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担负着语言文字训练、思想品德教育、文学教育、审美教育以及精神文明、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任务。正因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功能和奠基作用,所以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代大家的文学作品。这些选文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可以说,教材本身就是一座收藏文学瑰宝的宫殿。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范文中把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和文艺理论知识,让他们从范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技艺,并从范文的中心思想出发,提炼出具体的文学形象,使学生受到艺术感染,语文教学的目的才能完满地达到。下面,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文学作品教学中初读的指点
  首先,初读往往是学生兴趣最浓、吸引力最强、印象最深的时刻。通过初次接触作品,让学生初次发现语文之美、文学之美,得到某些满足。而这种“美”和“满足”将吸引和指导他们探究作品的底蕴。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阅读前除了必要的语言指导外,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必要的提示:作品写作背景,作者经历,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位置,作品中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和特点,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容易引起歧意的地方,理解作品的难点、疑点所在等。
  其次,搞好文学作品的读的练习,能使学生“披文以人情”。读作品是极好的方式,因为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它能表现语言文字所包含的节奏感和感情色彩,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传达出来,再现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学生就会心向往之,深入其中,受到强烈感染。尤其是一些对话较多的小说和戏剧更需要注重读。只有让学生深入作品中,体察作者感情,反复诵读,甚至熟读成诵,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名著强大的艺术魅力。在教学时,老师通过指导,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枯燥的语文知识训练中解放出来,让他们通过诵读,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这比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抄、背笔记有用得多。读的方法应当多种多样:个人读、分角色读、集体读、分组读、个别读等等。读要生动活泼,读出语言的气势、韵味,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感染和陶冶。要做到这点,教师的示范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抓住关键字眼,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要启发学生借助于再造想象来理解他们未感知的有关知识,认识他们未曾经历的生活,才能对作品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有深入的理解。当然,这并不是要我们脱离语言环境去抠字解词,而是在弄懂字词的基础上,对文章有真正透彻的理解,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不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们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至于误失。”
  三、教学生从文学角度理解作品的结构及艺术特色
  好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它们是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将作品的各个部分组成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作品篇章结构时,就要研究和把握作家的思路,注意它的整体性、连贯性、一致性,并保持它固有的特色和风格。另外,语文教学中常碰到各种艺术手法,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广泛兴趣,当一个“杂家”。
  四、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审美教育
  实践证明: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大纲规定的“陶冶爱美的情趣”,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美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语文教育中的美育有较大的特殊性,即语文美育是凭借课文的教学来实施的。在较多的文学作品选文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美、艺术美、语言美、行为美和心灵美。这些应该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美育知识目标加以实施,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美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五、结合作品给学生一定的文学知识
  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透过作者夜游荷塘,独赏月色的描述,使学生理解作者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哀愁,透过他对象征清高圣洁的荷花与明月的描写赞赏,窥见他不与世俗邪秽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在作者描述的自由美好的夜景中,领会作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特别是文中写荷塘时,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荷叶、荷花的形、色、香,使人视之可见,闻之可感。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移觉三种修辞方法,写荷叶、荷花、荷塘和月色,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认真品味,促使学生在作文时认真观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培养写作兴趣。另外,在教学时,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推荐有关的文学作品,引起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六、课内外结合,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语文课不仅课内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使学生情思激荡,课外也要激发学生广泛读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有计划地公布一些带有批注的好作品、好评论,让学生去分析鉴别,圈点精辟之语句,同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并进行课外练习文学作品的写作。此外,也可组织课外文学小组,创办文学社团,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点燃学生酷爱文学的火种。
  在语文教学中搞好文学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特别是对新世纪的公民而言,在语文学习中提高文学欣赏力,对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发想象,展开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促进人际沟通,社会交际,培养合作精神和健康个性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所以,为使中学生成为新世纪发展性的人才,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应注重文学教育。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对政治概念、观点的论述如果采用枯燥的讲解,教条主义的说教,会让学生对政治学科感到没有兴趣,课堂教学显得空洞、苍白无力,很难让课堂活跃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只有真正在课堂上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的素质能力。因此,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就显得非常
期刊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关系到培养“四有”新人和为祖国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大问题。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具有多变和不稳定性,是一生成长中的最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当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构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因此,加强小学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完成作文教学目标。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图文结合教学作文,来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打好作文基础,脑子空空,写作没
期刊
摘要: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网络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网络连接更加容易,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的安全也日益受到威胁。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安全现状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
期刊
一、实验背景  毕节地区民族中学成立于1992年,是一所半封闭、半军事化管理的集“民族性、农村性、扶贫性”为一体的寄宿制民族高中。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来自农村,少数民族学生超过一半。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民中人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学校从最初成立时的92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2700多名学生,已成功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校长吴浩亮是毕节地区“中小学名校长”、国务院表彰的“全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  (一)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锻炼。小
期刊
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中学英语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力求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电影和电视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
期刊
体育教学除了给学生传授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体育是一门终生受益、用之不尽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具有时代特征,从“以智力为本”到“以体力为本”,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勤运动,畅神志。”人的健全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上升时期,总是洋溢着积极向上、追求
期刊
语文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打好语文知识基础,进行思维训练时,自然、巧妙、有效地渗透创新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造的火花。”我在教学中一贯提倡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平等、愉快地参与课堂
期刊
《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其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然而初中数学成绩而言,普遍存在着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