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形象、直观、资源强大等优势,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关注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利用信息技術的强大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应注意将信息技术的运用同生物实物的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国家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较低层次的,培养人才的适应性素质;另一个较高层次的,是培养人才的发展性素质,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人才的发展性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形象、直观、资源强大等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生物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生物教学是运用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说明和实物的观察来实现的。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各种生物本身的条件不同,不可能都能观察到实物。例如:染色体的组成、细胞的结构等微观的结构,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等宏观的生物现象,根本找不到实物可以观察;另外,根据教材的安排,“开花和传粉”在初冬时进行学习,在北方地区的11、12月份,很难找到适合的花供学生观察。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难题。。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运用多媒体技术,从声、形、像、色等方面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也只有在必要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可能求异思维,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运用信息技术,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关注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好奇性,以及乐于、敢于探索未知的世界。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将我国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性,激发他们为人类的发展积极探索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运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创新精神。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例如在讲授“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时,我曾经尝试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并自学教材,上网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备上课时进行交流。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上课做积极的准备。在上课时,有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生物反应器的最新发展前景;有的举出了潜水艇、电子蛙眼等仿生学的实例;有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青霉素的发现过程以及作用原理;还有同学向大家展示了污水处理厂的照片,并介绍了污水处理的过程和原理;……。同学们积极踊跃,相互补充,进行讲解的同学还不时地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有些同学受到启发,还提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尽管这些想法还不成熟,但已经体现出了同学们的创新的欲望和热情。
尽管信息技术丰富了生物的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精神,但是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起负面作用。在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实物。
生物学讲述了学生身边的动植物和人本身的生命活动规律。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假如在生物教学中只注意收集各种图片,忽略了广阔的自然界这个丰富的生物教学的天然大课堂,对于生物学的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例如:学习植物体叶片的结构、花的结构、种子的结构以及萌发过程时,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而且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假如只是单纯运用多媒体课件,也能使学生认识叶片、花、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但无法更深入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实验。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所以生物科学本身离不开实验。假如在生物教学中一味的追求课件的高技术,动画的制作精美,而忽视学生的动手实验的亲身感受,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讲述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有的老师费尽心血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种子呼吸放出热量” 、“种子呼吸放出二氧化碳”、“种子呼吸吸收氧气”等实验制作成精美的动画,动画形象、逼真的反应了实验的全过程,而且实验现象绝对是正确的,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确实为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方便。但是这样却剥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是被动的观察和进行知识的识记,根本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再优美的动画也不能代替实验,学生从实验中会有所发现和创新。
2.信息技术不能代替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必要的社区服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科技馆、养殖场等,调查校园内的植物,测量大气湿度,测量空气污染情况等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媒体的运用同实物的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生物学科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的“互惠双赢”,为国家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主要引用文献:
《当代教育新理念》
《生物课程标准》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较低层次的,培养人才的适应性素质;另一个较高层次的,是培养人才的发展性素质,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人才的发展性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形象、直观、资源强大等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生物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生物教学是运用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说明和实物的观察来实现的。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各种生物本身的条件不同,不可能都能观察到实物。例如:染色体的组成、细胞的结构等微观的结构,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等宏观的生物现象,根本找不到实物可以观察;另外,根据教材的安排,“开花和传粉”在初冬时进行学习,在北方地区的11、12月份,很难找到适合的花供学生观察。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难题。。
2.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运用多媒体技术,从声、形、像、色等方面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也只有在必要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可能求异思维,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运用信息技术,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关注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好奇性,以及乐于、敢于探索未知的世界。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关注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将我国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性,激发他们为人类的发展积极探索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运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创新精神。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例如在讲授“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时,我曾经尝试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并自学教材,上网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备上课时进行交流。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上课做积极的准备。在上课时,有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生物反应器的最新发展前景;有的举出了潜水艇、电子蛙眼等仿生学的实例;有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青霉素的发现过程以及作用原理;还有同学向大家展示了污水处理厂的照片,并介绍了污水处理的过程和原理;……。同学们积极踊跃,相互补充,进行讲解的同学还不时地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有些同学受到启发,还提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尽管这些想法还不成熟,但已经体现出了同学们的创新的欲望和热情。
尽管信息技术丰富了生物的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精神,但是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起负面作用。在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实物。
生物学讲述了学生身边的动植物和人本身的生命活动规律。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假如在生物教学中只注意收集各种图片,忽略了广阔的自然界这个丰富的生物教学的天然大课堂,对于生物学的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例如:学习植物体叶片的结构、花的结构、种子的结构以及萌发过程时,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而且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假如只是单纯运用多媒体课件,也能使学生认识叶片、花、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但无法更深入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实验。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所以生物科学本身离不开实验。假如在生物教学中一味的追求课件的高技术,动画的制作精美,而忽视学生的动手实验的亲身感受,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讲述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有的老师费尽心血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种子呼吸放出热量” 、“种子呼吸放出二氧化碳”、“种子呼吸吸收氧气”等实验制作成精美的动画,动画形象、逼真的反应了实验的全过程,而且实验现象绝对是正确的,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确实为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方便。但是这样却剥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是被动的观察和进行知识的识记,根本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再优美的动画也不能代替实验,学生从实验中会有所发现和创新。
2.信息技术不能代替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必要的社区服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在生物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科技馆、养殖场等,调查校园内的植物,测量大气湿度,测量空气污染情况等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媒体的运用同实物的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生物学科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科素养的“互惠双赢”,为国家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主要引用文献:
《当代教育新理念》
《生物课程标准》