查,避免“低级错误”。如检查错别字、加字漏字、病句等。第二步,同桌纠错。还是以检查错字、加字漏字和病句为主,但增加了处罚条例。第三步,自我点评。从书写是否整洁、内容是否具体、表达是否生动、完成速度是否及时等方面,选择一个或多个点进行点评。第四步,同学互评。以欣赏为主(90%)、建议为辅(10%)的原则,指导学生分别从书写质量、卷面整洁、好词好句、标题、开头结尾等角度发现亮点,逐一列举。第五步,亲友点赞。为了扩大学生习作的“读者群”,周末,我让学生将习作带回家,读给自己的亲友听。亲友们根据习作质量进行签名和“加星”点赞,星星从一颗到十颗不等。第六步,教师点评。除了书写评语,还要给习作综合评分,再确定文章的等级,决定是否“刊用”。得到“刊用”的习作可以张贴到班级的“优秀习作展示栏”。
  多元互动修改模式,主要是让教师、同学、家长都能成为学生“作品”的读者,增强小作者的成就感;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评改习作的环节中勇于发声,建立自信心,从而多维度巩固学生习作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笔者想借用连中国先生的话强调:“人,不是因为获得了方法而想说话,而是因为想说话了才去找方法。真正想写作的人,因为需要表达而创造方法。改变现在沉闷低效的写作状况,教师似乎必须走出狭隘的写作方法指导观。” 让儿童站在习作课堂的中央,始终从儿童的角度思考习作教学,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唤醒学生深藏内心的表达欲望!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当“孩子王”是我一生都在追逐的梦。这个梦源于我敬爱的母亲。在那个遥远的山村小学,我在母亲的肚子里,倾听着她领着学生发出的读书声、唱歌声,以及那有节奏而响亮的铜钟声“当——当——”……这些声音伴随着我呱呱坠地并从此挥之不去。  我的童年是在部队大院里度过的,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幸福时光。现在回想起来,我站在台阶或花坛上“号令三军”打娃娃仗、玩“老鹰抓小鸡”时我勇当母鸡奋不顾身的场景仍浮现在
课标中出现的多达20次的“美”,无一不在提示我们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辨识美、追求美。文本因体裁不同、取材不一,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美”也就这样悄悄地藏在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不一样的视角去解读文本,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因此,作为师者,在文本解读时就应站稳“诗教语文”的审美立场,带上发现的眼睛,多角度挖掘文本中的“美”,通过“美”的方式传递给学
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布置作业时,一提到“作文”二字,全班学生就愁眉苦脸的情景。  关于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过不少答案,然而具体到实踐中,不少人仍然为之困惑。深入研究之后,我发现习作教学的关键症结在于“为教而教,为写而写”——作为教者,我们很少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直面学生的真正疑难,指导他们经历完整的“写”的过程;作为学生,他们也很少经历基于生活
笔顺,指书写每个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和方向,是人们正确书写汉字的经验总结。1997年国家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教学笔顺的依据。笔形,指笔画的形状,楷书汉字主笔形有五种,其排列顺序为“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被称作“札字法”。除丿(撇)外,與主笔形对应的附笔形有四种:“(提)”归于横,“亅(竖钩)”归于竖,“乀(捺)”归于点,不同的折笔笔形如“(弯钩)、(撇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全文共有20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小插图。全文以两只小蟋蟀青头和红头为主角,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两个要好的伙伴捉迷藏,结果藏在草堆的红头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青头沉着冷静的帮助下,最终脱险,成功逃出牛肚子。故事为读者形象地呈现出一对患难之交,让读者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课文的第1
在“学科育人”的价值取向下,语文教学不应囿于知识表层,而应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淬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价值世界,锻造学生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素养表现型”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综合表现,试图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表现”中进步,在“表现”中品味美好的语文生活。  一、把握学生课堂表现的性质  课堂表现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外在显现。当外在的“教”策动了内
当前,儿童阅读研究已经从意义探讨转到实践策略层面,因为我们逐渐认识到,童年时期的阅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儿童阅读在教师心目中的分量越重,美好的书籍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拥有一席之地才会越有可能。正因为这种认识,促使我和我的学生在爱阅读的路上幸福前行。2007年9月,在古朴厚重的怀籀园中,我们迎来了籀园小学的第一批学生。领着他们站在这钟毓灵秀的菁菁校园中,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促使我进一
【教学内容】  教研组在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雾在哪里》阅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段式结构”的写话指导教学。  【教材解读】  《雾在哪里》以相同的段式结构来组织课文,先写雾说了什么,再写雾怎么做,最后写雾这么做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本单元课文以想象为主题,单元安排的写话同样要求发挥想象,写清楚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了,十分注意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基于教材特点,本次“段式结构”打破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文的8个生字。  2.学习“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描写颜色的词语。  3.通过品读文章语言,感知火烧云多彩绚烂、变化多端、变化之快的特点,感悟语言之美。  4.借助文本语言,初步整合文本信息,介绍火烧云。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语言,感知火烧云特点:多彩绚烂、变化多而快。  2.难点:尝试
【设计理念】  语文学习的基础就是字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字词教学贯穿始终。“基础过关课二”偏重于“基础过关课一”没有过关字词的二次过关。针对“基础过关课一”的教学情况,根据本班学生在课堂上认读和书写本单元字词时的情况,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及教学的需要,初步实现字、词、句的联系,着重引导学生朗读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为主题读悟课的有感情朗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型采用以学生读为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