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文评改变“脸”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改作文也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等都无疑强调了评改作文的重要性。可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是老师评改,很多时候就直接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批阅几个字,有些教师在学生习作前,也会点评一些学生的文章或者读读某个学生的范文,蜻蜓点水,学生听听而已。甚至有些老师以自己评改代替学生评改,越俎代庖。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给作文评改变变“脸”,还学生自主修改的权力。
  一、变“师改”为“自我评改”
  作文是学生自己叙写出来的,他们对作文的内容、结构与立意了如指掌,因此他们评改自己的作文应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教师让学生自己评改并不代表教师放手不管,不闻不问。相反,教师更应该在指导上下功夫。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字词句篇、结构、立意等方面入手逐项逐项地阅读,评改。一次,我引导学生自我评改作文,一位学生对作文中的一个句子产生了疑问:“雨点‘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我站在屋里面真有些害怕。”他见我站在旁边,便小声地说:“老师,我觉得这里用‘打’好些。”我点点头,让他在后面写出原因。他是这样写的:“因为‘落’是由上而下,而这里雨点大,是斜着打到窗玻璃上。”一个字词的改动,句子就显得更加生动、更符合事实与情理。这就是“自我评改”的魅力,不仅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准确用词,养成字斟句酌的良好思维品质。“自我评改”重在让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地接触,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师改”永远达不到的效果。
  二、变“师改”为“同桌互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们一般都会对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是十分认同的,有时候甚至会对自己的写作沾沾自喜,他们大部分都认为文章没有什么问题,有时候自己也改不出什么错误或者不当之处。这时候,教师不妨让学生之间进行作文评改,发挥大家的智慧。同桌间互相评改作文,可以更全面,更公正,更细致。同桌互改有如下几个优势,首先是同桌间相互了解,彼此熟悉,无论是生活内容,还是表达方法等都比其他人更加知晓,很便于评改;其次同桌间非常接近,每每遇到疑问时,可以直接詢问,一边问,一边评改,等同于老师的“面批”;再次同桌间关系友好,感情真挚,因此在评改作文中会竭尽全力地推敲、修改、点评。有一次,一位同学写的作文是《爱喝酒的爷爷》。小作者通过爷爷“咬文嚼字”——“吃酒”“喝酒”“饮酒”与“品酒”,一次又一次达到喝酒的目的,但开始还写了爷爷的外貌。同桌感到很茫然,并询问“为什么这里要写爷爷的外貌呢?”小作者说:“写人物不写外貌,我觉得不全面。”同桌通过询问,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后来,同桌在作文本中圈划掉这一段话,并这样点评:“这里的人物外貌描写是多余的,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的特点而写,倘若不是就可以不写。”
  三、变“师改”为“集体评改”
  集体的智慧是十分强大的,任何个体的智慧都无法超越集体的智慧。作文评改也可以集众人之智慧,让大家共同评改一篇作文。这样的话就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体验。这样,思想的火花就会得到迸发,作文就能写得更加有深度。有一次,我利用投影仪出示了班级某个学生写的一篇作文《难忘的老大爷》。一开始,大家对作文的字词句以及结构等安排作了极为细致地评改,评着,改着,大家对作文的结尾却产生了争议。结尾是这样写的:“从那以后,这件事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它像一道阳光驱散我心头的黑暗,它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路,它像人生中的指路灯,指引我努力与前进……”有的同学认为:“这样的结尾有诗一般的韵味,非常的美,令人回味。”有的同学认为:“结尾讲究简洁明了,这样写显得啰嗦,不够含蓄。”还有的认为:“运用排比的手法,不仅令人回味,而且很有说服力。”你一言,我一语,在评改中各人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但有理有据,而且感情真挚,迸发出的是集体思维的火花,耀眼而灿烂。集体评改的优势是习作评改会更加准确,更加规范,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
  总之,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通过不断的评改才能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225000)
其他文献
2008年高考作文题共18道,从命题形式来看,仍然是多种形式并举,其中话题作文2道,命题作文8道,材料作文8道。由此看出,话题作文逐渐淡出舞台,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已占据主流。
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能力,如何通过汉语教学测试来促进学生表达说服、传情达意、阅读写作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是汉语教学的关键。强化汉语教学测试并进行教学经验总结,能更好地检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评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对随后的语言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考分和实际应用水平。随着大数据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语把汉语的听、说、写变为点、看、录,汉语言文
一抹横生遍地 散淡的情绪 远天在此际腊黄 一如我的脸色 星在浮游 云在浮游 都是因为你 生长于一个 扁平的记忆 圆圆缺缺地叙述 一个无晴并有晴的梦 畅想的翅膀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因为不讲教学逻辑以致教学无效的种种现象,作为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施者的教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种种不合逻辑的现象,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我们把对问题探讨的视野稍微放宽一点,我们就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遵循教学逻辑的种种现象背后,其实又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    原因之一:教学理论的笼统与模糊,使教师无所适从。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
很早就想写这个题目,一直找不到切入口。谁知“得来全不费工夫”,作文周刊精选本《满分作文》(高中2008.7)无意间进入了我的视野。  翻开这本杂志,第一篇是“高考论坛”——《打破不出时代热点作文题的戒律》。愣了一会儿,才明白题目的意思,但还有疑问:“戒律”是否该用引号?  接着看第一段:  2008年高考的帷幕刚刚拉下,我们第一时间来看今年的作文题,会让我们感到非常吃惊。这个吃惊,倒不是因为作文题
本人有幸参加了2008年湖北高考语文阅卷,我评的是第十四题诗歌鉴赏.2008年高考湖北卷鉴赏的是宋代词人侯蒙所作的一词.本题共两小题:一是指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词作出简析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的语文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应该说,这是语文教师必须高举的一面大旗,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背离文本实际,背离学生实际,远离高尚,更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教学现象屡屡发生。  教师语言的粗俗。客观地说,文本都是
在新课标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新的课程内容,是语文新课程的亮点。但是它与其他板块的内容又有显著的差异,它既没有教材,也没有进程,更没有学科学习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因此,学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学习主题的选定,往往成为首要的难题。教材中选编的综合性学习材料只能作为学习的引子或选题参考,而不能作为选题本身,下
几年来,在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遇事好争论,在日记中往往也爱发表一些异议。把这些争论、异议与平日的作文加以比较,就觉得更新颖,更有说服力,于是我每学期都集中一个时期出一组可供争议的命题,试行论争式的写作。  为使学生作文争有对象,议有目的,每一次写作,我做到讨论于前,立意于前,交流于后,统一于后,即针对命题先组织学生讨论,各自谈看法,提观点,由于题目具有可争议的特点,学生所选的角度又各
当前,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往往强调了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而对表现人物的手法则有些忽视,因而导致学生描写的功力普遍下降,学生不会描写,不善描写,记叙文中概念性的句子颇多。这里就肖像描写谈谈笔者自己的体会。    一、从培养学生的自觉观察力抓起    为什么培养自觉观察力如此重要?因为它是作文重要的基本功。鲁迅在总结写作经验时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就是强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